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于课堂实践和教学案例,运用“选材思维模式”,从同向和逆向等2个方向,分别采用立意延伸法和施受对象互换法、行为过程反常法、褒贬结果对调法等方法,慢慢拓宽学生的选材视野,引导学生挖掘、发现和构思好的写作素材,形成有深度的作品立意,逐步掌握写作思维的一般规律。
【关键词】选材;思维模式;逆向思维;立意延伸
初中写作选材要求熟悉真实、准确贴题、新颖独特、深刻典型、情感动人、富有哲理、以小见大、由表及里、虚实相生……这些关于写作选材的要求,很多前辈、专家都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可谓“前人之述备矣”。
众所周知,写作是思维的外化表现形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也提到语文教学总目标之一是“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可见,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写作思维的训练尤为重要。
引导学生实实在在地写作,是需要有一定的思维模式和架构为前提。那么,教师需要如何引导学生用另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去挖掘、构思好的写作素材和作品立意,走出记叙文选材的“窠臼”,进入一个崭新的天地,让读者或阅卷老师看了会“油然喜欢,默然欣赏”呢?笔者基于课堂教学实践总结,推荐以下两种有效的教学尝试:一是“同向立意延伸法”;一是“逆向思维推导法”。
一、同向立意延伸法
同向立意延伸法,就是借用一些立意有广度和深度的文章或句段,来引导学生建立一定的理性思维体系模式,协助学生更好地寻找、回忆、挖掘或联想到生活中相关的细微的人、事、物、景,并领会到这些细微点所带来的真情感动、哲理感悟等触动人心之处,即让学生看别人的好立意(某种真情或哲理),再从自己的生活中沿着同一个方向推出好素材。
在写作中,学生大都依据题目,然后来确定材料。然而,现在的学生缺乏对于生活的观察与思考,很难选择出具有代表性的材料,即便是学生经历过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也会因为缺乏对生活的感悟而将其忽视。为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立意好”的文章,唤起学生的回忆,最好的办法就是寻找相似性的内容再现出来,即用“同向立意延伸法”。
“同向立意延伸法”的程序是:(一)调动兴趣。师生找到立意好的文章或句段,让大家来说一说自己经历过的类似的事情,学生的兴趣就很容易被调动起来;(二)引导细节。在学生讲素材的时候,教师再适当进行引导,让学生把素材说完整的同时说清楚细节;(三)评价提升。其他同学来评一评,并共同对素材进行“艺术真实”的处理和加工。
当然,在这个过程可能会出现一些情节的“虚构”。笔者认为,这要合理看待,毕竟文学创作大多是离不开联想和想象,而虚构是联想和想象的产物。为此,合理和适度的虚构是可以接受的,教师在引导时注意把关,及时纠正太牵强的素材和情节即可。
【案例一】用刘墉的《玉兰花》同向引导学生。《玉兰花》大意是有位学生每周四去上课总要带许多玉兰花分给同学,馨香满室。作者一问之下,才知道是这学生的祖母教子孙做的。原来这学生家有玉兰树,芳香浓郁,外人赞许,但家人却因常接近而不觉其香。于是,祖母建议家人凡有花开就摘一些送朋友。这种做法使他们结交了更多朋友,花也似乎更繁盛。作者感慨:“有些东西拥有得过多,反而不感觉它美好,何不将它分给那些需要的人呢?让我们狭窄的快乐,扩展到社会每个角落;让我们从别人的笑脸上,看到自己的笑容。”
呈现了这篇文章之后,笔者让学生借用这篇文章的立意,去回想生活中有类似意义的事情。有的学生说:“以前隔壁的哥哥给自己送过玩具”,也有学生谈到自己曾遇到“好心人”——冬夜里忘带钱包和钥匙,家人也不在家,面店的老板热情地给了一碗热腾腾的面条。甚至有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创作出一个“我”发现奶奶小心翼翼摘花、并仔细包装送邻居的动人情节,写出来也是不错的。
【案例二】用《人生如茶》同向引导学生。作者说自己喝龙井时,第一次急匆匆地喝,觉得很苦,后来爸爸提醒要慢慢品尝,才发现那甘甜的茶味。作者由此感慨:人生如茶。人的一生就是由许多困难挫折和平安幸福所铺就的。如果我们囫囵吞枣地看待人生,那么,我们只会看到人生中的不幸与灾难,而把一些幸福快乐的事忽略了。只有静下心来,慢慢地等、慢慢地品、慢慢地赏,才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和甜美。
让学生去思考相关的生活点滴……他们分享了不少,如,谈到了苦瓜也是入口苦,细嚼后才发现甘味,纯咖啡和黑巧克力也是如此。也有些学生想到了这个立意有点接近“坚持”和“耐心”,于是,有个学生还提到“焖萝卜牛腩”,说焖制这道美食的时候也是需要慢慢地熬、静心等待,才会烹出“舌尖上的美味”。这样,课堂便炸开了锅似的,大家纷纷想到自己生活中各种类似的经历,又开展了激烈的讨论和交流……
二、逆向思维推导法
逆向思维推导法,指不按通常的认知思维习惯思考,而是朝其相反的方向思考,得出与常理相悖的理论。这种思维方式有时会有利于选材立意、布局谋篇和构思角度的创新性,面对常规的题目,适当地做出逆向解读,撇开一般性的认识观点,从与之相反的角度去审视材料,或者转换视角,从叙述主体、切入角度、情节发展、结果呈现的方面上创新,这也未尝不是一种可行的思维方式。笔者在课堂上是用以下“三部曲”来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构思写作”的:
(一)施受对象互换法。该方法主要是面对写作素材中的“对象”而言,调整常规的做事对象,反弹琵琶。
【案例三】在课堂上讲2015年广州中考作文“广州风格”时,很多学生很快想到广州人的“人情味”和美德这方面,例如,“互相礼让”这一类的。笔者说:“好,‘让’的对象是什么人?”学生一般都會想到晚辈让长辈。于是,笔者引导他们反过来思考:长辈让东西给晚辈,情况又如何呢?他们说这样更有意义,更体现广州人“乐于助人”的精神风貌。笔者让学生回想,自己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长辈让晚辈的事情,然后同学之间互相分享交流。于是,有学生想到自己曾看到,车上有位姐姐想让座给老人家,老人家推辞,反而让给另一个脚受伤而其他人都没留意到的小伙子。甚至还有学生提到一个很不错的立意,“让座,让的不是身份,而是展现广州乃至中华民族的那份人情味、那种美德”。 (二)行为过程反常法。该方法主要是面对写作素材中的“情节过程”而言,让学生关注和寻找“正常人做的反常事或不寻常的行为”。
【案例四】曾让学生思考“拒绝”这个作文题,学生刚开始想到的往往只是“拒绝不良人、事、物”等常规情节。于是,笔者引导他们用逆反思维,学生便想到“拒绝好东西”,笔者再引导他们想得更深入一些:“拒绝好东西,会不会是因为某种特殊的原因呢?”笔者再举出一个亲身经历的例子,大意是笔者在春节逛花市的时候,看到奇怪的一幕:一位老板竟然很反常地拒绝卖档铺中的一盆很好的桔子给顾客,原来是因为那天,老板见到有一位由几个儿孙陪伴来买桔子的老人来光顾,让老板不由想起了和自己住同一条街道的邻居——一位孤寡老人,无伴无儿女,靠政府接济过着艰难的日子,平时也是勉强三餐温饱,更别说在这喜慶日子里买得起桔子了,所以他就打算把那盆长得最好的桔子,晚上送去那位可怜的老人家中,增添她家的喜庆气氛,更让老人开心过节。原来,老板拒绝卖桔子,是生活中关爱弱势群体、共建和邻睦里的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笔者把这件事和学生分享,他们的思路就打开了,都尝试思考生活中这些“拒绝好东西,凝聚正能量”的事情。
(三)褒贬结果对调法。该方法主要是面对写作素材中的“结果”而言,让学生留心生活中一些“坏开始,但却有个好结果”的事。
【案例五】在讲2014年广州中考作文“出错”的时候,学生刚开始也是只想到某件事自己出错而得到了教训这类素材。笔者用褒贬对调法,提醒他们“出错,有没有可能歪打正着,得到个好结果,甚至收获真情或得到正面的感悟?”有学生和同学分享,说自己喜欢绘画,有一次想着临摹别人画得漂亮的画去参加比赛,可是怎么临摹都不好,总是不是这里出错就是那里出错,正烦躁着,爸爸提醒他,“其实绘画是一种艺术,无对错之分,也难以比较出谁一定更好,因为艺术本身是纯真率性天然的东西,所以没有必要非要模仿做作去画……”父亲的教诲让他豁然开朗,感觉自己得到了“艺术的感悟”,于是,“出错”也出了好结果。
三、结语
关于思维训练的方法,经过多次的课堂实践,发现很多学生在这些思维指导策略引导下,选材立意、布局谋篇等这方面是有收获和突破的。当然,这只是阶段性“初探”,只是一些基本“思维模式”,也许有些方法还不够全面和成熟,而且这些思维模式也不是对每件事或每个学生都适合。
然而,通过上述处理和构思,更好地让大部分学生回想和构思出生活点滴的素材。只要执着地去探究和追求,教师就能帮助学生走出“作文选材空泛”的窠臼,让学生不再忽略那些微小简单和平凡普通的人、事、景、物,明白“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并从另一角度发现更多可写之处,从而写出充满着真实、感人、深刻、创新的优质作文。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教育科研项目“基于‘读写共生’理念的初中语文‘随堂微写作’教学实践研究——以广州市白云区为例”(课题批准号:2019ZJK001)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选材;思维模式;逆向思维;立意延伸
初中写作选材要求熟悉真实、准确贴题、新颖独特、深刻典型、情感动人、富有哲理、以小见大、由表及里、虚实相生……这些关于写作选材的要求,很多前辈、专家都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可谓“前人之述备矣”。
众所周知,写作是思维的外化表现形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也提到语文教学总目标之一是“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可见,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写作思维的训练尤为重要。
引导学生实实在在地写作,是需要有一定的思维模式和架构为前提。那么,教师需要如何引导学生用另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去挖掘、构思好的写作素材和作品立意,走出记叙文选材的“窠臼”,进入一个崭新的天地,让读者或阅卷老师看了会“油然喜欢,默然欣赏”呢?笔者基于课堂教学实践总结,推荐以下两种有效的教学尝试:一是“同向立意延伸法”;一是“逆向思维推导法”。
一、同向立意延伸法
同向立意延伸法,就是借用一些立意有广度和深度的文章或句段,来引导学生建立一定的理性思维体系模式,协助学生更好地寻找、回忆、挖掘或联想到生活中相关的细微的人、事、物、景,并领会到这些细微点所带来的真情感动、哲理感悟等触动人心之处,即让学生看别人的好立意(某种真情或哲理),再从自己的生活中沿着同一个方向推出好素材。
在写作中,学生大都依据题目,然后来确定材料。然而,现在的学生缺乏对于生活的观察与思考,很难选择出具有代表性的材料,即便是学生经历过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也会因为缺乏对生活的感悟而将其忽视。为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立意好”的文章,唤起学生的回忆,最好的办法就是寻找相似性的内容再现出来,即用“同向立意延伸法”。
“同向立意延伸法”的程序是:(一)调动兴趣。师生找到立意好的文章或句段,让大家来说一说自己经历过的类似的事情,学生的兴趣就很容易被调动起来;(二)引导细节。在学生讲素材的时候,教师再适当进行引导,让学生把素材说完整的同时说清楚细节;(三)评价提升。其他同学来评一评,并共同对素材进行“艺术真实”的处理和加工。
当然,在这个过程可能会出现一些情节的“虚构”。笔者认为,这要合理看待,毕竟文学创作大多是离不开联想和想象,而虚构是联想和想象的产物。为此,合理和适度的虚构是可以接受的,教师在引导时注意把关,及时纠正太牵强的素材和情节即可。
【案例一】用刘墉的《玉兰花》同向引导学生。《玉兰花》大意是有位学生每周四去上课总要带许多玉兰花分给同学,馨香满室。作者一问之下,才知道是这学生的祖母教子孙做的。原来这学生家有玉兰树,芳香浓郁,外人赞许,但家人却因常接近而不觉其香。于是,祖母建议家人凡有花开就摘一些送朋友。这种做法使他们结交了更多朋友,花也似乎更繁盛。作者感慨:“有些东西拥有得过多,反而不感觉它美好,何不将它分给那些需要的人呢?让我们狭窄的快乐,扩展到社会每个角落;让我们从别人的笑脸上,看到自己的笑容。”
呈现了这篇文章之后,笔者让学生借用这篇文章的立意,去回想生活中有类似意义的事情。有的学生说:“以前隔壁的哥哥给自己送过玩具”,也有学生谈到自己曾遇到“好心人”——冬夜里忘带钱包和钥匙,家人也不在家,面店的老板热情地给了一碗热腾腾的面条。甚至有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创作出一个“我”发现奶奶小心翼翼摘花、并仔细包装送邻居的动人情节,写出来也是不错的。
【案例二】用《人生如茶》同向引导学生。作者说自己喝龙井时,第一次急匆匆地喝,觉得很苦,后来爸爸提醒要慢慢品尝,才发现那甘甜的茶味。作者由此感慨:人生如茶。人的一生就是由许多困难挫折和平安幸福所铺就的。如果我们囫囵吞枣地看待人生,那么,我们只会看到人生中的不幸与灾难,而把一些幸福快乐的事忽略了。只有静下心来,慢慢地等、慢慢地品、慢慢地赏,才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和甜美。
让学生去思考相关的生活点滴……他们分享了不少,如,谈到了苦瓜也是入口苦,细嚼后才发现甘味,纯咖啡和黑巧克力也是如此。也有些学生想到了这个立意有点接近“坚持”和“耐心”,于是,有个学生还提到“焖萝卜牛腩”,说焖制这道美食的时候也是需要慢慢地熬、静心等待,才会烹出“舌尖上的美味”。这样,课堂便炸开了锅似的,大家纷纷想到自己生活中各种类似的经历,又开展了激烈的讨论和交流……
二、逆向思维推导法
逆向思维推导法,指不按通常的认知思维习惯思考,而是朝其相反的方向思考,得出与常理相悖的理论。这种思维方式有时会有利于选材立意、布局谋篇和构思角度的创新性,面对常规的题目,适当地做出逆向解读,撇开一般性的认识观点,从与之相反的角度去审视材料,或者转换视角,从叙述主体、切入角度、情节发展、结果呈现的方面上创新,这也未尝不是一种可行的思维方式。笔者在课堂上是用以下“三部曲”来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构思写作”的:
(一)施受对象互换法。该方法主要是面对写作素材中的“对象”而言,调整常规的做事对象,反弹琵琶。
【案例三】在课堂上讲2015年广州中考作文“广州风格”时,很多学生很快想到广州人的“人情味”和美德这方面,例如,“互相礼让”这一类的。笔者说:“好,‘让’的对象是什么人?”学生一般都會想到晚辈让长辈。于是,笔者引导他们反过来思考:长辈让东西给晚辈,情况又如何呢?他们说这样更有意义,更体现广州人“乐于助人”的精神风貌。笔者让学生回想,自己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长辈让晚辈的事情,然后同学之间互相分享交流。于是,有学生想到自己曾看到,车上有位姐姐想让座给老人家,老人家推辞,反而让给另一个脚受伤而其他人都没留意到的小伙子。甚至还有学生提到一个很不错的立意,“让座,让的不是身份,而是展现广州乃至中华民族的那份人情味、那种美德”。 (二)行为过程反常法。该方法主要是面对写作素材中的“情节过程”而言,让学生关注和寻找“正常人做的反常事或不寻常的行为”。
【案例四】曾让学生思考“拒绝”这个作文题,学生刚开始想到的往往只是“拒绝不良人、事、物”等常规情节。于是,笔者引导他们用逆反思维,学生便想到“拒绝好东西”,笔者再引导他们想得更深入一些:“拒绝好东西,会不会是因为某种特殊的原因呢?”笔者再举出一个亲身经历的例子,大意是笔者在春节逛花市的时候,看到奇怪的一幕:一位老板竟然很反常地拒绝卖档铺中的一盆很好的桔子给顾客,原来是因为那天,老板见到有一位由几个儿孙陪伴来买桔子的老人来光顾,让老板不由想起了和自己住同一条街道的邻居——一位孤寡老人,无伴无儿女,靠政府接济过着艰难的日子,平时也是勉强三餐温饱,更别说在这喜慶日子里买得起桔子了,所以他就打算把那盆长得最好的桔子,晚上送去那位可怜的老人家中,增添她家的喜庆气氛,更让老人开心过节。原来,老板拒绝卖桔子,是生活中关爱弱势群体、共建和邻睦里的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笔者把这件事和学生分享,他们的思路就打开了,都尝试思考生活中这些“拒绝好东西,凝聚正能量”的事情。
(三)褒贬结果对调法。该方法主要是面对写作素材中的“结果”而言,让学生留心生活中一些“坏开始,但却有个好结果”的事。
【案例五】在讲2014年广州中考作文“出错”的时候,学生刚开始也是只想到某件事自己出错而得到了教训这类素材。笔者用褒贬对调法,提醒他们“出错,有没有可能歪打正着,得到个好结果,甚至收获真情或得到正面的感悟?”有学生和同学分享,说自己喜欢绘画,有一次想着临摹别人画得漂亮的画去参加比赛,可是怎么临摹都不好,总是不是这里出错就是那里出错,正烦躁着,爸爸提醒他,“其实绘画是一种艺术,无对错之分,也难以比较出谁一定更好,因为艺术本身是纯真率性天然的东西,所以没有必要非要模仿做作去画……”父亲的教诲让他豁然开朗,感觉自己得到了“艺术的感悟”,于是,“出错”也出了好结果。
三、结语
关于思维训练的方法,经过多次的课堂实践,发现很多学生在这些思维指导策略引导下,选材立意、布局谋篇等这方面是有收获和突破的。当然,这只是阶段性“初探”,只是一些基本“思维模式”,也许有些方法还不够全面和成熟,而且这些思维模式也不是对每件事或每个学生都适合。
然而,通过上述处理和构思,更好地让大部分学生回想和构思出生活点滴的素材。只要执着地去探究和追求,教师就能帮助学生走出“作文选材空泛”的窠臼,让学生不再忽略那些微小简单和平凡普通的人、事、景、物,明白“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并从另一角度发现更多可写之处,从而写出充满着真实、感人、深刻、创新的优质作文。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教育科研项目“基于‘读写共生’理念的初中语文‘随堂微写作’教学实践研究——以广州市白云区为例”(课题批准号:2019ZJK001)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