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门

来源 :风流一代·经典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y8881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刚去美国的时候,我觉得那儿的人好像都特别绅士,我还没走到门前,就有人面带微笑帮我开门。慢慢地我发现,凡是公共场合有门的地方,总会看到这样的情形:走在前面的人,推开门后都要回头看看后面有没有人进门。他/她会扶着门让后面的人进去,而后面的人进去后,也总要向扶门的人说声“谢谢”,并接着扶。
  这使我想起郎咸平几年前说过的一件事。他总想不通为什么他的一个学弟要比他混得好。有次这位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的学弟去香港演讲,郎“盯”上了他。一群人出去吃饭,经过一扇小门。郎说:“像我这种没有什么悟性的人,傻里呱唧地一脚跨出门就走出去了。”而他的学弟则本能地向后退一步,让别的人都过去之后他才过去。郎这回才悟出学弟比他“混”得好的道理了。原来在美国选择人才还有另一个标准,即“一定要做个好人”,而像他这样目不斜视、扬长而入的就算不上什么“好人”了。
  在我们看来是蝇头小事,别人则看成大事。你不扶门,民间第一个反应就觉得奇怪,然后判断你缺乏基本的礼貌和教养,更谈不上举止优雅了。一些国家的人看到我们不扶门这件小事特别不顺眼,而且更受不了你旁若无人地径直通过。别人扶门因怕门撞到你的脸,而不是为你专开绿色通道。另一细节是,当遇到别人为你扶门时,虽然还有几步,也要加快步伐,不可慢悠悠地溜达过去。然后你也得接着扶,直等到后面客人鱼贯而入,或有人半途接棒,再缓缓放手,这才算完成了一套“爱的传递”的基本标准动作。


  德国也是个扶门国家。有人说德国民众天生素质就比中国人高,其实也不尽然。真正的原因是联邦德国成立后,政府制定了一套规则,让民众自觉提升素质。如德国有法律规定,关门时不小心把人撞了,你得无条件赔偿,还得帮人医治。这些规定都很具体,操作性很强。还有遵守交通规则、按秩序排队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良好的行为就变成了习惯,这个社会就变得文明起来了。
  当我给企业高层上课提及这个话题时,有位学员跟大家分享了个人的亲身经历。一天上班,他拥入了电梯。这时,远处有个糟老头模样的人朝着电梯方向跑得气喘吁吁。这时,电梯内的人分别按下了楼层按钮。不知怎的,他的目光注视到那老者身上并动了恻隐之心。那会儿他用手扶着电梯門,等着老头儿过来。进了电梯里,老头儿问了他做什么,叫什么,随后他就随着人流进了办公室。一刻钟后,电话铃响了,说请他去董事长办公室。他进去一看,哟,椅子上坐着的不就是那个糟老头吗?他意外地被告知今天被提升了。董事长告诉他,他来公司多少次,今天终于遇到了“意中人”。
  有个小学生说,在她的生活中,有一位爱她的人,那就是她奶奶。最令她感动的不是奶奶给买好吃的东西、买好看的衣服或者做一顿丰盛的菜饭,而是看起来一个毫不起眼的动作———扶门。慢慢地,这孩子也开始学会为奶奶扶门了。有时候孩子对爱的诠释往往很简单。我们的学校教育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的人,但不一定有文化、有教养,这让我们受过多年素质教育的精英,在国际商务场合常常显得不适应,而知识、文化、修养三者之间并不能画等号。
  中国自古有句老话:“与人方便,自己方便”,恐怕至今还是至简的大道、不烦的要言。如果我们的老总能像那位董事长那样及时奖励员工,那么这家公司的其他员工就会积极效仿;如果老总能利用权限形成内部制度,你的员工到了社会上也会自觉传递爱;如果老总还能自己给女士、下属(或自家太太)扶门,这更会让人民群众肃然起敬,他们内心定会萌生小女孩对奶奶的感激和尊敬。如果在一个企业里你看到上下互相扶门,这里就君子多、淑女多,门风正,人际关系和谐。
  你习惯扶门吗?如你能因善小而为之,你就不愧为“好人”了。
其他文献
给女儿讲《死了一百万次的猫》。女儿忧心忡忡地问我:“爸爸,你会死吗?”  我说:“会,但是在很久以后。”  她确认那一天她早就长大了,不再像现在这样需要我。尽管她难以想象那是什么样的情况,但她还是松了口气,可是过了一会儿,她又担心起来。  “爸爸,万一我还没长大呢?”她的意思是,她害怕自己还没有独立能力的时候,我就离开了她。我的第一反应是告诉她:别瞎想,不可能的。但我转念一想,这样就够了吗?  我
期刊
依现在的眼光,《水浒传》里,许多英雄好汉的人品,不比《金瓶梅》里的西门庆高明。鲁智深为了喝酒,打坏一庙和尚,还踢卖酒人的裆,简直要让人断子绝孙;周通是个抢亲未遂的流氓;晁盖们说蔡京是奸臣,然后就合情合理去劫生辰纲;孙二娘开黑店,王英吃人心,李逵杀人如麻,戴宗讹钱虐囚。相比起来,西门庆虽然把武大郎、宋仁、花子虚的老婆都沾了手,但下手毒害的,也就是给武大郎来了点砒霜。  可是施耐庵书一开头,已经打点过
期刊
现在消费者花的不仅仅是钱,他们为每一次消费支付时间。  2016年初,中国电影屏幕数量是3万块,到年底,是4万块。但是电影票房呢?去年440亿,今年几乎原地不动,450亿左右。从狂飙突进,到急速刹车。为什么?有人说因为补贴没了。其实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电影是需要支付时间的消费品。猫眼电影的老板郑志昊跟我说:“看电影,不是碎片时间的支付,而是整块时间。”做决定的难度越来越大,时间风险也越来越高。没
期刊
好多人在说自己孤独,说自己孤独的人其实并不孤独。  孤独不是受到了冷落和遗弃,而是无知己,不被理解。  真正的孤独不言孤独,偶尔做些长啸,如我们看到的兽。  弱者都是群居者,所以有芸芸众生。弱者奋斗的目的是转化为强者,像蛹向蛾的转化,但一旦转化成功了,就失去了原本满足和享受欲望的要求。  国王是这样,名人是这样,巨富们的挣钱成了一种职业。  我见过相当多的郁郁寡欢者,也见过一些把皮肤和毛发弄得怪异
期刊
我的丈夫鲍尔是一位诗人,一次,他受聘于一所大学,准备跟这所学校的750名学生乘游轮,进行一百天环球旅行。這段时间,他要在海上为学生们讲课。这是学校发起的一次活动,校方带学生环游世界。鲍尔撺掇我和12岁的儿子亚瑟跟他一起去,说实话,我不愿意去,我不想让七年级的儿子旷课一百天,而且我的父母都已年过八旬,我还有一个正在上大学的女儿,不想离开他们这么久。但是,我想起很多年前,年少的我在学校的拓展训练课程中
期刊
亲爱的2017届毕业生,你们刚刚完成了一件我没能做到的事———获得大学文凭。  我敢肯定你们这些天一定听到过很多建议,冒着被认为重复絮叨的风险,我想我还是应该分享一些自己的想法。  刚毕业的大学生们经常向我寻求职业方面的建议。我很幸运,因为在我二十岁出头时,数字革命刚刚开始,这让我和保罗·艾伦有机会参与其中,并帮助它发展。假如我今天要重新出发,我会考虑以下三个领域:第一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会使人们
期刊
很多平时睡眠不错的人每次出差睡旅馆都睡不好,中国人通常将这种现象称之为“认床”,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现在那些四星以上的旅馆床上设施都非常棒,甚至好过自家的床,为什么还是睡不好呢?或者再多问一句,到底是床的哪个方面会让人如此“认”呢?  科学家们相信,“认床”不单只是不喜欢新床而已,而是代表了一种更加普遍的现象,心理学界称之为“第一晚效应”。从这个词就可以看出,心理学家们不认为旅馆的床是真正
期刊
美国没有全国统一的“高考”,没有“一本二本”的录取线,各个大学有自己的招生标准和计划。  大多数情况下,由教授组成的招生委员会会从各个方面评估学生,这些招生官经常接受各种采访,人们希望从他们口中知道“录取秘籍”,但一些录取“潜规则”,可能是这些早已拥有各种官方答案的招生官们不会告诉你的。  一、“在我们眼里,成绩单上的A因学校而异,有着不同的分量”  并不是同样的好成绩都会得到一样的对待。在美国2
期刊
【内容简介】  本书是马伯庸近年来随笔力作的首次集结。马伯庸在此延续了他一贯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这里有一位历史爱好者的浮想联翩、一枚上班族的无奈与解嘲,也有一位父亲的温馨絮语……  本书中,历史人物和历史典故在马伯庸笔下重获别具一格的风趣解读,秦始皇、唐宋八大家、《三国》《水浒》等在作者的妙笔生花中得以以轻松幽默的面貌重新呈现;当下的现实生活也巧妙地进入作者笔端,以一枚上班族的现身说法调侃现代人的
期刊
在前不久的围棋人机对决中,由人工智能程序AlphaGo升级改进而来的棋手Master接连战胜人类围棋高手,取得了60连胜的战绩。曾几何时,我们一直认为围棋是“人类智慧的最后堡垒”,如今却被人工智能攻破,这再次引发“人工智能威胁论”的甚嚣尘上。人工智能的发展,真的意味着一个“潘多拉魔盒”的打开吗?  能力不断提高的人工智能  10年前,我们很难想象在现实中跟一个机器直接对话,更难想象它竟可猜透你的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