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罗·比尔兹利文艺伦理思想的两副面相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lj1234567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当代英美美学史上举足轻重的一位美学家,门罗·比尔兹利的美学论域延展性强,涵盖了连同“艺术与道德”在内的诸多论题。然而,他的文艺伦理思想却长期遭受误读和冷遇。这既缘于他对艺术作品本体价值的高扬,也与“反本质主义”思潮浸润下的美学研究倾向相关。事实上,比尔兹利的文艺伦理思想表征为“自律主义”和“实用主义”两副面相。他既将审美问题从伦理道德的缠绕中抽离出来,赋予审美价值、审美影响以优先级;又立足于现实生活语境,确证了道德判断的合法性、审美价值的目的导向、审美经验向伦理价值生成的趋势。这些主见
其他文献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必须重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其纳入学校“三全育人”整体工作格局。易班伴随移动互联时代而生,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范畴,更是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的重要载体,其建设质量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有着重要影响。文章以L高校为例,通过梳理易班网络思政实践路径,探索构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新范式。
体育教学是我国高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在我国的教学目标中,体育作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适用于现代化社会建设的人才标准之一,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高校教育是我国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阶段,是保证社会人才输入的关键源头,高校学生是经济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高校的体育教育关系着学子身体健康的程度,更关系着学生的未来,培养身体健康的高素质人才离不开体育教育,提高体育教育的质量是培养健康人才的关键,是贯彻落实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
当代大学生新媒体文化受到社会及高校等多种因素的催生,与我国现代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契合度极高,而大学生新媒体文化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影响是双重的,高校一方面来说需要基于大学生的新媒体文化背景,对思想教育方式进行改革,另一方面也需要对新媒体文化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进行控制,加以有效的引导,并且将传统文化应用于高校课程设置的多个方面,这样能够使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得到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
习总书记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在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的基础之上创新地提出了“立德树人”重要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主要抓手。本文立足于“立德树人”的出处,剖析“立德树人”教育的要义,最后提出新时代下高校“立德树人”的改进途径。使新时代大学“立德树人”工作能够有实招、落实处、获实效。
学校发展规划是学校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中小学校把学校发展规划作为手段发展学校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在学校发展规划中要重点把握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发挥学校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就是要在实现学校发展规划的目标和实施中遵循学校价值观,把握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基本价值取向,使学校发展规划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守正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也是对人们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始终坚持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守正创新,这是我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宝贵经验。我们要更好地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必须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守正态度,坚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性,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同时致力于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性运用和创新性发展。我们要切实树立对马克思主义守正不渝、创新不止的科学态度,不断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本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才能培养出具有正能量、为社会主义发挥作用的人才。本文以《物联网导论》课程为例,探索了课程思政育人体系下的课程教学改革方案。
许幸之改编的话剧《阿Q正传》1937年初在延安首演,在上海第二次演出历时半月,上座率极高。许幸之对剧本曾六易其稿,增强了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展现出剧本的戏剧性;增加了各种人物与故事,呈现出现实的丰富性;重塑了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强化了角色的阶级性。许幸之的改编本基本按照小说情节的发展设置整体结构,阐释了阿Q人生的悲剧;演绎了阿Q精神胜利的特质;突显了当时阿Q般国民的麻木愚昧。但是由于过多地穿插其他小说的情节,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喧宾夺主的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8月21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打通媒体融合的“最后一公里”,目前县级融媒体中心也从“量”到“质”的变化,从数量增量到质量转变,不断彰显出融媒体中心建设意义重大、融媒体传播技术的成熟。所以高校融媒体中心建设势在必行,探索高校媒体融合的建设路径是必要的。本文将从高校融媒体中心的建设在媒体融合大潮下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展开描述,同时探索了高校融媒体中心未来如果从理论到实践应用。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其主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主题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和中国社会进步要求的有机统一。中国共产党开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以共产党领导为本质特征,以人民为中心,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优势。中国共产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领导核心,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确保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