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包办”生活从小到大
如今的朝鲜一切都是配给制。除了用钱买菜外,国家几乎“包办”了人们全部的生活资料,大到住房,小到衣服鞋帽。
朝鲜人普遍享受着“三大免”的福利,其中之一就是住房免费。分房时不论级别高低,一律统一分配,面积在150平方米左右,只收取水电使用费,占收入的2%-3%(农村不收)。第二种免费是从1973年起实行的教育免费,包括学龄前一年、小学四年、中学六年(不分初、高中)和大学四年。中小学期间的学习用具和服装也按期免费发放。第三种是1953年战争结束后就开始实行的全民医疗免费。
所以,在平壤市中心区宽阔的道路两旁,到处可见国家统一规划分配的高层住宅楼,反倒是一些间杂其中的老旧多层建筑才是平壤人工作和购物的地方。但是,无论是大街小巷,还是人来人往的金日成广场,每处都很整洁,没有垃圾也没有人随地吐痰。奇怪的是,平壤市内的街道上甚至看不到垃圾箱。
电视台曝光“奇装异服”
朝鲜禁止奇装异服,这包括:不能染发;女士不穿超短裙,不穿露肩的裙子;男子不穿短裤等。
城市里的男人,基本上是中山装、夹克衫,连风纪扣也扣得紧紧的,而穿西装系领带的,一般都是要与外国人打交道的商业人士。女性穿得倒很有特色,一类是套裙,以黑色为主,下面配短袜和皮鞋,或者运动鞋,还有大量穿民族服装的。
从2005年12月底开始,朝鲜中央电视台就不断地批评那些宁可长发披肩也不愿意梳辫子的妇女。“打扮怪异”、“头发超过三厘米”的男青年更是遭受了严厉的批评。部分“坏典型”甚至在电视上曝光,指出他们的姓名和住址,让人们引以为戒。
不过,有两种小饰物在朝鲜必不可少,一种是金日成头像,比较小。一种是劳动党的党徽。朝鲜人非常珍爱它们,不管什么衣服都要佩戴。而且徽章由各单位统一发放,真正是“有钱买不来”,据说丢失了会很麻烦,也严禁卖给外国人。
步行上班避免交通事故
在平壤,主要的公共交通工具是公共汽车、无轨电车、有轨电车以及由前苏联和中国援建的地铁。不过,由于能源短缺,朝鲜公路上汽车很少。公交车车次也不多,间隔时间较长,随处可见几十米的长龙排队等车。
在平壤,自行车也很少见,本以为自行车算是奢侈品,后来才了解到,因为骑自行车曾经引起过几起交通事故,朝鲜国家领导人金正日遂发出号召,鼓励人们走路上班,锻炼身体。因此,在上下班高峰的时候,平壤街道上到处是脚步匆匆的人群。步行两个小时上班并不稀奇。
没有手机不能上网只有一个中央台
在朝鲜,普通的民眾没有手机,也没法使用互联网。他们所说的上网,只是国内局域网,不与外界网络相连。而且,除了平壤两家高档涉外宾馆能收看国外电视台外,平壤之外的地区,人们只能看到一套朝鲜中央电视台的节目。而朝鲜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基本都是党政军的新闻,播音员语调深沉而激昂,令人感觉紧张而严肃。电影和电视剧也以反映抗美为主,兼有一些歌曲、舞蹈等文艺节目。《渴望》、《红楼梦》、《水浒》和《篱笆、女人和狗》等中国电视连续剧都曾在朝鲜引起轰动。
朝鲜的报刊、书籍种类也不多,只有在一些车站,旅游场所和涉外饭店才可以看到英文版的《平壤时报》、《朝鲜画报》等报纸。
金日成好像“金太阳”
领袖崇拜狂热已经在中国逝去了30年,在朝鲜却依然如故。4月15日是金日成生辰,朝鲜人把这天定为“太阳节”,作为朝鲜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而平日里,朝鲜人对这位国家领袖的敬爱之情,也是丝毫不减。
在朝鲜为外国游客设计的旅游线路上,与金日成相关的景点占据了大半。妙香山上的国际友谊展览馆就是必到景点之一。这里遥遥相对的两个展馆分别存放世界各地赠送给金日成和金正日的礼物,占地一万多平方米,大小五百多个房间。而无论是来自哪里的游客,进去后都首先要随朝鲜导游一起,恭恭敬敬地向金日成塑像一鞠躬。
在朝鲜人眼里,金日成是他们“永远的主席”。朝鲜官方还把金日成诞生的1912年定为“主体元年”,杂志封面上除了标明这是公元2007年X月号之外,还会写上“主体96年”。
(刘 芳摘自《东方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