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讲台让给学,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时,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地一步一步训练学生,对学生的要求逐步提出,慢慢拔高要求,不能急于求成。如:学会倾听;培养说的能力;掌握协作、帮扶的方法等,都要循序渐进地训练学生。
【关键词】计划;逐步;效果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尝试,不断修正,逐步逼近客观事实或真理的过程。既然是一个过程,就需要让学生充分去经历,去体验,去回味,去思考。而经历,体验,回味,思考都需要有充足的时间为前提。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提示,可以提供适当的支持,但心急不得,需要有鼓励“不要紧,慢慢来”的耐心。特别是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综合能力的提升,是一项复杂、长期的训练工作,欲速则不达。
当我们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讲台让给学,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时,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地一步一步训练学生,对学生的要求逐步提出,慢慢拔高要求,不能急于求成,一定要耐住性子,慢慢引导。因为课程改革不是水中望月,它需要一代或几代人踏踏实实的努力,要我们付出辛勤和汗水,不是一个号令、一段时间就可以立竿见影的。
学生学习的主战场在课堂,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只有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学习需要,学生才能真正去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适应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获得学习效果的能力。它是一种综合能力,既包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技能,又包含形成自主内化知识和把知识转化为才智的能力。所谓内化知识,是指学习者把习得的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和认知结构之中,使新、老知识相融合产生新的知识系统认知结构。所谓把知识转化为才智,是指学习者把掌握的知识转化为能在新的情境或客观实际中灵活、机智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致进行创造的智慧和才能。因此,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在教学实践中反复训练、逐步培养起来的,又在学习实践中反复运用不断提高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
例如,我构建“研读文本,悉心备课——个性朗读,议中促学——展示学习成果,彰显个性风采”的教学结构,更新发展到:“文本批注,悉心备课——个性朗读,议中促学——成果汇报,阅读拓展——梳理提高,总结升华”的课堂结构。需要用一个月的时间,着手训练学生“批注”的方法;“备课”的方法;“个性朗读”的方法;“组长管理”的方法;“讨论交流”的方法、“学习成果汇报”的方法。但这些内容训练了,不能就画上句号,须得视学生实际情况,不断训练,直到学生提高认识,掌握学习方法,获得自身发展,学习效果显著加强了,自身能力有所提高了,教师可以安心放手了。在一次问卷调查中,学生这样说道: 李桂花:
感谢谢老师的教学方法,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感谢老师耐心的培养,让我的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妈妈常常说:桂花现在很会说话了,讲得头头是道。
陈彩燕:
我喜欢进入谢家碧老师的语文课堂,不仅让我扎实学到了语文知識,我还特别喜欢批注、设计练习题、探究目标的展示设计,因为这些让我养成了爱动脑筋的习惯,当我的创新设计获得同学们的掌声时,我感到特别有趣和快乐。
刘佳怡:
我认为谢老师这种教学方法好,让我不断展开想象,我从一个胆小的女孩,变成了一个大胆、大方、自信、勇敢的女孩了。记得一次,我没有把课文理解透,后来通过讨论、展示讲解,帮助了我理解透了。
……
古人说得好:“善学者教师安逸而功倍,不善学者教师辛苦而功半”,一个学生有了自学能力,他就可以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将来长大参加了工作,他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继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去自由探索,去发明创造。学生会学习,善于学习,老师也获得一身轻松,再也看不到“离开老师,自己寸步难行”现象。所以,用长远的眼光来看,耐心细致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有重要意义的。
孔子说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这句话说明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与人之间的协作显得越来越重要,在语文学习领域,我们要积极倡导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进行合作学习,因为,小组合作学习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较为轻松、自主的学习环境,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强化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责任感,和对自己同伴学习进展的关心可以提高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但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必须要在明确培养内容的前提下,循序渐进地训练学生。
1、让学生学会倾听。
有效的合作学习最基本的条件是会倾听别人的发言,吸取他人的见解,从而修正自己的想法,指导自己的行动。而小学生经常是几个同学围在一起,我说我的,你说你的,等大家把自己的想法说完,等到反馈的时候,还是说:我觉得……我认为……不能达到小组共识。针对这一点,刚开始时就应进行强化训练,如:合作之前教师先说明要求;当一个人说的时候,另外的人要注意听,并要用眼睛注视对方,赞同对方观点的可点头示意;不赞同的等他讲完了再发表自己的意见,不能插嘴;合作结束后可让同学说说:你觉得小组中刚才谁的观点最精彩?讲得更完美?谁听得最认真?让学生自己来评价,通过比较和小结,从而养成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好习惯。当然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一定要适当地关注,对几个听得认真的同学要当场表扬和鼓励,激励其他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意识到认真倾听的好处。
2、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会说,是有效合作学习的又一基本条件。有的学生思维敏捷,语言表达能力强,因此,合作一开始,他就有话说,而且能把要讨论的话题用最适当的语言表述得一清二楚;而一些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的学生不敢说,也无需再说出自己的还未成熟的观点。这样不但不能达到合作学习的初衷,也无法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第一,鼓励学生敢说。合作前,教师可以运用向导性语言,如:“对于这项活动内容,老师希望其中一个小组的同学能够先说自己的观点。”在小组合作时,老师及时鼓励一些思维能力弱、不善言谈的学生发言,用期待的眼神注视他,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给予表扬;合作结束后,先问一问:“你们小组还有谁没来得及说?”如有,教师就给他一个机会:“请你在全班同学面前说一说,好吗?”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使学生们都知道合作时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第二,培养学生能说。当学生基本都敢说后,教师应适时发挥那些思维敏捷、表达清楚学生的作用。再反馈是让他们带头先说,还是引导大家参与评价和学着说。让学生知道,发表自己观点的时候应该声音响亮,语句通顺,吐词清晰,有理有据,有自己的见解,敢说别人想不到的话,以提高学生能说的水平。
第三,让学生学会争辩。合作学习时,对一个问题,常常会有不同的观点,学生往往会有自己的看法,却不一定能够很好地表达,在合作学习中要训练学生准确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意思,鼓励学生敢于补充、敢于质疑。例如“我代表我们小组汇报,我们小组的观点是……”,“我来补充第一位同学说的……”,“我来总结一下他们的观点……”“我来评价一下他们的发言……”“我认为……”等等。教师在课堂上还要学会“放手”即要相信学生的能力,给学生合作学习提供自由的空间,让学生敢说、愿说、会说,让学生在争辩中明理,达成共识,使合作学习能真正达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效果,并从中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协作的能力,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3、教会学生帮助同伴的方法。 在语文学习中,任何一项教学内容,都有部分学生会遇到困难,除教师辅导外,教会学生运用“一帮一”的方法去组织合作学习,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明白在有限的时间内有些事情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集体的力量才能获得成功,合作意识也随之产生了。
4、让学生学会协作。协作是合作的核心,在语文教学中,有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较强,有的动手能力较强,有的朗读能力强,有的分析严密。在合作学习中要培养学生取长补短、相互启发。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信心、力量、愿望,我们要让学生明白,在相互尊重、相互配合、共同努力中,就能获得各自的成功,促进自身知识和能力的发展。
主动参与、善于合作、乐于探究,这是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教学中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是合作的前提,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与人相处、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品质,健康地发展,才是我们的宗旨。只有正确认识合作学习,才能发挥它更大的效应。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创新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善于创造条件放手让学生自主參与学习活动,让学生真正地参与知识的探究学习过程中,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落实到语文课堂教学的各个具体环节中,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其实,每个进入到“教与学方式转变”实践的老师,都会经历一个迷茫——懵懂——尝试——明晰的过程。只要我们肯动脑筋,有足够的耐心,坚持不懈,去探索一种适合自己及学生的办法,营造民主、合作、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主地去看书、去思考、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掌握自学方法,探索知识的规律,得到自身磨练。最后都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畅快!
笔者相信,今天的学生,只要在老师的带领下,远行无急步,学生在掌握知识同时,真正具备了学习能力,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合作,他们在未来世界的高科技挑战中,将会娴熟地运用学习能力,发挥敏锐的才智,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成为生活的强者、时代的强者!
参考文献:
《对抗语文》《教育的危机》
作者简介:
谢家碧,女,生于1965年1月15日,籍贯四川,工作单位:深圳市福田区华新小学。小学高级教师,大学本科。主要研究方向是:语文教与学方式转变。
【关键词】计划;逐步;效果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尝试,不断修正,逐步逼近客观事实或真理的过程。既然是一个过程,就需要让学生充分去经历,去体验,去回味,去思考。而经历,体验,回味,思考都需要有充足的时间为前提。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提示,可以提供适当的支持,但心急不得,需要有鼓励“不要紧,慢慢来”的耐心。特别是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综合能力的提升,是一项复杂、长期的训练工作,欲速则不达。
当我们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讲台让给学,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时,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地一步一步训练学生,对学生的要求逐步提出,慢慢拔高要求,不能急于求成,一定要耐住性子,慢慢引导。因为课程改革不是水中望月,它需要一代或几代人踏踏实实的努力,要我们付出辛勤和汗水,不是一个号令、一段时间就可以立竿见影的。
学生学习的主战场在课堂,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只有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学习需要,学生才能真正去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适应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获得学习效果的能力。它是一种综合能力,既包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技能,又包含形成自主内化知识和把知识转化为才智的能力。所谓内化知识,是指学习者把习得的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和认知结构之中,使新、老知识相融合产生新的知识系统认知结构。所谓把知识转化为才智,是指学习者把掌握的知识转化为能在新的情境或客观实际中灵活、机智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致进行创造的智慧和才能。因此,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在教学实践中反复训练、逐步培养起来的,又在学习实践中反复运用不断提高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
例如,我构建“研读文本,悉心备课——个性朗读,议中促学——展示学习成果,彰显个性风采”的教学结构,更新发展到:“文本批注,悉心备课——个性朗读,议中促学——成果汇报,阅读拓展——梳理提高,总结升华”的课堂结构。需要用一个月的时间,着手训练学生“批注”的方法;“备课”的方法;“个性朗读”的方法;“组长管理”的方法;“讨论交流”的方法、“学习成果汇报”的方法。但这些内容训练了,不能就画上句号,须得视学生实际情况,不断训练,直到学生提高认识,掌握学习方法,获得自身发展,学习效果显著加强了,自身能力有所提高了,教师可以安心放手了。在一次问卷调查中,学生这样说道: 李桂花:
感谢谢老师的教学方法,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感谢老师耐心的培养,让我的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妈妈常常说:桂花现在很会说话了,讲得头头是道。
陈彩燕:
我喜欢进入谢家碧老师的语文课堂,不仅让我扎实学到了语文知識,我还特别喜欢批注、设计练习题、探究目标的展示设计,因为这些让我养成了爱动脑筋的习惯,当我的创新设计获得同学们的掌声时,我感到特别有趣和快乐。
刘佳怡:
我认为谢老师这种教学方法好,让我不断展开想象,我从一个胆小的女孩,变成了一个大胆、大方、自信、勇敢的女孩了。记得一次,我没有把课文理解透,后来通过讨论、展示讲解,帮助了我理解透了。
……
古人说得好:“善学者教师安逸而功倍,不善学者教师辛苦而功半”,一个学生有了自学能力,他就可以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将来长大参加了工作,他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继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去自由探索,去发明创造。学生会学习,善于学习,老师也获得一身轻松,再也看不到“离开老师,自己寸步难行”现象。所以,用长远的眼光来看,耐心细致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有重要意义的。
孔子说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这句话说明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与人之间的协作显得越来越重要,在语文学习领域,我们要积极倡导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进行合作学习,因为,小组合作学习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较为轻松、自主的学习环境,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强化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责任感,和对自己同伴学习进展的关心可以提高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但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必须要在明确培养内容的前提下,循序渐进地训练学生。
1、让学生学会倾听。
有效的合作学习最基本的条件是会倾听别人的发言,吸取他人的见解,从而修正自己的想法,指导自己的行动。而小学生经常是几个同学围在一起,我说我的,你说你的,等大家把自己的想法说完,等到反馈的时候,还是说:我觉得……我认为……不能达到小组共识。针对这一点,刚开始时就应进行强化训练,如:合作之前教师先说明要求;当一个人说的时候,另外的人要注意听,并要用眼睛注视对方,赞同对方观点的可点头示意;不赞同的等他讲完了再发表自己的意见,不能插嘴;合作结束后可让同学说说:你觉得小组中刚才谁的观点最精彩?讲得更完美?谁听得最认真?让学生自己来评价,通过比较和小结,从而养成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好习惯。当然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一定要适当地关注,对几个听得认真的同学要当场表扬和鼓励,激励其他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意识到认真倾听的好处。
2、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会说,是有效合作学习的又一基本条件。有的学生思维敏捷,语言表达能力强,因此,合作一开始,他就有话说,而且能把要讨论的话题用最适当的语言表述得一清二楚;而一些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的学生不敢说,也无需再说出自己的还未成熟的观点。这样不但不能达到合作学习的初衷,也无法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第一,鼓励学生敢说。合作前,教师可以运用向导性语言,如:“对于这项活动内容,老师希望其中一个小组的同学能够先说自己的观点。”在小组合作时,老师及时鼓励一些思维能力弱、不善言谈的学生发言,用期待的眼神注视他,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给予表扬;合作结束后,先问一问:“你们小组还有谁没来得及说?”如有,教师就给他一个机会:“请你在全班同学面前说一说,好吗?”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使学生们都知道合作时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第二,培养学生能说。当学生基本都敢说后,教师应适时发挥那些思维敏捷、表达清楚学生的作用。再反馈是让他们带头先说,还是引导大家参与评价和学着说。让学生知道,发表自己观点的时候应该声音响亮,语句通顺,吐词清晰,有理有据,有自己的见解,敢说别人想不到的话,以提高学生能说的水平。
第三,让学生学会争辩。合作学习时,对一个问题,常常会有不同的观点,学生往往会有自己的看法,却不一定能够很好地表达,在合作学习中要训练学生准确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意思,鼓励学生敢于补充、敢于质疑。例如“我代表我们小组汇报,我们小组的观点是……”,“我来补充第一位同学说的……”,“我来总结一下他们的观点……”“我来评价一下他们的发言……”“我认为……”等等。教师在课堂上还要学会“放手”即要相信学生的能力,给学生合作学习提供自由的空间,让学生敢说、愿说、会说,让学生在争辩中明理,达成共识,使合作学习能真正达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效果,并从中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协作的能力,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3、教会学生帮助同伴的方法。 在语文学习中,任何一项教学内容,都有部分学生会遇到困难,除教师辅导外,教会学生运用“一帮一”的方法去组织合作学习,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明白在有限的时间内有些事情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集体的力量才能获得成功,合作意识也随之产生了。
4、让学生学会协作。协作是合作的核心,在语文教学中,有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较强,有的动手能力较强,有的朗读能力强,有的分析严密。在合作学习中要培养学生取长补短、相互启发。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信心、力量、愿望,我们要让学生明白,在相互尊重、相互配合、共同努力中,就能获得各自的成功,促进自身知识和能力的发展。
主动参与、善于合作、乐于探究,这是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教学中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是合作的前提,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与人相处、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品质,健康地发展,才是我们的宗旨。只有正确认识合作学习,才能发挥它更大的效应。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创新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善于创造条件放手让学生自主參与学习活动,让学生真正地参与知识的探究学习过程中,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落实到语文课堂教学的各个具体环节中,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其实,每个进入到“教与学方式转变”实践的老师,都会经历一个迷茫——懵懂——尝试——明晰的过程。只要我们肯动脑筋,有足够的耐心,坚持不懈,去探索一种适合自己及学生的办法,营造民主、合作、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主地去看书、去思考、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掌握自学方法,探索知识的规律,得到自身磨练。最后都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畅快!
笔者相信,今天的学生,只要在老师的带领下,远行无急步,学生在掌握知识同时,真正具备了学习能力,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合作,他们在未来世界的高科技挑战中,将会娴熟地运用学习能力,发挥敏锐的才智,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成为生活的强者、时代的强者!
参考文献:
《对抗语文》《教育的危机》
作者简介:
谢家碧,女,生于1965年1月15日,籍贯四川,工作单位:深圳市福田区华新小学。小学高级教师,大学本科。主要研究方向是:语文教与学方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