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瓷

来源 :中华奇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pucic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命名
  
  藏瓷,“藏”是代表它来自于青藏高原,“瓷”是由于其质感温润、富有光泽,色既古朴又宝气,质地坚硬细致宛如瓷,故取名“藏瓷”。
  
  形成
  
  藏瓷产于藏东地区最为著名的景观“三山三江”峡谷地带不足一公里的山涧中。上游的雪山有着和喜马拉雅山脉相近的年龄,形成于距今约4.5亿年前,在如此漫长的时间内,地壳活跃,地下岩浆不断发生物理和化学反映,使岩层的构成复杂多样,周围众山中,唯独此座山,岩石富含镁、钙等元素,使得岩石质地较白,为藏瓷体表漆化奠定了基础。
  
  (1)频繁的地壳活动
  西藏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的前沿,是中国大陆地震频度最高、强度最大的省份。自1900年有记录以来,年均有一至三次6级以上地震和六次5级以上地震。世界上最大一次8.6级地震,就是1950年发生在西藏东南部的察隅地震。而藏东处于横断山脉与三江相交处,是西藏地区地震中心。强度高而频繁的地震,使得山上的岩石崩裂,滚落到周围,其中有的滚落到江河中,但因为石头的体积大,风力和江水搬运有限,所以,藏瓷只存在于河流中上游不足一公里的河段。
  
  (2)水量大、水流急
  这条河流由源头有着数千万年历史的雪山积雪融水汇聚而成。天然落差大、水流急,这和此地区独特的自然地貌和地形结构是分不开的一此地三条大江与三列山脉相间分布,平行骈走: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从西向东依次分布,与北面唐古拉山东麓,南面喜马拉雅山,中间念青唐古拉山交错,山脉海拔多在5000米左右,山脉之间有深邃的河谷,山岭与河谷的落差1000~2000米,河流顺势而下,故而水流湍急。而遗落在此江河里的石头,春季经过雪水和冰块的撞击、冲刷,清除了松软的表层,到了夏季,汛期来临,水量增大,水势强而有力、不停地冲刷、打磨,如此经过上千万年反复循环,在其表面形成坚硬而光亮的包浆层,温润而细腻。
  
  (3)光照充足、多大风
  藏东地区多风,风速常达每秒30米以上,劲风常卷起浪头拍打石体,使江水残留在石体表面;冬春季节厚厚的冰层覆盖整个江面,随着太阳升起、温度升高,表层的冰开始融化,融水渗入石体。残留在石体的江水在高强度、长时间的太阳照射下(藏东地区,水和空气中尘埃杂质含量少,太阳辐射强度大。各地平均年日照时数在2180~2700小时之间,比我国东部同纬度的长江流域要高出30%,太阳总辐射量在5800~7000×106J/m2之间,5月份总辐射量最高,达607~754×106J/m2),蒸发后水中矿物质氧化、沉淀并渗入石头表皮,在表皮形成一层氧化膜,经过千万年的日积月累,渗入石皮的氧化膜渐渐变厚,形成了淡淡的黄色,而石表凹进去的部位易滞留更多的江水,沉积更多的矿物质元素,在阳光的强照射下,往往形成颜色更深的橘色,这样石头凹凸有致、颜色深浅不一,石表就形成了明显的纹路。然而令人可惜的是,常年在水下,终年受不到阳光照射的石头,上色很难。故质优、色艳、具有观赏价值的石头仅为浮出水面的那部分。另外,藏东地区日温差大,有时昼夜温差高达50度,中午骄阳似火,夜晚寒气逼人,石头也随气温的升降而热胀冷缩,极易形成开片。
其他文献
时间过得真快,转瞬间王老驾鹤西游已三载,在祭奠王老已去三载之际,受赏石同道之邀,要我回忆王老在鉴石中的理论成就。  这项任务十分艰巨,评说美学泰斗,是很难下笔的。因为王老的美学著作既广又深,哲理鲜明,逻辑微妙,道法至高,需有深邃的文化素质修养才能胜任晚辈学识浅薄,虽受王老长期教诲,也未能学到位。因为与王老感情深厚,有既是领导又是恩师的双重关系,为此只有竭尽全力来完成这篇怀念之文。  王老虽已别我们
期刊
关怀的怒    一次,我手持竹竿,敲敲打打,觅石于长阳的一条小溪中。忽然听到一位老大娘的喊声:“转来,走不得了!”我不知叫谁,没有理睬接着她的喊声又起:“前面不能走,快些转来!”我仍敲敲打打,走我的路,找我的石头哪知老大娘追到我的身后吼起来:“你没有眼睛有耳朵,前面是潭,不怕死呀!”我掉过头来,才知道是在喊我她担心我是盲人,怕我掉入水中。当老大娘见我不仅没瞎眼,且“零件”健全,神志清醒,她也不好意
期刊
台湾奇石文化最早源于清末,受大陆赏石风气的影响,开始有小部分绅士收集奇石,但在当时并未引起回响,只是三、五知己的赏玩而已直到日本统治时期,又在日本人的引领下,少部分人士开始捡拾奇石家乡耆老言道:早年日本人兴建神社时,即已捡拾奇石船运回国,及至1950年,在日本“水石”蓬勃发展的影响下,台湾赏石人数才慢慢增加。  初期的台湾奇石文化自花莲、宜兰、竹东等地开始向外扩散开来,并于1964年开始由台北林岳
期刊
此石收录于国土资源部编辑,地质出版社出版的《积素凝华》一书,书中这样描述:形象类器物形,水洗度极佳的红水河摩尔石。司南即指南针,《论衡·是应篇》: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今人又借其特性,喻之指南,领导之谓。乐见十余年来,石友堪石定象之功成长甚速,相出主题亦丰富了石坛展品。今初见此皂色司南名物,可谓又增长些许眼力,确是一方深具内涵之名璞。  文字大概是台湾一名家所写,除了夸我的文字能读懂外,其
期刊
本刊讯(特约记者 赵伟)近日,由中国观赏石协会主办,天津宝成集团协办的第一期观赏石鉴评师培训班在天津顺利结业。中国观赏石协会会长寿嘉华出席开班仪式并开讲第一课。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观赏石协会副会长柴宝成,国土资源部人事教育司副司长李国继分别致辞。开班仪式由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司长、中国观赏石协会秘书长姜建军主持。  寿嘉华在授课中,精辟阐述了观赏石称谓的起源、文化思想基础、改革开放三十年给中国观赏石
期刊
芒果特产闻名全省,  赏梅观潭游客不绝。  文化古都人文荟萃,  揽古兴怀资产丰富。    前 言    在台湾各地,以沉积砂岩为赏玩对象的雅石种类不在少数,如中部的神龟纹石、雪山石、南部的黄龟甲石、砂积石、裂沟石心,东北部的蜂巢石、东山石,以及东南部目前最夯、收藏人数最多的南田石。然而,在中外各种奇岩异石的竞争冲击下,台南县境内所产的“石心”,如何在历史足迹中复出漂亮的身段,走出独特的风格,如何
期刊
一    是谁,海面上  洒下一串串珍珠  如此晶莹耀眼  深深吸引着游人  船儿缓缓行走其间  一幅幅山水画次第展开  不知不觉间  船儿也成了画中风景  走走停停,停停走走  人在画中游  我们度过了一个  诗情画意的午后    二    海面上  大自然摆置的  一盘盘  山水奇景  我们的人  我们的船  其实都只是  这奇景中的小小饰物    三    似人?似物?  千奇百怪,无奇不有
期刊
一    古东方一颗  璀璨的珍珠  消失了几百年  依旧耀眼夺目    二    我们是一群  万里远来的朝圣者  神奇啊!这巨石构筑的了  多少血泪汗水的集合    三    吴哥倒影  风景绝美  水中捞得到  当年风华岁月?    四    一尊尊四面佛  拈花微笑着  笑意里隐藏  多少无解之谜    五    壁画中众女神  坦胸露乳  抿嘴微微一笑  东方的蒙娜丽莎    六    
期刊
玩石起源很早,大概从我们祖先就开始了。记得小时候,从地上捡几颗小石子在泥地上划几个格子就可以玩“跳房子”,也有找几个小圆石握在手心里快速朝上抛起,反过手背手掌比谁接得多,大概七、八岁的时候不分男孩女孩大家疯狂地玩在一起。稍后有了汽水弹子,就伏在地上用右手去弹弹珠,我的弹珠碰到你的弹珠就算我赢,那时书包里装的香烟罐里面都是弹珠,这是小朋友引以为荣的财富。  上了小学高年级我们成群到河里玩水,大家都是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