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儿排排站

来源 :科学大众·小诺贝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ottwong5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留心观察,你就会发现电线上的麻雀常常像排队似的一只挨一只地站在一起,就像一串被线绳穿起来的小毛球,还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既热闹又可爱。在自然界中,还有很多小鸟喜欢“排排站”,有时甚至数十只鸟同时成排站在一根树枝上,把树枝压得不堪重负。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它们为什么喜欢这样做呢?难道和幼儿园的孩子们一样,排排坐,等着分果果?
  群体防御
  其实,动物们表现出各式各样的行为,目的基本上都是同一个——确保自己以及后代生存下去,鸟儿们也不例外。有些鸟类独自生活,常常是为了减少被天敌发现的几率,或者避免同种之间争夺食物。有些鸟类却喜欢群居,比如白胸燕鵙(jú),它们常紧贴栖于一处,性格好斗的它们敢于一大群一起围攻鹰、乌鸦等凶猛鸟类。
  小鸟们结群凑在一起,任何一只发现危险,就会用叫声通知大家,以便大家能及时躲避敌害。有时候,一大群鸟共同行动,会给敌人营造出一种“我面对的是一只大型动物”的错觉,从而不敢贸然进攻。尤其是各种小型鸟类,它们基本都在蛇类的食谱中,但蛇的眼神不好,主要通过嗅觉和感知温度来捕猎。一群小鸟挤在一起,温度会比一只鸟儿的温度高,这会让蛇误以为对手是一只大动物而不敢靠近。
  增加繁殖几率
  群居生活也为繁殖带来了一些便利,很多群居性的小鸟在交配季节虽然成对行动,但也会把鸟巢搭筑在同类鸟的鸟巢附近。比如,结群生活的蜂虎繁殖期常常几百对在同一巢区营造群巢,很少单独成对繁殖的。
  生性好结群的白腰文鸟除繁殖期间成对活动外,其他季节多成群,常数十只在一起。秋季,数十只甚至上百只白腰文鸟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大群。群的结合较为紧密,无论是飞翔还是停息时,常常挤成一团。冬季,一般10只或10余只同居一旧巢,因此又有“十姐妹”之称。
  在少数群居性的鸟类中,还有着“保姆”的角色。比如,在繁殖季节,没有婚配的银喉长尾山雀就会帮助父母或兄弟姐妹育雏。当成对的银喉长尾山雀筑巢、产卵后,会有1~3只“帮手”一同进入巢中,帮忙运送食物、警戒敌人、照顾雏鸟。
  越挤越暖和
  有些小鸟平时成对生活,只有在秋冬季才聚集成群。体形越小的动物,体表面积与体积的比例就会越大,要想在寒冷的冬天保持身体的温度就越难。因此,它们需要将身体维持在一个恒定的温度上。
  不过,想要做到恒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这时,聪明的鸟儿就会呼朋引伴,拥挤地站在一起来保持体温。最中间的位置最受欢迎,但不是所有的鸟儿都可以站在中间,于是它们使劲往中间靠拢,这样就导致很拥挤。对鸟儿来说,越拥挤越暖和,特别是冬天。
  也许有人会问,它们觉得冷为什么不回窝呢?这其实是一种误解,世界上绝大多数的鸟类只有在繁育后代时才会筑巢,平时都不住在窝里。
其他文献
工业革命为摩天大楼提供了物质技术条件和需求市场;但数字化革命兴起之后,再没有修建摩天大楼的必要。然而,从政治和经济方面考虑,有些人还是需要从建港更高的摩天大楼中获得
你想吃冰激凌不?想吃烧烤不?看到好吃的食物,你会不会挪不动步子?是不是有时特别想吃某种食物,甚至会馋得流口水呢?让我告诉你这些为什么吧。其实,这些都是因为“馋虫”在作怪。  多种感官的刺激  人,也是动物。我们的祖先在自然界中生存的头等大事,便是吃饱,然后才有机会活下来。在亿万年的进化中,趋利避害的本能已经被深深地烙在了我们的遗传基因里,并且与我们的感官交融在了一起,不可分割。  嗅觉、视觉和味觉
儿歌宝宝画画咯咯笑,画只鸟儿树上叫;口技表演它最好,要问名字叫椋鸟;画里成了表演场,谁都能听不要票。杜鹃用嘴衔起自己的蛋,飞起来,准备把蛋放到芦苇莺的窝里。正在这时,忽
<正> 中国建筑的现代化进程从一开始就可以说陷入了一个魔圈:当建筑创作力图摆脱传统的羁绊而另辟蹊径时,它着魔般地走着“西化”之路;而当其力图摆脱西方时,它又着魔般地走
屋面由于防水工程质量差而导致渗漏已成为突出的工程质量问题,本文以砼坡屋面的防渗问题为实例,从设计、施工、材料、使用者管理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提高防水工程质量的几条技术
【正】曼谷一家公司设计了一款带有空气净化功能的自行车,该自行车最大亮点是用光合作用系统净化空气。当人们骑这款自行车时,受污染的空气通过车头框架上的电动空气净化器被
原版《乌鸦喝水》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可是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怎么办呢?
本文通过对赵天子砂坝泥石流形成的地质环境、特征、活动性发展趋势作了简要分析,据此提出了防治对策。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心灵感应被认为是人类的一种带有神秘色彩的特殊能力,某些讯息可以通过普通感官之外的途径传到其他人的大脑中。  植物是没有大脑的,那么植物这种相对低等的生物是否能与人类进行情感沟通?某些植物之间是否也可以“心心相印”?这些听起来有些异想天开的设想引发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兴趣,而一些相关试验的结果似乎表明:人类居然可以与植物进行心灵沟通。  探究植物情感  关于“植物有感情”这一观念的记载可以追溯到1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