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风后遗症 针灸 推拿 调神 体会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3.186
中风是老年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威胁着民众的健康及生活质量,是当今世界对人类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特点,由于医学科学的迅猛发展,诊疗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对疾病的重视和治疗的及时,中风的死亡率有所下降,虽致残程度有所下降,但致残率仍居高不下,大约有80%的存活者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即中风后遗症,由于医疗费用的提高,中风患者的生活护理难度大,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降低致残率、降低致残程度、提高康复速度及康复疗效是治疗中风患者的关键,在临床实践中运用针灸推拿配合调神疗法综合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全部病例符合中风的诊断标准,主要表现为中风。康复治疗从发病后1周开始。经过针灸推拿精神调摄综合治疗,患者康复速度较快,疗效较为满意,有些仍留有轻重不等的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口眼蝸斜、吞咽困难、思维迟钝、记忆力减退,烦躁抑郁等症状,但坚持治疗,都有很大程度的进步。
在临床上运用针灸推拿疗法,配合调神疗法综合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对临床疗效的提高,促进中风后遗症患者的康复,从临床实践角度来看,是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案。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治疗方法
针灸疗法:以手足阳明经穴为主,针刺瘫侧。上肢取曲池,外关,合谷;下肢取环跳,阳陵泉,足三里,丰隆,昆仑等;捻转得气,不留针。百会穴向后平刺,留针30分钟,刺后隔姜灸9壮;头皮针取穴:下肢瘫痪取对侧运动区上1/5,上肢瘫痪取对侧运动区中2/5,平衡障碍取双侧平衡区;操作方法:常规消毒,不锈钢毫针,针与头皮呈15~20°角快速刺入头皮下,当针到达帽状腱膜下层时,感阻力减小,快速捻转2分钟,留针5分钟。
推拿疗法:①患者俯卧位,用手掌先按揉背部脊柱两旁及下肢,着重点按肝俞,胃俞,肾俞;再用滚(提手旁)法,拨揉脊柱两侧,点按患侧下肢的环跳,委中,承山等穴,配合扳腰后伸的被动活动;②患者侧卧位,患肢在上,用拿法、捏法自肩至腕,以肘部为重点,配合向上牵引和被动屈肘关节活动。自患侧臀部、大腿、小腿外侧用滚(提手旁)法、拿法、捏法,髋、膝及踝关节为重点部位;③患者仰卧位,点按头维、百会、风池颜面部用揉法、点法。用拿揉捏法向上臂内侧至前臂,以腕肘关节为重点,同时作肩肘关节外展屈伸活动,用拨法、拿法、捏法沿大腿前面向下至踝背部点按伏兔,膝眼,足三里,解溪,太冲。患肢被动屈伸及被动活动,推拿手法应因人而宜,按理应轻重补泻辨证施治,从临床实践总结得出,手法宜重,推拿的目的是要达到肌肉关节的功能,使肌肉弛张有度,使关节伸缩有度,人体的肌肉是具有记忆效应的,同一种动作重复多次之后,肌肉就会形成条件反射。人体肌肉获得记忆的速度十分缓慢,但一旦获得,其遗忘的速度也十分缓慢。时间共20分钟,治疗1次/日,10天1个疗程。
调神疗法:人的精神状态和情志变化,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常见有情志相胜法、开导法、顺情法、暗示法等,选择时必须根据患者个人经历、文化程度、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等不同来决定,根据不同的患者,使用工作语言的轻重应有不同,避免方法不当,太过或不及。调神疗法不仅要求医护人员具备良好的医德素养,广博的医学知识,同时必须取得患者信赖,建立起良好的医患交流关系,才能充分发挥精神调摄法的保健促进作用。在中风患者的康复过程中,首先要给患者坚定的信念,患者相信自己一定能站起来。医者与患者深入沟通,建立相互充分的信任,激发患者的精神,使其神机恢复,从而使人体脏腑组织,气血运行等功能活动正常,使患者康复。祖国医学认为:神在人体中起统帅和协调作用,由于神的统帅作用,生命活动才表现出整体特性,整体功能,整体行为,整体规律。中风发病急,症情凶险,患者情绪波动大,往往中风患者表现为失神。神是生命的主宰,所以《内经》一再强调人们必须要“集聚全神”,才能达到“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神主宰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灵枢•本神》说:“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便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指出“神”的具体内容包括神、魂、魄、意、志、思、虑、智等。而这些恰是中风患者需要调摄的内容。《素问•汤液醪醴论》说:“帝曰:形弊血尽而功不立者何,歧伯曰:神不使也”。指出当疾病发展到了“形弊血尽”的时候,治疗无效的原因就是因为人神不能发挥作用,也充分说明了精神调摄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病历资料
患者,男,56岁,主因言语不清,手足无力半天,2010年1月上午10时入院。急诊颅脑CT诊断为“腔隙性脑梗塞”,过去有高血压病史15年,经常口服降压药物,血压大多维持在正常范围,入院时步入病房,说话发音不太清晰,流口水,口角歪斜,左侧手足无力,行走、持物尚无困难,入院后给予抗感染、降压、脱水、扩血管治疗,至下午2时患者左侧手足无力明显加重,不能行走,右手不能持物,这可能就是西医所说的“盗血”现象的发生,用药物治疗后病情反而加重,患者及家属心情一落千丈,甚至不能接受,于是给患者制订了综合康复计划,针刺足三里,丰隆,合谷,曲池,委中,环跳及头针,对患侧肢体行推拿按摩治疗,重点保持患者肢体关节功能,长期保持在功能范围内活动。给予补阳还五汤: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5g,赤芍10g,地龙15g,黄芪60g,川芎10g,生地10g,党参15g,半夏15g,五味子6g,鸡内金15g,日1剂,水煎服,分2次口服。活血祛瘀,补气行血,使气足而血行,瘀去而络通。积极做好患者及家属思想工作,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积极的治疗,患者自信心的恢复,医者用心的治疗,使患者更增加了信心和力量,患者卧床治疗2周后便下地扶拐行走,患者及家属极为高兴,积极配合治疗,3个月后患者可独立行走,该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1年后回访,恢复良好。
讨 论
祖国医学认为,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针灸具有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调节气血的功能,经临床实践证明是治疗中风的有效手段之一。推拿具有疏经通络,滑利肌肉关节,调整脏腑气血的功能,增强人体抗病能力等作用。推拿施以多种手法,以及被动活动,在保存关节,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防止肌肉萎缩及肢体畸形方面,起到了其他疗法所不能达到的作用。精神调摄在治疗中风患者中也有重要作用。患者在大喜、大悲、盛怒、惊恐时,常使全身血管过度收缩,血压突然升高及脑血管活动失调,导致脑溢血的发生。因此,高血压患者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保持情绪的相对稳定。这也符合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临床上却是最容易忽视的治疗方法。
这种综合治疗的方法,互相弥补不足,大大提高了临床疗效,促进了中风后遗症的康复,从临床实践来看,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综合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奚永江.针法灸法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2 俞大方.推拿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3 马烈光.中医养生保健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3.186
中风是老年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威胁着民众的健康及生活质量,是当今世界对人类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特点,由于医学科学的迅猛发展,诊疗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对疾病的重视和治疗的及时,中风的死亡率有所下降,虽致残程度有所下降,但致残率仍居高不下,大约有80%的存活者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即中风后遗症,由于医疗费用的提高,中风患者的生活护理难度大,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降低致残率、降低致残程度、提高康复速度及康复疗效是治疗中风患者的关键,在临床实践中运用针灸推拿配合调神疗法综合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全部病例符合中风的诊断标准,主要表现为中风。康复治疗从发病后1周开始。经过针灸推拿精神调摄综合治疗,患者康复速度较快,疗效较为满意,有些仍留有轻重不等的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口眼蝸斜、吞咽困难、思维迟钝、记忆力减退,烦躁抑郁等症状,但坚持治疗,都有很大程度的进步。
在临床上运用针灸推拿疗法,配合调神疗法综合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对临床疗效的提高,促进中风后遗症患者的康复,从临床实践角度来看,是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案。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治疗方法
针灸疗法:以手足阳明经穴为主,针刺瘫侧。上肢取曲池,外关,合谷;下肢取环跳,阳陵泉,足三里,丰隆,昆仑等;捻转得气,不留针。百会穴向后平刺,留针30分钟,刺后隔姜灸9壮;头皮针取穴:下肢瘫痪取对侧运动区上1/5,上肢瘫痪取对侧运动区中2/5,平衡障碍取双侧平衡区;操作方法:常规消毒,不锈钢毫针,针与头皮呈15~20°角快速刺入头皮下,当针到达帽状腱膜下层时,感阻力减小,快速捻转2分钟,留针5分钟。
推拿疗法:①患者俯卧位,用手掌先按揉背部脊柱两旁及下肢,着重点按肝俞,胃俞,肾俞;再用滚(提手旁)法,拨揉脊柱两侧,点按患侧下肢的环跳,委中,承山等穴,配合扳腰后伸的被动活动;②患者侧卧位,患肢在上,用拿法、捏法自肩至腕,以肘部为重点,配合向上牵引和被动屈肘关节活动。自患侧臀部、大腿、小腿外侧用滚(提手旁)法、拿法、捏法,髋、膝及踝关节为重点部位;③患者仰卧位,点按头维、百会、风池颜面部用揉法、点法。用拿揉捏法向上臂内侧至前臂,以腕肘关节为重点,同时作肩肘关节外展屈伸活动,用拨法、拿法、捏法沿大腿前面向下至踝背部点按伏兔,膝眼,足三里,解溪,太冲。患肢被动屈伸及被动活动,推拿手法应因人而宜,按理应轻重补泻辨证施治,从临床实践总结得出,手法宜重,推拿的目的是要达到肌肉关节的功能,使肌肉弛张有度,使关节伸缩有度,人体的肌肉是具有记忆效应的,同一种动作重复多次之后,肌肉就会形成条件反射。人体肌肉获得记忆的速度十分缓慢,但一旦获得,其遗忘的速度也十分缓慢。时间共20分钟,治疗1次/日,10天1个疗程。
调神疗法:人的精神状态和情志变化,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常见有情志相胜法、开导法、顺情法、暗示法等,选择时必须根据患者个人经历、文化程度、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等不同来决定,根据不同的患者,使用工作语言的轻重应有不同,避免方法不当,太过或不及。调神疗法不仅要求医护人员具备良好的医德素养,广博的医学知识,同时必须取得患者信赖,建立起良好的医患交流关系,才能充分发挥精神调摄法的保健促进作用。在中风患者的康复过程中,首先要给患者坚定的信念,患者相信自己一定能站起来。医者与患者深入沟通,建立相互充分的信任,激发患者的精神,使其神机恢复,从而使人体脏腑组织,气血运行等功能活动正常,使患者康复。祖国医学认为:神在人体中起统帅和协调作用,由于神的统帅作用,生命活动才表现出整体特性,整体功能,整体行为,整体规律。中风发病急,症情凶险,患者情绪波动大,往往中风患者表现为失神。神是生命的主宰,所以《内经》一再强调人们必须要“集聚全神”,才能达到“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神主宰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灵枢•本神》说:“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便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指出“神”的具体内容包括神、魂、魄、意、志、思、虑、智等。而这些恰是中风患者需要调摄的内容。《素问•汤液醪醴论》说:“帝曰:形弊血尽而功不立者何,歧伯曰:神不使也”。指出当疾病发展到了“形弊血尽”的时候,治疗无效的原因就是因为人神不能发挥作用,也充分说明了精神调摄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病历资料
患者,男,56岁,主因言语不清,手足无力半天,2010年1月上午10时入院。急诊颅脑CT诊断为“腔隙性脑梗塞”,过去有高血压病史15年,经常口服降压药物,血压大多维持在正常范围,入院时步入病房,说话发音不太清晰,流口水,口角歪斜,左侧手足无力,行走、持物尚无困难,入院后给予抗感染、降压、脱水、扩血管治疗,至下午2时患者左侧手足无力明显加重,不能行走,右手不能持物,这可能就是西医所说的“盗血”现象的发生,用药物治疗后病情反而加重,患者及家属心情一落千丈,甚至不能接受,于是给患者制订了综合康复计划,针刺足三里,丰隆,合谷,曲池,委中,环跳及头针,对患侧肢体行推拿按摩治疗,重点保持患者肢体关节功能,长期保持在功能范围内活动。给予补阳还五汤: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5g,赤芍10g,地龙15g,黄芪60g,川芎10g,生地10g,党参15g,半夏15g,五味子6g,鸡内金15g,日1剂,水煎服,分2次口服。活血祛瘀,补气行血,使气足而血行,瘀去而络通。积极做好患者及家属思想工作,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积极的治疗,患者自信心的恢复,医者用心的治疗,使患者更增加了信心和力量,患者卧床治疗2周后便下地扶拐行走,患者及家属极为高兴,积极配合治疗,3个月后患者可独立行走,该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1年后回访,恢复良好。
讨 论
祖国医学认为,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针灸具有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调节气血的功能,经临床实践证明是治疗中风的有效手段之一。推拿具有疏经通络,滑利肌肉关节,调整脏腑气血的功能,增强人体抗病能力等作用。推拿施以多种手法,以及被动活动,在保存关节,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防止肌肉萎缩及肢体畸形方面,起到了其他疗法所不能达到的作用。精神调摄在治疗中风患者中也有重要作用。患者在大喜、大悲、盛怒、惊恐时,常使全身血管过度收缩,血压突然升高及脑血管活动失调,导致脑溢血的发生。因此,高血压患者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保持情绪的相对稳定。这也符合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临床上却是最容易忽视的治疗方法。
这种综合治疗的方法,互相弥补不足,大大提高了临床疗效,促进了中风后遗症的康复,从临床实践来看,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综合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奚永江.针法灸法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2 俞大方.推拿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3 马烈光.中医养生保健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