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呼唤科普 科普助推建设新辽宁

来源 :科技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xi2xjp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普及事关国民素质,关乎科技成果转化,关系创新型辽宁建设。加快辽宁科技创新步伐,归根到底要靠人力资源的素质,尤其靠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的全面提升。
  何谓“科学普及”?用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话来说,“科普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授科技知识,用简易、便捷和灵活方式推广实用科技”。按我国《科普法》诠释,“科学普及是传递科技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因而“科普是公益事业,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发展科普事业是国家的长期任务,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工程”。2006年国务院颁布《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又进一步强调“科普是让公民学习科技知识,掌握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具备用科技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简而言之,科学普及是“知行合一”的创新过程,既是对科技知识的理解,又是科学技能的推广应用。科学普及与科技研发,作为科技创新的两翼,共同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科学普及既为科技创新提供需求,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内在要求,也是培育创新人才的基础工程。
  科学普及关乎区域创新发展
  党的十七大强调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科学技术只有被公众所掌握和应用,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建设创新型国家。回望建国以来科普发展史,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即生产科普期,建国初期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科普成为改进生产的工具和助手;运动科普期,随着“文革”群众性政治运动的兴起,科普宗旨发生变异,变成泛政治化的群众活动;素质科普阶段,改革开放后顺应“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科普成为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手段;民生科普转型期,彰显“以人为本”的科普主题,服从和服务于科学发展时代需求,至此科普实现历史回归,紧扣生产生活主题开展科普,为改善民生提供智力支撑。
  公民科学文化素养,是科技创新的基础,也是创造机会平等、改善民生的基础。按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舒尔茨的人力资源理论,人力资源素质差异是贫富差距的根源,也是科技落后的症结所在。发达国家把科普纳入国家科技战略规划,美英日等国家每年都以20%的增幅投入科学普及。加拿大、韩国等国制定21世纪科技发展规划和政策,日本将科技创新立为国策,都力图以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成为科技领先国家。2000年美国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已达17,而2010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仅为3.27,仅相当于欧美国家80年代的水平,科学普及率落后发达国家二三十年。
  纵观我国科学普及率低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六大瓶颈制约因素,即社会科普需求旺盛而科普有效投入与供给不足,科普工作理念陈旧与客观环境变化的矛盾,科普职能部门协作与联动不足矛盾,科普领域广阔而资源支撑短缺的矛盾,科普检测单一而监管调控乏力的矛盾,以及科普实践活跃而理论研究滞后的矛盾等,科普供给短缺制约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进而制约公民理解和应用科学的需求,最终制约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
  创新型辽宁建设呼唤科学普及
  2006年国务院颁布《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全面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同年国务院颁布的《纲要》,计划至2020年公民科学素质达到发达国家21世纪初的水平,以促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国家“十二五”规划又明确要求,“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面向公众的科学普及”。辽宁省 “十二五”规划也提出,“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大力普及科学技术,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这就从国家政策法律上,确立了科普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奠定了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基础性支撑作用。
  科学普及成为唤醒国民创新发展的永恒主题。国民科学素质是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是国家创新发展的根基。早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许多有识之士把“赛先生”请进了中国,科学技术首次取得了“无上尊严的地位”。进入新世纪,科技成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竞争的焦点,质量与素质竞争考验国家科技创新实力,检验国民科学文化素养,验证科学普及的能力与水平。特别是国内沿海发达省份,都在致力于“率先建成创新型省份”,积极推行“创新驱动”战略,奏响了“创新强省”的号角。辽宁要想在第三次战略转型中实现跨越发展,实现“富民升位”的奋斗目标,就必须大力普及科学技术,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速构建创新型辽宁。
  区域创新发展的科普贡献率亟待提高。科普贡献率是科技贡献率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普贡献率取决于科学普及能力。2007年初国务院八部门联合颁布《关于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构建政府、企业、社会和公众多元参与,职能部门与群团组织大联合、大协作的大科普格局,建立面向农村、城区、企业、学校和机关的科普服务网络,构建组织健全、设施优良、功能完善、运行有序的科普服务体制。推动以创新科普载体、开发科普资源、改善科普设施、培育科普典型为重点的科普综合能力建设,抓好惠及民生的重点科普规划、重点科普项目和重点科普活动,制定实施科普法律法规与政策,积极推进科普服务体系建设,提升科普对区域发展的贡献率,使科学普及得到业内认可、公众认同、社会满意的惠民工程。
  全面提升辽宁科学普及能力
  科学普及是复杂系统工程,须用系统工程的思维来规划和开展科普工作,全面提升区域科普能力。
  深入实施科普行动计划,构建现代大科普治理结构。要以全面贯彻落实《纲要》为抓手,以公众科普需求为导向,以提升辽宁人力资源素质为目标,面向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社区居民、领导干部及公务员等五大重点人群,科学摆布农村、企业、社区、学校、机关等五大科普板块,突出科普机构、资源、项目、经费、队伍等五项要素重点,着力推进科普组织、设施、载体、政策、考评等五支科普服务体系建设。要完善科学普及治理结构,积极构建城乡科普共同发展、党政群大联合大协作的社会化大科普格局,发挥部门职能与资源优势,做到“各做一道菜、共办一桌席”,提升科学普及整体效应,力争实现科普效益最大化。
  突出民生科普主题,加快实现科普工作转型。转变科学普及方式,积极推动知识型科普向能力型科普转变、活动型科普向服务型科普转变、封闭型科普向循环型科普转变、事业型科普向产业与事业混合型科普转变,加速由传统科普向现代科普转变。具体讲,要注重科普成本效益,突出民生科普主题,努力实现科学普及“五增”目标,即农民增收,依靠科技致富农民;职工增效,在为企业创造效益的同时,为职工增加收入;居民增寿,健康是民生之福,科技铸就健康生活;学生增智,延伸和补充学校科学教育,以科技实践增强学生智力;干部增力,科学发展关键是领导干部素质,既要增强领导科学决策水平,又要提高干部科学执行的能力。
  建立健全科学普及服务体系,提升科普服务综合能力。遵循科学普及基本规律,面向不同区域和群体,建立多元化科普服务体系。农村科普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是发展农技协组织,建设科普基地,完善科普服务载体,建设“科普惠农服务站”,实行站栏员一体化建设、产供销一站式服务;企业科普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是发展企业科协,加强科普班组建设,组织技能培训和学术交流,围绕生产经营开展“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城区科普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是扶持街道和社区科协,组建“科普益民服务站”,建好科普大学、科普画廊、科普志愿者等服务载体;学校科普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是建设科普教育基地(中心),举办科普创新大赛,培育科普辅导员队伍,开展课外科普活动;机关科普服务体系建设,要组织科普进党校,科普教材进机关,科普讲座进会堂,利用网络发展在线科普等。
  开发整合优质科普资源,倾力打造科学普及品牌。科学普及作为公益性服务事业,必须依靠公共财政投入,强化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繁荣科普作品创作与生产,建立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提高科普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必须重视科普的文化产业属性,“鼓励经营性科普文化产业发展,放宽民间和海外资金发展科普产业的准入限制,制定优惠政策,形成科普事业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的政策,探索和建立科普事业与科普产业并举、公益性与经营性互补的体制,借助行政与市场的双重力量,打造普适化科普品牌,让公众在娱悦休闲中潜移默化地受教育,在公众参与互动中理解和应用科学技术。
  还要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建立科学普及评估监测体系,完善科普运行体制。如欧共体国家支付5%的科普经费用于科普评估;美国科学基金会采取第三方评估方式,进行项目前期预测性评估、项目实施过程性评估、项目完成总结性评估;英国政府“国家科技周”,由英国评估协会公司负责评估。 (辽宁省科协副主席 金太元 编辑:扶勇华)
  (辽宁省科协)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以青岛火车站的楼宇监控系统设计为例,介绍并分析了大型客站楼宇监控的设计原则、构成,以及各子系统监控的对象和内容等。  关键词 客站;监控;分布;内容  中图分类号 TU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21-0193-01    楼宇自动化是现代建筑智能化的体现。楼宇设备监控系统可对大型客站建筑内的各种机电设备进行自动控制,通过信
期刊
1月30日,四川省委常委李登菊专程到四川省科协机关看望慰问四川省科协全体干部职工,她对四川省科协2011年的工作给予肯定,并就进一步做好新一年的科协工作提出了要求。  李登菊说,2011年,四川省科协在省委、省政府和中国科协的高度重视、正确领导与大力支持下,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团结一心、奋力拼搏,推动了科协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为四川省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科技进
期刊
1月16日上午,海南省委副书记李宪生一行节前来到海南省科协机关,看望了省科协干部职工,并对省科协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殷切希望。   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科协主席康耀红,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陈永明,省科协副主席刘智慧、陈民陪同看望。  李宪生副书记走进省科协的每间办公室,看望了正在工作的每位干部职工,并与科协同志进行了亲切的交谈,仔细地询问了工作情况。在学会部,李宪生在详细了解了全省科技工作
期刊
2011年,重庆市云阳42个乡镇科协将农村科技示范工作作为传播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的重要手段,当作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有效举措,充分发挥科技示范在普及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开展技术示范、品种示范、管理示范,有力地推动了云阳的新农村建设。  抓品种示范 促农业增效  乡镇科协充分发挥人才荟萃、信息面广的优势,紧密结合当地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因地制宜地引进
期刊
1月29日,河南省科协召开党组(扩大)会议,研究部署2012年重点工作。河南省科协主席、党组书记李建中主持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强调要把握“持续求进”总基调,贯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务实重干、创新发展”总要求,集中精力,全力以赴,狠抓工作落实,推动科协工作迈上新的台阶,为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做出新贡献。  河南省科协领导何凤莲、梁留科、李宝红、谈朗玉、冯琦出席会议。省科协机关
期刊
1月16日,宁夏科协召开党组中心组扩大会议,认真传达学习中国科协八届二次全委会议和地方科协党组书记工作研讨会精神。宁夏科协党组书记、主席刘平和主持会议并传达主要精神,宁夏科协副主席王冰、李晓波,党组成员、纪检组长杨,巡视员刘国民,副巡视员王建出席,宁夏科协机关各部门、直属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  刘平和在会上主要传达了《中央书记处关于科协工作的几点意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
期刊
2012年1月10日,中共陕西省委办公厅、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联合向陕西省各市、县委,各市、县政府,省委和省级国家机关各部门,各人民团体下发了《关于开展第二十届“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根据《通知》精神,本届“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将于3月15日至4月5日在陕西全省范围内开展,为期20天,主题为“弘扬科学文化 科普惠民强省”。  《通知》明确了活动形式、宣传报道、经费保证、
期刊
1月29日,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科协召开全员大会,对扎实做好2012年科普工作进行了部署安排。  据介绍,2012年,滨城区科协将围绕“建设生态和谐富裕现代化新滨城”总体目标,巩固全国科普示范区创建成果,着力实施实施全民科技素质提高工程,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科学发展。  一是以科普惠农统揽农村科普工作,提高科普惠农工作成效。坚持工作标准,规范工作程序,继续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和“科普惠农示范
期刊
1月16日,安徽省科协召开八届八次常委会议,传达学习中国科协八届二次全委会精神,研究谋划2012年工作。安徽省政协副主席、省科协主席田唯谦主持会议。安徽省政协副主席、省科协副主席刘光复,安徽省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周建强,中科院院士钱逸泰等25名常委出席会议。省科协机关和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列席会议。  周建强首先传达了《中央书记处关于科协工作的几点意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
期刊
2月2日,当中央一号文件在人民日报上全文刊发后,重庆市科协的干部职工立即组织了学习,在学习中,市科协党组书记黄明会要求机关各部门、区县科协要认真学习好中央一号文件,吃透精神,认真组织贯彻落实。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强调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出一系列新观点、新论述,出台一系列新政策、新举措,必将大大推动农业科技的创新和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在学习中,大家一致认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