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预测儿童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预后

来源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type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 H-FABP)在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儿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7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PICU收治的59例重症肺炎合并ARDS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氧合指数(PaO2/FiO2)分为轻-中度ARDS组(100 mmHg<PaO2/FiO2≤300 mmHg,1 mmHg=0.133 kPa)和重度ARDS组(PaO2/FiO2≤100 mmHg);按28 d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n=47)和死亡组(n=12)。选取同期急诊病房收治的42例普通肺炎患儿作为对照。入PICU 6 h内,检测患儿H-FABP、N末端脑利钠肽、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血乳酸等指标,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H-FABP对重症肺炎合并ARDS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

结果

59例重症肺炎中,轻-中度ARDS 47例,重度ARDS 12例,总病死率20.3%(12/59)。入PICU 6 h内,重度ARDS组H-FABP、N末端脑利钠肽、CK-MB、血乳酸水平[分别为8.8(4.6,13.4) ng/ml、904(209,11 336)pg/ml、29.5(19.2,82.5) U/L和4.6(1.5,6.1)mmol/L]显著高于轻-中度ARDS组和普通肺炎组(P<0.001);死亡组患儿血清H-FABP[7.8(4.1,39.7) ng/ml]显著高于生存组[4.7(3.0,6.0) ng/ml](P=0.031)。ROC曲线分析显示,H-FABP评估重症肺炎患儿28 d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3(95%CI 0.532~0.894,P<0.05),最佳临界点(cut-off值)为6.8 ng/ml,对应敏感度为74.3%,特异度为87.0%。

结论

H-FABP是重症肺炎合并ARDS发生心肌损害的敏感指标,有预测预后的价值。

其他文献
近年,白洋淀多次面临干淀危机,"引黄济淀"等应急工程措施进行人为补水已经成为现实且运行多年。本文以出、入淀水量为零为前提,依据充分的水文资料和文献成果,采用水量平衡法
目的:采用循证医学方法探讨中西医联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平台、维普网、Ovid检索平台、PubMed及Cochrane
心肌损伤和心肌炎是儿科临床医生经常应用的两个诊断用语,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也是经常检测的化验项目,但迄今为止仍有部分儿科医生对心肌酶及其同工酶的临床意义缺乏全面的认识,对如何正确判读化验结果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当前,心肌损伤和心肌炎被过度诊断、过度治疗的现象并不少见。另外对心肌损伤新的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高敏肌钙蛋白)还缺少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本文对上述临床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并介绍有关新进展,期望能用正
生活在近处,梦想在远处,诗歌在中间。所以,想做真心歌者的我们,想要拉近现实与梦想的距离,可用以诗解诗的形式来给释文章,或许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的本质是概念性的;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本文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及其相关成果对国内某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实证研究,目的在于
本文研究了基于虚拟仪器和模糊控制技术的畜禽舍环境监控系统的工作原理,给出了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实现方法.并详细论述了模糊控制策略。实验证明本系统能够可靠有效地工作。
我国水稻机械直播技术至今仍未广泛推广应用,除机械性能本身有待进一步提高外,配套的农艺栽培技术路线达不到规定要求也是一个主要原因.本文针对水稻机械直播中的农机、农艺
针对模拟PI控制直流PWM调速方法电路复杂、可靠性差、转速启动超调大等缺点.设计了一种基于DSP芯片TMS320F2812的直流电机内模控制PWM调速系统。主要内容涉及内模控制器的设计
目的探讨Z值对儿童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CAL)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甘肃省人民医院儿科确诊的102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超声心动图(ECHO)测量左冠状动脉主干(LMCA)和右冠状动脉(RCA)内径,初步判断CAL发病率。依据冠状动脉内径结果及患儿年龄、体表面积等个体化因素分别计算出左右冠状动脉的Z值,再次判断CAL发病率。结果102例患儿行ECHO检查发现CAL共
近年来,随着对外语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学习者主体逐渐成为焦点。与此同时,外语学习者个体差异中的语言学能对外语学习所造成的影响备受重视。Skehan(1998)和Bialystok&Frohlic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