浅析灾后临时居住设施的规划与设计

来源 :新学术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kf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然灾害发生后,房屋遭到破坏的灾民流离失所,政府或专门机构为了安置这部分灾民,统一修建、管理救灾住所。这种救灾住所指的就是本文所要研究的灾后临时居住设施。它作为一种特殊的居住产品,具有特殊的功能特征,这些特征是由他的居住者、居住环境和居住时间决定的。这些设施可以有很多种形式,各种形式都要能够服务于人。它与人、环境的关系密不可分。本文对这三者的关系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对灾后临时居住设施的设计指导思想做了一些初步探索。
  关键词:产品、设施、灾后居住
  一、研究背景
  我的论文是基于灾后重建工作中,灾民的临时居住设施展开的。安置工作是灾害发生后开展救援工作的第一步。灾害发生后,灾民失去住所,严酷的生存条件,健康状况受到影响,精神也可能受到刺激。这种状态下,个人救助能力低,因该通过政府有组织、高效率的救援行动,把危难中的灾民组织在一起,提供给他们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基本生存条件包括生存基本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居住设施是人的生存基本物质需求,起到遮风蔽雨、抵御寒冷、安抚人心的作用,是整个救灾行动中必不可少的。这个居住设施就是本文所指的灾后临时居住设施。
  现有的灾后临时居住设施主要有几种形式,帐篷、风棚、简易住房和移动住房。还有部分不发达的地区在灾害现场就地取材,沿用古老的自救方式,挖壕筑垒、穴居山洞,或则索性以天为被、以地为席。这些救助设施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在救助工作中,时间就是生命,快速搭建起救灾设施,让灾民能够住进一个安全的环境内,变得非常迫切。设施的搭建速度和使用优劣取决于其本身的结构材料和性能特征。设施的这两个特点与居住者、居住环境、居住时间分不开。
  二、灾民基本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分析
  灾后临时居住设施的居住者,是经历了自然灾害后,失去房屋的人。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受到了巨大的创伤。
  (1)生理上
  自然灾害发生,会导致伤亡事故,破坏环境。活下来的人,在变得恶劣的环境下,要继续生存。必须保证他们能够吃饱、有干净水喝、有衣服穿、有房子住、有病能治疗。体制弱的人,健康受到影响。“大灾之后必有大疫”,传染病往往是受灾地区最大的次生灾害。
  (2)心理上
  自然灾害发生后,生存环境发生改变,正常状态下的心理没有得到及时的转变,会出现无法面对现实,恐惧、悲伤和焦虑等心理。同时容易出现疑神疑鬼,末世的想法,直接导致身体机能出问题。
  恶劣的灾害环境下,生存是第一大问题。社会经济瘫痪,财产损失,人们心理极度混乱,常常出现犯罪心理和轻生行为。安定的社会秩序,对灾后重建工作起到重要作用。灾后临时居住设施的合理规划,对社会秩序的维护起到关键的辅助作用。
  三、设施使用环境分析
  灾后临时居住设施的使用环境往往处于灾害系统中。这个环境与受灾现场具有很多相似性。即使处于灾害系统以外,为了灾害救助工作和重建工作更方便的进行,它搭建的地点也不会远离受灾现场。这个地点,往往还是自然灾害能够达到的地区。因此,了解灾害对环境产生的破坏非常有必要。
  自然灾害的种类繁多,对人类居住环境造成破坏的有以下四类:地震、洪水、风灾、火灾。这四类灾害会对房屋的结构造成破坏。这四类灾害发生后,受灾环境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温度、湿度、地表环境都会发生改变。针对设施的使用环境,
  四、设施的使用时间段分析
  相关资料显示,仅仅在2003年11月之前,我国当年因为灾害倒塌的民房就多达348万间。民政部副部长杨衍银在2003年11月14日介绍,据统计,恢复重建任务较重的12个省份因灾倒塌住房315万间,需要恢复重建288万间。其中在2004春节前需要恢复重建211万间,当时已经恢复了96万间,还有100多万间需要在春节前完成。全国当年因灾紧急转移707万人,临时在外安置需要进行基本生活保障超过一个月以上的灾民达到300多万人,部分灾区灾民临时安置的时间长达4个多月(2003年11月14日新华网北京)。
  灾后临时居住设施的使用时间由重建工作时间的长短决定。根据受灾情况轻重,周期也不相同。房屋结构被完全破坏,重建需要的时间长,一般是两个月到半年不等;房屋结构没有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局部需要重新修建,重建工作量较小,一般需要半个月到两个月之间;房屋结构完全没有遭到破坏,例如水灾,只是内部进水,从水退后开始计算一般要一周到半个月的时间,可以重新搬回原住房居住。
  五、现有救灾设施分析
  现有的灾后临时居住设施主要有几种形式,帐篷、风棚、简易住房和移动住房。这四种形式是世界各个国家使用得最多的救灾住房形式。他们各自具有自身的优点,同时也有许多不足。
  (1)帐篷
  帐篷是世界各个国家使用最频繁的救灾住所之一。目前的救灾帐篷,结构以封闭式为主,用钢筋或合金属做内部支架,纺织材料为幕墙。
  优点是结构简单,拆装快速,可折叠,质量轻,可回收。材料工艺高速发展,各种涂料、涂层,经过处理,可以达到防水、防腐、防虫的效果。,是我国使用的救灾帐篷。是当地灾民在搬运帐篷包。
  虽然帐篷是世界各国广为接受的一种救灾住所,但它仍有许多缺点。结构简陋;内部直接利用地面环境, 密封性能差;使用纺织材料作为幕墙,保暖和散热性能不强;不具备生活辅助设施,供水和照明无法实现。不适合大批量、长时间的灾民安置。
  (2)风棚
  风棚结构多为60°包围到180°包围。在生产技术落后的时期,就地取材搭建,内部使用木架结构,外层幕墙使用树枝、树叶、泥土或纺织材料。现在的风棚使用钢筋或合金金属钢架为内部支架,幕墙使用纺织材料。顶风一面使用风棚,灾民躲避在另一面。
  风棚不完全包围结构,决定了它只适合短时间内在不太恶劣的环境下使用。更适合于轻度遮阳,简单挡风和避雨。   (3)简易住房
  简易住房与传统住房结构相似,更简易。主架构多使用木材、钢架。幕墙使用木质板材、人造金属板材、幕布。根据不同地理环境、灾害情况,简易住房的形式各异。
  优点是,结构牢固,环境适用性强,可长时间居住。
  缺点是,搭建复杂,需时长,材料质量较重,大批量运输不便捷 。如右图(图-4)中所示,是简易住房主架构搭建图。
  (4)移动住房
  移动住房的形式多样,迁移动力通常是汽车或家畜。适合小批量的灾民救助。住房的使用材料多样,根据不同形式需要而选择。为了运输方便和使用寿命长,多使用质量轻的金属板材。如右图(图-5)中所示,是一个比较理想化的移动住所,但是具有移动住房的典型性。
  移动救助住房的缺点是:运输速度慢,价格昂贵,只适用于平坦的地面环境中。
  六、灾后临时居住设施的规划原则
  灾后临时居住设施是为了灾民居住而设计,它要满足灾民在重建工作这段时间内的基本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灾民的这两个需要又受制于居住时间、居住环境等因素。所以在设施的规划过程中,这些制约的因素一定要综合考虑在内。
  通过以上对居住者心理、生理,居住时间,居住环境以及现有救灾设施进行的分析,我认为灾后临时居住设施应具备以下特点:
  (1)自然灾害后由政府统一修建,统一管理,提供给房屋遭到破坏的灾民居住。
  (2)设施搭建简单快捷,可拆卸,轻便,运输方便。
  (3)设施或设施群配备基本的生活需求设备。如供水、照明。
  (4)环境适用性强,可在不同的地面环境下使用,可在不同温度和湿度的环境下使用。
  (5)适用于不同的居住时间段。居住时间短,配备过多的设施会造成浪费,居住时间长,设施配备过于简单,不便于灾民的生活需要。
  (6)为了安定灾害中受惊吓的人群,设施内部环境应该给人以安定感,可减少灾民恐慌心理、安定社会秩序。
  (7)设施组成的群体,方便政府的统一管理。设施群与个体设施之间的组合,不影响单个设施内居住者的生活,同时能够更大限度的发挥群体的作用。
  七、小结
  灾后临时居住设施是一种特殊的产品。它具备特殊的功能特征。作为一种为“人”服务的产品,它要遵从“人、设施和环境”这个关系。设施的表现形式会有很多种,无论它将以何种形式表现,它都应该本着一个设计原则——在灾害环境下临时使用,为灾民解决生存的基本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国家地震局震灾防御司,《中国减灾重大问题研究》,地震出版社,1992
  [2]、王熙元、吴静芳,《实用设计人机工程学》,中国纺织大学出版社,2001
  [3]、边守仁,《产品创新设计:工业设计专案的解构与重建》,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4]、(日)伊东丰雄建筑事务所,《伊东丰雄/轻型结构建筑细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5]、江永长,《洞穴、帐篷、楼阁:多姿多彩的居住习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其他文献
摘 要:绿色营销是蔬菜生产发展的一大趋势。我国是蔬菜生产大国,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搞好蔬菜营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山东省东明县为例把绿色营销与我国蔬菜产业结合起来,论述了蔬菜的绿色营销策略。  关键词:绿色营销;蔬菜;策略  我国是一个蔬菜大国,蔬菜人均消费量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40%,是世界第一大蔬菜生产及消费国。蔬菜也是我国除粮食以外的第一大作物,极具活力,是
期刊
摘 要:在宪法和法权制度的框架下,西方国家创造了丰富的现代政治文明。这种以宪法为基础,以法权制度为特征的政治文明,既是一种思想体系,也是一种制度体系,这两方面的统一构建了现代西方政治文明的基本表现形式。借鉴西方政治文明的关键,在于通过科学研究,正确区分其科学合理的表现形式和其包含着的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本质内容,从而确立借鉴西方政治文明成果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政治文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借鉴 
期刊
摘 要:小学教育肩负着培养祖国“未来”的重任。未来教育对受教育者的基本能力要求是: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三者之中创造能力尤为重要。创造力的本质在于新,凡是经过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而产生的有新意的食物都可以称为创造。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言文字的外部操作技能与内部心智技能综合训练的成果。是一种综合的、创造性的应用语言知识和技能而进行的书面语言表达的本领,因而良好的作文教学对于儿童的想象和思维能力
期刊
摘 要: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业发展由过去只注重粮食产量向重视农产品多样化转变,由过去纯农业向农村工业化、产业化、商品化转变。农村经济结构的多样化、农村集镇的城市化及农民住宅的小区化,使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和保障能力与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相适应等等.这一切,都对农村水利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市场经济;水利建设;经济发展  农村水利是指在农村开展的水利建设
期刊
摘 要:我们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模式,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情景,让学生轻轻松松地学习,以求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质.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新能力;素质教育  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我们教育提出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和一条基本原则。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实施创新教育呢?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造性思维是指认识主体在强烈的创新意识下,以头脑中已有的信息为材料,通过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借助于想象与联想,直觉与灵感等,以渐进性或突发性形式对头脑中的现有知识和信息进行新的加工组合,从而产生新观点、新设想的过程。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新课程体系中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素质教育的主旋律。那么,在初中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在百姓享受电器化生活和电力带来便利的同时,用电的成本越来越成为用户关心的问题。而对于电力部门来说,供电的管理却是一个多年来始终存在的问题。全国电力供需形势紧张,拉限电的负荷和电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与此同时偷漏电的现象也愈演愈烈,国家每年由于电力能源被盗,企业不规范用电等原因而造成的损失非常严重,由于传统电表在表箱安装、电表设计上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容易被用电者盗电的因素,所以新型电
期刊
摘 要:本文从EVA的核心思想出发,表明EVA比传统业绩评价指标更科学,是衡量企业绩效的正确标准,是有效的价值评判标准,也肯定了EVA作为公司治理体系的作用,最后结合EVA体系目前在中国的应用情况展望其前景。  关键字:经济增加值(EVA) 会计利润 权益资本成本  一. EVA是衡量企业绩效的正确指标  EVA理论源于诺贝尔奖经济学家默顿?米勒和弗兰科?莫迪利亚尼1958年至1961年《关于公司
期刊
摘 要: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己日异突出,并将影响一代人的成长,事关民族的未来。这些问题的发生,主要是家庭的责任,同时是学校和社会的责任。在独生子女的教育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父母要做孩子的人生榜样;要早为孩子立下人生的规矩,从小培养规则意识;要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培养生活的能力;要与孩子多交流,使独生子女不感到孤独;要对孩子多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帮助孩子为分离做准备。  关键词:榜样;规矩;劳动
期刊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保护显得越来越重要,花卉的栽培与养护越来越重视,花卉对园林绿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花卉;园林绿化;栽培;养护  花卉是园林植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绿化建设的重要材料,起到了美化、香化城市环境的目的。一般来说花卉的栽培养护比较简单。加上生长期比较快。等够在短时间内形成五彩缤纷、清香宜人的植物景观,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发展。常见的花卉种类繁多、形状各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