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今就业形势严峻,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高职毕业生的就业也面临很大困难,而鼓励高职毕业生自主创业是解决当前就业难的有效途径。文章分析了高职毕业生创业的必要性,创业的优势、劣势,然后针对高职毕业生自主创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高职毕业生 创业 对策分析
[作者简介]李丰乾(1957- ),男,河南郑州人,河南经贸职业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经济管理。(河南 郑州 450053)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17-0169-03
一、创业是时代对高职学生的基本要求
(一)高职毕业生应当有自主创业的意愿
自主创业不仅是大学生自主就业的重要途径,更是成才的重要模式。20世纪末,国际教育界曾做过这样的预测:21世纪有50%的大学生要走自主创业之路。1998年10月在巴黎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会议更是明确提出“高等学校,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为了方便毕业生就业,高等教育应主要关心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要使高校毕业生“不仅成为求职者,而且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
有人把社会形态分为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三种类型,指出:农业经济时代需要体质型人才;工业经济时代需要技能型人才;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创造型人才。在知识经济时代有一技之长甚至多技之长的人,如果没有创业个性和能力,其发展必受限制。相反,一个并不具有一技之长却有创业意识、创业个性、创业能力的人,却可以使那些有技术的人成为自己的伙伴和助手。正是如此,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面向21世纪国际教育研讨会”上,提出了21世纪的人应有三本“教育护照”,即普通教育护照、职业教育护照、创业教育护照。一个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如果缺乏事业心和创业精神,其知识水平和职业能力会大打折扣。
(二)时代的发展为高职毕业生的自主创业创造了条件
目前,大学生自主创业面临着良好的环境,从中央、地方到各个高校都热情鼓励、支持大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各级政府为大学毕业生创业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现代技术日新月异,市场变化无穷,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生活方式变化加剧。当今社会,每一天都有新的职业在产生,每一天也有旧的职业在消失。相同的职业,其生产、服务的内容、方式和手段也都随时在发生变化。为此,我们每一个人的创业机会增多了,学历层次稍低的高职毕业生只要目标得当,创业也是可能的。可以说,祖国大地,到处都是我们自主创业的舞台,到处都是我们成就事业的热土。时代呼唤创业精神,时代打造了创业舞台。在今天,创业所需的信息也快捷多了,投资回报的时间大大缩短。过去传统的第一、二产业投资大、回报慢,现在大学生创业多为第三产业,投资相对小,回报快。有的投资信息产业,资金资源占有少(知识技术含量高),回报不仅快,而且高。创业的融资渠道增加,可以多种方式筹措资金。国家政策鼓励学生创业,甚至要求有条件的地区由政府有关部门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小额资金的担保。
(三)中国当今社会需要创业的高职学生
21世纪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是我们民族的共同任务。“十一五”期间要完成的重大任务,诸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都为当代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了无限的空间。
现在,不少有识之士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提出了这样的思路:当你为找不到如意的“饭碗”而发愁时,是否想到自己也能造个“饭碗”?找“饭碗”,只是学子在有限的工作岗位中的选择。而造“饭碗”不仅能为自己解决就业问题,还可为他人提供就业机会。温州下岗人员十多年前就有个“温州意识”:这就是与其“寄人篱下”等待别人安排,不如另起炉灶自己创业。近年来,许多劳动就业专家提出,要破解当前中国就业难题,应鼓励老百姓用自己的钱和双手造“饭碗”,实现自主创业,这样就能把劳动就业从“政府工程”变为“社会工程”。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面对这种形势,受过高等教育并具备一定创业能力的高职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既可以为自己寻找出路,又可以为社会减轻就业压力。
二、高职毕业生创业的优势与劣势
(一)高职学生创业的优势
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高职的学科应用性强,高职学生创业具有较明显的职业技能优势。
一是高职开设的专业其职业指向明确,注重技能性,如计算机应用与维护、服装设计与制作等。高职以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强调操作技能的训练。在课程设置上,一方面,重视专业技能课程的开设,在教学中强调实用性、技能性,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注重实践课程的开设及实习基地的建立,保持与市场、企业的联系。因此,学生毕业后,大多学有一技之长。这就使高职学生具备了创业的基本技能。
二是高职院校一般市场意识较强,开设的专业多为市场热门专业,迎合了市场需求。如学习计算机维护专业的,虽然社会上这类公司是有限的,其难以接纳所有的毕业生,但如果学生自己创业,这个专业是有市场空间的。
三是高职开设的专业中,有许多专业的市场创业门槛不高,适合小规模的自主创业。如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学生,几台缝纫机就可以创业,开办一个小企业的投资成本并不高;计算机应用与维护专业,只要有技能,再租一个门面就可以创业,创业门槛也不高。创业成本对于缺乏启动资金的毕业生是一道坎,而能以较低成本启动创业,是高职学生创业的重要的可行性条件。
除了具有职业优势外,高职学生承受挫折的心理素质普遍较好。高职学生大多在基础教育阶段学习基础不够好,一般常受批评、受挫折。因此,大多数高职学生具有较强的抗挫能力。而创业是一项风险较高的工作,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承受力,是很难坚持下来的。因此,高职学生的抗挫折心理素质有利于形成其良好的创业心态。
(二)高职学生创业的劣势
高职学生整体素质普遍不高,这是其创业的“软肋”。整体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其一,基本素质不高。学习基础差、自制能力差,是高职学生最明显的群体特征之一。特别是有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学习习惯差、学习的主动性不够,这与当今社会是格格不入的。当今世界正在努力构建一个完善的终身学习体系以适应科技飞速发展的要求,它要求每个成员,都要以不间断的学习和努力去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一个人如果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想要成就创业大业是很难的。
其二,创业素质低下。创业是一项颇具挑战性的事业,是一种高水平的就业,对人的素质要求很高。据统计,整个大学生群体的创业成功率仅有2%~3%。创业不是仅凭一腔热血就能顺利到达胜利彼岸的,个人创业更多的是要通过科学的前期规划、多角度的观察和理性的分析、有效的资源整合、成熟高效的运作技能、良好的商业心态等重要的环节与因素作为支撑才能成功。令人遗憾的是,现在的高职教育不管从学生自身还是从学校方面都表现得急功近利,具体表现如下:一方面,高职学生大多希望能拥有一技之长,找到一份工作,因而往往对能立竿见影的专业课程就乐意学,而对其他课程比较排斥,从而影响了综合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只考虑眼前的就业效应,迎合学生当前的就业需求,往往只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素质的培养,对学生的发展后劲考虑甚少。为此,许多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往往大砍一些不能立竿见影的课程,实施快餐式教育、快餐式就业。这虽然顺应了学生急功近利的心理,却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因此,高职院校应该扬长避短,发挥高职毕业生职业技能方面的优势,同时注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将其作为一项重点工程来抓。只有努力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降低创业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
三、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强调受教育者的从业能力,不够重视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近几年,不少高职院校已把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但都处于试验和探索阶段,仍存在不少问题。
(一)社会缺乏宽容的创业环境
一是社会缺乏创业氛围,人文关怀不够。国家在扶持大学生创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总体状况仍不容乐观。高职学生知识创新意识不足,普遍缺乏一种职业精神和冒险精神等,因而走出校园真正投入创业的学生不多。二是创业环境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标准有点过高,创办企业审批手续比较繁琐、周期长、费用高、收费项目多;创办创业融资渠道有限;创业后续服务不足。大学生创业服务链有待逐步形成。如何建立一个让更多大学生跌倒了还能爬起来的环境,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三是家长不够支持、不理解。许多家长对孩子创业不够支持,总希望孩子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害怕创业失败后,承担不起这个风险。
(二)高职生的综合素质也制约着创业的步伐
一是高职学生存在强创业动机和弱创业实践的矛盾。对我院1000名高职学生调查问卷显示:将来有创业打算的占85%。其中毕业后马上创业的占8%,三年后想创业的占42%,五年后创业的占25%,十年后创业的占12%,无创业打算的占13%。但学生毕业后真正创业的还不到1%。二是高职学生的创业能力不足,缺乏必需的创业知识和技能。在我院举行创业模拟大赛中,许多参赛者无法把自己的创意准确而清晰地表达出来,缺乏个性化的信息传递。对目标市场和竞争对手情况缺乏了解,分析时采用的数据经不起推敲、没有说服力等,这些无疑反映出高职毕业生创业知识的缺乏。三是创业资金的使用也存在问题。高职生不能正确吸引和合理安排、使用风险投资。有部分高职生想办公司缺资金,为了得到资金,导致给小钱让大股份、贱卖技术或创意。还有部分毕业生对风险投资不负责任地使用,烧别人的钱圆自己的梦。
(三)现有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创业的需要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开展,还处在自发、分散、探索、启动状态。创业培训自身也存在教师能力参差不齐、培训针对性不强等问题。
四、提高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的对策分析
(一)给高职学生营造一个能创业、能创成业的宏观环境
一是营造创业氛围,大力培育创业文化。要加大创业宣传力度,通过主体教育、理念灌输、精神指引、典型示范、利益驱动等方式,激发高职学生的创业热情,使更多高职学生向往创业,积极投身于创业者行列,使创业成为高职学生普遍认同的生存方式和人生理念。
二是通过机制创新,强化各级政府对创业教育的支持力度。河南郑州市一直在探索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新路子,加大财政收入,完善保障措施,为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各级地方政府可结合国家对社会发展和城乡产业结构调整,出台有利于高职院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吸引大学生自主创业;加快建立多层次、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消除创业者的后顾之忧。
三是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这样一个社会环境主要由政策环境来支持。政策环境包括创业人员面对的比较困难的环节,比如信贷、税收、场地、人员招聘、政府的办事效率等。我们应把各项有利于创业促进就业的政策打包,形成一个整体的政策力量来推动创业和就业。
(二)要形成一整套完整的创业培训和实训的体系
一是改革现有的教育管理模式,构建科学的创业教育培养体系。高职院校要改变从学业到就业的单一成才模式,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育人环境。例如,学分制和学籍管理方面,要建立一种灵活的管理机制。在这种机制下,引入弹性学分制,为学生自主创业创造条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或先完成学业再创业,或先创业回来续学业,甚至可一边忙学业一边搞创业。
二是扩充培训资源,形成以高职学院为骨干、以各类社会培训机构为基础的创业培训体系。大力推广国际劳工组织的SYB(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创业培训。培训过程中,要着力加强师资力量和教学管理,完善培训质量控制。
三是重视创业实践,培养高职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在高校开展创业培训和创业实践,让大学生在毕业前就经过基本的创业教育,提升其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环境和条件。
(三)注重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
理性的创业心理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基础。由于高职生的生源比本科高校复杂,如文化基础知识相对较差且参差不齐、心理成熟度较低、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等,所表现出来的独立性、敢为性、坚韧性、适应性等个性心理品质对创业活动有较大的制约。作为高职毕业生,在创业过程中确实面临着比本科生和研究生更大的压力和更多的问题。所以,学校要注重培养高职学生健全的人格,提高创业意识,激发创新潜能。另外,要提醒学生注意创业知识结构和技能的学习,提高学生创业的特殊能力,如创新能力、市场开拓能力、组织创新能力等。创业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创业需要勇气,更需要能力。在创业的过程中,必须有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有较强的个人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家华,黄天贵.职业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李家华,黄天贵.高职学生职业与创业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谢作昱.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仅3%[N].中国青年报,2006-12-08.
[关键词]高职毕业生 创业 对策分析
[作者简介]李丰乾(1957- ),男,河南郑州人,河南经贸职业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经济管理。(河南 郑州 450053)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17-0169-03
一、创业是时代对高职学生的基本要求
(一)高职毕业生应当有自主创业的意愿
自主创业不仅是大学生自主就业的重要途径,更是成才的重要模式。20世纪末,国际教育界曾做过这样的预测:21世纪有50%的大学生要走自主创业之路。1998年10月在巴黎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会议更是明确提出“高等学校,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为了方便毕业生就业,高等教育应主要关心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要使高校毕业生“不仅成为求职者,而且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
有人把社会形态分为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三种类型,指出:农业经济时代需要体质型人才;工业经济时代需要技能型人才;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创造型人才。在知识经济时代有一技之长甚至多技之长的人,如果没有创业个性和能力,其发展必受限制。相反,一个并不具有一技之长却有创业意识、创业个性、创业能力的人,却可以使那些有技术的人成为自己的伙伴和助手。正是如此,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面向21世纪国际教育研讨会”上,提出了21世纪的人应有三本“教育护照”,即普通教育护照、职业教育护照、创业教育护照。一个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如果缺乏事业心和创业精神,其知识水平和职业能力会大打折扣。
(二)时代的发展为高职毕业生的自主创业创造了条件
目前,大学生自主创业面临着良好的环境,从中央、地方到各个高校都热情鼓励、支持大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各级政府为大学毕业生创业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现代技术日新月异,市场变化无穷,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生活方式变化加剧。当今社会,每一天都有新的职业在产生,每一天也有旧的职业在消失。相同的职业,其生产、服务的内容、方式和手段也都随时在发生变化。为此,我们每一个人的创业机会增多了,学历层次稍低的高职毕业生只要目标得当,创业也是可能的。可以说,祖国大地,到处都是我们自主创业的舞台,到处都是我们成就事业的热土。时代呼唤创业精神,时代打造了创业舞台。在今天,创业所需的信息也快捷多了,投资回报的时间大大缩短。过去传统的第一、二产业投资大、回报慢,现在大学生创业多为第三产业,投资相对小,回报快。有的投资信息产业,资金资源占有少(知识技术含量高),回报不仅快,而且高。创业的融资渠道增加,可以多种方式筹措资金。国家政策鼓励学生创业,甚至要求有条件的地区由政府有关部门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小额资金的担保。
(三)中国当今社会需要创业的高职学生
21世纪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是我们民族的共同任务。“十一五”期间要完成的重大任务,诸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都为当代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了无限的空间。
现在,不少有识之士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提出了这样的思路:当你为找不到如意的“饭碗”而发愁时,是否想到自己也能造个“饭碗”?找“饭碗”,只是学子在有限的工作岗位中的选择。而造“饭碗”不仅能为自己解决就业问题,还可为他人提供就业机会。温州下岗人员十多年前就有个“温州意识”:这就是与其“寄人篱下”等待别人安排,不如另起炉灶自己创业。近年来,许多劳动就业专家提出,要破解当前中国就业难题,应鼓励老百姓用自己的钱和双手造“饭碗”,实现自主创业,这样就能把劳动就业从“政府工程”变为“社会工程”。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面对这种形势,受过高等教育并具备一定创业能力的高职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既可以为自己寻找出路,又可以为社会减轻就业压力。
二、高职毕业生创业的优势与劣势
(一)高职学生创业的优势
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高职的学科应用性强,高职学生创业具有较明显的职业技能优势。
一是高职开设的专业其职业指向明确,注重技能性,如计算机应用与维护、服装设计与制作等。高职以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强调操作技能的训练。在课程设置上,一方面,重视专业技能课程的开设,在教学中强调实用性、技能性,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注重实践课程的开设及实习基地的建立,保持与市场、企业的联系。因此,学生毕业后,大多学有一技之长。这就使高职学生具备了创业的基本技能。
二是高职院校一般市场意识较强,开设的专业多为市场热门专业,迎合了市场需求。如学习计算机维护专业的,虽然社会上这类公司是有限的,其难以接纳所有的毕业生,但如果学生自己创业,这个专业是有市场空间的。
三是高职开设的专业中,有许多专业的市场创业门槛不高,适合小规模的自主创业。如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学生,几台缝纫机就可以创业,开办一个小企业的投资成本并不高;计算机应用与维护专业,只要有技能,再租一个门面就可以创业,创业门槛也不高。创业成本对于缺乏启动资金的毕业生是一道坎,而能以较低成本启动创业,是高职学生创业的重要的可行性条件。
除了具有职业优势外,高职学生承受挫折的心理素质普遍较好。高职学生大多在基础教育阶段学习基础不够好,一般常受批评、受挫折。因此,大多数高职学生具有较强的抗挫能力。而创业是一项风险较高的工作,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承受力,是很难坚持下来的。因此,高职学生的抗挫折心理素质有利于形成其良好的创业心态。
(二)高职学生创业的劣势
高职学生整体素质普遍不高,这是其创业的“软肋”。整体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其一,基本素质不高。学习基础差、自制能力差,是高职学生最明显的群体特征之一。特别是有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学习习惯差、学习的主动性不够,这与当今社会是格格不入的。当今世界正在努力构建一个完善的终身学习体系以适应科技飞速发展的要求,它要求每个成员,都要以不间断的学习和努力去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一个人如果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想要成就创业大业是很难的。
其二,创业素质低下。创业是一项颇具挑战性的事业,是一种高水平的就业,对人的素质要求很高。据统计,整个大学生群体的创业成功率仅有2%~3%。创业不是仅凭一腔热血就能顺利到达胜利彼岸的,个人创业更多的是要通过科学的前期规划、多角度的观察和理性的分析、有效的资源整合、成熟高效的运作技能、良好的商业心态等重要的环节与因素作为支撑才能成功。令人遗憾的是,现在的高职教育不管从学生自身还是从学校方面都表现得急功近利,具体表现如下:一方面,高职学生大多希望能拥有一技之长,找到一份工作,因而往往对能立竿见影的专业课程就乐意学,而对其他课程比较排斥,从而影响了综合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只考虑眼前的就业效应,迎合学生当前的就业需求,往往只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素质的培养,对学生的发展后劲考虑甚少。为此,许多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往往大砍一些不能立竿见影的课程,实施快餐式教育、快餐式就业。这虽然顺应了学生急功近利的心理,却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因此,高职院校应该扬长避短,发挥高职毕业生职业技能方面的优势,同时注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将其作为一项重点工程来抓。只有努力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降低创业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
三、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强调受教育者的从业能力,不够重视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近几年,不少高职院校已把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但都处于试验和探索阶段,仍存在不少问题。
(一)社会缺乏宽容的创业环境
一是社会缺乏创业氛围,人文关怀不够。国家在扶持大学生创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总体状况仍不容乐观。高职学生知识创新意识不足,普遍缺乏一种职业精神和冒险精神等,因而走出校园真正投入创业的学生不多。二是创业环境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标准有点过高,创办企业审批手续比较繁琐、周期长、费用高、收费项目多;创办创业融资渠道有限;创业后续服务不足。大学生创业服务链有待逐步形成。如何建立一个让更多大学生跌倒了还能爬起来的环境,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三是家长不够支持、不理解。许多家长对孩子创业不够支持,总希望孩子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害怕创业失败后,承担不起这个风险。
(二)高职生的综合素质也制约着创业的步伐
一是高职学生存在强创业动机和弱创业实践的矛盾。对我院1000名高职学生调查问卷显示:将来有创业打算的占85%。其中毕业后马上创业的占8%,三年后想创业的占42%,五年后创业的占25%,十年后创业的占12%,无创业打算的占13%。但学生毕业后真正创业的还不到1%。二是高职学生的创业能力不足,缺乏必需的创业知识和技能。在我院举行创业模拟大赛中,许多参赛者无法把自己的创意准确而清晰地表达出来,缺乏个性化的信息传递。对目标市场和竞争对手情况缺乏了解,分析时采用的数据经不起推敲、没有说服力等,这些无疑反映出高职毕业生创业知识的缺乏。三是创业资金的使用也存在问题。高职生不能正确吸引和合理安排、使用风险投资。有部分高职生想办公司缺资金,为了得到资金,导致给小钱让大股份、贱卖技术或创意。还有部分毕业生对风险投资不负责任地使用,烧别人的钱圆自己的梦。
(三)现有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创业的需要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开展,还处在自发、分散、探索、启动状态。创业培训自身也存在教师能力参差不齐、培训针对性不强等问题。
四、提高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的对策分析
(一)给高职学生营造一个能创业、能创成业的宏观环境
一是营造创业氛围,大力培育创业文化。要加大创业宣传力度,通过主体教育、理念灌输、精神指引、典型示范、利益驱动等方式,激发高职学生的创业热情,使更多高职学生向往创业,积极投身于创业者行列,使创业成为高职学生普遍认同的生存方式和人生理念。
二是通过机制创新,强化各级政府对创业教育的支持力度。河南郑州市一直在探索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新路子,加大财政收入,完善保障措施,为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各级地方政府可结合国家对社会发展和城乡产业结构调整,出台有利于高职院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吸引大学生自主创业;加快建立多层次、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消除创业者的后顾之忧。
三是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这样一个社会环境主要由政策环境来支持。政策环境包括创业人员面对的比较困难的环节,比如信贷、税收、场地、人员招聘、政府的办事效率等。我们应把各项有利于创业促进就业的政策打包,形成一个整体的政策力量来推动创业和就业。
(二)要形成一整套完整的创业培训和实训的体系
一是改革现有的教育管理模式,构建科学的创业教育培养体系。高职院校要改变从学业到就业的单一成才模式,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育人环境。例如,学分制和学籍管理方面,要建立一种灵活的管理机制。在这种机制下,引入弹性学分制,为学生自主创业创造条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或先完成学业再创业,或先创业回来续学业,甚至可一边忙学业一边搞创业。
二是扩充培训资源,形成以高职学院为骨干、以各类社会培训机构为基础的创业培训体系。大力推广国际劳工组织的SYB(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创业培训。培训过程中,要着力加强师资力量和教学管理,完善培训质量控制。
三是重视创业实践,培养高职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在高校开展创业培训和创业实践,让大学生在毕业前就经过基本的创业教育,提升其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环境和条件。
(三)注重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
理性的创业心理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基础。由于高职生的生源比本科高校复杂,如文化基础知识相对较差且参差不齐、心理成熟度较低、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等,所表现出来的独立性、敢为性、坚韧性、适应性等个性心理品质对创业活动有较大的制约。作为高职毕业生,在创业过程中确实面临着比本科生和研究生更大的压力和更多的问题。所以,学校要注重培养高职学生健全的人格,提高创业意识,激发创新潜能。另外,要提醒学生注意创业知识结构和技能的学习,提高学生创业的特殊能力,如创新能力、市场开拓能力、组织创新能力等。创业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创业需要勇气,更需要能力。在创业的过程中,必须有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有较强的个人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家华,黄天贵.职业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李家华,黄天贵.高职学生职业与创业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谢作昱.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仅3%[N].中国青年报,2006-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