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若干辩证关系探析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chbet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我国教育仍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甚至还有一些涉及教育本质的问题没有解决。追根溯源,是我们在决策层面和实施层面经常背离辩证法的思维。因此,我们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要处理好“五大辩证关系”,即公平与质量的辩证关系,高端引领和落地生根的辩证关系,培养精英人才和技能人才的辩证关系,教育改革者的成功与可能的失误的辩证关系,打造品牌和提升均衡水平的辩证关系;并秉持“静”“实”“慢”“持”四字箴言,从而开启新的征程,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新篇章。
  【关键词】教育改革;教育发展;辩证法;辩证关系
  安文铸,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6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本科,并留校任教。1985年赴联邦德国留学,于1987年取得教育控制论博士学位,后任联邦德国弗伦斯堡师范大学客座教授。1988年回国后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任教,1995年创立了我国第一个教育管理学博士学位授权点,曾指导了数十名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1995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贡献津贴。1997年起受聘为联邦德国帕德博恩大学客座教授。2001年回国后先后在广东省中山市和佛山市禅城区人民政府任高级教育顾问。
  曾出版《走进基础教育的真实世界》《在基础教育的真实世界里耕耘》《现代教育管理学引论》《学校管理研究专题》《未来教育科学入门》等19部著、译作,发表《论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观》《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辩证法》等百余篇论文,共计300多万字。
  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强大思想武器,是人类思维方式的科学概括。通俗地讲,辩证法要求人们观察事物、分析事物时,摈弃“非此即彼”的二值逻辑,以“一分为二”的原则,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既看到事物的某一面,又看到事物的另一面;既注意到一种倾向,又关注被掩盖的另一些倾向。更直白地讲,辩证法告诉人们,看问题、分析问题要全面,避免片面性、走极端、“一刀切”、忽左忽右;对一件事情不轻易地全盘肯定或全面否定。中国的教育改革若从建国时算起,经历了十几次;若从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改革的决定》算起,亦已经历了三十多年。今天,当我们总结、回顾教育改革历程时,在充分肯定教育发展成就的同时,总会发现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甚至会发现一些涉及教育本质的问题都没有解决好。追根溯源,是因为无论决策层面,还是实施层面,我们经常背离辩证法的思维。本文拟从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出发,尝试分析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若干辩证法关系。
  一、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中有关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论述
  十九大报告中一个重要论断是揭示了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的转化,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基于这一基本论断,报告对未来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作出了完整的论述,笔者把这一段论述分解为四个小段: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可以说,这一段朴实的、明确的、让人一看就懂的论述,是我国未来几十年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綱领性论述,涵盖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模式的基本内涵,这就是:
  1. 进一步明确了教育的地位和聚焦点,即实现教育现代化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 进一步强调了教育的目标和任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战略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3. 通过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4. 通过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和发展内涵式高等教育,调整人才培养的结构,培养一支宏大的技能型人才和相对少数的学术型人才队伍。
  二、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若干辩证关系——构筑中国教育模式的方法论思考
  陶西平同志在“2017年中美校长高峰论坛”上,论及世界性教育改革面临的背景:两个失衡,一个机遇。一是人与人关系的失衡,表现为一个国家内部以及国与国之间的贫富两极分化;二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表现为人类对大自然的掠夺和破坏,以及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与此同时,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引起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迅速变化,给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切入点。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也面临一系列的背景:一是相对落后的教育基础及其内部的发展不平衡;二是相对保守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三是我们拥有十分庞大的教育规模——至2016年底,本科高等教育学生人数为2599.21万,研究生人数为200.24万;中小学学校总数为43万所,普通高中学生人数为2373.40万,初级中学学生人数为4305.40万,小学生人数为9984.00万。这一庞大的教育规模必然制约着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形成严峻的发展不平衡的局面。
  (一)公平与质量的辩证关系
  公平是人对公正平等的心理感受,不同的人、不同的立场、不同的标准对公平的判断可能不同,公平观必须要得到人的认同才能有约束力。质量,在教育系统是指某一学段的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具有什么样的效果,是对教育进行评价的概念。近年来,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经常提到“促进教育公平”,而在现实中却很难体现。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揭示了两者的辩证统一关系,明确了:公平是在一定质量制约下的公平;质量是指尽可能公平意义上的质量。这就是公平和质量的辩证法。在实践层面上,公平绝对不能忽视质量,不能“削峰填谷”“削足适履”,追求表面的所谓“公平”;当然,质量作为一个相对概念,在一定区域、在一定时间点又要尽可能地体现公平的精神。   事实上,教育公平包括机会的公平、过程的公平、结果的公平,在差异性较大的区域间和学校间,绝对的公平是没有的,只能追求一定区域内的相对公平,中国和全世界概莫能外。当然,质量也是相对的,允许区域间、学校间有一定的差别,但在中国,教育质量的底线只能有一个,这就是育人目标作为衡量质量的标准不能动摇和降低,推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就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全面素质教育”的质量观。
  (二)高端引领和落地生根的辩证关系
  教育改革实践需要科学的、先进的、前瞻的、创新的教育理论的引领,“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但任何理论、理念都必须源于实践、在实践中被检验,“脱离实践的理论只能是空洞的理论”。而且任何理论研究、理念提倡都不能闭门造车,任何新概念、新提法、新体系都要力戒无法付诸实践的华而不实的表述;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它根植于本国、本地区、本校的文化之中指导实践,而不在于是否有新鲜的名词、是否标新立异。一段时间里,我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只知道低头拉车,不懂得抬头看路,不了解经济、科技的发展给教育提出了什么样的新挑战,也不了解世界上、国内其他地区有什么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果,表现为一种墨守陈规、不思进取的保守状态;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要想改变相对落后的教育面貌,必须学习、引进先进的教育理论,通过高端引领,对区域和学校教育进行顶层设计,形成推动教育发展的办学理念、办学思路,乃至办学模式。然而在学习先进地区、先进学校的改革经验时,亦出现了“生搬硬套”、简单复制的偏颇;而事实上,很多先进经验有着强烈的地域约束和条件约束,是不能迁移和复制的,必须结合自己的区情、校情落地生根。
  理论工作者要在广大教育实践者的实践之中生成新理论、新思想;教育实践工作者要有道路自信、实践自信,敢于攀登教育理论的高峰。这就是高端引领和落地生根的辩证法。
  (三)培养精英人才和技能人才的辩证关系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我国培养人才的根本目标。认真面对当前我国技能型人才短缺的问题,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宏大的技能人才队伍;少数高等院校承担培养精英人才的任务,处理好人才培养中普及和提高的关系。
  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固然相对落后,需要加速发展,但由于在某一个时间点,在教育投入、教育基础设施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普通高等教育突然扩招,造成了一种社会导向:每个家庭都想让自己的孩子上学术性大学成为精英人才,致使职业技术教育滑坡,中等职业学校萎缩、减少,高等职业教育生源质量下降,技能型人才奇缺,人才结构出现破坏性失调。
  与此相关的一个问题是,在教师队伍建设中未能全面强调“师德”和“专业化发展”,而是不恰当地提倡“不做教书匠”,要当“教育家”型教师,致使一部分教师好高骛远,教育教学基本功严重下降。事实上,绝大多数的教师应是优秀的教书工匠,大力提倡的“工匠精神”值得引起整个教育领域的关注。在一个国家乃至全世界,教育家是极少数的,他们是在教育实践中积淀、锤炼出来的,陶行知是如此,苏霍姆林斯基也是如此。
  一个国家科技、教育的前沿水平取决于精英人才;而精英人才的产生有赖于普及型技能人才的规模和质量。要防止少数精英人才和大量文盲、准文盲并存的危险局面。这就是培养精英人才和技能人才的辩证法。
  (四)教育改革者的成功与可能的失误的辩证关系
  大力弘扬教育改革中的先行、先试精神,对于教育先进地区、先进学校改革的成功经验应认真学习、借鉴精华;而不是盲目照搬,一旦不适于本地、本校,就予以否定,任何经验都是不能简单迁移的。
  对基于责任和使命、基于教育情懷的教育改革的先行者不应求全责备,要允许他们出现可能的失误,允许不断完善和超越;对别人的经验应结合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吸收合理的部分,修正不适合的部分。当然,在教育改革中也的确会存在沽名钓誉、标新立异的所谓“改革者”,但这是极少数,在教育领域是不会有市场的。
  在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端正学术界的学风,多学习、多实践,多做建设性的研究工作;杜绝对一个地区、一所学校的改革成果进行“大批判”,甚至对改革者进行人身攻击。营造共同研究、分享成果的和谐研究氛围。这就是正确对待改革者和改革成果的辩证法。
  (五)打造品牌和提升均衡水平的辩证关系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教育需要有教育品牌作为标杆和榜样进行带领,打造品牌是新时期教育改革和教育治理的重要突破口;品牌不是自封的,也不是外来专家设计的,而是在自身实践基础上提升出来的。教育品牌要致力于形成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沉淀的文化,而不是只在形象上华丽装饰,用空洞无物的口号或言过其实的“宣传”忽悠外界。教育品牌的代言人和形象大使是“人”,是校长、教师、学生和作为载体的课堂,一个地区、一所学校能成为教育品牌,主要有两条标准:一是这个品牌促进了人(教师、学生、家长)的可持续发展;二是这个品牌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品牌不能完全代表一个地区的教育水平,要在品牌的带动下,通过提升均衡水平形成优质教育“群体”,这就是打造品牌和提升均衡水平的辩证法。
  三、教育改革与发展、构筑中国教育模式的四字箴言
  (一)静
  静悄悄地变革。营造一种安静、平静、宁静的教育氛围和教育环境,力戒浮躁,力戒大轰大嗡。“静”是一种氛围,更是一种心态。
  (二)实
  实实在在地变革。提倡朴朴实实、老老实实、踏踏实实的从教风气,力戒忽悠、吹水和沽名钓誉。“实”是一种作风,更是一种品格。
  (三)慢
  慢慢地、有节奏地变革。这里的慢,不是慢悠悠、慢腾腾,而是指节奏。教育是慢功夫,“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欲速则不达。“慢”是一种艺术,更是方法论。
  (四)持
  持久地变革。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要有“守望者”的精神,坚持、持久、持续、住持。“持”是一种定力,更是一种境界。
  让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引下,通过系统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站在新的起点,开启新的征程,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新篇章。
其他文献
每一个人都离不开社交,一个良好的社交圈子,对人的精神和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一个成长中的孩子来说,社交能力会决定他能否积极地适应各种环境,能否协调好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能否勇敢地担负起社会责任,能否乐观地对待人生。  培养孩子强大的社交能力,家长的帮助和引导非常重要:家长首先要与孩子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在亲密健康的亲子关系中,孩子不仅会获得强大的情感和心理支持,还会习得社会交往的基本技能和技
谭来洲  生日:2012年1月10日  牛牛的健康快乐,成长是爸爸妈妈最大的心愿。
从姑娘到母亲,对一个女人起到的变化有多大?  简单说,你会突然好像没有自己的生活了,但又好像更热爱当下的生活了。  比如Z。    作为和我从小无话不谈的好友,Z有个不算毛病的毛病:念旧。  Z的前男友是她的学长,被当时的她称作“完美先生”。因为种种意外,Z和完美先生没有在一起。分手后,Z小姐一刻也没有停止过留意他的行踪,甚至结婚以后,依然关注着完美先生的微博、他前女友的微博,以及前女友的现男友的
策划/本刊编辑部  本期策划特邀专家  骆 风 广州大学发展研究院研究员,现代国民教育研究所所长  李忠忱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李忠忱教学法科技中心主任,副研究员  郑 凡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家长教育研究会执行会长    什么时候,孩子悄悄地超过了你的肩头?  什么时候,孩子第一次对你说不?  紧接着,逆反、顶嘴、冷漠,接踵而至……  渐渐地,隔膜越来越深,直到无法逾越!  为什么?把爱给了我们最亲爱
一次参加学区“推门听课”活动,恰遇一位老师的上课内容是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问题,课内展示了一道足球数学课外题,为学生搭建一次数學建模的应用平台,经历分析、抽象、建模的过程,但明显感觉教学受阻,下面是笔者的相关探究与思考和大家分享.
【摘 要】功能性动作筛查测试作为一种全新的预防损伤的评估系统,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重视和利用。文章对功能性动作筛选测试应用于小学垒球专项学生运动损伤的潜在风险因素评估进行了研究,为预防小学垒球运动员在开展垒球运动过程中的损伤,提高身体动作的质量,发挥机体功能的最大效率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FMS;功能性动作筛查;垒球;运动损伤;分析研究  投掷垒球是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三年级以上的主要教材,又是
上周果子发烧住院,自己也累坏了,这几天本来在休息,看到北京双胞胎姐妹在青岛海滩溺亡的新闻,心痛不已,忍不住连夜敲下这篇文字。新闻中两个孩子的妈妈“发个朋友圈孩子就不见了”,一时疏忽造成这样的噩梦,很多网友都把矛头指向一边看孩子一边玩手机的妈妈。  但是大家知道吗,弄丢孩子的方式有无数种,在公共场合要保证孩子安全,“不玩手机”是远远不够的!  我自己带两宝外出时,除非有急事,是很少看手机的,但有一次
买火柴  ·天津河北区/张春明    袋鼠妈妈买火柴,  放进胸前大口袋。  一蹦一跳往家走,  突然吓得叫起来——  原来袋里小袋鼠,  正在“嚓嚓”划火柴!    小船  ·江苏镇江/徐长顺    山里的小溪,  蹦蹦跳跳。  我的纸船,  向前直漂。  船上装满山里的花,  还有一串串美丽的小诗,  香味浓浓的春天,  飘到了山外。    乌龟旅行  ·浙江金华/韦 苇    小小乌龟,  
有一天,猪爸爸买了很多西瓜。他对全家人说:“大家省着点吃,一天吃一个。”晚上,猪爸爸回家后,发现西瓜居然一下子少了9个。猪爸爸问:“是谁偷吃的?”小猪说是猪小妹吃的。爸爸看到猪小妹嘴边很干净,而小猪身上到处都是西瓜汁,就知道小猪在撒谎。  爸爸说:“好东西要和大家一起分享,这才是乖宝宝。”小猪很难为情,从此以后,都会记着拿好吃的和妹妹一起分享。
再玩一次,是个特别美的信号!它意味着我们在做的,恰是孩子要的。  曾经以为,有了养育第一胎阳阳的经验,带第二胎元宝应该是驾轻就熟了;曾经以为,有了这么多年的营造,元宝的养育环境不说是开满鲜花的道路,也应该是有爱有阳光了。但,这不是现实。  事实是,跟大多数孩子一样,我因为工作关系和身体原因,没有办法时时刻刻给他高质量的陪伴,甚至有时会缺席。由此产生的愧疚感也曾经深深地折磨着我,很多时刻我会想: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