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顷与平方米”的有效计算教学

来源 :小学阅读指南教研版(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顷的教学属于概念的教学,概念内涵的理解对学生却非常抽象,课前学生认识的面积都是可以用直观的形象来表示的,而公顷作为土地的面积单位,属于大的面积单位,学生很难在头脑中建立表象,怎样才能更有效的进行公顷与平方米的互换计算教学呢?
   一、寻找合适的生长点
   从学生的知识经验出发,小的面积单位都是同学们熟悉的,当出现大的面积时,学生的知识储备是不够的。
   首先引导学生复习旧知、导入生疑。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面积单位?追问:你能用手比画一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吗?(学生比划:1平方厘米指甲板大小,1平方分米一个手掌大小,1平方米可以请两个学会用手搭一搭,一人不能比画,可以请两个同学合作比画)
   我这样设计的意图:知识的掌握还在于它的运用,学生用生活中熟悉的物体面来表示一个单位面积的大小,从而更好地去认识其他面积提供感知的依据,既是复习旧知,也为下面的公顷学习奠定更好的基础。
   如何表示教室的面积,操场的面积呢?你有什么方法呢?测量土地的面积时确实有一个更大的土地面积单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公顷这个土地面积单位。(出示课题:认识公顷)新知识的出现不是独立存在的,需要我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学习经验来解决新的问题,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
   揭示出“公顷”,学生这时对公顷的认识是:这只是个词语,学生认识还没有完全站在数学的角度,从1平方米到1公顷,它们之间的跨越已经超出了学生的思维宽度,只有当学生感觉目标就在眼前时,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从学生比较容易感知的长度入手,再建立面积的概念,有了100米的模型,边长100米的正方形表象就能在头脑中建立,它的面积就是1公顷,学生对1公顷的认识就会比原先的认识更深刻了。
   二、建立飞跃的新起点
   对于这部分的内容,我采用:“算”、“找”、“生活中去感受”的方法逐步深入的。
   公顷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很难用直观的形状来比划,这时候需要借助学生的数学知识帮助我们建立一个公顷的表象,为下面的感知教学奠定一个理论基础。引导:体育课上100米大家都跑过吗?你能想象100米有多长吗?(出示100米跑道图)如果用4条100米的跑道围成一个正方形,你能计算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吗?
   由学生小结:在数学中,我们把边长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规定为1公顷,通过计算我们又知道,这样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0000平方米。你能体会这样1公顷的大小吗?
   接着找一找“公顷”。提问:学校的操场有1公顷大吗?出示:课前,我们分组请28个同学手拉手围成了一个正方形,这样围成的正方形的面积大约是100平方米。(出示照片,学生感知100平方米的大小。)大家都围过,你能体会这100平方米的大小吗?引导:100个这样的正方形的面积大约是10000平方米,也就是1公顷,现在你能想象出1公顷的大小吗?
   先认识部分再认识整体,在比较中完善对新知识的认识,这样的过程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和认知规律。
   怎样才能找到这个知识的生长点,建立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联系呢?让28个同学手拉手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图形的面积是孩子能借助经验找到的。为什么书上要借助100平方米的面积,作为认识1公顷的“桥梁”呢?当学生的思维不能一下子找到落点时,我们要给孩子找到一个支点,这样才便于第二次飞跃。学生对于10倍的关系非常熟悉,对于100倍的关系不算陌生,教材中刚学习面积单位时,就引导学生在平面图上直观感知100倍的关系,但是1000倍,甚至10000倍学生肯定没有任何参照物来进行直观认识。100平方米就是学生认识公顷第二次飞跃的起点,当学生围出100平方米后,再去建立100倍的大的面积表象,这是学生思维所能到达的,从1公顷到100平方米到1平方米,学生找到了思维的起点,建立起1公顷的表象就会更容易了,而且这样的表象建立会像学生们学习小的面积单位一样,是完全可以来进行比划的。
   三、强化知识的立足点
   引导:不知不觉,大家把所带的问题都解决了,不但知道了1公顷有多大,还知道了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让我们一起来用公顷的知识,帮虫虫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公顷和平方米单位互化题,学生自练交流:虫虫小朋友,今年暑假去了一次北京给我们带来了这样一个问题!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天安门宣告成立以后,天安门广场经过3次大修整,变成如今的这个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00米的世界上最大的广场。你能计算天安门广场有多少平方米?合多少公顷?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的正中心,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00米,总面积44公顷,可以同时容纳100万人集会,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我国的国庆盛典都是在天安门广场举行。
   再引入题目:有一个足球场,长110米,宽75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这个足球场的面积有1公顷吗?
   学生计算,演示过程进行校对。
   通过计算,学生对生活中的土地面积,从形状到计算就有了整体的感受,再通过与熟悉的面积进行转化,从而达到掌握新知识的目的。
   只有对内涵的认识深刻了,教师的“举一”才算充分,学生的“反三”才能更全面,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学生借助对1公顷的初步认识,去感知生活中的1公顷,找准公顷与平方米的关系;利用已有的求面积的方法解决一些面积计算与转化的问题;利用对1公顷的认识,去了解周边熟悉的面积,加深对1公顷的理解;将所学知识自觉应用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上,把数学知识变成了一种生活技能。这样才能体现数学的价值,学习数学的价值。
  (江苏省江都市仙女镇张纲小学)
  
其他文献
在两年前的一次关于自闭症儿童的志愿服务中,自闭症儿童的生活现状及家长的无奈深深触动了我的心。我想到以自闭症儿童为题材进行拍摄并举 In a volunteer service for chil
“温故而知新”,小学数学作业就是一种有效的“温故”途径。目前,广大教师正在积极参与小学数学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潜心探索课堂教学方法。有的教师而忽略了数学作业的研究,数学作业设计成为日常教学的一块空白地带,没有把每天的作业设计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做。作业设计的“三个单一”现象非常普遍,即作业要求单一,作业题型单一,作业评价单一。《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
期刊
本学期我任教的是六年级的课程。考虑到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不少了单词和句型,也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但是许多孩子却怕了写作,写出来总是干巴巴的几句话。可是在语言技
期刊
生活处处皆语文。所以新课标倡导语文教学要“生活化”,学生生活要“语文化”。现实生活是语文教学的灵犀活水,语文与生活紧密相连,在生活中学语文,不断提高听、说、读、写和交际能力,把语文教学渗透于学生的生活中去,使生活真正成为语文教学的灵犀活水。   一、挖掘生活资源,实现语文教学与生活实践的和谐统一    1.走进生活教语文    小学语文内容丰富,要找准教学与学生生活的最佳结合点,使教学更贴近
期刊
语文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2001年《语文课程标准》给语文以全新的定位。然而,现实并不如想象中那般美好,我们时不时地看到这样的现象:错位——非语文的东西“越俎代袍”;不到位——工具性“流于形式”;越位——人文性“大红大紫”。语文终究存在着“人文过盛,工具不力”的种种迹象,这就暴露了当前语文教学中的一个不良倾向,对“人文性”的认识不清和肆意夸大,导致了“人文性”的过度“
小学科学是一门以探究为核心的学科。实验教学是学习科学知识、技能的主要途径和培养科学素养的重要手段。科学实验是一个动态的,不断产生新问题、新目标的过程。所以,科学实验预设问题的研究对促进小学科学深化有重要的意义。   一、内涵主导式,生成教学预设   科学内涵是组织科学教材的核心线索,是组织课堂活动序列首要依据。充分发掘教材内涵,把握好活动,是提高教学活动效率的保证。在教学中预设几种可能出现的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