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天玑与它的大数据教育业务

来源 :数字商业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inqq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限于专业人才的短缺,国内各地人才储备数量分布的不均,导致城市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不平衡。首先相对于北京、上海、杭州等一线城市在人才储备数量上有着明显优势,内地城市明显欠缺。其次,城市产业的不平衡导致某些城市人才留守率過低,由于落地企业较少,高校人才在接受教育之后很难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导致了人才的流失,形成了教育、就业无法落地的循环。
  比如在郑州,高校资源较少,211大学只有一所,二本高校也屈指可数。教育背景的缺失以及人才留守的问题,致使郑州在信息化时代始终落后一线城市以及同类城市一步。但由于郑州拥有良好的地理位置,交通便捷, GDP增长迅速,郑东新区CBD区域也在同步开展建设,政府对于科技项目也越来越重视,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都在稳步增加,以上种种都表明郑州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在这个城市中,以大数据教育试点的计划正在悄然展开。
  郑州,院校“转身”的试点城市
  作为新专业教育,大数据教育本身的教学方式就与传统学科有所区别,大数据涉及面广,与其他学科交叉在一起,涉及到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算法等多个应用的技术层。所以面对新专业,传统的教材内容已无法支撑大数据应用技术的刚需。因此对于院校而言,面对大数据教育该如何改变传统的体系,同时在院校中又该如何划分学科、规划大数据教学课程,学生又该怎么掌握以及应用的种种问题,已成为当下大数据人才教育培训的目标。
  中科天玑以自身的优势,结合郑州当地的产业,提出了大数据教育是由三方结合而形成的模式这一观点。首先,院校根据自身情况结合教学理念制定科目体系,老师为学生输送大数据的教学方法。其次作为国家工程实验室的重要共建单位和示范应用基地的中科天玑,为院校提供大数据应用教学环境。最后再由公司进行实训,收纳人才。三者结合形成了大数据教育生态,中科天玑教育总监袁飞将其称为中科天玑从事教育行业的初衷,即新工科体系的生态建设。
  “中国顶尖的大学,比如北大清华,经过多年的课程发开设计,研发了其独有的大数据相关课程体系,但是普遍的学院还不知道怎么面对新工科大数据专业,所以很多大学其实还没有去真正开设这些课程。”袁飞对当下院校大数据的教育颇有感受,“其次社会上一些大数据的培训体系更混乱,既不系统也不具有权威性,所以我觉得中国大数据体系,一方面要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一方面要培养高校人才,这两点结合的很弱。”
  2017年初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学院的知识构架逐渐建立,学生也在实践和应用中有所体会。因为没有可借鉴的标准,中科天玑的大数据教育业务结合学院以及公司,其实也属于摸着石头过河。因此坐落于郑州的中科天玑分部,结合当地院校进行规范系统化的大数据教育,推动着高校,乃至推动着整个教育行业的改革。
  郑州只是开始,但并非终点。
  结合新工科体系的大数据教育
  “从前我们高校的学科,纵向做得很精深,横向的就不够了。今天学校里找不到任何一个专业能培养出完全符合行业需要的人。”CCF大数据专家委员会常委、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大数据与智能计算工作委员会主任王元卓认为专业的技术教育已经见到了效果,但是全面的人才培养做的还不够完善,而新工科联盟的建立,就是要培养更全面的人才。他表示:“信息技术新工科联盟的成立就是要推动产教融合这一新型办学方式的发展。”
  新工科联盟下面专门成立了大数据与智能计算工作委员会,由中科院计算所和阿里云大学牵头,30余所院校和5家企业加盟,主导思想是建立起学校和企业合作的桥梁。2018年8月信息技术工科产学研联盟、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发布了《中国ICT人才生态白皮书》。
  白皮书的发布总结了 “新工科”的困局,其中在新兴领域篇中第三章节里,明确指出了大数据人才应当具备的业务要求、技术/构架、综合能力等要求,以及对数据科学家、业务专家、大数据构架师等岗位的明确需求。
  担任新工科联盟发起单位之一的中科天玑,虽然开展大数据教育业务只有两年,但自身已积累了丰富的大数据业务经验,结合新工科体系化需求,其所提供的真机实验训练、面向实训的完善课程体系以及线上线下交互式学习模式等产品紧扣白皮书的技能要求,将理论与实际需求落地。袁飞说道:“对于大数据教育,中科天玑可以帮助当地政府适应大数据生态发展的趋势,为企业订单培养大数据人才,驱动当地高新产业发展。”
  结语
  万丈高楼平地起,大数据教育还处在一个发展成长的过程,学校、政府在积极培养储备人才的同时,也离不开产学合作。袁飞认为:“大数据人才培养是一个落地、可实施可操作化的过程。布局并与院校合作,一方面完善产品,另一面则是思考什么样的产品更符合院校的需求。所以我认为,产业化发展与高校相结合,立足当地发展现状,真正的去帮助院校推进新工科体系的建设,助力产业腾飞,培养更多大数据相关人才,是合作的意义所在。”
其他文献
从搭建物联网设备平台到收购数据管理公司,都表现出了Arm对物联网的决心。据Arm预测,到2035年,从受限设备到全功能终端节点或网关等物联网设备数量将达到1万亿台,所有设备都将需要安全的远程管理。  不过,如果Arm想要独步物联网却并不容易。在物联网时代,存在着各类免费和开放的架构,以RISC-V架构为例,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科技公司,目前,IBM、英伟达、西部数据、三星等公司都加入了RISC-V阵
期刊
从ChinaRen到搜狐微博再到狐友,搜狐三战社交领域,可谓“起个大早,赶个晚集”。  6月9日,搜狐正式推出自家社交产品狐友,其最早出现于搜狐新闻客户端“我的”版块,与搜狐号内容同步,从去年开始独立开发并进行试运营。彼时,搜狐掌门人张朝阳透露,以前一直做尝试,现在觉得这个产品已经准备好了,是比较谨慎、认真、仔细打磨出的产品。  不过,狐友匆匆上线3天便被搜狐主动下架,理由是因需要改进功能,将在各
期刊
“随着网上银行和移动银行业务迅速取代传统的银行业务,传统的银行业务几乎90%可以在智能的柜员机或者是智能手机完成。与此同时,有很多的支付业务不再需要通过银行来完成。”Alain Benichou(包卓蓝),IBM大中华区总裁日前在“2019 IBM金融创新者大会”上强调,对于金融企业来讲,技术的升级正在迅速地改变整个行业的格局。  而这种改变在中国市场,因为有更强有力的跨界挑战者而显得更加激烈。 
期刊
“在我们工厂里有一个设备叫空气压缩机,耗电量非常大。以往每年生产旺季来到之前,设备经理就很紧张:虽然他已经有十台空压机,但是他还是会觉得十台可能不够,所有就会申报再购买两台。但是总经理觉得一台空压机的价格上百万人民币,申请的理由又不够充分,所以就没有立刻批准。”潘进杰,中集集团CIO日前谈到在其企业当中应用物联网的经历:正在设备经理和总经理对采购设备问题难以决策的时候,中集集团的物联网项目开始了。
期刊
互联网改变了传统PC时代IT架构的技术逻辑,带来了无限的存储空间和无穷的计算能力,同时,又借助云计算彻底颠覆了以往商业模式上的所有“铁律”。  “有89%的企业计划采用数字优先的战略;超过85%的人认为,云是数字化转型的主要推动力。其中,从企业IT基础设施上看,目前有96%的企业都在使用云,其中81%的企业采用多云策略;另外从企业的数字化应用来看,原生云应用也越来越多。”李耀宗,Riverbed亚
期刊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电子产品的依赖使得市场对锂电池的需求量急剧增长,锂电池已经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但有些矛盾的是,生产、回收电池的过程在现阶段的不环保的措施,让原本潜力无限的能源产业给商业和环境带来沉重的负面印象。所以,如何找到兼顾环保、性能的“答案”成为整个能源产业尤为重要的问题。  “我们的工程师和研究人员一直在致力于如何通从材料和电池设计层面把电池的生产、应用和回收做成环保的循环经济
期刊
2018年11月30日至12月3日,第7届TOP100全球软件案例研究峰会(简称TOP100summit)在京正式召開,本次共有120+案例同参会者进行分享,Google、亚马逊、小米、京东、华为等诸多公司均有参与。AI赋能产业应用,这是一个新兴的市场;对于创业者,这里蕴含着巨大的创新空间和异军突起的机会。本次大会着重介绍了AI技术落地的应用,每个分享都做到了技术与案例的结合,干货满满。  AI应
期刊
临近年末,某媒体报道称近期多个政企单位服务器被黑客入侵,并植入勒索病毒索取高额赎金。不同于以往的“入侵偷取资料”黑客攻击,以及“广撒网”式的勒索病毒传播,“黑客入侵+勒索”是一种狙杀式的高危攻击,目标精准、手段恶劣,索要赎金高昂。  “当今的互联网犯罪呈现组织化趋势,犯罪链条复杂化和精细化,成本也在增加,如更多的分工参与者、定制化的攻击工具等。”Palo Alto Networks(派拓网络)某相
期刊
“腾讯云带给金融机构的是让他们的‘武器库’升级。”在腾讯金融云总经理胡利明看来,腾讯的经验在于把自己做的所有超级APP过程中积累的技术能力、运营能力形成一套武器给到金融机构,帮助他们尽快进入多元化、多端、多场景、多平台的移动场景中。  事实上,随着云计算在金融行业的广泛应用,以及价值的不断体现,云上金融已经成为业界的广泛共识。而云计算厂商们也是跑马圈地,试图将用户揽入自己名下。但是,与其他行业云计
期刊
“生态是在我们今年下半年的重点:开始跟各个大厂联合开发行业解决方案,我们希望博云能够跟大家实现错位双赢。”花磊,BoCloud博云CEO在日前接受采访时反复强调,在目前的中国云市场,应该强调合作共赢而不是竞争。  目前中国的云市场,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限制,给了本土厂商一个绝佳的发展机会。而中国本土的云计算厂商也因此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形成了从IaaS、PaaS到SaaS遍布各个层级的产品和服务。其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