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最早入迁浙江的年代考辨r——基于两则民间地方文献的反思

来源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xin313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畲族最早入迁浙江的年代能否确立,对畲族文化研究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目前,畲族最早入迁浙江的年代被定为唐永泰二年(766),其根据是民间文献《报税开垦》.不过,该史料所反映的时间矛盾、版本差异及区划问题都足以表明,浙江畲族并非入迁于前述年代,而敕木山《蓝氏宗谱》和惠明寺《雷氏宗谱》则更说明,畲族最早入迁浙江的时间当在明代.
其他文献
盘古神话由盘古开天地神话和盘古化生神话构成,二者均有若干要素可在先秦两汉思想文化中找到渊源.盘古开天地神话关于天地未分状态的描述,以及“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等观念,实为先秦两汉之际的普遍认识,尤其在道家文化中盛行.盘古化生神话关于盘古死后身体各部分化生为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等天地万物的故事,应是在我国上古化生神话以及战国秦汉以来形成的天人感应思想基础上形成的.上古化生神话为其提供了死后化生的结构模式;天人感应思想——尤其是“人副天数”——将人体与自然事物一一对应,与盘古化生神话如出一辙,而且在具体的对应关系
旧岁腊月初三早晨,我收到《南方文坛》李北京师弟发来的消息,是吴福辉先生的去世噩耗.呆怔片刻,我先后拨通了师弟和刘铁群老师的电话,尽管消息已经确实,却仍存一丝希冀,想从他们口中听到“这不是真的”“是误传”等辨伪的话.如今先生虽已仙逝,但每一想起他老人家,音容笑貌就宛在目前,总觉得他并非真的离开,只是远在国外而已.
期刊
本文运用文献计量方法,以CNKI中国知网为数据来源,对潮商、徽商、晋商研究相关文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潮商研究在数量质量上均明显弱于徽商、晋商,且研究方向较分散,研究者的持续产出能力较弱;徽商晋商研究机构和作者均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本土机构和作者有较高的研究热情.另外,商帮研究知识结构较为单一,主要集中在历史学,知识来源不够丰富.结合目前潮商研究中的不足,本文提出未来潮商研究的主要方向和推进潮商研究的建议.
作为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融合的一个改革创新着力点,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对于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至关重要.为此,这里运用以投入为导向的三阶段DEA模型对中国30个省市2018年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进行静态分析,并通过三阶段Malmquist模型对其2012-2018年间效率变化特征进行动态分析,以期对中国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区域性差异及其成因进行探索和剖析.研究发现,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地区差异明显,且呈现东部>中部>西部的区域梯度格局.然就全要素生产率变化而言,东中西部差异不大,中西部地区渐渐呈现较强的发展潜力.科技成果
身体意象是一个被建构的形象,它是由神经系统、心理层面和社会层面通过互动而形成的.作为个体对自我身体的描绘和态度,它既和个体内在的认知加工息息相关,又受社会中关于“身体美”的文化理想影响.在身体意象的社会文化模型中,大众媒介成为美的社会文化理想中最强大、最普遍的传播者,它帮助构建了对女性身体的大众审美,而女性受众将这一审美趋势内化,形成与其相符的身体意象.这一单向的影响路径在社交媒体时代被挑战,受众在新的媒体环境下获得了更多的主动权.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发现,女性身体意象与其信息筛选率显著相关,且女性身体
罗兰·巴特在社会历史神话和语言形式怪圈的不断批判中提出了“零度写作”,新时期出现的一股“新写实”的写作潮流与巴特的理论不谋而合.20世纪80年代末的文艺评论家们亦受巴特文论的启发,对“新写实小说”进行“零度”阐释.但是,在这种阐述过程中,他们更多关注的是去除意识形态遮蔽、消解主体的社会历史维度,而忽略了“零度写作”的语言形式维度.也正因为这一“断章取义”的阐释,“零度”脱离了巴特对“语言的乌托邦”的热切想象,却在中国本土大地上形成生存意义上的审美样貌.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移动社交媒体得到快速发展并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社交平台承载的信息越来越多,用户逐渐产生了社交媒体倦怠情绪,进而引发了不持续使用行为.研究以短视频为对象,基于SSO(Stress-Strain-Outcome)理论,构建了短视频社交媒体倦怠模型,将信息过载、低质量的信息感知、社交过载和上行社会比较作为压力源,探讨影响短视频社交媒体倦怠的因素及其对不持续使用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信息过载、低质量的信息感知和上行社会比较正向影响短视频社交媒体倦怠,社交媒体倦怠正向影响不持续使用
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这一战略性国策与从主流媒体的流量向善履责到自媒体的优质内容传播实践趋势正相契合,而与之相对应的积极健康传播理论尚不多见.从美德这一积极健康网络文化的内在价值入手,回溯至多学科的历史纵向与学科横向中梳理美德传播的逻辑理路,尝试在研究对象和理论基础等方面建构美德传播学,进而夯实积极健康网络文化的理论体系.
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是党组织开展工作的基本单元.小区党支部是发挥基层党建力量不可或缺的渠道,是密切党群关系的前沿阵地,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抓手.小区党支部建设有利于拓展思想政治工作新阵地,提高党组织向心力;有利于发挥党员模范作用,增强党员号召力;有利于提升小区治理水平,增加居民凝聚力.小区党支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针对性、渗透性、生动性原则.要高度重视小区党支部建设,打造高素质小区党支部队伍,丰富小区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拓宽小区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
本文借助CiteSpaceV软件对目前中国知网上的204篇红色旅游翻译相关文献开展热点图谱研究,同时通过对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提供的红色旅游英译文本进行分析,归纳梳理了广州红色旅游资源英译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即红色旅游英译相关研究较少,译文质量参差不齐,英汉双语语料库匮乏等,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解决对策.我们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改进目前广州红色旅游英译研究存在的相关问题:第一,在意识层面上,旅游管理部门、红色景区、译者应关注红色旅游资源英译,多方联动,提升译文质量;第二,在技术层面上,通过构建广州革命历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