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初中文言文“趣”的世界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400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既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初中学生在小学接触过少量浅易的文言文,但是升入初中后,文言文的篇目增加,篇幅变长,由于时间久远,学生与文本之间存在一定的阅读障碍,于是,学生对文言文产生畏难情绪,没有阅读兴趣。教师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要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引导学生走进文言文“趣”的世界,提升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笔者在趣读、趣译、趣品、趣评四个方面提出激发学习文言文兴趣的策略。
   一、趣读
   古人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则强调了朗读是理解的基础。由此可见,朗读在语文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朗读作为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手段,在使用频率上自然居高不下。然而日日朗读、课课朗读,若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千篇一律地读下去,学生自然乏味,更谈不上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因此,教师要采用多种朗读方式,让文言文的朗读趣味横生。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借鉴并探索了几种有趣的朗读方式,与各位同仁交流。
   (一)吟诵与演唱:对于古诗词,吟唱适用范围较广,吟唱古诗词是将音乐元素融入古诗词教学中。在网站上也可以搜索到诸多吟诵资源,若教师与学生一起吟诵效果更佳。在教授《关雎》时,师生吟诵《关雎》,学生热情高涨。有一些美妙的古诗词已经被改编为歌曲,例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蒹葭》。《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大多数学生可以跟着伴奏唱下来,《蒹葭》被改编为《在水一方》,可借鉴《在水一方》的曲调,演唱《蒹葭》。
   (二)打节拍朗读:很多古诗词,节奏明显,有音韵之美,可帶着学生打着节拍朗读。例如:《木兰诗》。打节拍可拍手、可跺脚、可拍桌、可利用笔、书等文具制造节奏。语文教师现场设计打节拍朗读难度很大,可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寻找到范本,请学生模仿。
   (三)分角色朗读:分角色朗读是文言文朗读中常用的朗读方式。一般叙事性的文言文较适合采用分角色朗读。如:《唐雎不辱使命》《周亚夫军细柳》《孙权劝学》。分角色朗读不只适用于叙事性的文言文,古诗词朗读也可采用分角色朗读。可以设计旁白,指定领读人,分男女生朗读古诗词。笔者设计了《蒹葭》的旁白:那弥望的茫茫芦苇丛,那露水凝成的霜花,那隐约缥缈的身影,他渴慕、追寻。听,那追寻的脚步缓缓走来……
   (四)演读:演读是建立有感情地朗读基础之上,加之表情、动作以增强感染力的朗读方式。可一人演读,也可多人分角色演读。《狼》一人便可演读,要注意那些表现神情的词语,在朗读时,配合相应的表情以增强感染力。如:屠惧;屠大窘;顾野有麦场;目似瞑,意暇甚……《邹忌讽齐王纳谏》适合多人分角色演读,可借用简易的道具,增强演读效果。由于多人分角色演读,需要团队协作完成,所以应在课下提前排练。
   (五)添枝加叶地读:添枝加叶地读是指朗读古诗文时,添加上一些字词,使朗读更能表现人物的心理及情感。《愚公移山》: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咳!)甚矣,汝之不惠!……(唉!)汝心之固,固不可彻。[1]笔者在教授《江城子·密州出猎》时,也采用了添枝加叶的朗读方法。如:酒酣胸胆尚开张。瞧,鬓微霜,又何妨!老当益壮,何等豪迈!盼,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为国效力,何等赤诚!看,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壮志凌云,何等豪壮!
   二、趣译
   疏通文意是文言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理解文章内涵与品读文章美点的基础。但是,疏通文意也是最枯燥的环节。对照课本注释逐字逐句地翻译句子是应试的基本功,但是如果课课如此,也就缺乏了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其实,疏通文意也可以趣味盎然。
   (一)以印证法译:文言文翻译中的印证法与代入法本质上差别不大,印证法是用学生已知的文言词语中的意思,印证新知中的词语,以得到合理的解释。《夸父逐日》是一篇神话故事,文本短而浅,余映潮老师实现了“浅文细教”。在积累文言字词和疏通文意时,余老师设置的活动名称为“趣读神话,积累文言字词”。一般来讲,对于短浅的文言文,学生结合课下注释,是可以顺利疏通文意的,但是余老师采用了与众不同的方法——用成语印证字义。[2]不仅增加了难度,而且增加了趣味性,学生的新旧知识得到迁移,学以致用。
   (二)以代入法译:代入法是将某一文言词汇的几个意思归纳总结,代入新知中,以得到合理的解释。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采用代入法,以旧知释新知,引导学生在语境中灵活翻译文言词语。例如:在教授《愚公移山》时,学生在翻译“河曲智叟亡以应”时遇到障碍,通过例句,引导学生总结“亡”的意思,“亡”一词在文言文中通常有“逃跑、灭亡、丢失、死亡、无(没有)”的意思,请学生将其一一代入,然后印证,学生顺利地翻译了“河曲智叟亡以应”。因学生有“数学代入法”在文言文学习中的体验,翻译兴趣浓厚。
   (三)以图文比较法译:图文比较法是借助图画,让学生找出与文言文中的不同,以此加强重点文言字词的理解。《桃花源记》的翻译可使用这一方法,教师找到或者绘制一幅与文本内容描述不相符的插图,请学生结合注释,找出插图与文字不相符的地方,并说出理由。例如:“屋舍俨然”中的“俨然”是整齐的样子,插图显示房屋是错落排放的,与文中描述不符。学生疏通文意就如儿时玩“找不同”游戏一般,得到快乐的体验,趣味无穷。但是以图文比较法译,也有一些局限性:适用范围小、操作难度大、用时较长。
   三、趣品
   品读文言语言,感受文言魅力,能培养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的能力,落实“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品读是语言学习之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善于思考,探索品读文言文的方式,让品读文言文变得趣味盎然。只有趣品文言文,才能让学生乐品、善品文言文。
   (一)转换视角品读法:常规情况下,师生通常以第三人称的叙事视角来表达自己的品读感悟,不妨转换一下视角,让品读与众不同。《北冥有鱼》中“鹏”是一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善借长风、志存高远的形象。通常情况下,品读“鹏”的形象时,设置这样的问题:作者笔下的“鹏”是个什么样的形象?不妨转换一下视角,设置问题:我是一只
其他文献
语文课文删改情况一直是众多语文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统编版教材作为面世不久的全国统一初中语文教材,有关的课文删改研究到目前为止只算零星。本文以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文《回忆鲁迅先生》为例,对其删改情况中的小处修改和大幅删改两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尝试从中发掘一些具有普遍性的问题,为删改的适当尺度提供依据,并做出教学建议。   一、《回忆鲁迅先生》的教学价值   《回忆鲁迅先生》初发表时曾被质疑流水一篇
【教材分析】   《一滴水经过丽江》是统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该单元的主题是游记,这一安排贯彻了八年级“文体学习”的主线,学习本单元,要了解游记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游踪、写景的角度和方法,并揣摩和品味语言,欣赏积累精彩语句。本文是作者应当地政府之约,为中小学生写的一篇有关丽江的散文,本文与一般游记作品以人的游踪为线索不同,而是以一滴水的前世今生作为线索,在时、空两个维度上展开文章,
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总有一种让人难以释怀的疑惑。他在第一段的结尾中写道:“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作者开门见山点出秋味,似乎是直奔主题,直白得不能再直白了,但细读后却又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而我的疑惑正在于,他口口声声宣扬的“故都的秋味”究竟指什么?   通读整篇文章,郁达夫在行文中并没有明确点明这一点儿,但浓浓的
【教材分析】   《叙事要有详略》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的写作指导课。第四单元的课文叙事详略得当,让学生抓住中心选材、详略得当地进行写作是学习的关键。好的选材对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写作能力有极大帮助,是学生必走的一步台阶。通过学习如何选材及组织材料,学生能在生活中选择恰当的素材,组织语言准确地表达中心和情感,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有一定的写作基础,通过本单元写作
“以学养人”是一种提倡知识滋润学生全面自由成长的教学理论.本文在厘清小学语文教学中“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困惑基础上,以《少年维特之烦恼》整本书阅读教学为例,从“以学
期刊
语文是一门传授知识与能力的实践型学科,更是一门展现自然、讲述社会、传递情感、表达生活的审美型学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不应被寻章摘句间的味同嚼蜡、一成不易而浇灭,而应被他们对自然、人生、情感以及自我的好奇求索、永恒追寻而点燃。阅读理解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板块,也恰是许多学生或兴趣索然或望而生畏的学习难点。破除难点的关键,在于教者采取适当方法指导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融入自我,与文本共情。只有阅读者的理解
在材料作文成为主流命题方式的当下,“自拟标题”成了这一命题方式的其中一个“标配动作”。与角度、立意、文体以及字数等其他写作要求一样,标题问题因此成了作文备考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由于对标题问题的认识不足,标题在高考作文中的应用价值和潜在影响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对标题研究的不深,又使得标题拟制仅停留在表层水平上。针对高考作文标题的这一现状,笔者依据技术作文的相关理论,试图对标题问题作一个深层次的
木兰替父从军,凯旋归来后不愿做官,只求归家团圆的故事赢得了千百年来人们的关注与青睐,木兰形象的改编与重塑也从未停止。她不仅是一个文艺作品中的人物,更是女性形象的典范,是中国传统精神和文化的象征。《木兰诗》作为木兰形象谱系的源头,其文本本身对木兰形象的刻画应当被具体解读与建构。对于现有的概念化和泛化的解读,我们也需进一步的理性思考与辨析,不断修正和完善其中的精神内涵。   一、木兰形象的普遍认知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曾先后刊登李红莲老师和文晓琴老师之于《登高》颔联后半句的解读。论题缘起于李老师公开课上遇到的提问“为何不是‘不尽长江滚滚去’”,李老师从律诗的押韵平仄角度切入解释;文老师则另做文章,从画面的视觉表现力分析“来”较之“去”或“流”更为强烈和深沉。二人各有所见,但始终囿于比较思维,从表达技巧层面分析“来”的不可替代性,并未就“来”字本身展开更为深入的探究。而在《登高》的实际教学中,
《烛之武退秦师》为传统经典名篇,数十年来,各种版本的教材教参对其中“且贰于楚也”,释为“从属二主”,一直令人费解。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2017年版)文下注【贰于楚】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贰,从属二主。人教社高中《语文·第一册》(2004年版)也如是解。最新统编版普通高中《语文必修(下册)》(2019年版),释义做了更新:【贰于楚】指郑国依附于晋的同时又亲附于楚。遗憾的是,教材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