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衣食住行是人类生活的四大基本要素,其中,无论哪一项,莫不与交通运输息息相关。自古以来,人类深受交通运输闭塞的困扰,生产、生活受到极大限制。18世纪下半叶蒸汽机发明,并相继应用船舶和铁路,揭开了一个崭新的机动船舶时代和铁路机车牵引时代的序幕。
毫不夸张地说,一个城市的命运,与交通息息相关。交通决定着城镇是繁荣昌盛还是萧条没落,交通是一个地域的命脉,这是不争的事实。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类专业也欣欣向荣,就业形势一片大好。本期《高考金刊》邀请了北京交通大学招办主任闫立和三位就读于北京交通大学的学子从为大家讲解交通类专业。
铁轨通华厦,道枕托巨龙
铁路运输专业 薛书琦
我所就读的铁路运输专业一直以来都是北京交通大学的王牌专业之一,它的课程设置很有特色。在基础课程外,设置了专业平台课,让我们对专业有了一个基本的轮廓认识,有利于进一步深入综合学习。铁路运输专业最为核心的课程有两门,分别是铁路运输组织学和铁路站场与枢纽。这两门课程一直都被视为运输学子的两座大山,用我们老师的口头禅来说就是:学好组织学,知道火车怎么跑:学好站场,知道铁轨怎么铺。其实它们分别对应的就是铁路上的运输调度和站场设计,这也是我们运输学子将来在铁路系统就业的两个主要方向。
我的大学学习有一个从茫然迷失到清醒奋斗的过程,高中的时候,数学一直是我的强势科目,上了大学后由于基础比较扎实所以学起高等数学来感觉很是轻松,上课也不太认真,把大量的时间用在了体育运动方面。可是这样的结果就是日积月累,自己落下的东西越来越多,以至于到了最后期末考试的时候不得不熬夜通宵补习,成绩也有所退步,我也开始为自己的自负而后悔。
因此,到了大三开始学习专业课程时,我为自己树立了明确的目标,那就是一定要学懂、学通、学精。我的学习目标不再是考一个优秀的成绩而是让自己能真正掌握一门专业技术。为将来的深造或者就业做准备。
铁路运输组织学确实难学,但它不像解高考的数学大题那样,而是难在铁路运输是一个非常实际、复杂的系统。比如货运组织,在一个货运站有运往北京、上海、西安、广州等许多地方的货物,它们不仅运往的目的地不同而且货物的种类也各不相同,首先你得根据不同的货物种类对运输条件的要求选择不同的车型,敞车、平车、棚车、保温车、冷藏车等等,然后将这些车组成一个列车。在同一列车里有去往不同地方的货物,选择哪一条线路,在哪个车站停车卸货又装货,最终将所有的货物都按时送到目的地。这是一个实际的问题,而且在我国的铁路网上每天有成千上万的这样的列车运行着,如何最大化地利用铁路的运能,并且保证运输安全正是我们所要认真研究的。
北京交通大学的校训是——知行。学习专业知识只是我们专业学习的一部分,学以致用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在大三下学期,我们进行了铁路运输专业最为大规模的一次实习。铁路运输专业的所有学生被分为几个大组分别前往济南、太原、呼号浩特等地的火车站现场进行实习。在那里,我们住铁路工人的单身公寓,在他们的食堂里就餐,白天他们工作我们就两三个人一个小组盯岗,体验他们每天的工作生活。在工作之余他们还抽出时间给我们讲授现场经验。我们第一次亲眼目睹了一列列火车在他们的调度下井然有序地在祖国的大地上奔驰,那种震撼与享受真的让人久久难以释怀。
最后再说一下铁路运输专业的就业方向和前景。我们学院每年的就业率都在95%以上,也就是说,只要你想就业就一定能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有大约有30%的人选择继续深造比如出国留学,保研或者考研,比如我已经保送了本校的硕博连读。与我们铁路运输专业最对口的单位自然就是铁路系统,每年全国的十八个铁路局和两个铁路公司都会来到学校招聘,这是我们专业就业招聘的重头戏,我身边参加工作的同学绝大部分都签到了铁路局。从工作内容来说,我们所学习的铁路运输更偏向管理,所以我们进入铁路局并不是就像外界所说的开火车、扳道岔、修铁路等等,绝大多数人还是坐在电脑前面从事调度和管理工作,当然一开始我们还是需要从最基层的岗位做起,积累经验,一步步成长。
城轨人: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陈玥
我所在的交通运输学院与北京交通大学同庚,有着百年的积淀与沉香。学院下设运输管理工程系、交通工程系、交通信息管理工程系、城市轨道交通系以及系统工程与控制研究所、系统科学研究所等。
由于交通运输是一门涉及多领域的复杂学科,除了基础学科,我们还要学习统计学、管理学和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的工程制图、工程测量、工程力学等课程。专业课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交通运输设备、交通规划、运输组织学、交通运输港站与枢纽、交通运输经济学、城市客运管理、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与管理、列车运行计算与设计、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技术等10余门主干核心课程。
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了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真正掌握规划设计、运营管理技术。学院为我们安排了多次课外实践。这也是我们专业既令我们深感头疼又乐在其中、同时又最有别于其他专业的地方。
天桥上、马路边、地铁站、火车站都留下了我们的身影,我们目不转睛地数着来往的车辆、行人,或拿着纸笔、相机对车站内的设计拍拍画画。早已习惯了车站内的人潮涌动,习惯了旁人投来好奇的目光。从最初的交通运输认知实习到交通规划课程设计,再到后来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车站设计、换乘站客流研究、换乘站衔接分析、应急流线设计、运行图铺画等。这些大大小小的实习与课程设计令我们刻骨铭心,它使我们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学以致用,完成了一个从学到用的升华。拓宽了我们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同时,也培养了我们团结协作的能力。我想无论是谁,在若干年后,回想起这些课程设计的日子,脸上都会泛起兴奋而无限感触的表情,我永远也不会忘记那些欢笑与艰辛并存的采集数据生涯、煎熬与互助的撰写报告岁月和成就问鼎的欢愉时光。 在一次一次的调研中,我由最初的无奈与烦躁到后来认识到这些基础工作的重要性,并从中发现乐趣,甚至留下了“职业病”——每次乘坐地铁出行时,都会习惯性地观察车站流线是否存在交叉、换乘距离是否过长、指示标志是否清晰明确……我开始用一个“城轨人”应有的视角来看待城市轨道交通的方方面面,而不再以单纯的乘客身份来思考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私家车数量不断攀升,道路交通压力越来越大,城市轨道交通必然会以它运量大、速度快、准点率高、污染小等优点成为城市交通系统的骨干。因此,目前很多大中城市开始了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工作,需要大批的专业技术人才,这也使得城市轨道交通专业成为朝阳专业。目前,我们专业本科生中,50%~60%的同学会选择出国、保研、考研等继续深造,其余同学多数会选择北京地铁、京港地铁、广铁集团、上海铁路局、中铁各分公司等国有企业,也有少部分同学签约与轨道交通相关的私企或外企。而我坚持了“选我所爱,爱我选择”的原则,保送至本校的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攻读研究生,我相信自己有足够的热情在专业领域中继续探索研究。
实践于行,建筑现代社会的桥梁 梁妍娇
衣食住行是人类生活的基本需要,生活中离不开交通工程,小到如何使我们上学乘坐的公交线路更加便民:道路交叉口的红绿灯设置更合理;大到立交桥的设计;整个城市交通路网的规划……因此,交通工程专业十分贴近生活。学到的知识也很实用。
记得在大二学期,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学校交通运输设备馆,那次的参观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回忆。我校的运输设备馆始建于1951年,馆内珍藏大量的机车、车辆、信号、桥梁等模型、实物和图片,有些设备堪称收藏精品。尤其是我们的镇馆之宝——由詹天佑设计的列车的模型,据说这是世界上仅存的一个,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这个机车与普通的有所不同,最明显的就是它比普通的蒸汽机车多了一个机头,这样就将增加它上坡时的牵引力。这样才能顺利地在轨道上运行。当我们置身于设备馆中,仿佛穿越到了历史。感受到了交通运输改革发展历程。在设备馆里陈列着许多模型,老师用这些模型一边讲课一边演示,这种直观教学形象生动,激发了我们的兴趣,调动了我们学习的积极性,让我们轻而易举掌握了许多知识点。离开设备馆时,我的心情已由最早的好奇转变成了自豪,这些或崭新或老旧的运输设备都见证了一个时代交通运输发展的辉煌。见证了运输界伟人们的智慧。也许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东西都随着记忆模糊淡去,但老一辈运输人细心执着,孜孜不倦,积极创新的精神将恒久与日月同辉。
除了教学设备馆,学校还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和国家级精品课程,有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我们的老师学识渊博,承担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在大三学期我曾经参加了大学生创新项目,通过老师的耐心指导,取得了比较优异的成绩,在此过程中老师渊博的知识和严谨的科研态度让我十分敬佩和景仰。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交通工程专业很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会研究分析学校周边的交通问题,提出优化改进的方案。在大三学期末,学校组织我们到沧州交警支队实习,在交警支队实习的日子里,我们听交警支队的同志们做专题讲座;调查高峰小时流量数据:研究交叉口交通信号配时:实际调查事故黑点原因等等。比如为了改进某个交叉口的信号配时,我们会通过实际调研现有信号灯配时情况,提出改进方案,再运用仿真软件对方案模拟和评价。这些实践活动让我认识到学习须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虽然实地调研时可能会有些辛苦,但这些许的辛苦远远比不上在实践中收获更多知识的快乐,比不上解决实际问题所带来的骄傲。
现在我是一名大四学生,已经保送为本校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的研究生,我的同学中每年大约60%左右同学通过考研、保研或者出国留学继续深造,有的同学到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深造,也有出国去往瑞典皇家理工、美国麻省理工等著名大学留学。另外,我们学校是以交通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每年来学校招聘本专业毕业生的单位很多,专业的就业率一直较高,持续在98%以上。
北京交通大学招生办主任闫立访谈 闫立
记者:闫主任,你好!请简要介绍学校的特色和优势专业?
闫立:北京交通大学就是原来的北方交通大学,是高校教育部、原铁道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学校紧邻北京市西直门,占地1000余亩。
学校历史非常悠久,至今已经有117岁,她的前身是清政府创办的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这是中国第一所专门培养管理人才的高等学校,是中国近代铁路管理、电信教育的发祥地。经过一个多世纪以来几代交大人的努力,学校已经成为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交通行业和首都区域科技创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学校现有的学科领域涉及工、管、经、理、文、法、哲等多个门类。在2012年教育部开展的学科评估中,我校有系统科学、光学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和安全科学与工程5个一级学科进入全国前10名。现在学校现有交通运输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产业经济学、桥梁与隧道工程等国家级学科有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有13个。绝大部分本科招生专业都在这些优势学科所覆盖内。
记者: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有什么突出特色?
闫立:学校本科教学坚持以“通识教育、按类教学、倡导探索”的教育理念和“宽口径、厚基础、有特色、重个性、强能力、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强调知识、能力与素质全面发展,着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实行学分制管理和多元化的培养模式,推进研究型、工程型和复合型三类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开展了跨学院、跨学科、产学联合、国际联合、本硕一体、导师制、辅修制等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取得了可喜成绩,得到了广泛认可。组建了思源班、本硕和本硕博连读班、“詹天佑班”、“茅以升班”等等拔尖人才培养试点班:实施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在交通运输类(铁道运输、城市轨道交通、智能运输工程)、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土木工程(铁道工程)、车辆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轨道牵引电气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铁路信息技术)、软件工程等国家发展建设的急需专业,产学结合,实行“3+1”和“3+1+2”校企联合培养、本硕一体化培养,培养工程型拔尖创新人才:跨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和经济管理学院,创办“国际化创业型工程与管理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以工业工程专业为载体,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企业家型工程师和具有工程技术知识的高级管理复合型人才。
记者:贵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何?
闫立:这些年就业总体形势都比较好,每个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都有在本学院或外校深造的机会。最近几年本科毕业就业率都在98%左右。从2012年来看,有超过50%的学生选择继续深造。在国内大学深造的学生中,有93%的学生升入了“985”“211”高校。就业的学生从就业方向看,不同专业特色不太一样,但是总体上进入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接近60%,就业领域除传统的轨道交通领域外,建筑、航天、电力、金融等行业也成为毕业生就业较为集中的流向。
记者:怎样了解你校更多的信息?
闫立:登录我校招生资讯网(http://zsw.bjtu.edu.cn)可了解我校更多招生方面的信息。网站同时提供招生政策、专业介绍、招生计划查询、历年录取分数统计、模拟报考系统等有关资料供考生参考。考生也可拨打我校招生咨询热线:010—51688441进行咨询。
毫不夸张地说,一个城市的命运,与交通息息相关。交通决定着城镇是繁荣昌盛还是萧条没落,交通是一个地域的命脉,这是不争的事实。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类专业也欣欣向荣,就业形势一片大好。本期《高考金刊》邀请了北京交通大学招办主任闫立和三位就读于北京交通大学的学子从为大家讲解交通类专业。
铁轨通华厦,道枕托巨龙
铁路运输专业 薛书琦
我所就读的铁路运输专业一直以来都是北京交通大学的王牌专业之一,它的课程设置很有特色。在基础课程外,设置了专业平台课,让我们对专业有了一个基本的轮廓认识,有利于进一步深入综合学习。铁路运输专业最为核心的课程有两门,分别是铁路运输组织学和铁路站场与枢纽。这两门课程一直都被视为运输学子的两座大山,用我们老师的口头禅来说就是:学好组织学,知道火车怎么跑:学好站场,知道铁轨怎么铺。其实它们分别对应的就是铁路上的运输调度和站场设计,这也是我们运输学子将来在铁路系统就业的两个主要方向。
我的大学学习有一个从茫然迷失到清醒奋斗的过程,高中的时候,数学一直是我的强势科目,上了大学后由于基础比较扎实所以学起高等数学来感觉很是轻松,上课也不太认真,把大量的时间用在了体育运动方面。可是这样的结果就是日积月累,自己落下的东西越来越多,以至于到了最后期末考试的时候不得不熬夜通宵补习,成绩也有所退步,我也开始为自己的自负而后悔。
因此,到了大三开始学习专业课程时,我为自己树立了明确的目标,那就是一定要学懂、学通、学精。我的学习目标不再是考一个优秀的成绩而是让自己能真正掌握一门专业技术。为将来的深造或者就业做准备。
铁路运输组织学确实难学,但它不像解高考的数学大题那样,而是难在铁路运输是一个非常实际、复杂的系统。比如货运组织,在一个货运站有运往北京、上海、西安、广州等许多地方的货物,它们不仅运往的目的地不同而且货物的种类也各不相同,首先你得根据不同的货物种类对运输条件的要求选择不同的车型,敞车、平车、棚车、保温车、冷藏车等等,然后将这些车组成一个列车。在同一列车里有去往不同地方的货物,选择哪一条线路,在哪个车站停车卸货又装货,最终将所有的货物都按时送到目的地。这是一个实际的问题,而且在我国的铁路网上每天有成千上万的这样的列车运行着,如何最大化地利用铁路的运能,并且保证运输安全正是我们所要认真研究的。
北京交通大学的校训是——知行。学习专业知识只是我们专业学习的一部分,学以致用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在大三下学期,我们进行了铁路运输专业最为大规模的一次实习。铁路运输专业的所有学生被分为几个大组分别前往济南、太原、呼号浩特等地的火车站现场进行实习。在那里,我们住铁路工人的单身公寓,在他们的食堂里就餐,白天他们工作我们就两三个人一个小组盯岗,体验他们每天的工作生活。在工作之余他们还抽出时间给我们讲授现场经验。我们第一次亲眼目睹了一列列火车在他们的调度下井然有序地在祖国的大地上奔驰,那种震撼与享受真的让人久久难以释怀。
最后再说一下铁路运输专业的就业方向和前景。我们学院每年的就业率都在95%以上,也就是说,只要你想就业就一定能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有大约有30%的人选择继续深造比如出国留学,保研或者考研,比如我已经保送了本校的硕博连读。与我们铁路运输专业最对口的单位自然就是铁路系统,每年全国的十八个铁路局和两个铁路公司都会来到学校招聘,这是我们专业就业招聘的重头戏,我身边参加工作的同学绝大部分都签到了铁路局。从工作内容来说,我们所学习的铁路运输更偏向管理,所以我们进入铁路局并不是就像外界所说的开火车、扳道岔、修铁路等等,绝大多数人还是坐在电脑前面从事调度和管理工作,当然一开始我们还是需要从最基层的岗位做起,积累经验,一步步成长。
城轨人: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陈玥
我所在的交通运输学院与北京交通大学同庚,有着百年的积淀与沉香。学院下设运输管理工程系、交通工程系、交通信息管理工程系、城市轨道交通系以及系统工程与控制研究所、系统科学研究所等。
由于交通运输是一门涉及多领域的复杂学科,除了基础学科,我们还要学习统计学、管理学和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的工程制图、工程测量、工程力学等课程。专业课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交通运输设备、交通规划、运输组织学、交通运输港站与枢纽、交通运输经济学、城市客运管理、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与管理、列车运行计算与设计、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技术等10余门主干核心课程。
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了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真正掌握规划设计、运营管理技术。学院为我们安排了多次课外实践。这也是我们专业既令我们深感头疼又乐在其中、同时又最有别于其他专业的地方。
天桥上、马路边、地铁站、火车站都留下了我们的身影,我们目不转睛地数着来往的车辆、行人,或拿着纸笔、相机对车站内的设计拍拍画画。早已习惯了车站内的人潮涌动,习惯了旁人投来好奇的目光。从最初的交通运输认知实习到交通规划课程设计,再到后来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车站设计、换乘站客流研究、换乘站衔接分析、应急流线设计、运行图铺画等。这些大大小小的实习与课程设计令我们刻骨铭心,它使我们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学以致用,完成了一个从学到用的升华。拓宽了我们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同时,也培养了我们团结协作的能力。我想无论是谁,在若干年后,回想起这些课程设计的日子,脸上都会泛起兴奋而无限感触的表情,我永远也不会忘记那些欢笑与艰辛并存的采集数据生涯、煎熬与互助的撰写报告岁月和成就问鼎的欢愉时光。 在一次一次的调研中,我由最初的无奈与烦躁到后来认识到这些基础工作的重要性,并从中发现乐趣,甚至留下了“职业病”——每次乘坐地铁出行时,都会习惯性地观察车站流线是否存在交叉、换乘距离是否过长、指示标志是否清晰明确……我开始用一个“城轨人”应有的视角来看待城市轨道交通的方方面面,而不再以单纯的乘客身份来思考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私家车数量不断攀升,道路交通压力越来越大,城市轨道交通必然会以它运量大、速度快、准点率高、污染小等优点成为城市交通系统的骨干。因此,目前很多大中城市开始了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工作,需要大批的专业技术人才,这也使得城市轨道交通专业成为朝阳专业。目前,我们专业本科生中,50%~60%的同学会选择出国、保研、考研等继续深造,其余同学多数会选择北京地铁、京港地铁、广铁集团、上海铁路局、中铁各分公司等国有企业,也有少部分同学签约与轨道交通相关的私企或外企。而我坚持了“选我所爱,爱我选择”的原则,保送至本校的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攻读研究生,我相信自己有足够的热情在专业领域中继续探索研究。
实践于行,建筑现代社会的桥梁 梁妍娇
衣食住行是人类生活的基本需要,生活中离不开交通工程,小到如何使我们上学乘坐的公交线路更加便民:道路交叉口的红绿灯设置更合理;大到立交桥的设计;整个城市交通路网的规划……因此,交通工程专业十分贴近生活。学到的知识也很实用。
记得在大二学期,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学校交通运输设备馆,那次的参观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回忆。我校的运输设备馆始建于1951年,馆内珍藏大量的机车、车辆、信号、桥梁等模型、实物和图片,有些设备堪称收藏精品。尤其是我们的镇馆之宝——由詹天佑设计的列车的模型,据说这是世界上仅存的一个,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这个机车与普通的有所不同,最明显的就是它比普通的蒸汽机车多了一个机头,这样就将增加它上坡时的牵引力。这样才能顺利地在轨道上运行。当我们置身于设备馆中,仿佛穿越到了历史。感受到了交通运输改革发展历程。在设备馆里陈列着许多模型,老师用这些模型一边讲课一边演示,这种直观教学形象生动,激发了我们的兴趣,调动了我们学习的积极性,让我们轻而易举掌握了许多知识点。离开设备馆时,我的心情已由最早的好奇转变成了自豪,这些或崭新或老旧的运输设备都见证了一个时代交通运输发展的辉煌。见证了运输界伟人们的智慧。也许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东西都随着记忆模糊淡去,但老一辈运输人细心执着,孜孜不倦,积极创新的精神将恒久与日月同辉。
除了教学设备馆,学校还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和国家级精品课程,有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我们的老师学识渊博,承担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在大三学期我曾经参加了大学生创新项目,通过老师的耐心指导,取得了比较优异的成绩,在此过程中老师渊博的知识和严谨的科研态度让我十分敬佩和景仰。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交通工程专业很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会研究分析学校周边的交通问题,提出优化改进的方案。在大三学期末,学校组织我们到沧州交警支队实习,在交警支队实习的日子里,我们听交警支队的同志们做专题讲座;调查高峰小时流量数据:研究交叉口交通信号配时:实际调查事故黑点原因等等。比如为了改进某个交叉口的信号配时,我们会通过实际调研现有信号灯配时情况,提出改进方案,再运用仿真软件对方案模拟和评价。这些实践活动让我认识到学习须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虽然实地调研时可能会有些辛苦,但这些许的辛苦远远比不上在实践中收获更多知识的快乐,比不上解决实际问题所带来的骄傲。
现在我是一名大四学生,已经保送为本校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的研究生,我的同学中每年大约60%左右同学通过考研、保研或者出国留学继续深造,有的同学到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深造,也有出国去往瑞典皇家理工、美国麻省理工等著名大学留学。另外,我们学校是以交通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每年来学校招聘本专业毕业生的单位很多,专业的就业率一直较高,持续在98%以上。
北京交通大学招生办主任闫立访谈 闫立
记者:闫主任,你好!请简要介绍学校的特色和优势专业?
闫立:北京交通大学就是原来的北方交通大学,是高校教育部、原铁道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学校紧邻北京市西直门,占地1000余亩。
学校历史非常悠久,至今已经有117岁,她的前身是清政府创办的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这是中国第一所专门培养管理人才的高等学校,是中国近代铁路管理、电信教育的发祥地。经过一个多世纪以来几代交大人的努力,学校已经成为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交通行业和首都区域科技创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学校现有的学科领域涉及工、管、经、理、文、法、哲等多个门类。在2012年教育部开展的学科评估中,我校有系统科学、光学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和安全科学与工程5个一级学科进入全国前10名。现在学校现有交通运输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产业经济学、桥梁与隧道工程等国家级学科有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有13个。绝大部分本科招生专业都在这些优势学科所覆盖内。
记者: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有什么突出特色?
闫立:学校本科教学坚持以“通识教育、按类教学、倡导探索”的教育理念和“宽口径、厚基础、有特色、重个性、强能力、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强调知识、能力与素质全面发展,着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实行学分制管理和多元化的培养模式,推进研究型、工程型和复合型三类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开展了跨学院、跨学科、产学联合、国际联合、本硕一体、导师制、辅修制等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取得了可喜成绩,得到了广泛认可。组建了思源班、本硕和本硕博连读班、“詹天佑班”、“茅以升班”等等拔尖人才培养试点班:实施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在交通运输类(铁道运输、城市轨道交通、智能运输工程)、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土木工程(铁道工程)、车辆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轨道牵引电气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铁路信息技术)、软件工程等国家发展建设的急需专业,产学结合,实行“3+1”和“3+1+2”校企联合培养、本硕一体化培养,培养工程型拔尖创新人才:跨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和经济管理学院,创办“国际化创业型工程与管理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以工业工程专业为载体,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企业家型工程师和具有工程技术知识的高级管理复合型人才。
记者:贵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何?
闫立:这些年就业总体形势都比较好,每个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都有在本学院或外校深造的机会。最近几年本科毕业就业率都在98%左右。从2012年来看,有超过50%的学生选择继续深造。在国内大学深造的学生中,有93%的学生升入了“985”“211”高校。就业的学生从就业方向看,不同专业特色不太一样,但是总体上进入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接近60%,就业领域除传统的轨道交通领域外,建筑、航天、电力、金融等行业也成为毕业生就业较为集中的流向。
记者:怎样了解你校更多的信息?
闫立:登录我校招生资讯网(http://zsw.bjtu.edu.cn)可了解我校更多招生方面的信息。网站同时提供招生政策、专业介绍、招生计划查询、历年录取分数统计、模拟报考系统等有关资料供考生参考。考生也可拨打我校招生咨询热线:010—51688441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