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瓦斯含量不同解吸方式损失瓦斯量推算研究

来源 :煤炭与化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n19900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减少直接法测定煤层瓦斯含量井下解吸不同的解吸方式对瓦斯损失量推算影响误差,采用瓦斯解吸速度测定仪,测定同一煤样、不同解吸方式的瓦斯解吸速度和瓦斯损失量推算精度.试验发现,当控制煤样暴露时间相同时,关闭阀门拧紧煤样罐直接解吸的方式,瓦斯解吸速度远大于关闭阀门拧紧煤样罐再打开阀门泄气后解吸,以及打开煤样罐阀门后拧紧煤样罐的解吸方式;打开煤样罐阀门后拧紧煤样罐解吸方式的瓦斯损失量,大于关闭阀门拧紧煤样罐直接解吸,及关闭阀门拧紧煤样罐再打开阀门泄气后的解吸方式.
其他文献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新局之年,2022年是落实“十四五”规划续新篇之年,河南省水利厅内部审计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厅内部审计工作者闻令而动,以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简称“三力”)为最高标准,与水利部“三对标、一规划”“四水同治”对表看齐,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和审计厅对审计工作的明确要求,厅党组决策部署和年度水利中心工作,服
期刊
分析了MU 1100/2760-UWD大型采煤机三滚筒在预应力作用下的自由模态和约束模型.利用ANSYS Workbench 14.0软件,分析了大型采矿作业中切割刀片的损伤问题,得到了由于其自身结构特性而引起的振动模态.利用MATLAB R2016a软件对采煤机各部件的动态响应进行了研究.
在分析华阳一矿选煤厂介质制备系统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介质制备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系统智能化改造方案.实践表明,选煤厂介质制备系统智能化改造后,有效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不用再取介、测介,介质比重自动控制系统能自动调整介质密度并实时显示数据,指导生产,减少了矸中带燥的情况,增加了块炭产量,降低了系统介质消耗,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为了进一步稳定激冷水系统的运行,延长气化炉运行周期,结合不同厂家在实践运行情况中激冷水系统出现的问题,分别对激冷水系统中的渣口、激冷环和下降管的结构角度进行对比、分析,并提出一定的技改参考,结果表明,渣口结构优化成阶梯式,可以有效降低粗合成气流偏喷次数;在渣口结构处设置渣坝,可以在煤质波动时起到一定的保护和缓冲作用;增大激冷环的半径和增加其开孔数,可以减少激冷水对激冷环的冲刷;增大下降管的直径,可以降低粗合成气对下降管的冲刷.
利用PLC程序控制器的特性,对华阳一矿TD75型带式输送机进行控制.应用PLG程序控制器后,带式输送机的控制更加精准,提高了带式输送机传动的安全性、可靠性,为煤矿的高效生产奠定了基础.
为了解决厚煤层巷道瓦斯难抽的问题,本文以镇城底矿22212工作面为研究背景,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对不同底抽巷布置方案下巷道应力云图进行分析,确定了当垂距H为12m时,底抽巷布置于粉砂岩中时的底抽巷布置方案,同时底抽巷钻孔抽采有效半径随抽采时间的呈现逐步增大,而与抽采负压关系不大,通过对22212工作面进行底抽巷布置,对钻孔冲孔前后瓦斯抽采曲线进行分析发现,底抽巷钻孔经过水力冲孔后抽采效率极佳,为厚煤层瓦斯抽采提供一定的参考.
为了解决煤矿瓦斯超限的问题,本文以镇城底矿22213工作面为研究背景,利用灰色关联法对镇城底矿影响瓦斯覆存的因素进行分析,发现覆岩的厚度对瓦斯覆存影响最大,同时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对岩层瓦斯压力进行研究,瓦斯压力沿着钻孔中心轴向外呈现增大的趋势,模拟瓦斯压力最大值为0.52 MPa,最后对镇城底矿进行瓦斯防突研究,通过钻孔抽呆有效控制了矿井的瓦斯含量,降低了矿井瓦斯压力,为矿井正常开采提供一定的参考.
分析真空碳酸钾脱硫系统目前存在的问题:脱硫液污染严重;再生塔顶部真空度低,再生效果差;脱硫贫液温度高;碱消耗量大等.针对上述问题,通过技术改造、优化工艺指标、规范职工操作等措施,使脱硫后硫化氢指标满足生产要求.
为实现木瓜矿10号煤的安全回采,该矿开展了近距离自燃煤层群采空区治理的研究.结合10-102工作面的实际情况,确定采用地面注浆防灭火技术.采用理论计算的方法确定了钻孔间距为10 ~ 15 m,共布置3排42个钻孔.采用的注浆材料为黄泥浆材料,计算了材料用量.监测表明,采空区CO气体稳定在0.0008%左右,温度在30℃以下,采空区无自然发火现象.
为了寻找一种高效的古龙酸甲酯合成工艺,助推维生素C (VC)原料生产行业实现节能减排及绿色发展.以2-酮基-L-古龙酸、甲醇为原科,浓硫酸为催化剂,在微通道反应器中合成古龙酸甲酯.考察了物料比、催化剂加量、反应温度及停留时间等因素对产品含量和转化率的影响,优化了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85℃时,催化剂浓硫酸的用量可减少至0.2%,反应时间可缩短至90 min;与传统釜式合成工艺相比,新工艺减少了催化剂用量,消除了过程反应放大效应和温度波动,缩短了反应时间,可提高工艺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