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5月30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提名前副国务卿佐利克担任世界银行新行长,以代替因“女友门”丑闻而即将离任的沃尔福威茨。布什当天在白宫说·“佐利克在外交和经济发展事务方面有长期经验和卓越表现,这使他能够担此重任。”
新的“x”先生
二战后,美苏由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两国的分裂和对抗日益显著,这时候的美国极其需要一个对苏政策的总的指导思想。这时候,美国驻苏联的使馆代办乔治·凯南提出了“遏制”思想,并且在《外交》杂志上以“x”先生的名义具体阐述了“遏制”战略思想,从而基本奠定了冷战时期的美国对苏战略。“x”先生一乔治·凯南成为了冷战时期的美国对苏政策的奠基人。
进入21世纪后,在美国对华政策上又出现了一位新的“x”先生——罗伯特·佐利克。佐利克所提出的关于中国的“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的对华战略定位使其成为美国对华政策新思维的奠基者。
佐利克1954年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的一个德裔家庭。1975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斯沃思莫学院。1981年毕业于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获公共政策硕士学位。1985年毕业于哈佛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佐利克面部瘦削,身材瘦高,金色的小胡子和金色的眉毛十分显眼,现年53岁的他已有22年的政治生涯。从哈佛拿到法学博士学位后,佐利克先后在里根、老布什、小布什三届共和党政府内任职,与布什家族关系密切。1990年,佐利克参加两德统一谈判,说服老布什接受两德统一,从而获得德国政府“高级骑士十字勋章”。1992年,美国和墨西哥自由贸易谈判陷入僵局,身为老布什私人助理的佐利克与墨西哥总统萨利纳斯私下会谈,最终使谈判实现突破。2001年佐利克出任布什政府贸易代表,完成了中国加入WTO的谈判,并推动了多哈回合谈判的启动。可以说,佐利克的确是才能卓越、经验丰富。但是,佐利克最为人所知的却是他对中国的国际身份和中美关系的恰当定位。这就是他所提出的针对中国的“利益攸关方”思想。
2005年9月21日,佐利克在纽约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举办的晚餐会上,就美国对华政策与中美关系作了题为《中国往何处去?——从成员到责任》的专题演讲。演讲的核心观点是,中国是一个大国,中国的发展将影响未来的世界,因而“如何应对中国的崛起是美国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问题”。美国过去30年来实行的促使中国对外开放并融入国际体系的政策虽然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但现在,美国对华政策应该“看得更远一些”。美国必须调整“融合政策”。鼓励中国成为“国际体系中一名负责的、利益相关的参与者”。“希望中国不仅仅是适应过去一个世纪逐步形成的国际规则”,而且要与美国和其他国家“共同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以及“共同努力维护这个使之获得成功的国际体系”。而在此前的布什执政的四年多时间里,白宫在对中国的看法和定位上模糊不清,在“合作伙伴”与“竞争对手”之间摇摆不定。
佐利克是中美两国业已开始的战略对话的美方代表。作为布什政府直接处理对华事务的第一人,他的讲话在舆论界和学术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也使世人对新世纪的中美关系更加关注。从路透社到美联社,从美国《华盛顿邮报》到英国《金融时报》和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等世界各大媒体均有报道。报道的主题一般分为“美国呼吁中国进行政治改革”、“美国对中国有多种关切”和“美国盼中国负起更多责任”等几类。虽然侧重点不同,但大部分报道普遍认同中国在国际社会扮演的新角色,有的甚至断言这是美国采取对华政策新思维的标志。几乎在同时,美国学界已有关于美国对华政策的讨论,佐利克的讲话恰在此时发表,无形之中被从学术角度赋予了对华政策转变的含义,并被认为勾画了未来中美关系的框架。无独有偶,国内学界和媒体也对佐利克的讲话纷纷进行解读和研判,主流看法与国外的同行并无=致,预言讲话将成为布什第二任期内对华政策的纲要。
现在看来,佐利克的讲话所确立的美国对华新思维确实成为布什政府的对华政策纲要。2005年12月,中美开始了历史性的第一次战略对话。无论是在紧要的安全领域,如朝鲜核问题上,还是在经济性的事务领域,如在WTO问题上,抑或是在全球性的公共治理问题上,如联合国的功能发挥和改革问题上,美国越来越强调中国的重要性,强调中美之间的合作,强调中国发挥更大的地区性的和全球性的作用。“利益攸关方”成为美国对华政策的指导思想。
世界银行行长
2007年7月1日,佐利克正式成为“世行”新掌门。
作为二战后构建的国际市场机制和国际安全体系的基石,世界银行在今天的地位依然像那时一样重要。世界银行不仅在维护和支撑着美国的全球霸权,而且它也成为全球经济稳定和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石。世行发展的良好与否直接关系到全球经济的稳定。佐利克所要执掌的世行在沃尔福威茨时期可谓是经历了一个“受创的阶段”。
沃尔福威茨是美国新保守主义革命的核心人物,伊拉克战争的“设计师”之一,2005年6月接替沃尔芬森任世界银行行长,在此后的两年里,沃尔福威茨把五角大楼中雷厉风行的军事作风运用到一场反腐倡廉行动中。他决定,用中止或延缓贷款、契约和债务减免的方法惩罚一些受援国家的腐败行为,这种作法因为给世行的援助附加了“道德色彩”而饱受争议,一些发展中国家因此知难而退。
显然,佐利克接任的不仅是沃尔福威茨留下的职位,也包括他在两年任职期间除了“女友门”之外的所有问题:世行的援助策略是否要与腐败等政治因素挂钩;美欧之间对国际金融机构领导权的争夺;世人对美国保守主义的怨恨;等等。
要应对这一系列挑战,佐利克显然是合适的人选,因为他是一个谈判高手,善于在困难的情况下弥合分歧,达成协议。他虽然和沃尔福威茨同属保守主义阵营,但与后者一贯的意识形态挂帅不同,他显然更为务实。
而且,佐利克是一个坚定的自由贸易推动者,他的口头禅是:“开放是美国的一张王牌。”所以,他的这种对自由贸易和开放的坚定信念极其切合世界银行的理念,也是符合美国的全球战略设计的。
佐利克上任后,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重树美国及世行的形象,修补美国与世行成员国特别是欧盟的关系,保证美国在世界银行决策中的主导地位。其次,他还要构建世行的长远战略,完成前任未竟的改革事业。毕竟,世行诞生已有60多年,“老年危机”不可避免,像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以及一直存在的权益分配不公等问题,都需要解决。此外,世行近年来关注的领域不断拓展,对卫生、营养、教育、养老金和其他社会服务项目的直接资助逐年上升,从1980年的5%提高到今天的22%。
接替沃尔福威茨,恢复世界银行的威信本来就是一件难事,而要领导世界银行这个有着一万多职员、180多个成员的巨轮驶向消除贫困的终点更是一项艰巨任务。佐利克,我们希望他的务实、温和与智慧能推动世界银行更好地实现减贫的目标。
责任编辑 林 京
新的“x”先生
二战后,美苏由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两国的分裂和对抗日益显著,这时候的美国极其需要一个对苏政策的总的指导思想。这时候,美国驻苏联的使馆代办乔治·凯南提出了“遏制”思想,并且在《外交》杂志上以“x”先生的名义具体阐述了“遏制”战略思想,从而基本奠定了冷战时期的美国对苏战略。“x”先生一乔治·凯南成为了冷战时期的美国对苏政策的奠基人。
进入21世纪后,在美国对华政策上又出现了一位新的“x”先生——罗伯特·佐利克。佐利克所提出的关于中国的“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的对华战略定位使其成为美国对华政策新思维的奠基者。
佐利克1954年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的一个德裔家庭。1975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斯沃思莫学院。1981年毕业于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获公共政策硕士学位。1985年毕业于哈佛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佐利克面部瘦削,身材瘦高,金色的小胡子和金色的眉毛十分显眼,现年53岁的他已有22年的政治生涯。从哈佛拿到法学博士学位后,佐利克先后在里根、老布什、小布什三届共和党政府内任职,与布什家族关系密切。1990年,佐利克参加两德统一谈判,说服老布什接受两德统一,从而获得德国政府“高级骑士十字勋章”。1992年,美国和墨西哥自由贸易谈判陷入僵局,身为老布什私人助理的佐利克与墨西哥总统萨利纳斯私下会谈,最终使谈判实现突破。2001年佐利克出任布什政府贸易代表,完成了中国加入WTO的谈判,并推动了多哈回合谈判的启动。可以说,佐利克的确是才能卓越、经验丰富。但是,佐利克最为人所知的却是他对中国的国际身份和中美关系的恰当定位。这就是他所提出的针对中国的“利益攸关方”思想。
2005年9月21日,佐利克在纽约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举办的晚餐会上,就美国对华政策与中美关系作了题为《中国往何处去?——从成员到责任》的专题演讲。演讲的核心观点是,中国是一个大国,中国的发展将影响未来的世界,因而“如何应对中国的崛起是美国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问题”。美国过去30年来实行的促使中国对外开放并融入国际体系的政策虽然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但现在,美国对华政策应该“看得更远一些”。美国必须调整“融合政策”。鼓励中国成为“国际体系中一名负责的、利益相关的参与者”。“希望中国不仅仅是适应过去一个世纪逐步形成的国际规则”,而且要与美国和其他国家“共同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以及“共同努力维护这个使之获得成功的国际体系”。而在此前的布什执政的四年多时间里,白宫在对中国的看法和定位上模糊不清,在“合作伙伴”与“竞争对手”之间摇摆不定。
佐利克是中美两国业已开始的战略对话的美方代表。作为布什政府直接处理对华事务的第一人,他的讲话在舆论界和学术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也使世人对新世纪的中美关系更加关注。从路透社到美联社,从美国《华盛顿邮报》到英国《金融时报》和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等世界各大媒体均有报道。报道的主题一般分为“美国呼吁中国进行政治改革”、“美国对中国有多种关切”和“美国盼中国负起更多责任”等几类。虽然侧重点不同,但大部分报道普遍认同中国在国际社会扮演的新角色,有的甚至断言这是美国采取对华政策新思维的标志。几乎在同时,美国学界已有关于美国对华政策的讨论,佐利克的讲话恰在此时发表,无形之中被从学术角度赋予了对华政策转变的含义,并被认为勾画了未来中美关系的框架。无独有偶,国内学界和媒体也对佐利克的讲话纷纷进行解读和研判,主流看法与国外的同行并无=致,预言讲话将成为布什第二任期内对华政策的纲要。
现在看来,佐利克的讲话所确立的美国对华新思维确实成为布什政府的对华政策纲要。2005年12月,中美开始了历史性的第一次战略对话。无论是在紧要的安全领域,如朝鲜核问题上,还是在经济性的事务领域,如在WTO问题上,抑或是在全球性的公共治理问题上,如联合国的功能发挥和改革问题上,美国越来越强调中国的重要性,强调中美之间的合作,强调中国发挥更大的地区性的和全球性的作用。“利益攸关方”成为美国对华政策的指导思想。
世界银行行长
2007年7月1日,佐利克正式成为“世行”新掌门。
作为二战后构建的国际市场机制和国际安全体系的基石,世界银行在今天的地位依然像那时一样重要。世界银行不仅在维护和支撑着美国的全球霸权,而且它也成为全球经济稳定和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石。世行发展的良好与否直接关系到全球经济的稳定。佐利克所要执掌的世行在沃尔福威茨时期可谓是经历了一个“受创的阶段”。
沃尔福威茨是美国新保守主义革命的核心人物,伊拉克战争的“设计师”之一,2005年6月接替沃尔芬森任世界银行行长,在此后的两年里,沃尔福威茨把五角大楼中雷厉风行的军事作风运用到一场反腐倡廉行动中。他决定,用中止或延缓贷款、契约和债务减免的方法惩罚一些受援国家的腐败行为,这种作法因为给世行的援助附加了“道德色彩”而饱受争议,一些发展中国家因此知难而退。
显然,佐利克接任的不仅是沃尔福威茨留下的职位,也包括他在两年任职期间除了“女友门”之外的所有问题:世行的援助策略是否要与腐败等政治因素挂钩;美欧之间对国际金融机构领导权的争夺;世人对美国保守主义的怨恨;等等。
要应对这一系列挑战,佐利克显然是合适的人选,因为他是一个谈判高手,善于在困难的情况下弥合分歧,达成协议。他虽然和沃尔福威茨同属保守主义阵营,但与后者一贯的意识形态挂帅不同,他显然更为务实。
而且,佐利克是一个坚定的自由贸易推动者,他的口头禅是:“开放是美国的一张王牌。”所以,他的这种对自由贸易和开放的坚定信念极其切合世界银行的理念,也是符合美国的全球战略设计的。
佐利克上任后,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重树美国及世行的形象,修补美国与世行成员国特别是欧盟的关系,保证美国在世界银行决策中的主导地位。其次,他还要构建世行的长远战略,完成前任未竟的改革事业。毕竟,世行诞生已有60多年,“老年危机”不可避免,像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以及一直存在的权益分配不公等问题,都需要解决。此外,世行近年来关注的领域不断拓展,对卫生、营养、教育、养老金和其他社会服务项目的直接资助逐年上升,从1980年的5%提高到今天的22%。
接替沃尔福威茨,恢复世界银行的威信本来就是一件难事,而要领导世界银行这个有着一万多职员、180多个成员的巨轮驶向消除贫困的终点更是一项艰巨任务。佐利克,我们希望他的务实、温和与智慧能推动世界银行更好地实现减贫的目标。
责任编辑 林 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