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有一档热播剧叫《以家人之名》,讲述的是三个孩子陪伴成长的故事,有治愈人心的部分,也有鸡零狗碎的情节。
三个孩子分别是妹妹李尖尖、小哥贺子秋和哥哥凌霄,从名字就可得知,这三个同住一个屋檐的孩子并无血缘关系。
贺子秋的爸妈离婚了,妈妈把他留在了老家,小小年纪,不能上学,还得帮着干农活。李尖尖爸爸本来要和贺子秋妈妈组建家庭,但是贺妈却抛下孩子去深圳了,所以才有了子秋和李爸的缘分。李爸把子秋带回城里,和李尖尖一起抚养,成了尖尖的小哥。
其中有个情节特别触动我。
一天,贺子秋帮着李爸在面馆擦桌子,两位阿姨来吃面。饭中,一位阿姨家常唠嗑般地问子秋:“子秋,你妈妈什么时候来接你?你妈妈把你李爸钱拿走了,小心把你送回乡下去!”
闻之,小子秋的眼睛立马蓄满泪水,要哭出来的样子。身旁的李爸听了,上前嗔怪:“别当着孩子的面说这些!吃您的面吧!”
虽然那个阿姨应答:“哎,人家只是随口说说,不是故意的。”李爸还是把子秋拉到角落里安慰:“爸爸不会把你送回去……孩子,不哭啊!”
这一幕真的深深地触动了我,我想说的是,孩子天真无邪,童言无忌,可你是大人啊,大人讲话可得有忌讳吧?
其实,孩子特别容易当真的。
最近,“原生家庭”这个词被提及的频率特别高,好像成年后的性格缺陷都归因到幼时受过的创伤上。这也不无道理。但是,就算是在父母呵护下长大的孩子也有藏不住的疙瘩,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疙瘩也一直存在着,关键时候还是显露了,我暂且叫它“原生疙瘩”吧。
我自己就亲身经历过这种疙瘩带来的烦恼。
小时候,我生活在闽粤边界广东这边。因为爸妈在这边工作,自小就熟悉广东习俗,也习得广东口音的客家话(我们一般称为土话)。
我爸妈均是客家人,爸爸福建人,妈妈广东人。虽然如此,两省的口音有所区别,福建口音硬朗,广东口音更加软糯。耳濡目染,我自是广东口音更多一些,一张口大家就知道。即便如此,我一个小孩子哪里管得了这些地域差别呢?
直到回福建老家,我慢慢在心里生了疙瘩。
小孩子一见到大人,总是嘴巴很甜地打招呼问候。但是我收到的答复中总是夹带着一句:“哟,回来了,小广东(广东佬)。”从他们口中,我仿佛把“广东佬”归类为“贬义”的名词,而我的广东口音成了他们的调侃目标,好像我一开口就表明了我不是老家的人。
那时候我才上小学,被老乡们一人一句的“小广东”叫著,心里不是滋味:难道我不是这里的人吗?每次我爸爸听到别人这样调侃,没有嗔怪,只是当着大家的面对我说:“别听他们的,爸爸是哪里人,你就是哪里人。”就是爸爸的一句话,我今后都坚信自己的老家就在这里。
长大后,我自然明白老乡们的无心之举,但这种疙瘩伴随着我直到成年,至今我张口打招呼,还得先思量几番:“这个是广东口音还是福建口音?这个词在福建是这么念的吧?这样说正宗吧?”其实,有口音又如何呢?我说的还不是客家话吗?即便给自己心理暗示,也改不了我开口前必在脑中演练一番,如此折腾,我的话更少了,在老家就和蔫了的茄子似的。
都说乡音是一个人归属感的来源,一到故乡自然而然觉得亲切,安心。可是,为什么我回老家却觉得有些痛苦呢?不外乎是那些原声疙瘩还未消除罢了。
反观之,我在广东外公家却很自然,完全不必经过脑中排练,高兴的时候啪哩吧啦讲一堆话,和陌生的亲戚打招呼也轻车熟路。因为我知道,这里我不会收到“小广东”的调侃,我就是我,所以自然而然我心中的秤也偏向了这一边。在这里,我就是大雪过后的大萝卜——水灵灵的,特别甜。
在《以家人之名》剧中,虽然子秋被阿姨们开玩笑的场景只出现了一幕,但可想而知,这样的孩子放在现实生活中会经历多少不经意的玩笑话。孩子们之间相互调侃还算幼稚之举,但是搁在大人们身上,可要用点儿心思了。毕竟,孩子们童言无忌,大人们可得“言之有忌”才对啊!
长大了,明白老乡之间的调侃,都是熟人间自然流露的,但是孩子会花更长的时间来消除这些自幼生长起来的疙瘩,如同我一样。虽然我现在理解了,可我还是希望能少一点这样地域间的调侃,大人们无心,孩子们可都记着呢!
编辑/广丽
三个孩子分别是妹妹李尖尖、小哥贺子秋和哥哥凌霄,从名字就可得知,这三个同住一个屋檐的孩子并无血缘关系。
贺子秋的爸妈离婚了,妈妈把他留在了老家,小小年纪,不能上学,还得帮着干农活。李尖尖爸爸本来要和贺子秋妈妈组建家庭,但是贺妈却抛下孩子去深圳了,所以才有了子秋和李爸的缘分。李爸把子秋带回城里,和李尖尖一起抚养,成了尖尖的小哥。
其中有个情节特别触动我。
一天,贺子秋帮着李爸在面馆擦桌子,两位阿姨来吃面。饭中,一位阿姨家常唠嗑般地问子秋:“子秋,你妈妈什么时候来接你?你妈妈把你李爸钱拿走了,小心把你送回乡下去!”
闻之,小子秋的眼睛立马蓄满泪水,要哭出来的样子。身旁的李爸听了,上前嗔怪:“别当着孩子的面说这些!吃您的面吧!”
虽然那个阿姨应答:“哎,人家只是随口说说,不是故意的。”李爸还是把子秋拉到角落里安慰:“爸爸不会把你送回去……孩子,不哭啊!”
这一幕真的深深地触动了我,我想说的是,孩子天真无邪,童言无忌,可你是大人啊,大人讲话可得有忌讳吧?
其实,孩子特别容易当真的。
最近,“原生家庭”这个词被提及的频率特别高,好像成年后的性格缺陷都归因到幼时受过的创伤上。这也不无道理。但是,就算是在父母呵护下长大的孩子也有藏不住的疙瘩,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疙瘩也一直存在着,关键时候还是显露了,我暂且叫它“原生疙瘩”吧。
我自己就亲身经历过这种疙瘩带来的烦恼。
小时候,我生活在闽粤边界广东这边。因为爸妈在这边工作,自小就熟悉广东习俗,也习得广东口音的客家话(我们一般称为土话)。
我爸妈均是客家人,爸爸福建人,妈妈广东人。虽然如此,两省的口音有所区别,福建口音硬朗,广东口音更加软糯。耳濡目染,我自是广东口音更多一些,一张口大家就知道。即便如此,我一个小孩子哪里管得了这些地域差别呢?
直到回福建老家,我慢慢在心里生了疙瘩。
小孩子一见到大人,总是嘴巴很甜地打招呼问候。但是我收到的答复中总是夹带着一句:“哟,回来了,小广东(广东佬)。”从他们口中,我仿佛把“广东佬”归类为“贬义”的名词,而我的广东口音成了他们的调侃目标,好像我一开口就表明了我不是老家的人。
那时候我才上小学,被老乡们一人一句的“小广东”叫著,心里不是滋味:难道我不是这里的人吗?每次我爸爸听到别人这样调侃,没有嗔怪,只是当着大家的面对我说:“别听他们的,爸爸是哪里人,你就是哪里人。”就是爸爸的一句话,我今后都坚信自己的老家就在这里。
长大后,我自然明白老乡们的无心之举,但这种疙瘩伴随着我直到成年,至今我张口打招呼,还得先思量几番:“这个是广东口音还是福建口音?这个词在福建是这么念的吧?这样说正宗吧?”其实,有口音又如何呢?我说的还不是客家话吗?即便给自己心理暗示,也改不了我开口前必在脑中演练一番,如此折腾,我的话更少了,在老家就和蔫了的茄子似的。
都说乡音是一个人归属感的来源,一到故乡自然而然觉得亲切,安心。可是,为什么我回老家却觉得有些痛苦呢?不外乎是那些原声疙瘩还未消除罢了。
反观之,我在广东外公家却很自然,完全不必经过脑中排练,高兴的时候啪哩吧啦讲一堆话,和陌生的亲戚打招呼也轻车熟路。因为我知道,这里我不会收到“小广东”的调侃,我就是我,所以自然而然我心中的秤也偏向了这一边。在这里,我就是大雪过后的大萝卜——水灵灵的,特别甜。
在《以家人之名》剧中,虽然子秋被阿姨们开玩笑的场景只出现了一幕,但可想而知,这样的孩子放在现实生活中会经历多少不经意的玩笑话。孩子们之间相互调侃还算幼稚之举,但是搁在大人们身上,可要用点儿心思了。毕竟,孩子们童言无忌,大人们可得“言之有忌”才对啊!
长大了,明白老乡之间的调侃,都是熟人间自然流露的,但是孩子会花更长的时间来消除这些自幼生长起来的疙瘩,如同我一样。虽然我现在理解了,可我还是希望能少一点这样地域间的调侃,大人们无心,孩子们可都记着呢!
编辑/广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