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商誉减值问题研究

来源 :今日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j677122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市场并购重组的政策条例后,我国境内上市公司掀起了一股并购重组的浪潮,虽然在2019年,中国并购市场交易规模平缓小幅下降,但上市公司商誉仍高达上万亿元。并购重组带来市场活力的同时,必须重视其可能产生的一系列不确定风险。本文通过对中国上市公司商誉减值风险等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处理意见,以期为促进企业良性发展及防范金融风险提供参考。
  现行准则关于商誉确认及后续计量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主观操作的空间,一直是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争论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上市公司商誉形成原因及存在问题,对加强商誉确认及后续计量工作针对性的提出建议,具有理论与实践的指导意义。
  一、上市公司商誉的界定及会计处理
  (一)商誉的界定
  历来在学术界对商誉的实质界定有许多论述,但在学界被普遍认可的观点为超额收益论。超额收益论认为,商誉是企业预期未来收益超过正常回报的超额利润的现值,是企业能实现超额盈利能力的经济愿望。
  商誉代表了一个企业的内在价值,商誉依据来源不同划分为自创商誉和外购商誉。自创商誉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创立和积累的,能带来超额利润的资源。由于自创商誉难以准确计量,在现有的企业会计准则里不作为资产列示于资产负债表,仅进行表外披露。外购商誉即合并商誉,是收购公司对于被并购公司将来发展前景的评估价值,被界定为被购企业的价格与其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的溢价。由于商誉的不可辨认性,新准则将其从无形资产中分离而独立确认为一项资产,单独做为一个会计科目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
  (二)商誉会计处理
  1.初始确认时的会计处理
  我国的现行企业会计准则把企业合并按并购各方在合并前后是否属于同一家母公司控制分为两种,两种合并情况下的会计处理截然不同。第一种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会计处理采用权益结合法,合并方支付的合并对价的账面价值和取得的被合并方净资产的账面价值的差额先冲减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余额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因此同一控制下的合并不产生商誉。第二种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会计处理采用购买法,将合并方支付的合并对价与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进行比较,若是正差额,则应当将其差额确认为合并商誉;若是负差额,经复核后将其差额计入合并当期营业外收入,并在报表附注中说明。因此只有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才产生商誉,合并商誉的初始入账价值为企业合并成本减去合并中取得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
  2.商誉后续计量中的会计处理
  目前国际上对商誉的后续计量有四種方法:(1)直接冲销法。企业的商誉不单独反映在财务报表上,在企业合并时直接冲销合并报表中的资本公积或者其他准备金,或者直接冲减损益;(2)永久保留法。即将商誉确认为一项企业的无形资产,在以后的期间都不进行摊销,永久性的保留在财务报表上。此方法适用前提为被并购企业获利能力不发生变化的情形;(3)分期摊销法。商誉被单独确认为一项无形资产,在预期受益期或按法律规定的最高年限(无法准确评估受益期)内进行摊销,此方法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4)减值测试法。商誉作为单独的资产在财务报表列示,需要定期进行减值测试,采用计提减值准备的方法对商誉账面价值进行调整。此方法符合谨慎性原则。
  当前,我国准则规定对商誉的后续计量采用第四种方法——减值测试法,合并商誉不再进行摊销或计提折旧,无论是否存在减值现象,都要在每年年终进行减值测试,将商誉合理的分摊到各个资产组,为资产减值测试提供依据,与资产组减值损失处理方法相同。商誉计提的减值计入当期损益,而且日后减值损失不可转回。
  二、上市公司商誉的形成原因及存在的问题
  (一)上市公司商誉的形成原因
  上市公司的高额商誉,是随着不断增加的并购重组产生的。并购是一把双刃剑,并购重组虽然是盘活市场存量资产、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协同效应的有效途径,但由于在并购的过程中,很多企业对目标企业的发展前景以及并购后的整合效果过于乐观,以至于做出高溢价并购决策。目标企业未来的盈利预测本身就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预期过度,风险自然也就随之而来,巨额商誉由此产生。
  近几年来,我国的上市公司为寻求新动能及不断发展前进,展开了一系列并购,2014—2015年,上市公司迎来了并购的高峰期。在并购过程中,为了激发并购方的潜能,并购双方一般会签订“对赌协议”,期限一般为三年左右,2018—2019年,对赌协议的期限也将随之到期。随着目标公司业绩下滑等一系列原因,协议指标未能完成,也就为上市公司大规模的商誉减值拉开了序幕。
  根据2018年年报数据,A股亏损企业一共453家,其中有一半数量的公司引起业绩下滑的原因为一次性计提大量商誉减值。2019年A股上市公司年报数据中,有677家公司涉及商誉减值。其中35家企业商誉减值计提达10亿元以上。商誉减值已成为A股市场上企业亏损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目前商誉处理中存在问题
  1.在现行商誉的核算方式下,并购方实际支付的合并对价大于被并购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溢价差额全部计入了商誉,这一规定使得商誉背离了超额收益论的实质,使得商誉不再是企业实现预期超额利润的经济愿望,商誉的初始确认过程存在的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商誉价值的初始计量依赖两个变量:并购成本与目标企业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在企业并购交易实施中,并购企业为提升股价,给市场传递并购前景积极乐观的信号,对标的企业资产过高估值,使得企业并购成本上升,缺失公允性;目标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评估,会因支付方式、评估方法、合并时机的选择而产生较大的差异,缺失准确性。依据两个变量计算出来的商誉价值发生较大波动时,但从商誉的本质看,企业的超额盈利能力并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计算出来的商誉价值缺乏科学性。   2.会计准则规定商誉后续计量不摊销,只在期末进行减值测试确认减值损失,减值测试可能流于形式。首先,商誉减值测试存在随意性,上市公司以业绩承诺未到期为由而不进行减值测试,不去识别其它减值迹象,增加了管理层操纵利润的可能性。其次,上市公司计提商誉减值具有较大主观性,若企业需要用“业绩洗大澡”来规避退市风险或平滑盈余,则对商誉大额计提减值准备;若企业需要较好的业绩表现,则不计提或少计提商誉减值准备。从而使得商誉可能成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对象。
  3.商誉的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当前,证券交易所的信息披露规则,要求上市公司披露业绩预报,但上市公司一般在年末进行对商誉的减值测试,计提商誉减值对利润的影响金额通常年底才能确定,因此上市公司披露的业绩预报并未充分考虑商誉减值的影响因素,导致出现业绩爆雷。
  4.目前很多上市公司对商誉及商誉减值的信息不够重视,信息披露模糊,避重就轻,披露信息存在较大的选择空间,并未充分披露与商誉减值相关的关键信息。
  三、应对上市公司商誉减值相关问题的对策
  (一)提高并购决策的科学性
  企业应在并购准备阶段做好目标企业的尽职调查,合理预测并购整合后带来的预期收益,防止并购过程中因信息不对称的原因造成评估价值虚高误判,从而降低并购风险。目前国际上通行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主要有市场法、资产基础法和收益法。由于目标企业所在行业的不同及经营状况的不同,评估方法选择的不同,使得价值评估结果差别很大。企业在并购中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价值评估方法,建议针对不同行业或经营状况的不同,严格规范并购企业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估值測定方法,尽量减少主观性因素。同时相关部门加强监督机制,提高评估质量,对商誉初始价值确认进行合理估值。此外,在计算合并对价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时,应首先考虑是否存在某些可识别的因素,如专利技术、特许经营权等,应将这些无形资产单独确认,而不能计入商誉。
  (二)完善相关制度规定
  建议修订现行会计准则,商誉的后续计量参照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在预计使用年限内摊销,期末进行减值测试,出现明显减值迹象时计提减值准备。同时加强对商誉摊销期限、方式进行确定,避免企业自行调节摊销金额。这种账务处理方法可以抑制并购重组中产生高额商誉的动机。因商誉的价值逐年在降低,企业利用商誉操控利润的空间被压低,能有效防止并购商誉大规模计提巨额减值损失的情况。商誉摊销与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利于企业业绩平稳,更加符合会计谨慎性原则。同时,建议制定切实可行的商誉核算监督与审核机制,要求企业提高商誉核算的严谨性,提升会计核算人员专业技能,丰富专业知识,促进合并商誉的会计处理更加准确合理。
  (三)加强商誉减值测试的规范性
  建议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商誉减值测试政策,减少政策运用的主观随意性,进一步压缩管理人员的职业判断空间,要求上市公司定期或及时开展商誉减值测试。完善信息披露制度,要求充分、准确、及时地披露了与商誉减值相关的重要信息,对商誉减值测试中计算估计过程的关键性指标、参数的披露进行强制规定,防止上市公司模糊披露商誉相关信息。增加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成本,提高财务报表的信息准确性,使之更好的服务于财务报告使用者。
  四、结语
  在高溢价并购盛行的今天,正确的认识商誉及其对上市公司财务指标的影响意义重大,规范合并商誉初始及后续计量,加强并购商誉信息披露等策略应用有助于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防范商誉减值风险。相关部门也应尽快出台商誉相关的新会计准则、操作细则、信息披露制度,完善资本市场的长远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赫达股份有限公司)
其他文献
期刊
农村信用合作社作为农民按照自愿原则共同组织的集体合作金融机构,所有的资金全部用于入股社员的贷款需求。农村信用合作社基于信用机制,以互助自助为主要目的在全体社员中开展存放款业务。省级联社是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重要举措,但是在自身改革的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这样就使得农村信用社省级联社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为此需要积极针对农村信用社省级联社的职能异化以及改革思路进行深入探究,明确自身定位,为改革发展作出
期刊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涌现出一大批创业者,小型企业的数量得到爆发式增长,对于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利于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加经济活力,促进我国科技创新
在市场调研过程中,需要寻求到市场和企业之间的平衡点,这就需要对大量的消费者及其他的实体之外的信息进行数据归纳整理分析,了解市场及其环境变化、消费者的消费特点,为企业的营销提供数准确的市场信息,为企业的未来营销奠定基础。统计学方法是现阶段数据分析最科学、最可靠的手段,它是通过对实验、观测或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推断的资料分析方法。以概率论和统计学的有关理论为基础,把研究对象看作随机变量,并经过不
期刊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科技的发达,市场经济的繁荣,各国间的界限也被打通。科技成果作为一种可转让的商品不断地为市场注入新的活力,更多的企业选择跨国收购或出售技术,但技术转让促进了国际市场交流的同时,为交易双方带来的风险也体现得愈加明显。本文从跨国企业技术转让的动因开始分析,从技术许可方与被许可方两个角度分别阐述了国际技术转让为双方带来的风险;并针对上述风险提出可行的解决办法,为我国跨国企业提供借鉴意义。
期刊
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是保障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工作的关键因素。近些年,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工作仍存在一系列不足之处,例如,风险管理技术与方法落后,管理基础薄弱等问题。因此,网商银行应加强自身的风险管理意识,在为内部营造良好管理风气的基础上,制定良好的风险管理策略,在优化风险管理结构的同时,加强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从而利用信息技术建立良好的风险管理机制。  商业银行在办理各项业务时,需要工作人员树立良好的防
期刊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技术已经融入到了各行各业,同时也衍生了很多与互联网相关的产物,而互联网金融就是在此环境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并且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不但改变了传统的金融管理理念,而且创新了管理方法,成为当前金融领域倍受欢迎的新兴事物。而在金融服务中,普惠金融则体现的是其创新之处,如何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更好的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就成为了当前所关注的热门话题。而此次重点针对互
期刊
企业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组织管理过程中重要管理方法,是企业对未来的思考和规划。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预算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预算管理是企业管理者向管理要效益,对企业
我国市场经济不景气,我国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国民摆地摊,地摊经济快速发展。随着地摊经济的发展,各种社会问题接踵而至。安全问题和社会矛盾也层出不穷。如何使我国地摊经济发展与管理更加精細化、合理有序化的问题刻不容缓。通过对比中日地摊管理模式,同时以日本地摊经济管理模式为参照对象,使地方政府在管理我国地摊经济时能够不走弯路或少走弯路,制定出更加合理、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方案及相关对策,从而对促进我国地摊经济的
期刊
本文详细地分析了经济学中的均衡与非均衡现象。文章指出均衡是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非均衡是不稳定、趋于变动的状态,非均衡有向均衡逼近的趋势。同时,对价格人为的干预会让社会的一部分群体付出成本。  均衡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在均衡的状态下,如果其他条件不发生变化,这是一种稳定的状态。而经济学中的市场均衡是供给和需求的市场均衡,它代表了所有不同的买者和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