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恩康营收、采购数据异常 未来盈利点尚待解决

来源 :证券市场红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东泰恩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泰恩康”)曾是一家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主要经营业务为代理运营和生产销售自产的医药产品、医疗器械等产品。2017年9月1日,公司在新三板暂停了股票转让,转而决定在创业板上市发行A股,拟发行股份不超过5180万股。在对泰恩康招股说明书(申报稿)进行分析的过程中,《红周刊》记者不仅发现其营收、采购和相关财务数据之间的财务勾稽关系异常,且未来的收入是靠“代理运营”还是靠“自产产品”的问题仍有待解决。

千万元营收来源不明


  招股书披露,泰恩康的主要收入来自于医药产品的代理运营、自产产品等,报告期内(2014年至2017年1~3月,下同)营业收入分别取得30351.62万元、36996.2万元、36479.67万元和9771.38万元,净利润分别取得4045.81万元、4281.28万元、3105.52万元和978.59万元。在这些年中,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在2016年营收仅同比下降1.4%的背景下,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却同比下降了31.22%,呈现出增收不增利的态势。而更值得的注意的是,分析泰恩康营收及与营收相关的现金流通及债权数据,还可发现其一般财务勾稽关系是存在一定异常的。
  以2016年为例,泰恩康营业收入为36479.67万元,考虑到其中只有0.1%是适用6%增值税税率的医药技术服务,其他绝大部分都来自代理运营和自产产品收入(适用17%的税率),由此可推算出,2016年含稅营业收入为42677.07万元。根据一般财务数据间的勾稽关系,与这部分含税营业收入对应的必然有大致相当的现金流量或应收账款变动。
  在现金流量表中,泰恩康2016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40394.02万元(如表1),在此基础上,考虑到与现金相关的预收款项也新增了540.09万元(预收款项的增加额在本年度为预先收到了现金流量而未确认收入,不属于本年度营业收入相关的现金流量),在剔除该数值影响后,2016年与营业收入相关的现金流入量为39853.94万元,与同期42677.07万元含税营业收入相比,理论上有2823.13万元未收现的含税营收将形成相应金额的经营性债权,进而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中。


  实际上,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2016年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12779.72万元、应收票据余额为1260.10万元,此外根据递延所得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中的坏账准备估计,这年年末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也大概有530.47万元,整体合计的14570.30万元金额要比2015年末同类项合计的13009.14万元新增1561.16万元,即与前述理论新增2823.13万元债权相比,仍有1261.97万元的含税营业收入既没有收到现金,也没有形成相应的经营性债权,就这样莫名出现了。
  与2016年营收异常类似,2015年的营收数据也存在问题。招股书披露,2015年营业收入有36996.20万元,其中92.92万元是提供医药技术服务取得的收入,考虑增值税因素之后,这年的含税营业收入达到了43275.33万元,与之39408.06万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和预收款项新增303.63万元勾稽,理论上将有4170.9万元形成相应债权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中。可事实上,2015年的应收账款12125.24万元(此外还有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中的坏账准备410.66万元)与应收票据473.25万元的合计值仅比2014年应收款项合计新增了1679.56万元。很显然,2015年真实新增负债与理论新增负债相比,有2491.34万元差额无法合理解释,即有2491.34万元含税营业收入没有获得相应现金流或债权支持而莫名出现了。

采购与现金流量不匹配


  招股书披露,泰恩康既有代理产品的采购,同时也为自产产品采购原材料。《红周刊》记者通过“代理运营业务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及其占当期采购总额的比例,推算出泰恩康在报告期内的含税采购总额情况,并用其推算的含税采购总额与现金流、经营性债务进行勾稽,发现其采购方面数据竟然也出现与其营收方面数据类似的异常。
  以2015年为例(如表2所示),当年“代理运营业务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有15687.38万元,占这一年采购总额的68.35%,由此推算出,2015年采购总额达到了22951.54万元,再考虑17%的增值税税率影响,含税采购总额为26853.31万元。理论上,从财务数据的一般勾稽关系看,这必然有相对应金额的现金流量和经营性债务变动与之匹配。


  在泰恩康2015年现金支出方面,“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26144.83万元,同期预付款项余额相比上年减少了82万元,由此可推算出,2015年与采购相关的现金流出了26226.82万元。与其当年26853.31万元含税采购总额相比,理论上将有626.48万元未付现的含税采购需要形成相应金额的新债债务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中。
  可事实结果却是,2015年年末的泰思康应付账款余额为5298.39万元、应付票据余额为250万元,两项合计值相比2014年末同类项合计新增了3167.19万元。事实上的新增债务要远远超过前述推算出的626.48万元理论新增值,这意味着在2015年有2540.70万元真实债务是来源不明的。
  需要注意的,用同样的方法去测算泰恩康在2016年的含税采购总额与相关数据的匹配情况时,则类似的差异却要小很多。
  2016年,泰思康的“代理运营业务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为17177.08万元,占采购总额的比例为71.78%,由此推算出这一年的采购总额达到了23930.18万元,考虑到17%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影响,则当年含税采购总额为27998.31万元。   同年,泰恩康应付账款余额为6728.46万元、应付票据余额为995万元,两项合计值相比2015年同类项年末合计值要新增2175.07万元,即实际新增债务为2175.07万元;现金支付方面,“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26393.61万元在对冲预付款项增加额336.25万元之后,跟采购相关的现金流出达到了26057.35万元。综合债务和现金支付情况,可以发现28232.42万元两项合计值与当年27998.31万元含税采购总额非常接近,仅相差了234.12万元。
  这就让人奇怪了,为何同样的推算方式在报告期内的连续两年,前一年还出现2500多万元的差异,而到了后一年却不明显,仅相差200多万元呢?如此的变化实在让人对其采购数据真实性感到怀疑。
  当然,非流动性资产的变化也可能会影响到上述差值的变化,那么其非流动性资产方面情况又究竟如何?
  根据招股书中披露的相关信息,泰恩康2016年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合计18318.33万元(见表3),虽然比上年增加了4807.32万元,但其中有1251.94万元是天福康丸剂车间建成投产从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的,直接新增购置固定资产仅有3555.38万元;同時,开发支出在本期增加了912.83万元,“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其他非流动资产”在招股书中也未体现出增加的情况,综合分析后推算出的非流动资产在2016年大概新增了4468.21万元。与同期合并现金流量表中2016年“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4217.63万元相比,结果相差并不明显。
  不过,与2016年的结果大致相当相比,2015年非流动资产的购置情况和采购却是明显匹配不上的。招股书披露,公司2015年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开发支出和其他非流动资产分别增加了7446万元、2674.07万元、4176.96万元、209.14万元和232.75万元,合计值高达14738.92万元,而同期“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却仅有4761.53万元,这意味着公司仍有9977.39万元未付现部分需要形成应付账款等新增债务。而即便是将这部分债务和前述采购中出现2540.70万元莫名新增债务对冲,仍可发现有数千万元的差异是无法合理解释的。

“收入靠谁”的问题有待解决


  招股书披露,泰恩康的营业收入在经历2015年增长之后,2016年出现了下滑,同比减少516.53万元。从“收入构成”情况看,导致泰恩康2016年营业收入出现下滑的原因,应与这一年的“自产产品”收入的大减有关,即该公司“自产产品”收入从2015年的10197.70万元减少到2016年的8645.46万元,同比减少了1552.24万元。
  分析还发现,泰恩康报告期内“自产产品”不但减收,且相对“代理运营”项的盈利能力也是相对偏弱的。报告期内“自产产品”的毛利率分别是38.63%、31.14%、33.48%和34.03%,而“代理运营”的毛利率则分别是36.86%、40.04%、35.21%和38.78%。除2014年外,自产产品的毛利率均低于代理运营毛利率,拉低了综合毛利率。
  有趣的是,即使2016年“自产产品”收入下滑,毛利率也“拖了后腿”。但泰恩康在本次IPO计划中,却拟将募集的资金主要投入到“自产产品”的生产项目之中。四个募投项目中,除第一个“运营网络及品牌宣传建设项目”拟利用9404万元募集资金之外,另外三个项目均为“自产产品”项目,合计使用募集资金30261万元。仅由募资使用情况看,泰恩康发展自产产品的“决心”不可谓不大。
  泰恩康为什么要发展盈利较低的“自产产品”呢?在其背后,恐怕与其管理层提前预见到自己“药品代理关系被终止的风险”有关。招股书披露,不仅“代理运营”收入占泰恩康报告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高达83.90%、72.18%、76.20%、72.95%,且公司也存在因代理双方协议未能正常履行导致独家代理关系被终止的风险存在。报告期内,“代理运营”收入分别有2.55亿元、2.67亿元、2.78亿元和0.71亿元,若一旦代理关系终止将会严重影响泰恩康的营业收入水平,哪怕“代理运营”收入仅减少一半,按报告期内的收入水平,每年都将减少超过亿元的营业收入。
  值得注意的是,在泰恩康的招股书中还可以看到,与“自产产品”高度相关的特许经营情况也不够乐观,这对“自产产品”的发展可能会有一定的阻碍。比如说,“药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仅至2020年年末,“药品经营许可证”有效期仅至2019年年中,而三项“药品GMP证书”中也有两项在2018年11月和12月到期,“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和“药品批准文号”等资质证书也纷纷在2019~2020年之间达到其有效期的截止期限。这些使用资质能否在未来继续获得仍存在悬念,而这也恰恰对营业收入增长带来诸多不可预见性。
  目前来看,主要依靠“代理运营”收入的泰恩康能否顺利把“自产产品”发展成主要收入来源,其中的压力恐怕并不小,而泰恩康未来的收入是靠“代理运营”还是靠“自产产品”?就目前而言,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其他文献
著名经济学家刘姝威最近发文对两年前曾经举牌收购万科的宝能集团大加挞伐,在市场上引起激烈反响。两年前发生的“宝万”事件,本来随着原保监会对宝能作出处罚决定后已经尘埃落定。但是,刘姝威在文章中依然在斥责宝能方面当时对万科的举牌涉嫌严重违规违法,由于有事实失真之处,这篇文章也受到了舆论几乎一边倒的严厉批评。或剑指虚拟经济  这篇文章目前在网上已经很难见到了,但为什么会出这样的文章,仍然值得深入思考。笔者
期刊
总龙头决定题材持续性  主持人:本周指数以震荡为主,前期强势题材股回落较多。投资者该如何操作?  袁月:上周的文章说了沪指的短期走势就是回补3200点附近的缺口,本周已经开始回补。但受制于量能的影响,不能有效放大,指望持续走强也是不现实的。创业板前期能涨的都涨过一遍了,现在由于缺少新的热点,所以向上缺少契机。本周市场的赚钱效应和上周比明显减弱,所以仓位一定要控制好,操作不要过于激进。  虽然近期只
期刊
6月25日,创业板上市公司金亚科技发布《关于公司因涉嫌犯罪案被中国证监会移送公安机关的公告》,称公司涉嫌构成欺诈发行股票罪,证监会已于近日将该案移送公安机关。  与此同时,深交所已正式启动对金亚科技的强制退市机制,其股票存在被暂停及终止上市的风险。金亚科技“咎由自取”  对金亚科技启动强制退市机制,这一决定并不出乎投资者的意料。早在2015年6月,金亚科技公告收到《调查通知書》,因公司及实际控制人
期刊
造假上市丑闻再添一例。证监会调查发现,金亚科技为了达到发行上市条件,通过虚构客户、虚构业务、伪造合同、虚构回款等方式虚增收入和利润,骗取首次公开发行(IPO)核准。其中2008年、2009年1月至6月虚增利润金额分别达到3736万元、2287万元,分别占当期公开披露利润的85%、109%。上述行为涉嫌构成欺诈发行股票罪。调查还发现,金亚科技和相关人员还存在伪造金融票证、挪用资金以及违规披露、不披露
期刊
本周上证转债涨0.28%、中证转债涨0.14%,深证转债跌0.1%。个券方面,宝信转债涨3.78%,涨幅最大;因PPP规范清库,铁汉转债跌3.8%、万信转债跌3.32%、众兴转债跌3.26%。新上市转债方面,星源转债和长证转债上市,上市首周分别涨17.42%、6.157%。可交债窄幅震荡为主,石油价格上扬,17桐昆EB涨2.8%,17中油EB涨1.61%。  一级市场方面,证监会核准新凤鸣、高能环
期刊
本周A股继续下探,贸易战、金融去杠杆、企业债务等不确定因素,随时可能成为市场再次下跌的导火索,投资者信心被极大损害。可同样被贸易战、加息周期等因素困扰着的美股却在延续着10年的牛市。  为何会冰火两重天?更何况过去几十年中国还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奇迹。  因为中美对于股市的思路不同,中国股市的首要作用是配置资源;而美国股市首先是服务股东。  配置资源就是鼓励企业向股市要钱,向投资者要财富,这个思路导致
期刊
近期,A股市场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上证综指向上向下隔三岔五频繁出现跳空缺口,股指在3100~3200点区间反复震荡;蓝筹白马股调整下跌,创业板指数大幅上涨不少个股连板涨停,市场风格似乎有向中小创转移的迹象。对当前影响市场情绪和走势的几个问题,我们需要认真观察和思考。  第一,从中美贸易摩擦的情况看。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一是任何形式的贸易战的结果都没有赢家,世界最大的发达国家和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期刊
商业银行5月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规模双升,拨备率下降,这与其之前几个季度的趋势相悖。  同期,商业银行利息差和利润规模有较好增长,这说明不良贷款上升是可控性风险。  利润增长与风险暴露同步发生意味着,银行业的战略性投资机会出现。  笔者在6月16日出版的《红周刊》上撰写了《银行资产质量已回稳》一文,但银保监会新近公布的5月商业银行数据似乎和笔者开了个小小的玩笑。截至5月末,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不
期刊
编者按  在退市边缘纠结数年的金亚科技终于被深交所启动强制退市机制。作为创业板首批上市的28星宿之一的金亚科技,其造假上市东窗事发起始于2015年的22亿天价并购天象互动一事。在《红周刊》于2015年、2016年间连续多篇文章深度分析报道中,明确指出金亚科技发行上市前三年及上市后的6年中存在严重财务造假行为,在证监会的调查下,这些推断均得到证实。虽然金亚科技也曾力图打破死局,但“造假”上市损害投资
期刊
基金要比股票诞生的时间晚一些,自1998年3月诞生第一家公募基金公司以来有二十年了。二十年,也是一个人步入成年的标志。股票和基金不分家,正如证券市场的一对亲密兄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作为《红周刊》的忠实读者,笔者自2004年接触《红周刊》散户之家,至今14年了,作为家人,在中国公募基金業诞生二十周年的日子里,不由得感慨良多。  其实,作为股市中人,笔者恋上股市,最初是从恋上基金开始的。因为基金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