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假乱真玩摆拍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s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常有人说自然摄影难度略高:小动物太难接近;花草不好找;水滴速度太快;火苗又太难控制……能不能讲讲如何拍静物啊?当然没问题啦,我们就干脆来摆拍玩具吧!不过,咱可不教如何在室内摆拍,造景布光什么的太麻烦了!咱就挑几个最喜欢的动物模型去野外摆拍,自然光加上真实的自然环境,让动物模型完美融入自然,以假乱真才是最高境界。
  今天我选了3种动物:大蟾蜍、螃蟹和乌龟,它们都喜欢生活在水边或潮湿的地方。为啥要选这几种动物呢?因为根据我的经验,如果用微距镜头拍摄,光线又比较明亮的话,动物模型就算做得再精致也难免会暴露一些人工痕迹,比如接缝和涂装痕迹等。所以我们选择光线比较暗的环境,比如树林里的浅水洼,池塘边上等。这些地方有很多蜂类和昆虫来喝水,拍摄镜头前经常会突然出现一些真模特来抢镜,也能为画面增色不少呢。
  先出场的是大蟾蜍。我把它放到一块长着漂亮苔藓的石块旁边,背景处的小水洼刚好可以营造出一片漂亮的小光斑,周边的小碎石、落叶和小树枝都特别自然,想要在家摆弄出这么个布景可是非常难的。摆放时要让模型最好看的一面朝向镜头,同时尽量隐藏模型的缺陷,一些比较明显的接缝或者瑕疵可以用小叶片或者枝条来遮挡住。另外要注意的就是模型和环境的“贴合感”。例如活体大蟾蜍的脚趾是柔软的,它停歇时脚趾一定会和落脚点很好地贴合在一起,而模型是硬树脂做的,如果摆放不好就会出现脚趾被架空的情况,这样看起来就假了。所以我们可以用一些草木泥土,把大蟾蜍模型脚趾下的缝隙填实。这些细节都处理好了,才能营造出活生生的感觉。
  摆放好之后,我压低角度拍了几张,效果没得说:大蟾蜍蹲在那里,眼睛专注地盯着石块的上方,但我总觉得缺了点儿什么……突然,一只笨笨的金龟子从大石块背面爬了上来——太棒了!我赶紧按动快门把这个瞬间拍了下来。画面里,一只大蟾蜍紧紧盯着眼前的金龟子,好像下一秒就会伸出舌头卷起它,一口吞下肚子。可惜的是,金龟子突然出现,来不及调整闪光灯,它黑色的身躯与暗色的背景部分混在了一起,不太明显。
  除了这个技术失误,还有一处“违和”需要注意:大蟾蜍一般晚上才会出来捕食,白天很少活动——幸好是在林下弱光处拍摄,可以解释为现在是黄昏,大蟾蜍已经开始出来活动了。
  接下来出场的是溪蟹和黄缘闭壳龟,大家一起来看看,它们像真的吗?
其他文献
高尔夫运动自诞生以来,便因其崇尚的自然理念、优雅的运动氛围和其中蕴含的哲学与智慧而受到人们喜爱。从事高球运动,不仅身心得到锻炼,更能享受自然美景带来的视觉满足。为传递高尔夫精神和海南风光而举办的2015海南公开赛高尔夫摄影大赛,于近期评选揭晓。  3月25日,2015海南公开赛高尔夫摄影大赛评选工作在北京顺利开展。由著名摄影家李少白、新华社摄影世界杂志社总编辑吴笛、海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副调研员谢振
期刊
近年来在西方学界,出现了一些研究展览和展览出版物的著  作,其中也包括作为当代艺术重要媒介的摄影展览与出版物,这  大大丰富了摄影史的研究,促进了人们对摄影这一媒介的认知。  虽然摄影诞生仅有短短不到两百年,但从诞生的那一天开始,就和展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就像本书关于摄影术诞生前后的一章中所说,摄影的诞生,除了法国政府关于技术细节的官方发布之外,其实是诞生自摄影的首次展览,即塔尔博特向英国皇家学
期刊
《丹佛邮报》(Denver Post)的摄影记者克雷格·F·沃克尔(Craig F. Walker) 拍摄的一组图片故事《欢迎回家,斯科特·奥斯特罗姆的故事》(Welcome Home, The Story of Scott Ostrom)让他第二次捧起普利策新闻奖特写摄影奖杯。这组故事的拍摄对象是从战场上回来,深受“创伤后压力心理障碍症”(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
期刊
澎湃的试验  2015年8月,澎湃新闻发布招聘启事,为即将成立的“新摄影部”招聘摄影记者,但澎湃表示今后不再招聘传统单一技能的摄影记者,对摄影记者的要求是必须具备拍照片、拍摄视频、剪辑视频以及写稿的能力。  2015年荷赛获奖摄影师、杭州《都市快报》原摄影记者陈荣辉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加盟了澎湃。年底,以陈荣辉为主力的澎湃新闻年度策划报道《一路向北》出炉,算是给“新摄影部”开了个好头。  《一路向北
期刊
近日看到一本2011年出版的书,名为《100个改变摄影的伟大观念》,作者是来自美国的玛丽·华纳·玛瑞恩。书中记载了从19世纪早期发明的达盖尔银版摄影法到现如今数字摄影的革命和超越,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大致排列了100个观念,涉及观点、创新、社会文化事件、技术和运动等,每个观念都聚焦于摄影某个单一的方面,从暗箱到旅游摄影,再到现代数码摄影甚至手机摄影。受到此书的启发,我开始思考关于“摄影的N种玩法”这个
期刊
“混”在西班牙的一个月时间里,我每天迷失于紧凑的小城,累瘫在起伏的小路和阶梯上,又在艺术冲击与美食诱惑中满血复活。入乡随俗,渴了就来一杯Sangria(源于西班牙的混合型微酒精桑格利亚汽酒)。也许,生活本该这么“混”着。  无论美食、景观、文化还是艺术,西班牙的风格从来都不单一,历史鲜活的印记在这里堆叠糅合。这片土地曾先后被古罗马人和哥特人(公元200年~714年,欧洲日耳曼民族的一支)占领,而后
期刊
拿到福布赖特·汉弗莱奖学金,前往美国马里兰学习之前,韩萌在北京的《新京报》做过十多年的摄影记者。四川汶川大地震、日本海啸地震、山东新汶矿难、湖南株洲枪杀法官案等国内外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都有她的身影。  作为报道摄影师,地理上的位移并没有中断韩萌的创作。  2014年,韩萌在美国西北部华人稀少的地区生活了4个月。身在异国他乡的孤独感对女性来说格外强烈,“我很容易和别人交朋友,有各种肤色的来自世界各
期刊
有研究认为,宇宙大爆炸九十亿年后,地球形成;之后又过了十几亿年,地球上才第一次出现生命的痕迹。  当时的生物,我们现在很可能根本辨别不出来,但是如今地球上的生物,与数十亿年前的生物祖先,却有着相似的基因。  这几年,美国摄影师蕾切尔·苏斯曼(Rachel Sussman)一直在世界各地寻找2000岁以上的生物,以完成摄影作品《最长久的生命》(The Oldest Living Things in
期刊
今年8月,第31届奥运会将在巴西举办,作为体育摄影器材的领头品牌之一,尼康自然不会在关键时刻掉链子——同时推出的两台旗舰级数码单反相机D5和D500表明了这个品牌在奥运摄影之战中的必胜决心。  1月19日,尼康中国在北京举办了媒体恳谈会,就最新发布的两款旗舰级单反相机接受了多家媒体的采访。无论是从参数还是定位看,D5和D500都是不折不扣的“战斗机”,记者们的问题也主要围绕相机的新配置展开。  首
期刊
在何经泰的自我定义里,为了工作而按下的快门,都不在他的作品范畴内。  何经泰一直供职于媒体,从财经杂志《天下》,到新闻杂志《时报周刊》;从《花花公子》(Playboy)中文版的摄影指导,到《明报周刊》的副总编辑,经历非常丰富。  自1982年从台湾政治大学哲学系毕业以来,何经泰一直通过按下手中的快门,来触摸时代的脉搏。透过相机的取景框,他看到这三十多年来,台湾的经济发展与政治动荡,也看到台湾生活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