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号”刷爆朋友圈是科学之幸

来源 :科学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wei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几天,中国古代哲学家墨子在时隔千年之后火了一把。
  此次事件缘于一个叫量子卫星的家伙。量子叠加、量子纠缠、薛定谔猫、单光子探测……虽然量子卫星着实显得有些烧脑,但很多网友还是表示,和隔三差五搅动朋友圈的明星八卦相比,倒是情愿被这种有营养的科学信息刷刷屏。
  对于普通公众而言,量子物理是一个天书般的概念。但通过这次火力集中的科普报道,相信量子物理已被更多的人知晓,并激发了人们深入了解的热情。
  墨子亦是如此。很多人知道他的兼爱非攻思想、城邦防御之术,却鲜有人知道他的小孔成像、“光学八条”,以及他构建的中国最早的逻辑体系。从这个角度说,科学家将此次发射的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取名“墨子号”,或许更加体现了对科学本身的敬意,也给了人们一个了解中国科技史的窗口。
  “墨子号”掀起的这次舆论狂欢,固然与国内媒体集中宣传密不可分,但或许这还不是根本原因所在。多年来,我们见证和经历了太多的重大事件,但很多时候都是媒体与公众在自说自话。所以,笔者更愿意相信这是人们内心的转变。
  在知识爆炸与信息聚变的时代,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着一份对未知世界的欲望与好奇、对科学知识的希冀与渴求。从《星际穿越》《火星救援》这些科幻电影的大热以及后续引发的巨大的科学传播效应,到《时间简史》《上帝掷骰子吗》《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成为畅销书,或许都体现了公众兴趣追求的渐变。
  与此同时,有不少非专业人士开始对高大上的科学事件有了更深的思考,甚至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此次“墨子号”事件也不例外。但笔者认为,科学的前行从未远离过怀疑与争论,也正是不断释疑让科学从蒙昧的枷锁中挣脱,给了人类一个从未想见的大千世界。
  作为一个具有高度专业化门槛的领域,科学在社会生活中往往处于相对边缘的位置。此次“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刷爆朋友圈实属难得。或许在很多人眼里,它只是一个好玩的概念,又或是茶余饭后显示自己博学多才的谈资。但不管怎样,从少有人问津到“众声喧哗”本身就是一种进步。理念上的偏颇可以通过“以时间换空间”的耐心来修正,而这也正是科学媒体人的责任与追求。
  理性与低调是科学的常态。不要奢望高冷的科学能长期占据舆论场的中心,只希望它能一点点走进人们的心中。“日拱一卒,功不唐捐”,守住这样的信念就好。
其他文献
7月29日对于74岁的三全食品创始人陈泽民来说是个大日子。这天,他以郑州地美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的身份参加了与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热资源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科院地热研究中心)成立的“地热能科研联合试验示范基地”的揭牌仪式。  “地美特”是陈泽民再创业的新方向:地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今年3月,年轻时代就被地热发电深深吸引的陈泽民通过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举办的“第五届中深层地热资源高效开
期刊
作为“金融航母”中民投旗下的新能源领域专业投资平台——中民新能日前在银川正式宣布,公司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投资建设的新能源综合示范区项目一期首批380兆瓦光伏电站已于2016年6月底前成功并网发电,这也是这一建设总装机量为2000兆瓦的全球最大单体光伏电站项目取得的重要阶段进展。朱磊
期刊
中国有句老话:“百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其中的柴,就是能源。自薪火时代开始,能源就和人类文明休戚相关,现代社会随着电气化和信息化步伐的加快,电力更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也成为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我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重要保障。  当今世界,新一轮能源革命已经开始并正在深入。中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并致力于推动能源转型变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能源生产消费革命是
期刊
克服“阅读危机”,不是在纸质书和电子阅读的选择中“有你没我”,而是要选择一种全新的知识装订方式,从而给人们提供系统性的认知。  日前,第二十六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落下帷幕。据报道,本届书博会交易额逾40亿码洋,进场参观人数达71.6万人次,创下多个“第一”和“之最”。与之相映成趣的是,一些读书类移动应用软件也悄然占领人们的手机屏幕,比如有一款读书类APP,上线不到3个月就吸引了42万用户下载,用户
期刊
扩大文化消费是当前的一大热点,是保增长、促消费的重要内容。实际上,当前在对文化消费问题的认识中还存在不少误区。  当前有种观点认为,我国文化消费存在巨大缺口。这种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中国文化消费需求景气评价报告(2016)》的数据表明,从2000~2014年,我国居民文化消费占居民全部消费的比重一直稳定保持在7%~8%之间,是否存在所谓巨大缺口,需要进一步论证。  经济增长、人均收入增加是否必然
期刊
梦想点燃了生命的火光,带给人们无限的希望。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创造出灿烂的文明,但近代以来积贫积弱,使每一个中华儿女怀揣着民族复兴、国家崛起的伟大梦想。  自鸦片战争以来,无数爱国人士为了这个梦想砥砺奋进:先有魏源的“强国运动梦”,后有康梁的戊戌变法,更有孙中山的辛亥革命。9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人英勇担下了这副重担,使“中国梦”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如此地贴近我们。  “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寄托着一
期刊
彭桓武心语  创新是没有规律的,如果有个规律说我们要培养创新的人,就好比是说我们要培养一个获诺贝尔奖的人一样,是不可能的。  科学事业不是一个人的事情,重要的项目一定要合作去研究,依靠集体的智慧、集体的力量。  我的成果微不足计,能保持脑力劳动者的本色便如愿矣。  科学探索永无止境,做学问不能浅尝辄止。  作研究时要把眼光放开,看到每一条可能走的路,不要局限在一点;而每一条路又要把它走到底,这样得
期刊
彭桓武做了一辈子学问,也当了一辈子老师。他对学生的爱护,更是远近闻名。  到了晚年,彭桓武还坚持经常给学生作报告,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以他多年积累的科研经验和人生成长经历为例,讲出自己的看法和对学生的期望。  1994年教师节,彭桓武在理论物理所发表《学生和先生》的讲话时提出:“老师对学生要知人善任,学生对老师要择善而从;老师给学生出题,未必要自己知道正确答案,否则培养不出好学生;老师不要束缚学生
期刊
“探索一号”首航初步科考成果公布  万米深海,已不再是我国海洋科技界的禁区。6月22日到8月12日,中国科学院“探索一号”船在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开展了我国第一次综合性万米深渊科考活动。8月23日上午,中科院公布了此次科考所取得的初步成果。本航次中,有三型装备5次突破万米深度,带回来自深海的第一手资料。  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航次领队刘心成介绍,“原位实验”号深渊升降器搭载实验装置在海底成
期刊
大同市天镇县41MW光伏扶贫项目顺利并网  科学导报讯 记者耿倩 近年来,山西大同擂响了光伏脱贫的攻坚战鼓。8月24日,记者获悉,大同首批村集体光伏扶贫项目已于日前相继并网发电,为偏远贫困地区的村民创造了可持续25年的稳定收益。其中,由山西本土第一光伏组件制造商晋能清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晋能科技”)参与建设的天镇县41MW光伏扶贫项目,以优质高效的光伏组件,助力当地贫困户脱贫致富。  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