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分析了幼儿感恩教育的重要性,探讨了如何引导幼儿体验并憧憬感恩。
关键词:感恩教育;幼儿;重要性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是啊,一首感恩的心唱出了大家的心声。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心理产生认可并意欲回馈的一种意识、一种情怀。然而众星拱月似的家庭生活为孩子们创造了养尊处优的生活环境,同时也滋长了孩子们的自我意识,一切活动都以自我为中心,在家中是“小皇帝”,在幼儿园里则是目空一切,眼中只有自己,形成了只知道“我该怎么样”,不知道“该我怎么样”,只知道“我要什么”,不知尊师敬长,关爱他人。很多孩子在大把大把地消费时,早已经忘记了“粒粒皆辛苦”的古训,把父母为自己的付出看得理所当然, 他们知道麦当劳、肯得基,却不知道父母挣钱的艰辛。那么幼儿园该如何开展感恩教育呢?
1 明确感恩的重要性
感恩意识前提是要让幼儿了解“恩”,体会“恩”,要让幼儿认识到他们所获得的一切并非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大而言之,大自然的赐予,社会的氛围,祖国的培养;小而言之,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导,朋友的帮助和付出,点点滴滴都是毫无功利的给予。教育幼儿应从珍惜生命开始,使人性向善,使人胸襟开阔,使人唤起自身美好的“善根”。
2 教师应以身作则, 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在儿童时期,您播下什么样的“种子”,将来他(她)就会长成什么样的“苗”。因此,趁孩子尚未成型之前要为他(她)的将来塑造一个良性的“自我”。从小班开始,我就将“谢谢”常挂在嘴边。到了大班,当孩子在和同伴的交往中产生争执时,我首先问:“你有没有说过好听的话?”由此强化孩子的礼貌交往过程。幼儿天性爱模仿,当我们对幼儿时时关爱,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时,会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说不定哪天他们也会有类似的行为。这就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幼儿意识到,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值得感谢的人,无形中就培养了他们的感恩意识。
3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幼儿体验并懂得感恩
对孩子们来说,活动是他们体验的载体,体验是他们最好的老师。因此,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幼儿参与,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体验,在活动中感悟感恩,在活动中学会感动,在感动中知道感恩。
3.1 收集一些与感恩有关的传统故事
如《羊羔跪乳》《乌鸦反哺》《陈毅探母》《吃水不忘挖井人》等在谈话、社阅读、社会课中对幼儿进行春风化雨般的引导,“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唤醒幼儿心灵深处的感恩的善根,使幼儿在故事中受到熏陶,心灵得到净化,促使幼儿感恩心理的形成。
3.2 结合节日开展“感恩”活动
每年的“三八节”,“教师节”,“重阳节” ……都是我们教师开展感恩教育的良机。如“三八节”时幼儿园邀请妈妈与小朋友一起共庆三八节,感谢妈妈辛辛苦苦把我们哺育长大,感谢妈妈教育我们成人!活动中孩子给妈妈的一句关心体贴的问候,一杯饱含真情的热茶,一块甜甜的节日蛋糕,一张感人至深的贺卡,一首《我的好妈妈》,一段《感恩的心》无不演绎着人间亲情的温暖。除此之外,还给幼儿布置一些特殊的爱心作业。比如:为教师和同伴做一件好事,给父母、老人 干力所能及的家务等。通过这些具体而形象的活动,让幼儿学会正确地对待他人的无私和热心的帮助,学会感恩与回报。
3.3 开展主题式“感恩”活动
创设有趣的情境以及一系列的活动,让幼儿去体验、感受,渗透感恩教育以及一系列的活动,让幼儿去体验、感受,渗透感恩教育。如我们在课外进行了“老师的一天”“妈妈的一天”等主题活动,孩子们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回忆、讲解、访问与绘画“老师的一天”,“妈妈的一天”等活动,了解大人一天都做了些什么,使孩子感受到成人为我们成长付出的艰辛和那份深深的爱。从而唤起孩子们对他人的关注。
4 一日活动中渗透“感恩”教育
要教育幼儿学会懂得感恩,就从幼儿的一日生活的点滴开始。
4.1 在晨间活动中渗透
在晨间谈话中,我们可以有意识的安排一些“我为小朋友做什么?”“妈妈为我做什么?”等话题,让全班小朋友都来分享为他人服务劳动的快乐。谈话目的是让孩子明白:父母养育孩子的不易,父母也需要孩子的爱,促使孩子不断由“被爱”向“施爱”转化。在吃午饭或点心时,我们可以组织幼儿说说事物的由来,让他们知道食物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我们应该感谢他们,避免浪费的现象。
4.2 在区域活动中渗透
“娃娃家”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区域,我们引导孩子为娃娃做饭、喂饭、洗澡、穿衣服,并照顾家里,打扫卫生,换位式体验成人的辛苦。“小医院”里医生、护士的辛苦以及为他人治病的快乐。
4.3 在游戏中游戏渗透
游戏是孩子的伙伴,孩子的一日生活都离不开游戏。教师在孩子们的游戏中开展“感恩”教育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来当妈妈”游戏中,要求孩子们抱着一个小娃娃去走路,吃饭等等,孩子们真切的体验到当妈妈的不易,于是在下午来接时,很多孩子都不让妈妈抱,而主动自己走着回家了。在游戏中体验并学会“感恩”是个让孩子直接体验接受的良好途径。
除此之外,户外散步时,我们教育幼儿爱护花草树木,保护小动物,时时有一颗爱心,处处留一颗爱心。
5 家园同步,使感恩教育处处在
幼儿园的教育毕竟是有限的,幼儿大部分时间生活在自己的家中,如果他们整天看到的是自己的父母对待老人冷漠,自私,他能从小就会关心别人,感激别人吗?因此,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幼儿在家庭中所受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加强家园联系,使家庭也成为幼儿感恩教育的沃土。
家长要做幼儿感恩教育的先行者和示范者,使幼儿从成人的言行中受到熏陶、得到教育和启发。比如,在行走的路途中,看到老人需要帮助及时上前;向贫困学生或灾区人民捐款时,家长在孩子面前所表现的积极态度和行为,所出的同情话语都能深深地感染着孩子,成为孩子的榜样,为幼儿拥有感恩起到关键的作用。在家中可以很轻松的创设感恩的氛围,在有意无意中,家人的一言一行中,孩子们会看在眼里,慢慢的记在心里,印在脑袋之中。逐渐的就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使孩子们知道今后自己也应该这么做。相信很多人都被电视上一句“妈妈,我帮你洗脚”的广告词深深地感动,可以说家庭是孩子们第一个学校,而家长也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幼儿的各种习惯与行为首先来源于家人,所以自己在得到帮助时,真诚的说声“谢谢”不时的拥抱自己的父母与家人,感谢他们的付出,虽然看似不经意的事,但都充满您对家人的“爱”,而在与家人相处的过程中幼儿慢慢的感受、接触这些关心的话语、爱的行为,久而久之孩子们会在这样的氛围下,不自觉的表达自己的爱与关心,如:“奶奶每天送我来幼儿园,谢谢奶奶!”“妈妈上班特很累,等她回来,我要给妈妈倒杯水”等等,从而孩子们感恩的意识慢慢培养起来,一个个充满爱心的宝贝就成长起来了。如有的孩子只知道索取,而不懂得给予,更不懂得牺牲,这样的孩子在爱的取得与付出之间就失去了平衡;如果一个孩子能懂得爱父母,能报答父母、老师……将来,他也定会将这种爱逐渐扩展开来,学会爱周围一切人和事……爱整个世界。让孩子成为一个能把自身之物给予他人,并从中体验快乐,学会感恩的人。
(责任编辑 杜和)
关键词:感恩教育;幼儿;重要性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是啊,一首感恩的心唱出了大家的心声。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心理产生认可并意欲回馈的一种意识、一种情怀。然而众星拱月似的家庭生活为孩子们创造了养尊处优的生活环境,同时也滋长了孩子们的自我意识,一切活动都以自我为中心,在家中是“小皇帝”,在幼儿园里则是目空一切,眼中只有自己,形成了只知道“我该怎么样”,不知道“该我怎么样”,只知道“我要什么”,不知尊师敬长,关爱他人。很多孩子在大把大把地消费时,早已经忘记了“粒粒皆辛苦”的古训,把父母为自己的付出看得理所当然, 他们知道麦当劳、肯得基,却不知道父母挣钱的艰辛。那么幼儿园该如何开展感恩教育呢?
1 明确感恩的重要性
感恩意识前提是要让幼儿了解“恩”,体会“恩”,要让幼儿认识到他们所获得的一切并非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大而言之,大自然的赐予,社会的氛围,祖国的培养;小而言之,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导,朋友的帮助和付出,点点滴滴都是毫无功利的给予。教育幼儿应从珍惜生命开始,使人性向善,使人胸襟开阔,使人唤起自身美好的“善根”。
2 教师应以身作则, 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在儿童时期,您播下什么样的“种子”,将来他(她)就会长成什么样的“苗”。因此,趁孩子尚未成型之前要为他(她)的将来塑造一个良性的“自我”。从小班开始,我就将“谢谢”常挂在嘴边。到了大班,当孩子在和同伴的交往中产生争执时,我首先问:“你有没有说过好听的话?”由此强化孩子的礼貌交往过程。幼儿天性爱模仿,当我们对幼儿时时关爱,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时,会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说不定哪天他们也会有类似的行为。这就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幼儿意识到,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值得感谢的人,无形中就培养了他们的感恩意识。
3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幼儿体验并懂得感恩
对孩子们来说,活动是他们体验的载体,体验是他们最好的老师。因此,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幼儿参与,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体验,在活动中感悟感恩,在活动中学会感动,在感动中知道感恩。
3.1 收集一些与感恩有关的传统故事
如《羊羔跪乳》《乌鸦反哺》《陈毅探母》《吃水不忘挖井人》等在谈话、社阅读、社会课中对幼儿进行春风化雨般的引导,“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唤醒幼儿心灵深处的感恩的善根,使幼儿在故事中受到熏陶,心灵得到净化,促使幼儿感恩心理的形成。
3.2 结合节日开展“感恩”活动
每年的“三八节”,“教师节”,“重阳节” ……都是我们教师开展感恩教育的良机。如“三八节”时幼儿园邀请妈妈与小朋友一起共庆三八节,感谢妈妈辛辛苦苦把我们哺育长大,感谢妈妈教育我们成人!活动中孩子给妈妈的一句关心体贴的问候,一杯饱含真情的热茶,一块甜甜的节日蛋糕,一张感人至深的贺卡,一首《我的好妈妈》,一段《感恩的心》无不演绎着人间亲情的温暖。除此之外,还给幼儿布置一些特殊的爱心作业。比如:为教师和同伴做一件好事,给父母、老人 干力所能及的家务等。通过这些具体而形象的活动,让幼儿学会正确地对待他人的无私和热心的帮助,学会感恩与回报。
3.3 开展主题式“感恩”活动
创设有趣的情境以及一系列的活动,让幼儿去体验、感受,渗透感恩教育以及一系列的活动,让幼儿去体验、感受,渗透感恩教育。如我们在课外进行了“老师的一天”“妈妈的一天”等主题活动,孩子们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回忆、讲解、访问与绘画“老师的一天”,“妈妈的一天”等活动,了解大人一天都做了些什么,使孩子感受到成人为我们成长付出的艰辛和那份深深的爱。从而唤起孩子们对他人的关注。
4 一日活动中渗透“感恩”教育
要教育幼儿学会懂得感恩,就从幼儿的一日生活的点滴开始。
4.1 在晨间活动中渗透
在晨间谈话中,我们可以有意识的安排一些“我为小朋友做什么?”“妈妈为我做什么?”等话题,让全班小朋友都来分享为他人服务劳动的快乐。谈话目的是让孩子明白:父母养育孩子的不易,父母也需要孩子的爱,促使孩子不断由“被爱”向“施爱”转化。在吃午饭或点心时,我们可以组织幼儿说说事物的由来,让他们知道食物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我们应该感谢他们,避免浪费的现象。
4.2 在区域活动中渗透
“娃娃家”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区域,我们引导孩子为娃娃做饭、喂饭、洗澡、穿衣服,并照顾家里,打扫卫生,换位式体验成人的辛苦。“小医院”里医生、护士的辛苦以及为他人治病的快乐。
4.3 在游戏中游戏渗透
游戏是孩子的伙伴,孩子的一日生活都离不开游戏。教师在孩子们的游戏中开展“感恩”教育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来当妈妈”游戏中,要求孩子们抱着一个小娃娃去走路,吃饭等等,孩子们真切的体验到当妈妈的不易,于是在下午来接时,很多孩子都不让妈妈抱,而主动自己走着回家了。在游戏中体验并学会“感恩”是个让孩子直接体验接受的良好途径。
除此之外,户外散步时,我们教育幼儿爱护花草树木,保护小动物,时时有一颗爱心,处处留一颗爱心。
5 家园同步,使感恩教育处处在
幼儿园的教育毕竟是有限的,幼儿大部分时间生活在自己的家中,如果他们整天看到的是自己的父母对待老人冷漠,自私,他能从小就会关心别人,感激别人吗?因此,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幼儿在家庭中所受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加强家园联系,使家庭也成为幼儿感恩教育的沃土。
家长要做幼儿感恩教育的先行者和示范者,使幼儿从成人的言行中受到熏陶、得到教育和启发。比如,在行走的路途中,看到老人需要帮助及时上前;向贫困学生或灾区人民捐款时,家长在孩子面前所表现的积极态度和行为,所出的同情话语都能深深地感染着孩子,成为孩子的榜样,为幼儿拥有感恩起到关键的作用。在家中可以很轻松的创设感恩的氛围,在有意无意中,家人的一言一行中,孩子们会看在眼里,慢慢的记在心里,印在脑袋之中。逐渐的就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使孩子们知道今后自己也应该这么做。相信很多人都被电视上一句“妈妈,我帮你洗脚”的广告词深深地感动,可以说家庭是孩子们第一个学校,而家长也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幼儿的各种习惯与行为首先来源于家人,所以自己在得到帮助时,真诚的说声“谢谢”不时的拥抱自己的父母与家人,感谢他们的付出,虽然看似不经意的事,但都充满您对家人的“爱”,而在与家人相处的过程中幼儿慢慢的感受、接触这些关心的话语、爱的行为,久而久之孩子们会在这样的氛围下,不自觉的表达自己的爱与关心,如:“奶奶每天送我来幼儿园,谢谢奶奶!”“妈妈上班特很累,等她回来,我要给妈妈倒杯水”等等,从而孩子们感恩的意识慢慢培养起来,一个个充满爱心的宝贝就成长起来了。如有的孩子只知道索取,而不懂得给予,更不懂得牺牲,这样的孩子在爱的取得与付出之间就失去了平衡;如果一个孩子能懂得爱父母,能报答父母、老师……将来,他也定会将这种爱逐渐扩展开来,学会爱周围一切人和事……爱整个世界。让孩子成为一个能把自身之物给予他人,并从中体验快乐,学会感恩的人。
(责任编辑 杜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