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道德和梦想帮助孩子成长

来源 :家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pjx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父母们对孩子教育问题的巨大困惑,来自自身的矛盾。一方面他们把希望寄托在学校身上,另一方面他们又对学校教育体制和教育内容产生深深怀疑,于是处处以维护自己孩子的利益为解决事情的前提。正是这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割裂与对立,导致X一代乃至Y一代父母的迷茫。
  要解决问题,就必定要让父母与学校增强了解、结成强大的家长—教师联盟,共同参与这样一个伟大的项目:不仅涉及学习,更涉及道德,即培养一个人格完整、心地善良的人。一旦认识到这点,我们就能明白道德的培养才是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共同核心。
  作為学校,可以采取多种措施让家长参与到一个包括了几十个孩子的道德发展的团队中,促使他们也关注到其他孩子;和孩子一起成为集体的一员,对这个集体中的所有成员都负有责任。一位中学行政人员一针见血地指出:“孩子只有在集体中才能和其他健康成长的孩子一起茁壮成长。”
  而作为家长,我们也能通过各种方法努力创建一个道德集体,比如与不喜欢的老师加强联系,理解老师本身背负的压力和他们付出的努力;学会从道德而非利益的角度来解决自己孩子与集体中其他孩子的利益冲突。
  这样能解决家庭家教育中的最大难题:我如何在保证孩子得到最好发展的同时,不会成为一个自私冷漠的人。
  让家长和学校携手,用道德的力量健全孩子的人格,而作为父母,我们还必须做另外一件事:培养孩子的理想主义。理想是道德教育的高级阶段,成熟的理想主义是每个人自身活力的来源,也是世界上最带强大的力量之一。许多教育专家都认为道德培养期只在儿童时期,但实际上,青春后期到成年初期,同样是塑造人的道德素质的关键时期。通常年轻人要到20岁左右甚至30岁时,才能确定自己在爱与工作关系中的职责,将对他人的欣赏转化成努力让世界更美好更公正的信念和承诺。
  然而,高等院校在这个时期的道德教育中是缺席的,许多学生甚至在大学时代丧失了对梦想的追求,因为在这个刚刚与社会交锋、梦想折翼于现实带来巨大失落感的时候,和导师的交流却无法给他们安慰或解惑。父母必须在此时填补空缺。对父母来说,对子女的教育从未停止过,不管他们是呱呱落地的婴儿,还是法律上的成年人。我们注定是孩子的终身引导者。
其他文献
生活中,我们总有这样的体验,一些态度看上去不温不火的人,却总能轻易把我们搞得气急败坏。特别是一个工作团队里面,很简单的事情,他们做砸了;答应的承诺,却永不兑现……总之,他们就是有办法上演各种不合作的逃避大戏令人窝火。  不得不说,在微妙的人际关系中,每个人其实都充满了攻击性,而最令人头疼的,就是这种并不正面,被称为隐性攻击的秘密武器。    拖延就是杀手锏  生活经验和处世原则告诉我们,不论在哪种
期刊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谁重要?  大多数家长的答案是后者。  南京东路幼儿园每年招生报名时都会让家长填一份宝宝情况表,包括吃饭穿衣作息时间等,“小班一个班15个孩子,我们每年至少有四个班,最小的孩子刚刚两岁,最大的也不超过三岁,至少有三分之二的孩子不会自己吃饭,作息时间也不规律,在家里让父母很头痛。”吴邵萍园长说,随着孩子入园低龄化趋势增强,父母们干脆把一些让自己头痛的教育责任托付给老师。“不仅是父
期刊
有关食品安全问题的新闻,爆发频率之快,让人因持续震惊而麻木了。“还有什么能吃的?”这个问题甚至已经不需要答案。  2006年苏丹红,2008年三鹿奶粉,2009年毒餐具,之后是老话重提的农药蔬菜、膨大剂水果,而在2012年,“毒”字一词席卷了我们身边所有与吃有关的领域。皮鞋胶囊老酸奶,保险甲醛白菜,50%不合格却要涨价的问题自来水……掌握一家人健康阀的主妇们绷紧了每一根神经。  “新时代主妇,上得
期刊
“我要杀死你,然后让你下地狱!”6岁女孩宝儿冲着幼儿园老师和刚跟她发生过摩擦的小朋友歇斯底里地大喊。  事后,宝儿的妈妈却很镇定地反问老师:“她说这话怎么了?本来这个世界就是强者生存的,不行就会被淘汰,我女儿是不是班里认字最多的,是不是班里最聪明的?”  宝儿来自高知家庭,妈妈博士毕业,在一个金融机构工作;宝儿爸爸则是软件开发方面的高手。  “知識、技能水平高的人不一定文化素养就高。”北京教育科学
期刊
女儿张格嫣予小学读了三所学校,她读初中一年级上学期时,我也试图为她转学,后来发现难度太大,还有,其实也没有任何学校可以转,太相似了。  我坚持从来不为成绩批评孩子。我坚持决不为面子、金钱、焦虑而站到应试教育那一边去。我坚持决不参与到伤害孩子健康、对未来的期待、自我信心的行列中去。有时候我也会坚忍地想到,总之孩子肯定会长大的,我们卡在历史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只能接受与承受。作为父亲,我理解自己的无奈
期刊
关于家庭教育,父母们的诸多问题可以结成一本《十万个怎么办》。中国传统教育、西方现代教育,亚洲父母的严厉、西方父母的开放,成功案例、失败教训,各色教材铺天盖地,可供学习和借鉴的案例越多,父母们的疑惑也越深:这些,是我们想教给孩子的东西吗?  为人父母,无異于匆忙上阵当代课老师。父母职责是养育孩子,养,不过是供孩子衣食无忧住行有靠,父母天生即会。惟独教之一职,没有培训学校,前人理论教诲更需甄别挑拣。 
期刊
作为第一代独生子女,李素青直言,自己和父亲李东方的关系可以用一段三部曲来形容。“年幼时宠爱为主,青少年时管教为主,现在基本是把对我的一腔热情放到孙子多多身上了。”  出生于19 5 2年的李东方吃过许多苦,农民出身的父亲对他最常的教育一般都是在饭桌上,“要牢记共产党的恩情,要热爱劳动,不能忘本……”有父亲以身示范领着种地砍柴,李东方初中毕业当知青时很快就成为农田上的行家里手。但看着大儿子在农村下乡
期刊
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一篇“红旗下的演讲”,红了高二少年江成博。他迅速成为自认同样正被中国教育制度毁灭的中学乃至高校生们的偶像。但在父母眼中,他们并不希望自家孩子具备江成博那样的勇气。尽管在这份4000人参与的网络调查中,71.5%的父母赞同或部分赞同少年的观点。  “万一学校给孩子穿小鞋怎么办?”“不是所有学校都能容忍学生出格的。”“逞一时之快,是不理智的表现。”64.9%的父母们表示自己的担忧。
期刊
专家:谬建东(教育学博士,南京师范硕士生导师,江苏省家庭教  育研究会副会长,著有《家庭教育学》等)  章创生(家庭教育专家,访美学者,著有《美国家训》)  《家人》:在采訪中,有位母亲的故事让我们特别心酸。她的儿子上大学了,开学那天,母亲送他到学校,给他打扫寝室、布置床铺,为了让他尽快和同学搞好关系还请室友们吃饭。一切结束后,儿子对母亲说:“打扫得很干净,你赶紧回去吧。”母亲后来很心酸地说:我为
期刊
孩子们问无所不知的万事通小姐:世界上最大的房子是什么?  她给出很多答案。最豪华的大厦,最富创意的别墅,覆盖了一座岛的宫殿,飞翔在天空的城堡……却没有一个答案让提问者满意。  大人眼里的房子,是呆板的木头或水泥盒子,大小由建筑师和自己的收入決定。孩子眼中的房子却不只是栖身之所,它是一本童话。  最大的房子是最美的房子,母亲每天用鲜花、布帛和画框装饰房间。最大的房子里住着魔术师,像爸爸,能变出心仪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