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约翰·康拉德的小说《黑暗的心》中,不知名的叙述者起着衬托主人公马洛、深化作品主题意义的重要作用。对不知名的叙述者进行修辞叙事解读,能对他进行更加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幼稚 觉悟 《黑暗的心》 修辞叙事 不知名的叙述者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在约翰·康拉德的小说《黑暗的心》中,不知名的叙述者的作用不容忽视。从修辞叙事的视角对他进行解读,读者能更加全面地认识他,更好地理解他在衬托主人公马洛、深化作品主题意义方面所起的作用。
一 理论概述
美国当今修辞性叙事理论家詹姆斯·费伦(James Phelan)提出从修辞的角度对叙事作品进行研究。“修辞是作者代理、文本现象、读者反应之间的协同作用”。修辞的读者——反应批评认为:“文本建构了读者,反过来,读者也建构了文本”。“也就是说,在作者通过文本建构读者反应的同时,读者反应也建构了文本(更确切地说,是建构了读者眼中的文本)。”
费伦借鉴了拉比诺维茨的读者观,后者强调读者在阅读同时采取他所提到的各种立场。根据实际,对《黑暗的心》中不知名的叙述者这一特定的文本现象作出反应的是作者的读者(“假设的理想读者,作者就是为这种读者构思作品的,包括对这种读者的知识和信仰的假设”),和实际的或有血有肉的读者(“特性各异的你和我,我们的由社会构成的身份”)。
二 修辞叙事视角下的不知名的叙述者
《黑暗的心》有两个叙述者,一个是马洛,他把自己去非洲营救库尔兹的故事讲给船上包括“我”在内的四个人听;一个是没有出现名字的“我”,把马洛的故事即他的非洲之行讲给读者听。
根据费伦的相关理论,一方面,“同故事叙述是指叙述者与人物存在于同一个层面的叙述。当人物——叙述者也是主人公时,同故事叙述可以进一步确定为自身故事的叙述。”由于马洛既是故事的叙述者,又是他所讲述的故事的人物,而且还是主人公,因此马洛的讲述是自身故事的叙述,马洛是一个自身故事的叙述者。另一方面,“故事外叙述是指叙述者并不与人物存在于同一个(虚构的)层面上的叙述。”就马洛讲述的故事而言,由于不知名的叙述者“我”与其中的人物并不存在于同一个层面上,因此不知名的叙述者“我”的讲述是(马洛的)故事外叙述,“我”是一个(马洛的)故事外的叙述者。
1 天真幼稚的不知名的叙述者
叙事一开始,读者便发现,不知名的叙述者开始了他的叙述,“……所有这个国家引以为荣的人们……他们全部从这条河上驶出,去寻找黄金或是博取功名,他们带着刀剑,还常常举着火炬……”。
至此,读者第一次听到了马洛的声音,“这个地方,”“也是世界上的一个黑暗地方”。罗马人“是征服者,要当征服者你只需要蛮力,……,为了得到想得到的东西,他们大肆劫掠”。
读者清楚:来自不知名的叙述者和马洛的这两个声音完全不同;而且,作为作者的读者和实际的读者,我们并不接受不知名的叙述者在叙事开始时他对殖民主义所持的看法。换个角度说,根据费伦的相关理论,不仅不知名的叙述者和马洛——这两个不同层次的叙述者之间存在着张力,而且他和我们(作者的读者和实际的读者)之间也存在着张力。[张力是话语内部的一个不稳定环境,指“(不同层次的)叙述者之间或内部的冲突关系,以及叙述者与作者常规之间的冲突关系——均为涉及价值、信仰或知识等方面重要分歧的关系”。]这是因为“作者的读者”接受作者的价值观,因此,涉及价值、信仰或知识等方面的“作者常规”即是“作者的读者常规”。
具体地说,读者发现,在不知名的叙述者的叙述中,他把殖民活动当成是一项辉煌的冒险活动,他根本没意识到,当他说英国冒险家“去寻找黄金或是博取功名”时,实际上,他不仅把他们和“为了得到想得到的东西”而“大肆劫掠”的罗马侵略者联系在一起,而且也把他们和马洛后来讲的故事中提到的贸易公司里那些只为自己牟取利益的人联系在一起。还有,当不知名的叙述者说英国冒险家“带着刀剑”、“举着火炬”从泰晤士河出发时,他其实也未能意识到,“刀剑”其实就是“蛮力”;而“火炬”,代表着所谓的光明、文明,其实是对英帝国文化的一种讽刺与否定!
读者同时发现,与不知名的叙述者截然不同的是,当马洛突然说出他的第一句话时,他不是想起英帝国辉煌的历史,而是想起它曾经被古代罗马人入侵时的黑暗年代。英帝国被非洲的野蛮、落后所吸引,一如古罗马人曾经被英国的野蛮、落后所吸引!马洛的话更能震撼读者的心,因为它预示着他即将要开始的故事的黑暗主题。
不管怎样,在叙事的开始,我们越能更好地理解马洛对帝国主义的看法,就越能深刻体会到不知名的叙述者的幼稚和局限。同时,我们意识到这预示着一种可能性:马洛对不知名的叙述者的影响;而且后者受前者的影响将随着叙事的发展而变化。事实上也正是如此。
2 从幼稚到觉悟的不知名叙述者
可以说,这篇叙事记录着不知名的叙述者在思想与认识上,从幼稚到觉悟的一个成长过程。纵观整部作品,读者发现,声音是不知名的叙述者唯一的特征。根据费伦的理论,“声音是文体、语气和价值观的融合”。文体是指句法等;语气包含说话者对主题所持的态度。“声音往往随说话者语气的变化而变化,或随所表达的价值观的不同而不同”。不知名的叙述者在文本中的声音只出现过六次,除了叙事的开头,出现在作品中间和结尾的声音都非常短暂。从这仅有的六次声音中,我们感受到了不知名的叙述者在语气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变化。
叙事开始不久,不知名的叙述者提到:“在他(马洛)看来,故事的意义并非像核桃肉那样在核桃内部,而是在核桃外部……。”在这个并列句式中,读者初步认识到,在即将讲述马洛的故事之前,不知名的叙述者的这一评论性的语言不但可能向读者揭示了马洛讲述的故事的主题意义,而且也可能向我们暗示了他后来对马洛的讲述的逐渐理解。 当马洛意识到公司经理等白人们去非洲的真正目的时,我们第二次听到了不知名的叙述者的声音,“……我仍醒着。我听着,警觉地听着,试图从字句中捕捉一点线索,以解释故事为何能在我心头勾起一丝不安,……”。“我听着,警觉地听着”这种递进的句式让我们知道,不知名的叙述者心中的一丝不安,是由于他在马洛的讲述中逐渐看清了白人们在非洲的肆意掠夺、非洲土著遭受的非人虐待而引起的。同时,读者发现,其他听众所做出的冷漠反应——“其他人可能是入睡了”刚好与不知名的叙述者的逐渐领悟形成鲜明的对比。在他们当中,至少有公司经理和会计属于马洛在布鲁塞尔和非洲见到的那一类白人,他们到非洲来就是不择手段地为自己牟取利益!
“‘礼貌点,马洛。’一个声音在咆哮着,……。”这是不知名的叙述者发出的第三次声音。这一次他让我们知道,除了他,还有一个听众在听着马洛的讲述。马洛对殖民者的讽刺毫不留情,而这个命令式的声音却要马洛礼貌点,很明显,已经习惯了生活在虚伪、矫饰的社会里的其他听众只是觉得马洛的措词刺耳,却没能认识到它更本质的东西。相比之下,这个声音反而使不知名的叙述者对殖民主义的逐渐认识得到了鲜明的衬托。
黑人舵手在非洲土著的进攻中死后,不知名的叙述者对马洛进行了细致的描述:“……一根火柴亮了起来,照出了马洛瘦削的脸庞,……”。黑人舵手的死让马洛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而注意到马洛这一表情神态变化并进行详细描述的正是不知名的叙述者。显然,马洛对他产生的影响在逐渐加深;他对马洛的逐渐理解也正加深了他对殖民主义行径的逐渐认识。
黑人舵手的死让马洛想了很多,这时,我们第五次听到了不知名的叙述者的声音,“很长一阵子,他(马洛)都没说话”。这是我们所听到的最简短却很有力的一次声音。读者发现:马洛的沉默其实也反映了不知名的叙述者内心的“沉默”,实际上这是一种无声的肯定:马洛在黑人舵手死后做出一番关于库尔兹、欧洲社会及其白人们、非洲黑人的深刻议论,对此,不知名的叙述者做出了无声的肯定。很明显,在马洛的讲述中,他同样也陷入了对眼前所发生的一切的沉思。
叙事结尾,不知名的叙述者说马洛,“一声不响地坐到一边去,看上去很模糊,……就像一个正在冥想的菩萨”。其实,比马洛看上去更“模糊”的是不知名的叙述者,因为他以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看法已经被现在的认识推翻了。“冥想”的也包括了不知名的叙述者,因为马洛的讲述使他不得不重新去审视自己的价值观。不知名的叙述者抬起头,看到“一堆乌云遮住了远处的海面,……河道在阴云密布的天空下流淌——像是通向无尽的黑暗的最深处”。显然,不知名的叙述者此时看到的景象与叙事开头他对夜幕降临泰晤士河时的景色描写“天空纤尘不染,亮丽炫目”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种对照其实就是在叙事开始和结尾时他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两种完全不同的认识的对照。不知名的叙述者已经意识到欧洲白人无边无尽的黑暗内心以及殖民主义没有止境的罪恶行径。然而,生活在欧洲社会里的芸芸白人们又能否像他一样获得认识上的转变呢?对于一个很少有人去质疑殖民主义的正当与否的社会来说,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对此,不知名的叙述者是否也已有所预料?因为他看到河道“通向无尽的黑暗的最深处”,毕竟,无意识、无知和盲目是另一种更黑暗、更可怕的内心!
3 作为观念的人物——不知名的叙述者
除了作为叙述者,不知名的叙述者还是作者塑造的一个人物。根据费伦的相关理论,人物含有“模仿的(作为人的人物);主题的(作为观念的人物);综合的(作为艺术建构的人物)”三个组成因素。在该小说中,不知名的叙述者作为人物的主题因素得到了最为充分的展示。因为一方面,在马洛讲述故事的过程中,不知名的叙述者六次不同的声音表现了他在认识、判断和价值观等方面发生了变化,并逐渐领悟故事所揭示的主题意义;另一方面,在叙事的最后,他甚至像马洛一样在内心深处对自己重新进行了一番审视,推翻自己原来的无知和盲目,敢于去重新认识周围的一切。当我们积极地参与到这些关于不知名的叙述者作为“观念的人物”的文本现象中,并对其作出积极的反应的同时,我们还发现,这部叙事并不是标志着作者的声音的缺席,相反,它更体现了作者的声音的存在:康拉德让不知名的叙述者作为观念的人物更好地突出叙事的主题意义,从而取得更好的叙事效果。
三 结语
综上所述,不管是作为马洛的故事外叙述者,还是作为叙事中的一个人物,不知名的叙述者不但专注地聆听着马洛的讲述、一丝不苟地讲述着马洛的讲述;而且随着叙事的发展,他逐渐在判断、价值等方面被马洛的讲述改变着:马洛的讲述让他重新去认识西方帝国主义;重新去认识自己,从而缩短了叙事一开始他和马洛在认识等方面所存在的明显差距,逐步从幼稚走向觉悟。正是透过不知名的叙述者,我们读者才得以更好地理解康拉德通过叙事所揭示的主题:不知名的叙述者讲述的马洛的非洲之行是一次发现真实的历程,包括非洲黑人真实的存在、欧洲白人的无知和盲目、帝国主义的野蛮和殖民主义的残暴,以及人们对自我的艰难认识等。
总之,对不知名的叙述者进行修辞叙事解读,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他,更好地理解他在衬托主人公马洛、深化作品主题意义方面所起的作用。
注:本文系华农大人文社会科学基金:“修辞叙事理论视角下的《黑暗的心》的研究”(2008S026)。
参考文献:
[1] 詹姆斯·费伦,陈永国译:《作为修辞的叙事:技巧、读者、伦理、意识形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 申丹:《多维 进程 互动——评詹姆斯·费伦的后经典修辞性叙事理论》,《国外文学》,2002年第2期。
[3] 约翰·康拉德,孙礼中、季忠民译:《黑暗的心》,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4] Hena Maes-Jelinek,York Notes on Heart of Darkness [M].England:Longman York Press,1982.
作者简介:林如心,女,1972—,广东揭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英语教学,工作单位:华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幼稚 觉悟 《黑暗的心》 修辞叙事 不知名的叙述者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在约翰·康拉德的小说《黑暗的心》中,不知名的叙述者的作用不容忽视。从修辞叙事的视角对他进行解读,读者能更加全面地认识他,更好地理解他在衬托主人公马洛、深化作品主题意义方面所起的作用。
一 理论概述
美国当今修辞性叙事理论家詹姆斯·费伦(James Phelan)提出从修辞的角度对叙事作品进行研究。“修辞是作者代理、文本现象、读者反应之间的协同作用”。修辞的读者——反应批评认为:“文本建构了读者,反过来,读者也建构了文本”。“也就是说,在作者通过文本建构读者反应的同时,读者反应也建构了文本(更确切地说,是建构了读者眼中的文本)。”
费伦借鉴了拉比诺维茨的读者观,后者强调读者在阅读同时采取他所提到的各种立场。根据实际,对《黑暗的心》中不知名的叙述者这一特定的文本现象作出反应的是作者的读者(“假设的理想读者,作者就是为这种读者构思作品的,包括对这种读者的知识和信仰的假设”),和实际的或有血有肉的读者(“特性各异的你和我,我们的由社会构成的身份”)。
二 修辞叙事视角下的不知名的叙述者
《黑暗的心》有两个叙述者,一个是马洛,他把自己去非洲营救库尔兹的故事讲给船上包括“我”在内的四个人听;一个是没有出现名字的“我”,把马洛的故事即他的非洲之行讲给读者听。
根据费伦的相关理论,一方面,“同故事叙述是指叙述者与人物存在于同一个层面的叙述。当人物——叙述者也是主人公时,同故事叙述可以进一步确定为自身故事的叙述。”由于马洛既是故事的叙述者,又是他所讲述的故事的人物,而且还是主人公,因此马洛的讲述是自身故事的叙述,马洛是一个自身故事的叙述者。另一方面,“故事外叙述是指叙述者并不与人物存在于同一个(虚构的)层面上的叙述。”就马洛讲述的故事而言,由于不知名的叙述者“我”与其中的人物并不存在于同一个层面上,因此不知名的叙述者“我”的讲述是(马洛的)故事外叙述,“我”是一个(马洛的)故事外的叙述者。
1 天真幼稚的不知名的叙述者
叙事一开始,读者便发现,不知名的叙述者开始了他的叙述,“……所有这个国家引以为荣的人们……他们全部从这条河上驶出,去寻找黄金或是博取功名,他们带着刀剑,还常常举着火炬……”。
至此,读者第一次听到了马洛的声音,“这个地方,”“也是世界上的一个黑暗地方”。罗马人“是征服者,要当征服者你只需要蛮力,……,为了得到想得到的东西,他们大肆劫掠”。
读者清楚:来自不知名的叙述者和马洛的这两个声音完全不同;而且,作为作者的读者和实际的读者,我们并不接受不知名的叙述者在叙事开始时他对殖民主义所持的看法。换个角度说,根据费伦的相关理论,不仅不知名的叙述者和马洛——这两个不同层次的叙述者之间存在着张力,而且他和我们(作者的读者和实际的读者)之间也存在着张力。[张力是话语内部的一个不稳定环境,指“(不同层次的)叙述者之间或内部的冲突关系,以及叙述者与作者常规之间的冲突关系——均为涉及价值、信仰或知识等方面重要分歧的关系”。]这是因为“作者的读者”接受作者的价值观,因此,涉及价值、信仰或知识等方面的“作者常规”即是“作者的读者常规”。
具体地说,读者发现,在不知名的叙述者的叙述中,他把殖民活动当成是一项辉煌的冒险活动,他根本没意识到,当他说英国冒险家“去寻找黄金或是博取功名”时,实际上,他不仅把他们和“为了得到想得到的东西”而“大肆劫掠”的罗马侵略者联系在一起,而且也把他们和马洛后来讲的故事中提到的贸易公司里那些只为自己牟取利益的人联系在一起。还有,当不知名的叙述者说英国冒险家“带着刀剑”、“举着火炬”从泰晤士河出发时,他其实也未能意识到,“刀剑”其实就是“蛮力”;而“火炬”,代表着所谓的光明、文明,其实是对英帝国文化的一种讽刺与否定!
读者同时发现,与不知名的叙述者截然不同的是,当马洛突然说出他的第一句话时,他不是想起英帝国辉煌的历史,而是想起它曾经被古代罗马人入侵时的黑暗年代。英帝国被非洲的野蛮、落后所吸引,一如古罗马人曾经被英国的野蛮、落后所吸引!马洛的话更能震撼读者的心,因为它预示着他即将要开始的故事的黑暗主题。
不管怎样,在叙事的开始,我们越能更好地理解马洛对帝国主义的看法,就越能深刻体会到不知名的叙述者的幼稚和局限。同时,我们意识到这预示着一种可能性:马洛对不知名的叙述者的影响;而且后者受前者的影响将随着叙事的发展而变化。事实上也正是如此。
2 从幼稚到觉悟的不知名叙述者
可以说,这篇叙事记录着不知名的叙述者在思想与认识上,从幼稚到觉悟的一个成长过程。纵观整部作品,读者发现,声音是不知名的叙述者唯一的特征。根据费伦的理论,“声音是文体、语气和价值观的融合”。文体是指句法等;语气包含说话者对主题所持的态度。“声音往往随说话者语气的变化而变化,或随所表达的价值观的不同而不同”。不知名的叙述者在文本中的声音只出现过六次,除了叙事的开头,出现在作品中间和结尾的声音都非常短暂。从这仅有的六次声音中,我们感受到了不知名的叙述者在语气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变化。
叙事开始不久,不知名的叙述者提到:“在他(马洛)看来,故事的意义并非像核桃肉那样在核桃内部,而是在核桃外部……。”在这个并列句式中,读者初步认识到,在即将讲述马洛的故事之前,不知名的叙述者的这一评论性的语言不但可能向读者揭示了马洛讲述的故事的主题意义,而且也可能向我们暗示了他后来对马洛的讲述的逐渐理解。 当马洛意识到公司经理等白人们去非洲的真正目的时,我们第二次听到了不知名的叙述者的声音,“……我仍醒着。我听着,警觉地听着,试图从字句中捕捉一点线索,以解释故事为何能在我心头勾起一丝不安,……”。“我听着,警觉地听着”这种递进的句式让我们知道,不知名的叙述者心中的一丝不安,是由于他在马洛的讲述中逐渐看清了白人们在非洲的肆意掠夺、非洲土著遭受的非人虐待而引起的。同时,读者发现,其他听众所做出的冷漠反应——“其他人可能是入睡了”刚好与不知名的叙述者的逐渐领悟形成鲜明的对比。在他们当中,至少有公司经理和会计属于马洛在布鲁塞尔和非洲见到的那一类白人,他们到非洲来就是不择手段地为自己牟取利益!
“‘礼貌点,马洛。’一个声音在咆哮着,……。”这是不知名的叙述者发出的第三次声音。这一次他让我们知道,除了他,还有一个听众在听着马洛的讲述。马洛对殖民者的讽刺毫不留情,而这个命令式的声音却要马洛礼貌点,很明显,已经习惯了生活在虚伪、矫饰的社会里的其他听众只是觉得马洛的措词刺耳,却没能认识到它更本质的东西。相比之下,这个声音反而使不知名的叙述者对殖民主义的逐渐认识得到了鲜明的衬托。
黑人舵手在非洲土著的进攻中死后,不知名的叙述者对马洛进行了细致的描述:“……一根火柴亮了起来,照出了马洛瘦削的脸庞,……”。黑人舵手的死让马洛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而注意到马洛这一表情神态变化并进行详细描述的正是不知名的叙述者。显然,马洛对他产生的影响在逐渐加深;他对马洛的逐渐理解也正加深了他对殖民主义行径的逐渐认识。
黑人舵手的死让马洛想了很多,这时,我们第五次听到了不知名的叙述者的声音,“很长一阵子,他(马洛)都没说话”。这是我们所听到的最简短却很有力的一次声音。读者发现:马洛的沉默其实也反映了不知名的叙述者内心的“沉默”,实际上这是一种无声的肯定:马洛在黑人舵手死后做出一番关于库尔兹、欧洲社会及其白人们、非洲黑人的深刻议论,对此,不知名的叙述者做出了无声的肯定。很明显,在马洛的讲述中,他同样也陷入了对眼前所发生的一切的沉思。
叙事结尾,不知名的叙述者说马洛,“一声不响地坐到一边去,看上去很模糊,……就像一个正在冥想的菩萨”。其实,比马洛看上去更“模糊”的是不知名的叙述者,因为他以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看法已经被现在的认识推翻了。“冥想”的也包括了不知名的叙述者,因为马洛的讲述使他不得不重新去审视自己的价值观。不知名的叙述者抬起头,看到“一堆乌云遮住了远处的海面,……河道在阴云密布的天空下流淌——像是通向无尽的黑暗的最深处”。显然,不知名的叙述者此时看到的景象与叙事开头他对夜幕降临泰晤士河时的景色描写“天空纤尘不染,亮丽炫目”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种对照其实就是在叙事开始和结尾时他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两种完全不同的认识的对照。不知名的叙述者已经意识到欧洲白人无边无尽的黑暗内心以及殖民主义没有止境的罪恶行径。然而,生活在欧洲社会里的芸芸白人们又能否像他一样获得认识上的转变呢?对于一个很少有人去质疑殖民主义的正当与否的社会来说,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对此,不知名的叙述者是否也已有所预料?因为他看到河道“通向无尽的黑暗的最深处”,毕竟,无意识、无知和盲目是另一种更黑暗、更可怕的内心!
3 作为观念的人物——不知名的叙述者
除了作为叙述者,不知名的叙述者还是作者塑造的一个人物。根据费伦的相关理论,人物含有“模仿的(作为人的人物);主题的(作为观念的人物);综合的(作为艺术建构的人物)”三个组成因素。在该小说中,不知名的叙述者作为人物的主题因素得到了最为充分的展示。因为一方面,在马洛讲述故事的过程中,不知名的叙述者六次不同的声音表现了他在认识、判断和价值观等方面发生了变化,并逐渐领悟故事所揭示的主题意义;另一方面,在叙事的最后,他甚至像马洛一样在内心深处对自己重新进行了一番审视,推翻自己原来的无知和盲目,敢于去重新认识周围的一切。当我们积极地参与到这些关于不知名的叙述者作为“观念的人物”的文本现象中,并对其作出积极的反应的同时,我们还发现,这部叙事并不是标志着作者的声音的缺席,相反,它更体现了作者的声音的存在:康拉德让不知名的叙述者作为观念的人物更好地突出叙事的主题意义,从而取得更好的叙事效果。
三 结语
综上所述,不管是作为马洛的故事外叙述者,还是作为叙事中的一个人物,不知名的叙述者不但专注地聆听着马洛的讲述、一丝不苟地讲述着马洛的讲述;而且随着叙事的发展,他逐渐在判断、价值等方面被马洛的讲述改变着:马洛的讲述让他重新去认识西方帝国主义;重新去认识自己,从而缩短了叙事一开始他和马洛在认识等方面所存在的明显差距,逐步从幼稚走向觉悟。正是透过不知名的叙述者,我们读者才得以更好地理解康拉德通过叙事所揭示的主题:不知名的叙述者讲述的马洛的非洲之行是一次发现真实的历程,包括非洲黑人真实的存在、欧洲白人的无知和盲目、帝国主义的野蛮和殖民主义的残暴,以及人们对自我的艰难认识等。
总之,对不知名的叙述者进行修辞叙事解读,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他,更好地理解他在衬托主人公马洛、深化作品主题意义方面所起的作用。
注:本文系华农大人文社会科学基金:“修辞叙事理论视角下的《黑暗的心》的研究”(2008S026)。
参考文献:
[1] 詹姆斯·费伦,陈永国译:《作为修辞的叙事:技巧、读者、伦理、意识形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 申丹:《多维 进程 互动——评詹姆斯·费伦的后经典修辞性叙事理论》,《国外文学》,2002年第2期。
[3] 约翰·康拉德,孙礼中、季忠民译:《黑暗的心》,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4] Hena Maes-Jelinek,York Notes on Heart of Darkness [M].England:Longman York Press,1982.
作者简介:林如心,女,1972—,广东揭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英语教学,工作单位:华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