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企业成本结构变化,创造并保持成本领先优势,已成为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问题。中小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拥有竞争优势,而增强竞争力的关键在于做好适合于本企业的成本核算,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谁能够更快的吸收先进成本核算思想,并运用于成本核算实践中,谁就会获得竞争的主动权,赢得市场。本文对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其主要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现状;问题;对策
一、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意义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的中坚力量,更是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建设,解决就业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不可或缺的力量。当前,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市场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产品成本和质量的竟争。加强中小企业成本核算是当前应着重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
二、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现状和问题
1.企业管理者对影响成本核算的会计基础与规范重视不足
中小企业由于规模一般较小,企业的经营权、决策权、财务权往往由企业老板一人决定,但成本核算需要具备较高财务专业知识,这不是每一个老板都具备的的职能工作,往往会显得力不从心。也有因为经营者个人的不精通或不懂财务核算,全部由会计人员负责,对于一些需要进行成本核算的重要岗位(如车间会计、库管)为了节省资金由会计人员同时兼任,甚至有的小型企业只配备了兼职会计,造成会计人员职责不清,导致成本核算资料取得不真实。
2.成本核算理念落后,成本核算方法不合理
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是由原来的集体企业、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大部分会计人员是企业原来的会计,他们经验丰富、熟悉业务,但最大的弊端是:选择成本计算方法比较单一、不合理,分摊消耗、费用、工时偏向主观意识,成本核算的明细科目设置过于简单、科目核算的内容过于粗略,造成成本核算报表内容不详实、质量较差。只凭经验和陈旧的成本核算办法容易造成很大的任意性,更会造成成本核算数据的不真实。而新会计人员缺乏实际操作经验,不能将所掌握的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3.成本基础数据薄弱,成本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
中小企业中财务管理部门为了节约成本往往设置简单,一人同时兼任企业中多项财务工作是很常见的事情,成本核算更谈不上专职专攻。这样的结果是原始记录无法做到准备齐全,不能真实反映成本情况:各辅助核算部门没有独立核算,或者是很简单的核算根本达不到成本核算的数据资料要求;相互之间信息不能及时共享,再加上传递有断片或拖延,造成财务部门记账资料不完整,不能准确计算产品成本,决策者难以获得准确的信息。
企业一般都制定了一些管理制度,但是在实行过程中会因为各种原因被搁置。有的是负责人员责任心不强,原始单据的签章不齐,有的是因为计量麻烦或计量工具不准确造成数据有误,还有的该办的退料手续不办肆意消耗,还有的工人已经离职了车间还在吃空饷。中小企业人员的高流动性也造成了成本管理不能很好的延续,制度难以落实,很难执行到位。
4.对降低成本的理解片面,容易打价格战
中小企业对于成本管理往往局限于企业内部。最常见的管理就是降低生产成本,减少费用开支,尤其对于生产范围的成本支出尤为关注。当原材料成本高居不下,外围销售开展不力的情况下,企业为了生存往往不计利润的打起了价格战,过低的价格造成了企业难以负担成本,而为了降低成本企业会不该降的成本也降:像进些价格低廉的材料却保证不了质量的,也有拖欠职工工资的,更有偷税漏税等等不该发生的行为。企业对于成本的管理不是基于为企业带来效益,不是为了企业更长远的发展,而是为求效益片面理解降低成本,但是成本降低是有条件和限度的,在某些情况下控制成本费用,可能会导致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的下降,最后形成了恶性循环而不得不关门大吉。这也是目前市场上中小企业很普遍的情况之一。
5.成本管理前后脱节,成本控制难以监督
从成本管理方法来看,事前、事中和事后成本管理相互脱节,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受到限制,在财务核算的要求上相对宽松,事前的成本核算要么不做,要么做的简单主观,事中不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操作,成本核算的依据不可靠,理由不充分,随意性很大,事后做不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及时发现不合理的地方并给予改正,或者根本没有事后管理。成本控制需要贯穿整个企业经营活动,但由于缺乏高素质的财会人员,缺乏企业管理者的高度认识,成本控制难以监督到位,又会造成“有法不依,执法不严。”
三、加强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对策
1.提高成本会计人员的素质
财务管理对于专业素质的要求很高,企业需要聘请专业财务人员,同时合理利用各方面人才,为公司出谋划策。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应加强对成本核算制度的重视,重视加强会计人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使会计人员真正做到遵纪守法、爱岗敬业、不做假账。还要不断完善奖惩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于成本管理岗位尤其要特别重视,要做到专人专岗,以对企业日常的成本工作进行及时准确处理。企业的财务人员要定期进行培训,尤其是成本核算人员,要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以保证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2.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一般都比较薄弱,企业的管理者要从互相牵制的角度出发,按照相互制约、相互检查、相互协调的基本思路,通过不断在组织结构、业务程序、处理手段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逐步明确责权利关系,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从而形成适合于本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而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有利于企业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有利于防止企业资产流失,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利于防范违法违纪行为发生。对于成本核算来说,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使企业各项成本管理费用的支出都能够及时准确地得到反映,保证了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 3.加强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选择适当的费用分配标准
财务成本核算人员不但要熟悉专业知识,更要熟悉企业行业性质和生产工艺特点,要根据实际情况掌握第一手的成本核算资料,如:材料验收、收发、计量、生产各环节的原始记录以及内部手续流转、资产清查等基础工作,要协调并安排相关部门进行辅助核算,并将第一手数据提供至财务成本核算,以保证成本核算数据的连续性和准确性。成本核算人员要根据真实可靠的原始数据,选择适合本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在选择费用分配标准时,一般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所选择的分配标准应与待分配费用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二是作为分配标准的资料易于取得,计算比较方便;三是分配标准一经确定,不应随意变更,应保持相对稳定。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用合理的分配标准进行费用分配。而合理的分配标准来自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是否完善,数据是否真实,这是相符相依的。
4.注重对成本核算不实的检查 ,不打价格战
成本核算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不但要做好前期的数据整理,更要注重数据取得的合理性和真实性,要用不同的方式反复核算,要根据市场变化和企业发展进行适当的调整,最终核算出合理真实的成本。企业在事前、事后、事中都要做好成本监督,发现情况及时处理,要挤掉成本合算不合理的水分,才会为企业赢得先机,而不是搞不清状况的跟着别人打价格战。那些为了生存把价格压得很低甚至亏损的企业最终的结局还是会被市场淘汰的,而那些规范管理,做好成本核算的企业会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优势,抓住良好的发展机遇,以最低的成本,来达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5.培养全体人员成本管理意识
面对复杂多变的的经济环境,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已显得力不从心,现代成本管理理念应运而生:全面成本管理。成本管理说到底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全面成本管理即由企业全体员工参与的、对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的成本管理。在企业的全面成本管理体系中,主体是公司的全体员工,从公司高层领导到各个管理部门,再到车间、班组,直至岗位每个职工,都要投到成本管理中去,都要按照成本指标严控把关,明晰责任、义务、风险、收益,以此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保证成本管理职能的实现。只有对全部成本都加以严格的控制,以科学、认真的手段进行管理,才能使中小企业更好的立足于激烈的竞争市场。
参考文献:
[1]周建兴. 简论我国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现状及对策[J]. 商场现代化,2008(5)
[2]茅瀛怀. 中小型制造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问题探析[J]. 华东经济管理,2007(7)
[3]陈洪印、李国胜. 浅谈中小企业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集体经济, 2013(28)
【关键词】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现状;问题;对策
一、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意义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的中坚力量,更是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建设,解决就业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不可或缺的力量。当前,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市场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产品成本和质量的竟争。加强中小企业成本核算是当前应着重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
二、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现状和问题
1.企业管理者对影响成本核算的会计基础与规范重视不足
中小企业由于规模一般较小,企业的经营权、决策权、财务权往往由企业老板一人决定,但成本核算需要具备较高财务专业知识,这不是每一个老板都具备的的职能工作,往往会显得力不从心。也有因为经营者个人的不精通或不懂财务核算,全部由会计人员负责,对于一些需要进行成本核算的重要岗位(如车间会计、库管)为了节省资金由会计人员同时兼任,甚至有的小型企业只配备了兼职会计,造成会计人员职责不清,导致成本核算资料取得不真实。
2.成本核算理念落后,成本核算方法不合理
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是由原来的集体企业、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大部分会计人员是企业原来的会计,他们经验丰富、熟悉业务,但最大的弊端是:选择成本计算方法比较单一、不合理,分摊消耗、费用、工时偏向主观意识,成本核算的明细科目设置过于简单、科目核算的内容过于粗略,造成成本核算报表内容不详实、质量较差。只凭经验和陈旧的成本核算办法容易造成很大的任意性,更会造成成本核算数据的不真实。而新会计人员缺乏实际操作经验,不能将所掌握的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3.成本基础数据薄弱,成本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
中小企业中财务管理部门为了节约成本往往设置简单,一人同时兼任企业中多项财务工作是很常见的事情,成本核算更谈不上专职专攻。这样的结果是原始记录无法做到准备齐全,不能真实反映成本情况:各辅助核算部门没有独立核算,或者是很简单的核算根本达不到成本核算的数据资料要求;相互之间信息不能及时共享,再加上传递有断片或拖延,造成财务部门记账资料不完整,不能准确计算产品成本,决策者难以获得准确的信息。
企业一般都制定了一些管理制度,但是在实行过程中会因为各种原因被搁置。有的是负责人员责任心不强,原始单据的签章不齐,有的是因为计量麻烦或计量工具不准确造成数据有误,还有的该办的退料手续不办肆意消耗,还有的工人已经离职了车间还在吃空饷。中小企业人员的高流动性也造成了成本管理不能很好的延续,制度难以落实,很难执行到位。
4.对降低成本的理解片面,容易打价格战
中小企业对于成本管理往往局限于企业内部。最常见的管理就是降低生产成本,减少费用开支,尤其对于生产范围的成本支出尤为关注。当原材料成本高居不下,外围销售开展不力的情况下,企业为了生存往往不计利润的打起了价格战,过低的价格造成了企业难以负担成本,而为了降低成本企业会不该降的成本也降:像进些价格低廉的材料却保证不了质量的,也有拖欠职工工资的,更有偷税漏税等等不该发生的行为。企业对于成本的管理不是基于为企业带来效益,不是为了企业更长远的发展,而是为求效益片面理解降低成本,但是成本降低是有条件和限度的,在某些情况下控制成本费用,可能会导致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的下降,最后形成了恶性循环而不得不关门大吉。这也是目前市场上中小企业很普遍的情况之一。
5.成本管理前后脱节,成本控制难以监督
从成本管理方法来看,事前、事中和事后成本管理相互脱节,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受到限制,在财务核算的要求上相对宽松,事前的成本核算要么不做,要么做的简单主观,事中不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操作,成本核算的依据不可靠,理由不充分,随意性很大,事后做不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及时发现不合理的地方并给予改正,或者根本没有事后管理。成本控制需要贯穿整个企业经营活动,但由于缺乏高素质的财会人员,缺乏企业管理者的高度认识,成本控制难以监督到位,又会造成“有法不依,执法不严。”
三、加强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对策
1.提高成本会计人员的素质
财务管理对于专业素质的要求很高,企业需要聘请专业财务人员,同时合理利用各方面人才,为公司出谋划策。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应加强对成本核算制度的重视,重视加强会计人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使会计人员真正做到遵纪守法、爱岗敬业、不做假账。还要不断完善奖惩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于成本管理岗位尤其要特别重视,要做到专人专岗,以对企业日常的成本工作进行及时准确处理。企业的财务人员要定期进行培训,尤其是成本核算人员,要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以保证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2.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一般都比较薄弱,企业的管理者要从互相牵制的角度出发,按照相互制约、相互检查、相互协调的基本思路,通过不断在组织结构、业务程序、处理手段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逐步明确责权利关系,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从而形成适合于本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而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有利于企业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有利于防止企业资产流失,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利于防范违法违纪行为发生。对于成本核算来说,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使企业各项成本管理费用的支出都能够及时准确地得到反映,保证了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 3.加强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选择适当的费用分配标准
财务成本核算人员不但要熟悉专业知识,更要熟悉企业行业性质和生产工艺特点,要根据实际情况掌握第一手的成本核算资料,如:材料验收、收发、计量、生产各环节的原始记录以及内部手续流转、资产清查等基础工作,要协调并安排相关部门进行辅助核算,并将第一手数据提供至财务成本核算,以保证成本核算数据的连续性和准确性。成本核算人员要根据真实可靠的原始数据,选择适合本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在选择费用分配标准时,一般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所选择的分配标准应与待分配费用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二是作为分配标准的资料易于取得,计算比较方便;三是分配标准一经确定,不应随意变更,应保持相对稳定。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用合理的分配标准进行费用分配。而合理的分配标准来自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是否完善,数据是否真实,这是相符相依的。
4.注重对成本核算不实的检查 ,不打价格战
成本核算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不但要做好前期的数据整理,更要注重数据取得的合理性和真实性,要用不同的方式反复核算,要根据市场变化和企业发展进行适当的调整,最终核算出合理真实的成本。企业在事前、事后、事中都要做好成本监督,发现情况及时处理,要挤掉成本合算不合理的水分,才会为企业赢得先机,而不是搞不清状况的跟着别人打价格战。那些为了生存把价格压得很低甚至亏损的企业最终的结局还是会被市场淘汰的,而那些规范管理,做好成本核算的企业会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优势,抓住良好的发展机遇,以最低的成本,来达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5.培养全体人员成本管理意识
面对复杂多变的的经济环境,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已显得力不从心,现代成本管理理念应运而生:全面成本管理。成本管理说到底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全面成本管理即由企业全体员工参与的、对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的成本管理。在企业的全面成本管理体系中,主体是公司的全体员工,从公司高层领导到各个管理部门,再到车间、班组,直至岗位每个职工,都要投到成本管理中去,都要按照成本指标严控把关,明晰责任、义务、风险、收益,以此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保证成本管理职能的实现。只有对全部成本都加以严格的控制,以科学、认真的手段进行管理,才能使中小企业更好的立足于激烈的竞争市场。
参考文献:
[1]周建兴. 简论我国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现状及对策[J]. 商场现代化,2008(5)
[2]茅瀛怀. 中小型制造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问题探析[J]. 华东经济管理,2007(7)
[3]陈洪印、李国胜. 浅谈中小企业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集体经济, 201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