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意义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让学生通过参与研究方案设计、寻找资料、动手实验等亲身实践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历程,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现代科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勇于承受挫折、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形成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有利于学生在获取知识、培养技能的基础上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学会与人共处、促进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二、探究性实验的教学策略
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逐步提高,持续进步的过程,因此探究课题的选择要循序渐进,从小到大,活动要从简单到复杂,要求从低到高,形成一个逐步深入和提高的梯度.在选择化学实验探究时要注意活动的范围、层次,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紧密结合化学教学内容,设计适当的教学形式来进行.
1.变演示实验为边讲边实验,让学生有自己动手实验和思维同步发展的机会.例如,“化学能与热能”中[实验2-1]铝与盐酸反应,[实验2-3]酸碱中和反应,安排为分组实验,因为放热现象不能用眼睛直接观察到,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有利于触摸反应器和观察温度计,能增强感性认识.
2.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增加实验的探究性.例如,氯水中H+的探究,从H+的性质出发,让学生尝试用石蕊试液、Na2CO3浓溶液、锌粒、蓝色石蕊试纸和pH试纸分别检验,比较最好的检验试剂.
3.结合具体内容适当补充相关探究性实验.在实验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适当补充相关探究性实验,能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学习原电池时,可以在教科书[实验4-1]的基础上补充一组探究性实验.
[补充实验1]学生分组实验将锌片和铜片分别通过导线与电流计连接,并使锌片和铜片直接接触,然后浸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
观察现象:铜片表面明显有铜析出,电流计指针不偏转.
问题与思考:上述实验装置构成了原电池吗?如果没有发生原电池反应,铜片表面为什么明显有红色的铜析出,并且锌片逐渐溶解?如果实验装置就是原电池,为什么电流计的指针不偏转,表现出无电流产生?
[对比实验]将铜片置于硫酸铜溶液中,铜片表面没有铜析出,说明铜与硫酸铜溶液不反应.
分析判断:根据“铜片表面有明显的红色的铜析出,并且锌片逐渐溶解”的实验现象,应该表现出原电池中电极反应的特点;借助物理学中电学知识可以判断,电流计指针不动的原因可能与锌片与铜片直接接触有关.
设想:如果要证明上述装置就是原电池,确实实现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的转换,就必须证明锌片与铜片之间确实有电流通过,如何证明?
[补充实验2] 将锌片和铜片分别通过导线与电流计连接,并使锌片和铜片不直接接触,再同时浸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
观察现象1:电流计指针发生偏移,并指示电子是由锌片流向铜片,在铜片表面有红色的铜析出.
得出结论:发生了原电池反应,可以肯定[补充实验1]中的装置构成了原电池.并且,其中锌为原电池的负极,铜为正极.
观察现象2:随着上述实验时间的延续,电流计指针偏转的角度逐渐减小,最终又没有电流通过.同时锌片表面逐渐被铜全部覆盖.
分析:由于锌片与硫酸铜溶液直接接触,在反应一段时间后,难以避免溶液中有Cu2+在锌片表面被直接还原,一旦有少量铜在锌片表面析出,即在锌片表面也构成了原电池,进一步加速铜在负极表面析出,致使向外输出的电流强度减弱.当锌片表面完全被铜覆盖后,反应终止了,也就无电流再产生.
思考:作为原电池,其功能就是要将化学能转换成电能,上述实验中负极上的变化势必影响原电池的供电效率.能否设法阻止溶液中的Cu2+在负极表面还原?讨论后演示教科书中的[实验4-1].
分析:改进后的装置能持续、稳定的产生电流的原因.
4.探究实验中的异常现象.例如:在活动探究: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好几个小组都发现了一个异常现象: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竟然有气泡产生,与预测的反应现象不一致,为什么?教师不直接回答,而是让学生讨论分析原因,有学生提出:可能是部分氧化镁在空气中变质,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了碳酸镁.教师加以肯定:“这是意外的收获,进而证明氧化镁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三、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案例
案例1:形形色色的化学喷泉
[实验探究氨的喷泉实验]首先教师用如图1所示用氨制作化学喷泉的实验过程.教师特别要让学生看清盛氨气的烧瓶内外是怎样连通的,当向烧瓶内挤入少量水后学生立刻看到美丽的红色喷泉,情绪高涨,诱发了学生强烈的愿进一步探究的学习意向.
然后学生立刻亲自动手收集氨,并采用与教师相同的装置开始实验,部分学生获得了成功,烧瓶中几乎充满了水;部分学生实验结束时烧瓶中只有一半的水,还有少数学生的实验没有能够形成喷泉.
[交流讨论]实验结束了,问题却出现了一大堆:为什么水能够从低处向高处流?为什么无色的水进入烧瓶会变成红色?部分学生实验失败的原因在哪里?做好氨的喷泉实验的关键操作要领在哪里?学生之间立即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和交流.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点拨、启发和引导,学生得出产生喷泉的原因是因为氨易溶于水,使烧瓶内气体压强减小而与外界大气压产生了压强差;溶液呈红色是因为氨气溶于水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导致溶液中c(OH-)大于c(H+),故溶液成碱性,遇酚酞试剂变红色.要想较好的完成该实验,一般要求烧瓶和玻璃导管要干燥,装置的气密性好,收集时要让气体充满烧瓶.教师不仅要对能够完成实验的学生进行鼓励,更要对实验失败的学生进行实验分析,找出失败的原因,对认真做完实验的学生予以赞赏,欢迎他们利用课外时间到实验室自主设计实验. 教师追问:
1.如何用CO2代替NH3设计出喷泉实验?
2.既然产生喷泉实验的原因是由于压强差,试设想产生压强差的方式有哪些?
3.如何利用上述装置和酒精、冷水、浓硫酸设计成喷泉装置?
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和积极思考,得出氨的喷泉原理是氨溶于水,使上部压强小于下部压强.
1.将氨喷泉实验中的水改用NaOH溶液,也能与CO2形成喷泉.
2p内
3.利用浓硫酸溶于水放热,使易挥发的酒精受热挥发,增大下部压强形成喷泉.
在这种探究的气氛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亲自实验、讨论、分析,通过一个积极的自主的探究过程,相互启发,相互合作,不断将思维引向深入,既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可能激发学生喜欢学习化学的潜能和动机.
案例2:探究过氧化钠的性质
[创设情景]你在前面哪个实验中见过过氧化钠?学生想到是钠的燃烧实验.展示过氧化钠样品,观察颜色状态.
[提出问题]从组成上分析,过氧化钠为金属氧化物,可能发生哪些反应?提示:与氧化钠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提出假说]学生根据氧化钠能与水、二氧化碳反应,分别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猜测过氧化钠很可能也与水、二氧化碳反应分别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有学生想到:从Na2O2与Na2O比较,过氧化钠中氧多,会不会生成氧气呢?
设计实验: 取一支小试管,向其中加入少量过氧化钠固体,然后加入少量蒸馏水,反应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看能否复燃.再向试管中滴加1~2滴酚酞试液.学生分组验证假说.根据实验现象分析获得结论.关于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学生不知如何设计.
引导点拨:教师演示用脱脂棉包住少量过氧化钠粉末放在石棉网上,让一个学生通过玻璃管向过氧化钠吹气,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产物为白色固体.学生自己就可以根据现象分析得出:反应放热,使脱脂棉燃烧,生成的氧气助燃,所以能剧烈燃烧.但当即有学生质疑:一定有氧气生成吗?脱脂棉在空气中也会剧烈燃烧,燃烧程度不能充分说明有氧气生成.有没有更好的实验方案?产物白色固体如何检验?笔者对学生提出这样高质量的问题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把它作为课后思考题,让全班学生课下充分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方案.
这是一个较为完整的探究,符合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观察物质的外观性质—预测物质的性质—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解释及结论.学生体验深刻对过氧化钠的性质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这个化学探究实验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了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心理需要,扩大了学生视野,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实验效果:通过对学生进行个别访谈,并让学生写对探究性实验的真实想法,感受到学生以难以置信的热情投入学习.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重视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体验科学的过程、理解科学的方法和本质、学会研究与解释自然和世界,这样学生不仅学到化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了获得知识的方法,从而不断提高化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