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受欺负了!我们怎么办?

来源 :为了孩子(3~7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s004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孩子在一起玩,打打闹闹是常有的事。这些行为,我们只是说“欺负”或者“被欺负”,但若放任不管,变成大孩子之间的“欺凌”现象就严重了。上一期,我们讲了怎样减少孩子的攻击性行为,那么,在同伴交往中,孩子要是受欺负了,该不该还手呢?爸爸妈妈需要介入吗?怎样避免孩子受欺负呢?这一期,集中讲讲3~7岁孩子面对同伴欺负时的一些应对方法。
  避免两件事
  孩子需要在与人交往中理解和建立社会规则,了解人际关系,认识和表达情绪等。我们的目标是发展孩子的社会认知和社会性技能。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首先需避免以下两件事情。
  把孩子们间的打打闹闹、不小心的行为一律视作“欺负”。父母因心疼孩子“被欺负”,就不让孩子和别人一起玩,或者一味指责别的孩子,这都是得不偿失的。这样的做法对培养孩子的社会认知和社会性技能没有帮助。
  忽视孩子的感受。有时孩子之间互相打趣、玩闹,如果双方都觉得好玩,那通常没有关系。如果有一方觉得不好玩,受到伤害,父母就不应该顾及别人的面子而忽视自己孩子的感受。这时,父母需要制止那些行为,或者教孩子怎么制止那些行为。
  不要轻易代劳
  通常3~7岁的孩子之间可能因为不守规则或动作粗鲁,对他人的身体造成一定损伤,或者语言上嘲笑、攻击别人,总体来说,伤害程度没有大孩子欺凌现象那么严重。有的父母一看孩子“吃亏”了,就迫不及待地亲自解决问题。这样的话,孩子没有得到实战锻炼,如果有一天父母不在场,他们很难独立处理。所以,父母不要轻易代替孩子解决问题。
  比如,有段时间,大宝跟我说不喜欢安德鲁,因为他有时会动手动脚。美国课堂里发生的事,特别是行为问题,老师是密切关注的。我想老师没有注意到,应该程度比较轻。我就和大宝说,下次遇到类似事情时要冷静地告诉对方不要这样做,然后不要理他,或者告诉老师。有一天放学,大宝说不喜欢今天的体育课,因为安德鲁踢他。我立刻写信和老师沟通。老师也正好要给我写信。她说,安德鲁这个孩子今天踢了好几个孩子,已经教育过他了。我也把我和大宝的对话告诉了老师,请她关注一下安德鲁的行为。我想现在孩子年龄还小,危害还不是特别大,正好是学习怎么应对这类行为的机会,所以我想尽量让孩子自己去处理。当然我及时和老师沟通,因为老师可以替我观察和帮助孩子。
  没多久,大宝回来说:“我和安德鲁成为朋友了。”原来他们合作完成了一个大作业,这个机会促成两个人变朋友了。这也让我认识到,学龄前阶段的孩子们都在学习规则和人际关系,我们尽量正面引导,他们的行为也比较容易矫正,关系也会随之改善。我很高兴没有介入太多。希望孩子能从中学习到怎么保护自己,积极和别人打交道。
  教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理解别人
  学龄前儿童语言表达能力迅速增长,同时理解他人意图的能力也进步了,并慢慢具备了同情心和同理心。当孩子发生矛盾时,我们不要随意贴上“欺负”或者“被欺负”的标签,因为很多3~7岁的孩子并不是有意要伤害别人,有时是讲话或者行为没轻没重引起的,或者是试探别人的底线。这些情况我们都可以让他们用语言沟通来解决。
  当孩子有争执时,先让他们安静下来,鼓励他们说清楚发生了什么。不管当时看上去是“弱势”的那个,还是“强势”的那个,都有机会来说清楚。可能双方各执一词,可以让他们说一说,各自想得到什么,还想不想在一起玩。如果不想在一起玩,就请自己去玩。如果还想在一起玩,孩子要讲一下对别人的期望(希望对方怎么样),对自己的要求(我应该怎么做),然后按着这些要求来做。通过这些练习,希望孩子了解到,如果你不喜欢跟一个人玩,可以走开;或者还想一起玩,大家说说清楚,我们应该怎么在一起玩。
  比如,我家两个孩子有时在一起玩时,也会为了“你多一块乐高啊”、“我多玩一下玩具啦”而闹矛盾。经过我一两年的反复提醒和练习,他们6~7岁时基本能够自己解决争执了。很重要的一点是,他们学会了表达自己,理解别人。当一个孩子说:“你这样对我,我很不开心。你想想如果我这样对你,你会怎么想?”另一个孩子就默默地同意,于是两个人又可以玩到一起。
  在外面玩,有时也会碰到一些小朋友不守规则的事情,这时也要鼓励孩子大声说出来。一方面,大声说出来,说不定可以制止不守规则的行为;另一方面,大声说可以引起成人的注意,如果需要帮助的话,成人可以介入。3~7岁的孩子,有时候他们需要成人适度的帮助和保护。
  比如,大宝小宝在户外的游玩场所会跟一些不认识的小朋友一起玩。有一次他们排队玩滑滑梯,有个孩子插队。当时4岁多的小宝大声说:“不要插队!请到后面排队。”我听到了,在旁边看着没说话。幸好那个孩子被这么一说,也觉得自己做得不对,就去排队了。如果说他依然插队,或者他要打小宝,那么我在旁边肯定要制止。
  避免受欺负的一些小策略
  如果在语言沟通无法解决问题的情况下,也就是说有的孩子是故意想伤害别人,可以教孩子一些小的方法避免受到伤害。
  1.鼓励孩子多交几个好朋友。往往几个好朋友在一起的时候,别人就不会来挑衅。在课间休息或者在户外活动场所游戏时,找到一两个朋友在一起玩。
  2.学会情绪调整。经常和孩子讨论情绪和情绪调整。当遭到挑衅时,如果表现得很生气或者哭起来,这会让挑衅的人觉得自己很成功,会越发来挑衅。和孩子一起练习怎么冷静下来,比如数数、深呼吸、摆出一副漠不关心的神色。
  3.离开现场。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和挑衅的孩子争辩,忽略他们,争取迅速离开。
  4.告诉成年人。尤其是父母,我们要让孩子明白我们的立场。有些孩子会觉得自己被别人欺负是自己的错,也不敢告诉父母。父母要让他们明白,这不是他们的错,表明父母支持他的立场。有的孩子会觉得,如果告诉成人就是打小报告,不愿意跟成人说。告诉孩子如果有的行为是危险的,或者紧急的、会伤害别人的,就要告诉成人,不能算打小报告。
  5.自己做个友善的人。如果看到别人被欺负,不要在旁边围观,嘲笑,而是去告诉成人,对被欺负的人要友善。
  此外,创造好的大环境是减少欺负和受欺负现象的根本,这需要整个社会的努力。家庭、学校、社会形成一股合力,来引导孩子从小遵守好的规则,纠正错的行为。
  作者简介
  陈忻,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心理学博士,世界儿童发展研究协会会员。专注于研究婴幼儿心理发展,著有《高效能父母的21个教子习惯》(全新修订版)等。在教学、研究、带俩娃的过程中,感悟和分享有趣又充满启迪的发展心理学常识。
其他文献
最近有个美国小男孩的故事被热传:9岁的小凯恩放假了没人陪,就每天到爸爸店里“坐班”,因为有大把的时间,他用店里废弃的纸箱搭出了“游乐园”,并设计成了付费游戏。 一天,一个独立制片人偶然走进了路边的这家小店并付费玩起了他设计的游戏,制片人玩得很起劲(当然也是被凯恩的创意和执着所感动),就决定给凯恩拍个纪录片并放到了视频网站,结果立马就火了,10天获得了500万点击,并为凯恩筹到17万美元的教育基金,
期刊
受传统思想影响,不少家长觉得胖嘟嘟的孩子可爱又健康。调查显示,近年我国城市少年儿童的超重率为8.1%,肥胖率为3.6%,短短20年,儿童肥胖症率飚升了8倍多!  其实,肥胖孩子有很多健康隐患,爸爸妈妈们一定要改变观念,引起重视,有意识地进行干预。由于儿童期生长发育的特殊性,孩子不适合用减肥药,除了体育锻炼外,饮食调理就成为防治肥胖病的重要手段。荷叶米仁粥  小小年龄就肥胖,危害多多  孩子一旦过于
期刊
西蒙·斯宾 (澳洲)(配专家照片)  澳洲墨尔本艺术教育机构Artplay 总监,这个由墨尔本政府创立的儿童艺术中心每年举行超过300个艺术工作坊的艺术活动以及各类展演,传递墨尔本的多元文化价值观。  西蒙是一个艺术家,也是一个艺术教育家,大部分时间是跟孩子们一起度过的,有三十多年的艺术教育经验。他认为好的艺术教育应该最大程度地尊重“孩子的声音”,给孩子充分的自由,给孩子犯错的权利。而澳大利亚就做
期刊
毕加索是西班牙著名的现代派画家,是20世纪现代艺术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是一个多产的画家,在他92年的生命里,共创作出了二万多件作品,包括油画、素描、雕塑、拼贴、陶瓷等。  大师的故事  毕加索1881年生于西班牙,他的爸爸在一所艺术工艺学校当美术教师,毕加索自记事起就与画笔为伴。  学生时代的毕加索,虽然有着惊人的绘画天赋,但他在校园里的种种表现,常常被同学讥讽。有时,同学们走到毕加索面前,故意
期刊
巧手妈妈有空的时候和孩子一起揉揉面团,做做面点,然后送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孩子感受做美食乐趣的同时,还能学会分享和感恩,一举多得,何乐不为?  蘑菇馒头  材料:  中筋面粉300克,清水150克,酵母粉4克,白糖10克,盐2克,可可粉、豆沙馅适量。  做法:  1.水里加入酵母粉溶化,然后加入面粉、盐、白糖,揉成光滑的面团后,盖上湿布发酵约1.5小时,当面团发到原来的2倍大就可以了。  2.取
期刊
专栏作者的话:  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古人曰:“读万卷书不如走万里路。”旅行,也许是孩子成长了解世界最生动的教育方式了。爸爸妈妈们,让我们一起牵起孩子的小手,一起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走遍世界的千山万水。  荀子在《劝学》中曾曰:“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古人的这种“走出去”感受自然的学习方式,一直是我推崇的。  深秋的周末,来一次“寻古探幽”的亲子之旅,再棒不过了。离
期刊
步行是日常出行方式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平均约30%的日常出行是步行。但是,步行安全却往往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道路空间被优先分配给机动车,许多城市的小汽车甚至允许停靠在人行道上,导致行人需要在非机动车道甚至是机动车道上行走;许多街道甚至没有人行道,道路空间被其他活动占据;很多幼儿园、小学在上学、放学期间,园门口被接送孩子的私家车占用了校园门口本来就不宽敞的道路的两侧,再加上电瓶车、电动车,使得校门前的
期刊
维罗尼可·拉班(法国)(配专家照片)  法国造型艺术家,在法国波尔多当代艺术博物馆(CAPC)专职负责儿童艺术工作室及夏季工作坊活动。  维罗尼可作为一位造型艺术家,从事当代艺术教育工作已经二十多年了。她认为艺术教育的形式是多样化的,不过无论何种形式的艺术教育,都是为了让孩子们学习艺术,学会用另外一种方式将自己展现给这个世界,并在这个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那么爸爸妈妈可以如何引导孩子步入神
期刊
提姆·布登  英国剪纸艺术家、台北当代艺术馆首席讲师。  抽象艺术让很多人感到难以理解,提姆用了一个巧妙的方式开启了我们的抽象艺术之门——他在报纸中间捅个洞,把手伸进去,握住笔,让报纸挡住自己的视线,看不到笔尖,然后用眼睛观察桌上剪刀的轮廓,凭着感觉,用手画剪刀。这样画出的东西,一半是自己看到的,而另一半则是你头脑中的影像。卸去报纸,画纸上的“剪刀”虽然看上去有点奇怪,但它的确还是有剪刀的大致模样
期刊
傅军(中国)  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副馆长,近年来,独立或参与策划许多大型学术性展览并且非常关注儿童艺术教育。  傅军有一个现年10岁的儿子。从儿子3岁左右开始,逢年过节或者出国旅行,她都是一有机会就带他去参观美术馆。如今的儿子在老师和周围很多人眼里已经俨然成了不折不扣的“小艺术家”了,这跟平时的耳濡目染是分不开的。  傅军认为美育不同于一般性的知识教育,是一种长时间的文化熏陶,不可一蹴而就,更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