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里乡地理志:
水里乡位于南投县中部,是台湾地理中心,西与集集镇和鹿谷镇为邻、南与信义乡接壤。水里旧称水沙连,是台湾原住民的聚落点,最早由清朝光绪3年平地汉人陈世传到这里狩猎,后来经过当地原住民的允许便在此地定居且开垦。
来到台湾, 会发现岛上许多地方的地名都相当有趣,如 “好美”、“将军”、“九份”、“七股”、“水上”等等。据说有些名字是从郑成公收复台湾时留下的,有些则是来自传说、或是俚语。像是“水里”,顾名思义,是一个与水有关的乡镇。它是南投县一个水资源相当丰富的小镇,而南投偏偏又是台湾唯一不临水的乡。水里乡除了河川地形多变,形成电厂密集的一大特色之外,保存完好的人文“化石”带领参观者穿越时光隧道,回看当年的生活。
“绿色隧道”是北上前往集集的必经之路,长达4.5公里,两旁植有成列的樟树。这些樟树是从日寇时代开始种植,形成枝叶茂密,绿荫蔽天的隧道景观。路边设有多处休憩站,若是此时有观光铁道上小火车徐徐驶过,更添诗情画意。
集集站的小火车
我对火车有一种莫名的喜爱。尤其是站在这样充满日本乡村风情的集集小镇。集集火车站,全木构造、黑瓦装饰的斜屋顶、日式桁架的一座典雅建筑。集集站日据时期为地方行政中心。在1933年原车站拆除改建。怀旧的汽笛声,不禁让人回想起70年代台湾民谣动人的旋律。
幻想回到了70年代的故事里,我一身素衣踏上月台,等待着那辆从旷野缓缓驶进车站的小火车。濛濛的空气里喧泄着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张秀卿的《车站》的旋律——
火车已经到车站
阮的心头渐渐重
看人欢喜来接亲人
阮是伤心来相送
无情的喇叭声音 声声弹
月台边依依难舍心所爱的人
……
上个世纪,人们运用小火车来运输工程材料,随后,改成载送乡镇旅客、稻米、水果以及木材等。在1930年代,是台湾香蕉外销日本的黄金时代,当时的社寮、中寮、水里、秀峰一带出产的香蕉,都通过集集线运往外地销往日本。当时,小火车给当地带来了财富和便捷。火车跨越了高山,穿过了原野。在时代变迁的浪潮中,小火车经历了戏剧性的悲喜变化。火车的长啸划破了天际,汽笛一响,也许人就去了远方。一条铁路串起了人生百味,好似口中梅酒的酸甜。梅子是水里镇仅次于葡萄的农产品,开发出酒精浓度各异的四款梅酒,分别为铁道公主、车埕老站长、烈车长、铁轨。浓度不一的梅酒,品质优良、口感滑顺而独特,无论来集集或是去车埕,你最好都别忘了啜饮这杯道地的美酒。
昨日抢窑
离开集集火车站,行车约10来分钟,便可抵达水里蛇窑。这是一座独一无二的蛇窑,它顺着斜坡地以土砖砌成,窑身如蛇形,故名“蛇窑”。
有着超过80年历史的水里蛇窑是台湾现有最古老、最具传统乡土文化的柴烧窑。这种由土坯和木材创出的作品是现代窑制品无法比拟的。推动陶色主意之手的林国隆先生是目前蛇窑的主人,他是接管蛇窑的第三代掌门人。他的祖父林江松在1927年创办了水里蛇窑。在窑业鼎盛时期,每当出窑之日,大清早就有许多小贩手里拿着钱、围着窑门等候。看到制窑师傅就塞红包,拜托师傅赶紧把产品取出来。师傅拿了钱,就会披上浸湿的麻布袋装,冲进200℃、300℃的窑里取制成品,这就是紧张刺激的“抢窑”。抢窑是砖业景气巅峰时期的家常便饭,代表着砖窑业的盛景。
指尖上的创作
用不同的土,加入不同的矿物,燃烧时用不同的温度,会呈现出不同的作品。对一个外行人来说,这是多么神奇的事情。何况在这里,你还能亲手制作一件成品。林国隆十余年来,一直致力于探索蛇窑的生存之道,现今蛇窑带给大家的,更多是象征一项产业文化。
在搓土之前,我将双手洗净擦干后,抹上一层薄薄的乳液,乳液在手上形成一层保护膜,避免陶土对皮肤的伤害。我想做一只漂亮的杯子。在老师的示范下,我开始圈泥拉坯。陶泥在旋转的过程中,用双手将泥拉成器坯。每个初学的人都很容易把泥摔散。但请不要泄气——左手在内,右手在外,左手的中指与右手指相对,从底部向上缓缓提起,保持均速,便能将坯体成型。指腹的巧力将转盘上飞旋着的坯土拉成意念中的形象。
全神贯注之际,耳边响起一曲缠绵的曲子,脑海中浮现出《人鬼情未了》里经典的场景。男女主角在缠绵的音乐中,相拥制陶的浪漫。那样沉静的爱情,缠绵、温暖、令人动容。热爱手工和艺术的人们喜欢在这里感受制作的乐趣和温暖,做得好或是坏都不再重要。■
水里乡位于南投县中部,是台湾地理中心,西与集集镇和鹿谷镇为邻、南与信义乡接壤。水里旧称水沙连,是台湾原住民的聚落点,最早由清朝光绪3年平地汉人陈世传到这里狩猎,后来经过当地原住民的允许便在此地定居且开垦。
来到台湾, 会发现岛上许多地方的地名都相当有趣,如 “好美”、“将军”、“九份”、“七股”、“水上”等等。据说有些名字是从郑成公收复台湾时留下的,有些则是来自传说、或是俚语。像是“水里”,顾名思义,是一个与水有关的乡镇。它是南投县一个水资源相当丰富的小镇,而南投偏偏又是台湾唯一不临水的乡。水里乡除了河川地形多变,形成电厂密集的一大特色之外,保存完好的人文“化石”带领参观者穿越时光隧道,回看当年的生活。
“绿色隧道”是北上前往集集的必经之路,长达4.5公里,两旁植有成列的樟树。这些樟树是从日寇时代开始种植,形成枝叶茂密,绿荫蔽天的隧道景观。路边设有多处休憩站,若是此时有观光铁道上小火车徐徐驶过,更添诗情画意。
集集站的小火车
我对火车有一种莫名的喜爱。尤其是站在这样充满日本乡村风情的集集小镇。集集火车站,全木构造、黑瓦装饰的斜屋顶、日式桁架的一座典雅建筑。集集站日据时期为地方行政中心。在1933年原车站拆除改建。怀旧的汽笛声,不禁让人回想起70年代台湾民谣动人的旋律。
幻想回到了70年代的故事里,我一身素衣踏上月台,等待着那辆从旷野缓缓驶进车站的小火车。濛濛的空气里喧泄着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张秀卿的《车站》的旋律——
火车已经到车站
阮的心头渐渐重
看人欢喜来接亲人
阮是伤心来相送
无情的喇叭声音 声声弹
月台边依依难舍心所爱的人
……
上个世纪,人们运用小火车来运输工程材料,随后,改成载送乡镇旅客、稻米、水果以及木材等。在1930年代,是台湾香蕉外销日本的黄金时代,当时的社寮、中寮、水里、秀峰一带出产的香蕉,都通过集集线运往外地销往日本。当时,小火车给当地带来了财富和便捷。火车跨越了高山,穿过了原野。在时代变迁的浪潮中,小火车经历了戏剧性的悲喜变化。火车的长啸划破了天际,汽笛一响,也许人就去了远方。一条铁路串起了人生百味,好似口中梅酒的酸甜。梅子是水里镇仅次于葡萄的农产品,开发出酒精浓度各异的四款梅酒,分别为铁道公主、车埕老站长、烈车长、铁轨。浓度不一的梅酒,品质优良、口感滑顺而独特,无论来集集或是去车埕,你最好都别忘了啜饮这杯道地的美酒。
昨日抢窑
离开集集火车站,行车约10来分钟,便可抵达水里蛇窑。这是一座独一无二的蛇窑,它顺着斜坡地以土砖砌成,窑身如蛇形,故名“蛇窑”。
有着超过80年历史的水里蛇窑是台湾现有最古老、最具传统乡土文化的柴烧窑。这种由土坯和木材创出的作品是现代窑制品无法比拟的。推动陶色主意之手的林国隆先生是目前蛇窑的主人,他是接管蛇窑的第三代掌门人。他的祖父林江松在1927年创办了水里蛇窑。在窑业鼎盛时期,每当出窑之日,大清早就有许多小贩手里拿着钱、围着窑门等候。看到制窑师傅就塞红包,拜托师傅赶紧把产品取出来。师傅拿了钱,就会披上浸湿的麻布袋装,冲进200℃、300℃的窑里取制成品,这就是紧张刺激的“抢窑”。抢窑是砖业景气巅峰时期的家常便饭,代表着砖窑业的盛景。
指尖上的创作
用不同的土,加入不同的矿物,燃烧时用不同的温度,会呈现出不同的作品。对一个外行人来说,这是多么神奇的事情。何况在这里,你还能亲手制作一件成品。林国隆十余年来,一直致力于探索蛇窑的生存之道,现今蛇窑带给大家的,更多是象征一项产业文化。
在搓土之前,我将双手洗净擦干后,抹上一层薄薄的乳液,乳液在手上形成一层保护膜,避免陶土对皮肤的伤害。我想做一只漂亮的杯子。在老师的示范下,我开始圈泥拉坯。陶泥在旋转的过程中,用双手将泥拉成器坯。每个初学的人都很容易把泥摔散。但请不要泄气——左手在内,右手在外,左手的中指与右手指相对,从底部向上缓缓提起,保持均速,便能将坯体成型。指腹的巧力将转盘上飞旋着的坯土拉成意念中的形象。
全神贯注之际,耳边响起一曲缠绵的曲子,脑海中浮现出《人鬼情未了》里经典的场景。男女主角在缠绵的音乐中,相拥制陶的浪漫。那样沉静的爱情,缠绵、温暖、令人动容。热爱手工和艺术的人们喜欢在这里感受制作的乐趣和温暖,做得好或是坏都不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