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大业信托本身对于增资非常渴求,但是由于两个大股东是国有股东,增资审批流程都非常长,迟迟没有最新进展
增资潮下,注册资本最低的大业信托仅3亿元,排名垫底,这与注册资本128亿元的重庆信托相比,首尾相差了近43倍。
2016年年初,大业信托发布变更公告,年纪70岁的老董事长及法定代表人沈伯年退居二线,任公司董事,原公司董事及董事会秘书陈俊标升任董事长,并任法人代表。
对于市场盛传的增资事宜,大业信托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暂时还无法披露。而据《投资者报》记者了解,大业信托目前正积极推进增资事宜,但受历史客观因素影响,能否最终落地仍需过程和努力。
股东影响增资
4月7日,大业信托在官网发布了公司2015年的业绩报告,这一时间较以往披露提前了起码半个月。
“公司资本规模偏小。净资本管理办法出台后,资本实力的高低将成为制约未来信托公司业务发展的关键因素。”近三年的年报中,对于自身业务痛点,大业信托亦毫不避讳。
作为信托公司,大业信托的历史并不长。2011年3月,在重组原广州科技信托投资公司的基础上,大业信托重新登记开业,注册地为广州市,并在北京和上海设有业务管理部。
值得注意的是,自开业以来,3亿元的注册资本就没有变过。相似地公司股东除有更名外,亦和重新开业时的一样。
不过,虽然是地方色彩较浓的中小型信托公司,公司股权结构也简单,但是大业信托股东的来头却不小。根据数据显示,大业信托的股东总共有3家,其中,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持股41.67%、广州金融控股集团持股38.33%、广东京信电力集团持股20%。
“从很早以前了解,广东股东不愿意增资,也不愿意稀释。”在广东资管人士的眼里,大业信托对增资的需求一直比较强烈,但苦于股东结构,审批程序较多且时间久,不到批复完毕很难预计到位时间。
据悉,在大业信托中占比最高的大股东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是我国四大不良资产管理公司之一,原由财政部全额出资成立,而今年一季度正忙于转型改制的问题。
此外的两家本土股东,一家是广州金融控股集团,为广州市人民政府整合市属金融产业的平台;另一家广东京信电力集团,为广东省五大电力企业之一。
“股东都是国企,对应不同的政府管理部门,需要的审批和流程比较长,在积极努力中,不到最后都不能确定,不知是否会有变数。”一位知情人士向《投资者报》记者透露。
净利润三年来首降
2015 年大业信托实现净利润2.62 亿元,这在此前银行间市场披露的57家未经审计信托公司主要财务数据中排名倒数第7。
按年报所述,公司去年的净利润数据实际已全面超额完成董事会下达的经营任务。只是从上一年的比较数据来看,这一数字较2014年同比下滑了10.86%,也是近三年来公司业绩的首次下滑。
根据年报显示,2015年公司营业收入5.53亿,较2014年的6.03亿元同比下降了8.29%;手续费及佣金收入4.91亿,较2014年的5.21亿元同比下降了5.76%。
不过,大业信托的信托业务收入占比高达88.78%,与其他信托不同的是,公司投资收益一项近三年都是空白。
与此同时,根据净资本管理办法的要求,结合净资本实际状况与信托业务协同发展的需要,公司对固有资金运用制定了高流动性、低风险的投资原则。2015年公司的固有业务布局也比较简单,主要在金融机构和其他,分别占60%和40%。
“一般来讲,公司自营业务资金主要来源自有资本,注册资本小,最直接影响到自有业务,加之经济下行,优质资产稀缺,信托业务收入在转型短期较难实现大幅增长,自营业务收入在总收入的占比和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资本实力不够,会错过很多业务机会。”北京某资深信托研究人士向记者提到。
从大业信托年报披露的发展不利因素来看,在金融机构间业务边界趋于模糊,同业竞争激烈、资本规模偏小、高端客户的积蓄等等问题之外,去年的全球经济低迷、信托传统业务萎缩、风险暴露释放等新的问题又冒了出来。
“发展年限不长,注册资本金不多,这样的规模倒也可以。”上述资管人士向记者说道,由于金融发达,竞争激烈,广东地区的业务活跃度其实不高,即便背靠大集团大公司,实际业务也不好做。
资本影响业务
据悉,由于自身资本实力及业务单一薄弱等问题,不少中小信托公司对正在进行的公司评级也有一些情绪。注册资本过低,资本金过少,业务发展受限,直接拖累评级,评级又将可能影响到的投资感官使得近年来不少信托公司将增资和引入战略投资者工作放在了案头。
“信托公司资本实力的增强不但可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也能为信托业务的转型奠定了基础。” 百瑞信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究员陈进告诉《投资者报》记者,净资本是净资产减去各风险扣除项,注册资本是净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对于行业评级指标中的资本实力业界有不同的看法,不过各信托公司还是会积极增加注册资本。强调资本实力体现了鼓励信托公司做大做强的导向,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提高信托公司抵御风险的能力,为信托业务的创新和转型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陈进说道。
增资潮下,注册资本最低的大业信托仅3亿元,排名垫底,这与注册资本128亿元的重庆信托相比,首尾相差了近43倍。
2016年年初,大业信托发布变更公告,年纪70岁的老董事长及法定代表人沈伯年退居二线,任公司董事,原公司董事及董事会秘书陈俊标升任董事长,并任法人代表。
对于市场盛传的增资事宜,大业信托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暂时还无法披露。而据《投资者报》记者了解,大业信托目前正积极推进增资事宜,但受历史客观因素影响,能否最终落地仍需过程和努力。
股东影响增资
4月7日,大业信托在官网发布了公司2015年的业绩报告,这一时间较以往披露提前了起码半个月。
“公司资本规模偏小。净资本管理办法出台后,资本实力的高低将成为制约未来信托公司业务发展的关键因素。”近三年的年报中,对于自身业务痛点,大业信托亦毫不避讳。
作为信托公司,大业信托的历史并不长。2011年3月,在重组原广州科技信托投资公司的基础上,大业信托重新登记开业,注册地为广州市,并在北京和上海设有业务管理部。
值得注意的是,自开业以来,3亿元的注册资本就没有变过。相似地公司股东除有更名外,亦和重新开业时的一样。
不过,虽然是地方色彩较浓的中小型信托公司,公司股权结构也简单,但是大业信托股东的来头却不小。根据数据显示,大业信托的股东总共有3家,其中,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持股41.67%、广州金融控股集团持股38.33%、广东京信电力集团持股20%。
“从很早以前了解,广东股东不愿意增资,也不愿意稀释。”在广东资管人士的眼里,大业信托对增资的需求一直比较强烈,但苦于股东结构,审批程序较多且时间久,不到批复完毕很难预计到位时间。
据悉,在大业信托中占比最高的大股东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是我国四大不良资产管理公司之一,原由财政部全额出资成立,而今年一季度正忙于转型改制的问题。
此外的两家本土股东,一家是广州金融控股集团,为广州市人民政府整合市属金融产业的平台;另一家广东京信电力集团,为广东省五大电力企业之一。
“股东都是国企,对应不同的政府管理部门,需要的审批和流程比较长,在积极努力中,不到最后都不能确定,不知是否会有变数。”一位知情人士向《投资者报》记者透露。
净利润三年来首降
2015 年大业信托实现净利润2.62 亿元,这在此前银行间市场披露的57家未经审计信托公司主要财务数据中排名倒数第7。
按年报所述,公司去年的净利润数据实际已全面超额完成董事会下达的经营任务。只是从上一年的比较数据来看,这一数字较2014年同比下滑了10.86%,也是近三年来公司业绩的首次下滑。
根据年报显示,2015年公司营业收入5.53亿,较2014年的6.03亿元同比下降了8.29%;手续费及佣金收入4.91亿,较2014年的5.21亿元同比下降了5.76%。
不过,大业信托的信托业务收入占比高达88.78%,与其他信托不同的是,公司投资收益一项近三年都是空白。
与此同时,根据净资本管理办法的要求,结合净资本实际状况与信托业务协同发展的需要,公司对固有资金运用制定了高流动性、低风险的投资原则。2015年公司的固有业务布局也比较简单,主要在金融机构和其他,分别占60%和40%。
“一般来讲,公司自营业务资金主要来源自有资本,注册资本小,最直接影响到自有业务,加之经济下行,优质资产稀缺,信托业务收入在转型短期较难实现大幅增长,自营业务收入在总收入的占比和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资本实力不够,会错过很多业务机会。”北京某资深信托研究人士向记者提到。
从大业信托年报披露的发展不利因素来看,在金融机构间业务边界趋于模糊,同业竞争激烈、资本规模偏小、高端客户的积蓄等等问题之外,去年的全球经济低迷、信托传统业务萎缩、风险暴露释放等新的问题又冒了出来。
“发展年限不长,注册资本金不多,这样的规模倒也可以。”上述资管人士向记者说道,由于金融发达,竞争激烈,广东地区的业务活跃度其实不高,即便背靠大集团大公司,实际业务也不好做。
资本影响业务
据悉,由于自身资本实力及业务单一薄弱等问题,不少中小信托公司对正在进行的公司评级也有一些情绪。注册资本过低,资本金过少,业务发展受限,直接拖累评级,评级又将可能影响到的投资感官使得近年来不少信托公司将增资和引入战略投资者工作放在了案头。
“信托公司资本实力的增强不但可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也能为信托业务的转型奠定了基础。” 百瑞信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究员陈进告诉《投资者报》记者,净资本是净资产减去各风险扣除项,注册资本是净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对于行业评级指标中的资本实力业界有不同的看法,不过各信托公司还是会积极增加注册资本。强调资本实力体现了鼓励信托公司做大做强的导向,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提高信托公司抵御风险的能力,为信托业务的创新和转型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陈进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