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与“法”缺一不可

来源 :电视指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licheng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民检察官》的成功创作与热播,证明了创作者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的新鲜思维成果转化为审美创造的内在驱动力,才能深刻认识和精准表现法制题材的精神意蕴和文化内涵,做到客观真实性和艺术性和谐统一。
  反腐题材一直是法制题材剧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种类,但自2004年开始,因题材泛滥、过度开采,反腐题材剧销声匿迹。而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法治建设,中纪委宣传部调研组更在调研时提出,希望最高人民检察院特别是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要加强反腐题材影视剧的创作和生产。号召一出,行业振奋。《人民检察官》紧跟十八大之后如火如荼的“反腐”大势,令业内人士欢欣鼓舞,也令观看的电视剧的观众惊讶、惊喜不已。该剧于8月底登陆央视一套晚间黄金档首轮播出后,在网络播放缺失的情况下,取得平均收视1.164%,52城平均收视排名第三位且两度登顶的抢眼佳绩。并且在二轮播出期间收视成绩依然坚挺。那么《人民检察官》究竟是如何在众多法制题材剧中突出重围的呢?
  检查机构正确引导,保证真实性
  对于一部法制题材剧来说,创作者一定要对涉及的机关职能有着充分的了解,才能保证在创作的过程中不失实。这就要求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要请相关部门当顾问来把关。《人民检察官》里所涉及的案例均改编自检察机关办理的真实案例,该剧总导演程力栋曾介绍说,主创人员接受任务后,纷纷深入检察业务一线,深入体验检察官办案生活,做到熟悉检察官、熟悉检察工作、熟悉司法程序和规定,以高度负责的精神状态投入创作。特别是剧中的演员们,都要深入生活,穿上检察官的服装,进入检察官的工作环境,然后真实地记录检察官们的工作状态。演员的动作哪怕是眼神都进行了反复的斟酌与打磨,确保每一个细节都经得起观众的考量。
  例如,在讯问犯罪嫌疑人和询问证人时第二人称的使用上进行了规范,在讯问时使用第二人称“你”,而在询问的过程中使用第二人称“您”;剧中陈晨出差之余与朋友在歌厅聚会唱歌的情节,因不符合检察人员职业道德规范而做了删减;原剧本中,在对犯罪嫌疑人的银行卡进行收缴扣押时,存在没有制作扣押物品清单等程序性执法行为,审核时也提出了补正和修改意见。同时,该剧以司法机关办公和办案场所、监管场所为主要取景地进行实景拍摄;在职检察官全程参与剧本修改及相关剧情的录制,这些都确保了这部现实主义题材作品的真实性和生活气息。
  从细节切入,展现高科技侦监技术
  文艺创作来源于生活。近年来,全国各级检察院紧紧围绕大局,充分发挥职能,全面改革创新。检察工作一系列的亮点,为文艺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生动鲜活的素材。该剧从“检察官”特殊视角细致切入,展现许多从未上过荧幕的高科技侦监技术。为了使普法效果更加深化,该剧在紧张的案件侦破过程中嵌入大量专业的法制知识,其中包括检察官队伍、检察院职能、司法流程、各种专业术语,一方面给观众营造真实可靠的观剧体验,一方面也把检察官们的职业操守与办公风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输送给了观众。检察题材电视剧能否精彩呈现检察工作,是作品成功的关键之一。
  电视剧中多次出现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的场面,主人公方大庆一出场就展现了他作为反贪局富有侦查经验的副局长的“技术派”风格,在讯问中运用“微表情”知识对犯罪嫌疑人察言观色,让人想起福尔摩斯探案中从细微之处解读与案件及其当事人等有关信息的高超能力,他在讯问和走访中常常运用这种能力形成对案情的判断。另外,讯问中如何取得突破,他也颇有心得。他对于侦查经验不足的新人的一些建议,包括不可轻易许诺给犯罪嫌疑人好处、何时提供饮水等,都是长期侦查中形成的经验之谈。因此,有人说这部电视剧可以作为检察官学习办案经验、提升办案能力的“教材”,并非虚言。
  在现实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艺术虚构
  反映行业剧内容的电视剧最容易出现两个误区,一是只见“行业”不见“剧”,二是只见“剧”不见“行业”。“行业”强调的是专业、权威、特殊,“剧”强调的情节、感情、戏份。法制题材剧更是如此,仅有现实的照搬,是远远不够的。影视作品必须源于现实,而后高于现实。《人民检察官》在检察机关查办的真实案例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艺术虚构,因此在这部被片名标榜为“高大上”的“正剧”里,我们能够看到一些不同于以往“高大上”剧情的内容——“情”多而交错复杂,且不避忌其检察官身份,放置时代背景之下,更接近于当下社会现实和人性本身,给人以强烈的真实感。凡此种种,都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已经惯常看到或接受的真实与事实。这种真实存在,对现实的描摹,并不会削弱人物和艺术的感染力。反而主要人物身上的人性、个性被体现得更为真实而复杂。避免了高大全或者假恶丑都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违背了客观的事实。
  《人民检察官》的成功创作与热播,证明了创作者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的新鲜思维成果转化为审美创造的内在驱动力,才能深刻认识和精准表现法制题材的精神意蕴和文化内涵,做到客观真实性和艺术性和谐统一。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观察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的发展历程,从产业环境、投融资渠道、传播渠道、人才培养、公众展映五个方面,对国际纪录片节对纪录片产业格局带来的影响进行思考和分析。  关键词:纪录片节;纪录片产业;格局;影响  近些年,随着纪录片交易市场的设立和纪录片节运营模式的成熟,国际纪录片节已成为构建纪录片产业的一种助力,在传递和交流文化价值的同时,其商业潜能越来越凸显。从历史长度、行业影响力、专业特色等
【摘 要】认知的本质是一种身体经验。具身认知理论强调身心合一,主张把认知放到实际生活中去,为社区教育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社区教育是地域文化教育的依托和载体。通过对具身学习理论内涵的分析,提出身体、环境等因素是影响认知学习的重要因素。教育环境的开放性、教育内容的生活化、教育方式的体验性、教育评价的激励性等社区教育策略,有利于学习者深度参与社区教育,促进优秀地域文化的传承发扬和文化经济的融合发展。 
普通广告和“小情人”广告的最大区别在于,后者不仅发现并发掘了“产品本身与生俱来的戏剧性”,更重要的是,它以一种“心理暗示”的传播方式,让潜在消费者与产品的关系,更接近弗洛伊  德所说的“性本能关系的产物”。  李奥贝纳广告公司创始人李奥·贝纳有句名言:“除了一支铅笔之外,没人能帮的了你”。对于这家屡摘北美年度广告创意大奖的公司来说,“创意”就是这支神奇铅笔,不仅如此,那些广告史上赫赫有名的公司,J
导演:焦晓雨  编剧:刘跃军  主演:吴樾、于海、张立、高明、郭昊伦、何翯、唐昕、魏震、柴明阳、王成、郭志同、董姝等  类型:抗战传奇  集数:40  探班时间:12月11日  探班地点:沂蒙红色影视基地  探班人物:焦晓雨、吴樾、郭昊伦等  1962年,“八一厂”军教影片部为配合部队院校教学和部队训练,将抗日战争时期山东海阳县人民群众用自制的土炸药制作成地雷抗日的故事,以“半纪录片”的形式拍摄出
八年前,本刊曾策划过一期特别专题报道,关于编剧生存状况的报告,专题名叫《穷编剧,富编剧》,其时编剧行业正处在产业链相对比较末端的位置,编剧地位问题引发业界广泛关注。时过境迁,十年间,中国电视剧产业从繁荣到稳定发展,在市场与政策相互调节下,电视剧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都趋向良性。编剧,在这个变革浪潮中,越来越凸显出其重要地位。剧本,剧本,“一剧之本”,老生常谈却是行业金句,用于鞭策创作者,也用来警示行业
现代都市“战争”剧《老公们的私房钱》是白杨执导的都市情感剧,由范明、左小青、涂松岩、高露、潘虹、王丽云等主演。该剧讲述了郑妈妈家的三个闺女和三个女婿因为突如其来的一段录音,开始了一场私房钱大战的故事。《老公们的私房钱》从郑家三姐妹的“驯夫记”出发,通过“鸡飞狗跳”的婚姻生活,真实呈现夫妻“交手”过程,为观众揭开了夫妻相处的奇葩难题,其泪中有笑、夸张而又真实的剧情必将掀起新一轮“夫妻那些事儿”的话题
范雨林  中国内地演员,出生于中国广东佛山,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谢晋影视艺术学院。以深入人心的硬汉形象被称为“东方史泰龙”。  代表作品:《潜伏》饰马奎、《三国》饰孙坚、《君子道》饰丁力、《刑警战纪》饰田鹏  君子道,大道从心  关于范雨林,人们所能想到的第一个标签大概就是百分百的硬汉,如《潜伏》中一身正气的马奎,《三国》中所向披靡的孙坚。在美国演戏的时候,美国的媒体也称呼他为“东方史泰龙”。范雨林
吴宗宪有句黄段子,我觉得极为生动,他形容“波涛汹涌”的女生,“胸前好似有两只眼睛在瞪着你。”这个“瞪”字实在妙不可言,神形兼备,又意蕴微妙值得玩味。只是上榜的人比较少,那些挺胸掐腰的D罩女生固然可以傲视群雌,然而太过炫耀就是“直视”;反之那些遮遮掩掩东躲西藏的女生又显得太过小气,像窝藏一笔赃款。能称得上“瞪”,首先必须磊落,对自己“推心置腹”的三维要有起码的欣赏,懂得展示而不是卖弄——不然就显得轻
【摘 要】通过对CNKI收录的7600余篇相关文章的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分析,呈现了慕课研究的基本情况。发现研究热点聚焦于慕课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挑战及其应对策略,提升慕课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素及其对传统教育和远程教育的启示,基于慕课平台的翻转课堂和微课,慕课冲击下的图书馆角色定位与服务创新,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等五个方面。提出若干发展建议,以期对慕课健康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慕课;在线教育;知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日前下发通知,将从节目数量、节目内容、播出时间等方面对真人秀节目进行引导调控。《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通知》要求:严格控制未成年人参与真人秀节目,不得借真人秀节目炒作包装明星,也不得在娱乐访谈、娱乐报道等节目中宣传炒作明星子女,防止包装造“星”、一夜成名。“限童令”无疑给明星亲子真人秀浇了一盆冷水,“星二代”霸屏时代或将由此终结。  其实,给跟风严重的明星亲子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