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dy57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良好的学習习惯的培养,是21世纪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好习惯使人不断地获得成功,使人终生受益。低年级学生的可塑性大,抓住这个时机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应从小抓起。一要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意识;二要注重“习惯篇”的教学,讲究方法,耐心施教;三要注重实践,落到实处;四要严格要求,常抓不懈。
  关键词: 语文教学学习习惯从小抓起
  
  习惯是什么?是指长久形成的生活方式。今泛指一地方的风俗、社会习俗、道德传统等,亦作“习贯”。原谓习于旧贯,后指逐渐形成而不易改变的行为或习俗、风尚,或对新的情况逐渐适应。而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学习习惯和教育是密不可分的。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育,是21世纪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它与人的发展终身相伴:好习惯可以使人不断地获得成功,使人终身受益;坏习惯不养自成,它可以使人一事无成,甚至毁人一生。可见习惯的作用之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何等的重要。而低年级孩子的可塑性大,抓住这个时机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应从小抓起。
  那么如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
  一、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意识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必须从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意识”入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师在带班时会发现,一年级孩子刚入学时,年龄小,行为习惯差异大,往往不懂事,没有礼貌,比如在教室里大呼小叫,爬高摸低,随意乱扔废纸、食品袋等。如果教师对这些现象视而不见,只是一味地关注他们的学习,那么效果能好吗?如果转变一下角度,从抓好平日的常规管理,培养其良好的习惯意识入手,让他们树立“原来做什么事情都得有个规矩”的意识,即树立“习惯意识”,就会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打下基础。因此在入学的第一天,教师就应从谈话入手,告诉学生要站有站姿,坐有坐姿,上课应注意什么,课下应怎么与同学一起玩等,要有意培养他们的这种意识,让他们明白怎样做才能成为品学兼优、深受大家喜欢的好学生。日积月累,这种习惯意识就会逐渐稳固。习惯意识一旦树立,就会变成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内部动力,从而更有力地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二、注重“习惯的教学”,讲究方法,耐心施教
  培养一年级孩子的语文学习习惯不仅要注重培养“习惯意识”,还要注重“习惯的教学”,讲究方法,耐心施教。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受父母溺爱,自律能力不强,好动,不爱护书本,注意力时间短,要使他们养成这些良好的习惯,教师思想上的重视和方法上的指导是很重要的。所以,在进行“习惯的教学”时,不能轻描淡,走马观花,虎头蛇尾。在教学时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经常采用一些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不断激励学生学习进步。激励性的语言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要认真观察,对照模仿。比如在开展“正确的读写姿势、注意用眼卫生、爱惜学习用品”的教学时,我通过激励性的语言,让学生认真观察图片上的内容,发现习惯要求的细节,让学生说说他们的发现,对认真观察的学生及时给予肯定,对学生没有发现的细节给予补充。
  3.要示范操练,表扬激励。在进行“习惯的教学”时,不仅要利用教材上的示范,还要充分发挥师生的榜样示范作用。由于低年级学生具有可塑性、向师性的特点,他们喜欢模仿教师的言行举止,因此教师的以身示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应注重自己的行为习惯。正如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少年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
  三、注重实践,落到实处
  我们要培养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而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认真模仿、反复操练、不断校正、自觉落实而形成的。教师是学生学习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不能纸上谈兵,应少些说教,多些操练。在平时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学生实践,引导学生自觉落实。比如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对于学生读写的姿势,教师应时时加以重视,及时给予提醒和指点,不能教给了学生要领之后,就无视学生平日里的做法正确与否,要做到姿势不正确不读书,姿势不正确不写字。在课堂中,因为小学生的注意力时间短,自律能力不强,所以教师要时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不能忽视学生一人回答问题时,其他学生不注意听的现象。所以我们应及时将不良习惯消灭在萌芽状态,把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落到实处。
  四、严格要求,常抓不懈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能力的提高过程,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艰苦过程,也是培养自己意志的过程。对此,一定要从小、从严、从点滴小事做起,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要培养一年级小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必须在细致、周到的基础上,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常抓不懈。要节节课抓,日日抓,月月抓,反复抓,抓反复,要把各册规定的重点训练项目和一般的训练项目联系起来,不是一枝独秀,而是万紫千红。
  学生刚入小学时经过我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良好的习惯意识,经过不断地实践和反思,经过日常的细致指导、耐心施教,经过平日的严格要求,常抓不懈,到目前为止,这些现象明显好转,课堂上吃东西、喝水、去厕所的现象基本没有了。良好的习惯是在为他们的生命奠基,是在为他们的未来奠基,教师只有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积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方法上给予细心的指导,注重实践,落到实处,并做到严格要求,常抓不懈,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才会“功到自然成”,才能为以后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构建和实施高职院校教工党员“五化”教育与同步考核模式,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实现“中国梦·教育梦”的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高职教工党员教育工作的探索性举措。文章立
基层党组织是农村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是党执政大厦的地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
本周(7.23-7.29)市场蔬菜价格总体上涨。在市场统计的51种蔬菜中,总的综合平均价为4.919元/公斤,比上上周4.477元/公斤上升9.88个百分点;蔬菜加权平均价为3.08元/公斤,比上上周上升2.27个百分点。其中有24种蔬菜价格上涨,24种蔬菜价格下降,1种蔬菜价格持平。  本周进入三伏天中的中伏阶段,持续高温干旱天气,本地蔬菜生产进入换茬期的季节性短缺时节,菜价有所上涨。同比上周价
期刊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若課堂没有问题,则学生的思维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可以激活课堂,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掌握知识,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而且能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发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提高学习效率。  一、提问内容要精心设计  自把培养思维、开发智力作为教育目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8)05-109-01  摘要 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法对竞技体育礼仪进行研究分析。从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以及观众等不同主体所体现的礼仪现象出发,挖掘竞技体育礼仪所具备的社会价值,对研究竞技体育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竞技体育 礼仪 社会价值  一、竞技体育礼仪概念  体育礼仪是体育和礼仪的衍生概念,是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武术课程考试现状,提出改革思路与设想,通过两学期实践教学,使考试形式由终结式考核转变为过程式考核。
目的: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9月-2019年2月内收诊的62例血管瘤患者,所有病例予以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根据术后病理诊断分析彩色多普勒
在《汽车电器》实训课程教学中,基于工作任务的汽车电路分析时采用各种不同方法,通过对典型电路的情景化自我创新思维的训练,找到一个最基本的检测电路故障的方法和思路。实践证
采用有限元分析法与现场测试相结合的方法来得到主梁的应力情况.从而得出在外主梁下盖板跨中位置的主应力与外主梁主腹板两端剪应力最大,这几处附近的焊缝部位存在着应力集中
新中国成立以后,体育得到了有效的发展,体育文学也得到了有效的发展。本文通过文献法等从类型文学的定义理解界定了体育类型文学,对其嬗变过程进行了分析,并针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