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资源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支持与应用

来源 :早期教育(美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ghjk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 ”时代的来袭,教育与新信息技术的融合痕迹越来越清晰,幼儿的活动方式也或多或少的受到“互联网 ”时代的影响而有所改变。我们在实践中经常发现,教师面对着铺天盖地、纷繁冗长的互联网教学资源,往往身陷囹圄,不知道如何过滤筛选出适合不同年龄段、适用于不同活动形式的有效美术资源,也困惑于在幼儿美术活动中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支持和引导,家长在亲子教育中对美术活动资源的寻觅和挖掘也会感到迷茫。
  故而,我园基于教师困惑和期望,鉴于APP不断丰富、异常强大的功能与内容资源,借助專家智慧,先行先试,自行设计APP推荐模表,将APP资源根据主题关键词进行分类,同时对每种推荐的APP进行操作内容介绍,从而梳理出若干制作精良、具备教育价值的APP资源库。同时,经过专家观摩指导和跟进调整,涵盖教师入口与幼儿入口的美术教学资源库——APP漫乐园最终形成。教师平台主要从主题关键词、年龄、领域三个不同维度进行了APP的搜索和推荐,每个维度关键词不是一成不变,教师在推荐端可以根据幼儿需要随时调整。幼儿平台看到教师推荐APP视频介绍或者图加文介绍后进行个性化选择,从而进行自我的感受和欣赏、表现和创作。
  一、声像结合,助力幼儿兴趣投入
  我园主题下的美术活动开展形式多样,除传统集体教学活动之外,区域美术活动、美术专用活动室活动、角色游戏等也是幼儿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声像结合的APP软件,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幼儿的兴趣投入和缓解幼儿不佳情绪,还可以帮助幼儿重塑良好的学习状态和最佳的投入情感。
  在以往教学实践中,教师主要是通过语言的关键提问或追问执教大多数的美术集体教学活动,引导幼儿进入情境,层层递进达成预设活动目标。但实践中发现,有些教师的语言刺激往往不够生动形象,语调与语速的处理也不会仔细斟酌,故而幼儿经常一开始还是端坐注视,一会儿就出现身体扭动、随意讲话、自言自语等注意力分散现象。教师的语言则衍变成完全屏蔽的虚无泡泡,这样的学习投入状态势必影响教学活动的预设目标达成度。而教师在APP平台中键入关键词和领域后,筛选出合适的APP软件进行主题背景下的集体教学活动设计,则能呈现出迥异的状态,APP软件兼具动态、音频效果,声像结合,生动形象,极大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点燃了幼儿进行美术活动创设的热情。同时,除了单向输出视频,APP软件还兼具游戏特点,及时反馈,激发幼儿语言及时跟进互动,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幼儿语言能力的表达。
  以小班美术活动“洗澡”为例,教师在漫乐园中输入关键词“身体”,年龄段选择“小班”,领域选择“艺术”,筛选出APP软件“宝宝爱洗澡”和另外一个洗澡动画视频,鉴于这些洗澡视频内容过多,播放时间过长,洗澡语言过于繁琐,不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于是教师选取洗澡关键要点的片段进行剪辑制作,同时汲取佐佐木洋子绘本中的语言特点,使用Adobe Premiere 6.5软件中的音频过滤镜,将视频中原有的语言删除,添加上教师设计好的“小脑袋,搓一搓”“小屁股,搓一搓”“小肚子,搓一搓”“打泡泡、洗干净”等简洁明了、朗朗上口的提示语言。同时配合《我爱洗澡》的音乐律动,幼儿兴趣极高,情感投入,几乎没有出现任何的注意力分散现象,教学活动层层推进,幼儿专心创作,完成作品效果突出。
  二、直观形象,助力幼儿感受内化

  感受欣赏和表现创造是美术活动实施的一般步骤,在不提倡“范画”的现阶段,面对着一幅幅经典作品,教师经常困惑于从何切入引导幼儿感受和欣赏。漫乐园中的APP软件资源将这些问题变得迎刃而解:APP软件中的模拟演示,让美术欣赏对象的抽象要领直观具体化,幼儿在虚拟的创作场景中明晰创作关键点和创作的表现样式。
  随着中班主题活动“在农场里”开展,幼儿对“小鸡从哪里来”很感兴趣,但是他们对小鸡身体构造的经验铺垫还不足,于是教师设计了美术活动“小鸡出壳”。为更加直观具体的展示小鸡出壳的过程,教师筛选出的APP视频软件将小鸡出壳之前的鸡蛋、出壳时鸡蛋的细微变化、出壳过程和出壳后的变化都精细地呈现出来,幼儿饶有兴趣地观摩后对小鸡出壳的过程有了粗浅的了解,为进一步强化幼儿体验小鸡出壳时的各种姿态动作,教师紧接着播放另一个APP软件“小小智慧树之小鸡出壳”,软件将小鸡出壳时的步骤慢速分解,教师则引导每位幼儿扮演成马上要出壳的小鸡,随着音乐做出“小嘴啄一啄”“小腿踢一踢”“翅膀推一推”“屁股顶一顶”等各种身体大动作,引导幼儿在听一听、跳一跳、学一学的动静交替过程中感受和体验小鸡出壳时的各种动作姿态,为接下来创作千姿百态的小鸡出壳艺术画面提供了足够的先行经验和情感铺垫。
  三、投射回顾,助力幼儿分享表达
  在观摩中发现,教师鼓励幼儿大胆介绍自己的作品,同伴之间互相评价,或者教师将自己在指导中发现的与众不同的创意与全体幼儿分享是教师们最擅长的交流分享形式,但这些分享交流方式从提升幼儿自我表达创作的经验,助推幼儿自我表达来讲是有限的。虽然教师偶尔也会使用语言和多媒体,尝试引导幼儿回忆作品创作亮点和创作思路,但对于年龄越小的幼儿来说,回忆是有难度的,再加上语言发展的限制,导致很多幼儿的分享往往是残缺表述,甚至是个别词语,如此的自我评价与互相评价势必遗漏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和经验,故而教师常常是不厌其烦地走着及时补充和更正之路,甚至教师的声音成了分享与交流的主基调,师幼间的分享与交流衍变为教师的表演场域。   所谓漫乐园的投射回顾功能,是在同一个局域网的条件下,教师利用Apple TV软件同时连接电视机和手机,打开手机摄像拍摄幼儿的作品和绘画过程,再使用苹果手机的Air Play镜像将拍摄内容呈现在Apple TV上,如此一来幼儿创作的过程与困惑都一览无遗地投射在电视上,这种以最快的速度“再现”原始情景极有意义。首先,幼儿处在他人的位置观看自己的行为,避免了幼儿因回忆事件占据部分思维活动而导致表达不全面,或者不准确的问题,有利于幼儿最大程度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与让对方明白自己的意图,促进其社会性、语言表达能力和元认知的发展;同时,同伴观看即视感很强的视频后更乐意给出建议或者评价,利于幼儿获得更加全面、细致的创作经验。其次,在分享过程中,教师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不再是纯粹的教育者和参与者,而是研究者,之前一些极有可能被忽略的情节会被重新发现,促进了教师的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在这样的分享交流中,就不可能出现教师无奈的“话语霸权”,取而代之的是全体幼儿你一言,我一语的群策群议现象,发挥交流与分享价值,实现有效师幼互动。
  以专用活动室的一次美术活动为例,幼儿在各个角落里进行自我创作,教师使用Apple TV与Air Play捕获屏幕摄像、记忆功能,将幼儿创作过程输入和记忆。分享交流中,教师邀请胆小的妞妞来介绍作品,刚开始妞妞还能用一句简短的话表述自己的青蛙作品,“没有青蛙呀?”当面对同伴的质疑时,妞妞开始扭捏,憋红了脸不肯再开口。这时教师利用Cam Studio播放视频再现情景:妞妞刚开始画了一只完整的青蛙,“小青蛙要捉迷藏喽”视频将妞妞的自我指导语惟妙惟肖记录了下来,于是妞妞开始添画大荷叶,青蛙身体则被遮蔽。“我的小青蛙在捉迷藏!”此时的妞妞顿时像找到了救命稻草一般着急解释与补充。教师捕捉时机抛出问题,引导幼儿理解“遮挡”的创作技能要领,促进幼儿创作经验提升。由此可见,借助于漫乐园的情境回顾投射功能,不仅能激发幼儿语言表达和观察能力,还无形之中给“弱势”幼儿提供了“以小见大”的表现机会,激发“弱势”幼儿的自信心与成就感。

  四、多元引导,助力幼儿自我表现
  在实践中,教師引导幼儿感受和欣赏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实地观摩。笔者发现,在欣赏自然界的事物时,幼儿容易被外界的各种不可控干扰因素打扰,注意经常涣散;在欣赏生活中的艺术物体时,由于更多是静止客体,幼儿兴趣也不是很高;而面对与幼儿生活相距甚远的大师级作品时,鉴于教师的艺术专业素养参差不齐,也很难保证幼儿感受和欣赏的内化程度。而借助于漫乐园中APP资源就可以进行多元的感受和欣赏,漫乐园软件以直观立体、动态三维的角度进行切入,声像结合,从一开始播放就完全能够捕捉幼儿的注意力,在欣赏关键环节,软件慢动作播放,进一步引导幼儿感受和理解关键部位的审美要求。除此以外,软件还从线条、色彩、图像、构图、主题等方面进行了多元的解读和介绍,引导幼儿发散思维,自主选择兴趣要点进行后续创作。
  除了感受欣赏的动态多元,漫乐园资源还在幼儿表达创作中多元使用。以往幼儿表达创作时,最常见的是教师先播放背景音乐,然后再身体力行地逐一指导,从而引导幼儿关注感受欣赏中的切入点进行创作。但是教师要面对班级所有幼儿,所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到逐一有效指导也是难以企及之事,特别是当同时几名幼儿都有困惑需求时,教师的兼顾与平衡更显得捉襟见肘。而借助漫乐园则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教师的“冗繁”,教师只需提前设置为自动循环播放创作要领,创作要领就能以朗朗上口的儿歌或图片形式呈现,如此一来幼儿创作时遇到困惑就不再单一的求助于教师,而是只要竖起耳朵或者睁大眼睛就可以获得灵感提示,从而不间断的完成创作,教师则是来回观察,选择性的进行有效介入指导,在漫乐园APP资源的协助下,保证每一名幼儿都能得到有效的经验提升。
  以大班欣赏活动“向日葵”为例,教师在唤起幼儿经验后,先播放APP欣赏视频,以一种简短的语言娓娓道出了欣赏对象,引导幼儿进入一种充满感情渲染的欣赏之境。在欣赏中,教师可以随时进行慢动作播放与停止操作,穿插关键提问:“向日葵有哪些姿态?”等引导幼儿感受欣赏创作要领。紧随其后教师再播放APP软件“一朵越开越大的向日葵”,这时梵高笔下的向日葵像熊熊的火焰与太阳一样喷薄而出,“你觉得向日葵像什么?”“像火焰”“像太阳”……“你有什么感受?”“梵高很有智慧”“向日葵就是太阳,能带来温暖”……可见,借助于APP资源,教师引导幼儿从色彩、构图、线条粗细等方面进行多元感受和欣赏,为后续的表现创作积淀了饱满的创作经验与情感。创作过程中,教师为幼儿投放创作背景音乐“我是一棵向日葵”,穿插播放梵高不同的向日葵作品,引导幼儿沉浸在向日葵的欣赏情境中进行个性化的自我创作表达。
  综上所述,漫乐园的多元功能可以激发幼儿兴趣与动机,将幼儿带入立体情境进行多元的感受和欣赏。引发幼儿将已有经验和虚拟场景进行融合,内化出对创作内容的个性化理解,进行多元的表现和创造,呼唤出一幅幅千姿百态的灵动作品,激发幼儿大胆自信的进行语言表达。但是,漫乐园在我园教育教学实践中毕竟是个新生事物,鉴于我园以传统美术为特色,目前的APP资源也是倾向于以美术领域为主,但是面对着不断更新的APP资源,我们需要不断的继续丰富和扩充资源库,同时还需要与专业技术公司合作,维护平台建设与安全,以最大限度发挥漫乐园APP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多领域实效运用。
其他文献
活动目标  1. 观察、感知动物的形态和花纹,了解动物的基本特征。  2. 掌握颜料泼洒的方法,并借助色块大胆想象添画创意动物乐园。  3. 尝试单独作画或小组合作,在情境中体验借形想象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立德粉、水粉顏料、白乳胶、纸板。  2. 动物局部特征及对应的完整动物图片的PPT。  3. 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兴趣  师: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去动物乐园玩,
消炎痛系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具有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的作用,临床常用作消炎镇痛.据报道,过敏反应仅有皮肤瘙痒、荨麻疹、红斑等,很少发生严重过敏反应[1].我科于2001年12月为1
维克多·罗恩菲德是美国著名的美术教育家、心理学家、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核心人物。他认为,在艺术教育中,艺术不是一种目标,只是达到教育目标的方法。艺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造性的、身心和谐发展的个体。创造性的品格是每位儿童都具有的潜能,作为教师、家长不能从成人的视角去看待与评价儿童的世界,而是应该为儿童排除一切干扰,将这种潜能激发与表现出来。这样,每个儿童就会自由、自主地运用自己的感官去感受和体验生活
病毒性脑炎是常见的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呈全年散发性发病趋势,多为急性、亚急性起病,常系呼吸道或肠道病毒感染所致.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及细致的护理,有助于减少病毒性脑炎
主题墙是幼儿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幼儿旧课程及其生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今主题教学环境下,如何将幼儿美术课程与班级主题墙有效整合,来激活幼儿学习动机,促进幼儿的
活动目标  1. 学会欣赏各种各样花瓶图案的美。  2. 能够用五彩的颜料对玻璃瓶进行线条、图案装饰。  3. 体验利用身边废旧资源发现美、创造美的乐趣,激发孩子们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有一定的线条形状涂鸦的基础。  物质准备:各式透明玻璃瓶,画笔,颜料,教师示范用的半成品一份,护衣,抹布。  活动过程  一、可怜的玻璃瓶——倾听玻璃瓶的故事  师:今天老师在家里发现一个小东西,看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对提高先天性肌性斜颈术后的疗效.方法:耐心细致地对患儿和家长进行康复训练宣教,包括训练的意义、方法、时间、范围和注意事项;使他们掌握2套矫正先天性肌
目的:总结麦默通微创手术治疗乳腺多发良性肿块的护理经验。方法:对38例乳腺多发良性肿块行麦默通微创手术的患者进行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中取合适体位,心理支持,严格无菌技术做好
活动目标  1. 通过剪、印等方法探索创作漏印版画。  2. 大胆表现蚂蚁搬西瓜的动态,体验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物质准备:《蚂蚁和西瓜》PPT、漏印视频、剪刀、卡纸、黑色水粉、拓包、音乐等。  2. 经验准备:会剪不同形态的蚂蚁、会剪镂空图案。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图片,引导幼儿重点观察蚂蚁的不同姿态  1. 故事导入,创设情境。  师:孩子们,你们听过《蚂蚁和西瓜》的故事吗?
我院1998年3月至2001年12月应用外固定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手术前后积极配合心理护理和局部护理,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