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寻找地窨院》这个课例的实施尝试探究“教学关键问题的解决”中的问题14。通过查找资料、解读图片来解读地窨院所在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的各要素和人文环境的各要素,利用地窨院居民的问题引入黄土高原存在的问题,解读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要素的相互影响,从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和价值观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要素;关系;素养
本文以《寻找地窨院》为例主要研究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关键问题”中的问题14:如何理解区域自然、人文环境各要素之间,以及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对关键问题的解读
为了更好地理解问题,笔者提炼出三个关键词:要素、关系、区域。对照这三个关键词,笔者进行了一番解读:
1.对“要素”的解读
针对问题14,“要素”应该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为区域自然环境的要素,如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土壤、自然资源等;另一方面为区域人文环境的要素,如生产、生活(衣食住行、文化、娱乐、风俗)等。
2.对“关系”的解读
针对问题14,“关系”应该包含两个方面:
一方面为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具体表现为:
(1)自然环境中的各要素与人文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相互影响的关系,重点体现在自然环境的要素与人文环境的要素相互影响上。如自然环境中的地形和气候等要素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又如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会给自然环境带来影响。
(2)某一种环境中各要素之间的内部联系。具体体现在一方面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如气候、地形会影响水文等;另一方面人文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如人类生产会影响人类生活。
第二方面为环境之间的关系:
这是一个整体概念,是关键问题14这整个问题的提升,该概念的解决能让学生形成一个整体的人地观念:自然环境对人文环境造成影响,人文环境对自然环境造成影响。从而引起学生对人地关系的进一步思考,比如,在这个整体概念下应该树立人地和谐的观念。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上入手,应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发展观、价值观。
3.对“区域”的解读
“区域”是个非常复杂的概念,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界定方法。这里主要介绍的是地理学范围内的“区域”,根据不同的划分有不同的范围。
从大的角度来说,全国可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部分。因此,教师可以主要讲解这些大区域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要素与关系,让学生对我国这几大区域有个总体了解。
但学生在做题时经常会碰见很小的区域——“某地”,可能只有一个省或市。这就要求教师要“以小见大”, 让学生了解信息,如确定该地的地理位置,知道“某地”属于哪个大区域,通过对大区域的解读,来解决“某地”的问题。本次课例的研究就是如此,选取黄土高原这一区域中的某个县城的特征,以小见大来分析黄土高原的主要自然人文要素特点,引发学生人地关系思考,初步尝试了解、解决教学关键问题。
二、教学设计与课堂实录
(一)教学设计——《寻找地窨院》
(二)课堂实录(结合教学关键问题进行实施)
1.创设情境,寻找“区域”
本课的教学情境以“地窨院”为主线,贯穿全课。
导入:教师展示一张地窨院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猜测“窨”字读音。
师:这个字念Yìn(四声),这是一种古老的民居,请同学们观察图片,大胆猜测这可能来自哪里。
生:黄土高原!因为这个墙壁都是用黄土制成的。
环节一:寻找地窨院:说位置。
师:既然地窨院来自于黄土高原,我们就来找一找它在哪儿吧!(出示图片)
(生小组合作,描述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
生:(小组代表发言)我们小组这么描述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相对位置: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经纬度位置:北温带(北半球、东半球);海陆位置:内陆地区。
师:回答得很详细,请你们小组的同学当小老师,教教大家你们是如何解读地理图片的。
生:解读经纬线可以找到纬度位置,解读图例和注记找东南西北可以找到相对位置,看有没有海洋可以找到海陆位置。
师:一说地窨院都不知道是什么,可只要解读图片就会发现它在黄土高原上。所以如果你遇到不是特别熟的区域,你可以通过解读找找它是否处在哪个大区域中,这样就一目了然了。
【设计意图】通过对自然环境要素中“地理位置”的解读,让学生了解到,遇到不认识的“小”区域,可以通过解读地图,找找是否处在某个典型的“大”区域中,这样一来,结合前一单元特别是第五单元第三课中东西部南北方的差异的学习,就能快速的熟悉知识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教师引导,解读“要素”
环节二:走进地窨院——解惑
师:(播放地窨院相关视频)请同学们观察视频,遇到不懂的,有什么问题想问的,请大家记录下来。
生1:地窨院是在地下的,那下雨天不怕把房子淹了么?
生2:住在地下的话,那万一晚上有人走路不小心掉下去怎么办?
生3:会不会塌下来啊?
师:这些问题,老师相信你们如果查找了相关资料,肯定能解决。那我现在手头上可以借助哪些资料呢?
生:书本(课本)、图册(地图册和社会图册)、网络。
生4:我们小组解决的是问题1。我们利用的资料是延安的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黃土高原是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不常下雨,不用怕被水淹,再加上刚才视频中提到,它们中间有一个排水井,就算真的下雨,那点水也可以排掉。
生5:我们小组解决的是问题2。我们利用的资料是书本中关于窑洞图片和黄土高原地貌这两幅图片,从图片中可以看出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所以居民住得比较分散,一般不会有这么多人住在一起。而且,它可以在陆地上围一圈围栏啊,这样就不会掉下去了。 生6:我们小组解决的是问题3。我们认为不会塌,大家看书本中关于黄土的介绍,这段文字中告诉我们黄土的直立性强,所以不会塌下来的。
师:下面老师有两个问题,想请同学们帮我解决一下:
(出示问题)地窨院居民老王说:1.小李就住我家对面,喊一声我就能听见。可是,从小李家走到我家要走四个小时。2.黄河水从我们那儿绕一绕,水就变黄了。
生:第二个问题答案是黄土土质疏松,所以容易被河水带走。
生:第一个问题答案不明确,是不是跟那里沟壑多有关?沟壑多了,走起来就要下沟再上沟,就慢了。
师:你的猜测非常合理。那么可以看出黄土高原存在哪些问题?
(小组合作探究)黄土高原存在的问题是什么?造成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生:黄土高原存在的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造成问题的原因是人类不合理的开发以及黄土本身的特性。解决方法是多种树,树种多了,泥土就不容易冲走。启示是要保护环境。
师:所以,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会造成环境的破坏,不利于人类的发展。
师(总结):同学们的回答,提到自然环境中最主要的要素气候、水文、土壤、地形特征等。而且,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属于人文环境,人文环境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那人文环境包括哪些要素呢?
生:衣食住行、娱乐、风俗、宗教、生产……
【设计意图】通过一系列问题的生成與解决,让学生了解通过资料分析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引导学生归纳出自然环境所存在的要素,从而让学生进一步分析出人文环境存在的要素。并通过设问让学生了解黄土高原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的成因,初步了解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会破坏自然环境,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
3.合作探究,探讨“关系”
环节三:
师:(出示住在地窨院的人们生活相关的照片组)请同学们观察照片组,分析黄土高原的人文特色。
生:我们小组分析人文特色有:食:面食,住:窑洞,娱乐:腰鼓,音乐:信天游,农业:梯田种植。
(生小组合作,分析影响这些人文特色形成的因素)
生:比如说食,因为黄土高原属于北方地区,降水较少,所以主要种植小麦,以面食为主。
生:住窑洞,其实刚才地窨院就是下沉式窑洞,是受土壤和气候的影响。
生:信天游比较高亢,受地形特点的影响,沟壑纵横,走不到一块,都拿来大声唱的。
生:梯田,主要受地形的影响,沟壑纵横也会和阶梯一样刚好拿来发展梯田种植。
师:从刚才大家的回答中,我们会发现,这些人文环境主要是受气候、地形等这些自然环境的影响。(板书:自然环境影响人文环境)
师:通过本课的学习,你了解了哪些知识点?
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要素,要保护环境,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是相互影响的。
【设计意图】通过对人文环境图片的解读,让学生再次了解要素包括的内容,并且从分析中了解到自然环境影响人文环境。
三、对课例的反思
1.优点
本节课题材新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新课程背景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中必须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而情境教学正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之一。它有利于学生培养综合能力,把地理知识通过质疑、讨论、展示等方式,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交流传递,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积极思维的主观能动性,发展自己多元的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2.不足之处
在解读关键问题进行教学时,对于“关系”这一次的解读,还是不够全面。如“人文环境各要素之间如何相互影响、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如何相互影响”没有提到,“人地关系如何处理”点得不是特别到位,轻微带过,没有深入让学生了解感受。
3.改进建议
(1)关于“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如何影响”的教学,教师在提到黄河的泥沙含量大这一知识点时,在讲解黄土土质疏松这一块可点出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会相互影响,如土壤会影响水文。
(2)关于“人地关系如何处理”的教学,教师在提到黄土高原存在的问题时,在讲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会破坏环境时,应该进一步追问“如何处理人地关系”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与思考。
(3)关于“人文环境各要素之间如何影响”的教学,笔者才疏学浅,在本课中暂时没有找到更好的呈现方式。
总的来说,对关键问题的解读,能让我们更好地学习、理解历史与社会这堂课的关键知识,在对这一系列关键问题进行一番深入解读后相应实施教学,能让我们事半功倍,获得巨大的进步,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刘巧梅.认知构建 活动体验——初中历史与社会一次学科活动的课例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4):104-105.
[2]安桂清.课例研究的意蕴和价值[J].全球教育展望,2008(7):15-19.
[3]谌启标.基于教师专业成长的课例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162-165,173.
关键词:要素;关系;素养
本文以《寻找地窨院》为例主要研究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关键问题”中的问题14:如何理解区域自然、人文环境各要素之间,以及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对关键问题的解读
为了更好地理解问题,笔者提炼出三个关键词:要素、关系、区域。对照这三个关键词,笔者进行了一番解读:
1.对“要素”的解读
针对问题14,“要素”应该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为区域自然环境的要素,如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土壤、自然资源等;另一方面为区域人文环境的要素,如生产、生活(衣食住行、文化、娱乐、风俗)等。
2.对“关系”的解读
针对问题14,“关系”应该包含两个方面:
一方面为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具体表现为:
(1)自然环境中的各要素与人文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相互影响的关系,重点体现在自然环境的要素与人文环境的要素相互影响上。如自然环境中的地形和气候等要素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又如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会给自然环境带来影响。
(2)某一种环境中各要素之间的内部联系。具体体现在一方面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如气候、地形会影响水文等;另一方面人文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如人类生产会影响人类生活。
第二方面为环境之间的关系:
这是一个整体概念,是关键问题14这整个问题的提升,该概念的解决能让学生形成一个整体的人地观念:自然环境对人文环境造成影响,人文环境对自然环境造成影响。从而引起学生对人地关系的进一步思考,比如,在这个整体概念下应该树立人地和谐的观念。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上入手,应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发展观、价值观。
3.对“区域”的解读
“区域”是个非常复杂的概念,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界定方法。这里主要介绍的是地理学范围内的“区域”,根据不同的划分有不同的范围。
从大的角度来说,全国可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部分。因此,教师可以主要讲解这些大区域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要素与关系,让学生对我国这几大区域有个总体了解。
但学生在做题时经常会碰见很小的区域——“某地”,可能只有一个省或市。这就要求教师要“以小见大”, 让学生了解信息,如确定该地的地理位置,知道“某地”属于哪个大区域,通过对大区域的解读,来解决“某地”的问题。本次课例的研究就是如此,选取黄土高原这一区域中的某个县城的特征,以小见大来分析黄土高原的主要自然人文要素特点,引发学生人地关系思考,初步尝试了解、解决教学关键问题。
二、教学设计与课堂实录
(一)教学设计——《寻找地窨院》
(二)课堂实录(结合教学关键问题进行实施)
1.创设情境,寻找“区域”
本课的教学情境以“地窨院”为主线,贯穿全课。
导入:教师展示一张地窨院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猜测“窨”字读音。
师:这个字念Yìn(四声),这是一种古老的民居,请同学们观察图片,大胆猜测这可能来自哪里。
生:黄土高原!因为这个墙壁都是用黄土制成的。
环节一:寻找地窨院:说位置。
师:既然地窨院来自于黄土高原,我们就来找一找它在哪儿吧!(出示图片)
(生小组合作,描述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
生:(小组代表发言)我们小组这么描述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相对位置: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经纬度位置:北温带(北半球、东半球);海陆位置:内陆地区。
师:回答得很详细,请你们小组的同学当小老师,教教大家你们是如何解读地理图片的。
生:解读经纬线可以找到纬度位置,解读图例和注记找东南西北可以找到相对位置,看有没有海洋可以找到海陆位置。
师:一说地窨院都不知道是什么,可只要解读图片就会发现它在黄土高原上。所以如果你遇到不是特别熟的区域,你可以通过解读找找它是否处在哪个大区域中,这样就一目了然了。
【设计意图】通过对自然环境要素中“地理位置”的解读,让学生了解到,遇到不认识的“小”区域,可以通过解读地图,找找是否处在某个典型的“大”区域中,这样一来,结合前一单元特别是第五单元第三课中东西部南北方的差异的学习,就能快速的熟悉知识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教师引导,解读“要素”
环节二:走进地窨院——解惑
师:(播放地窨院相关视频)请同学们观察视频,遇到不懂的,有什么问题想问的,请大家记录下来。
生1:地窨院是在地下的,那下雨天不怕把房子淹了么?
生2:住在地下的话,那万一晚上有人走路不小心掉下去怎么办?
生3:会不会塌下来啊?
师:这些问题,老师相信你们如果查找了相关资料,肯定能解决。那我现在手头上可以借助哪些资料呢?
生:书本(课本)、图册(地图册和社会图册)、网络。
生4:我们小组解决的是问题1。我们利用的资料是延安的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黃土高原是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不常下雨,不用怕被水淹,再加上刚才视频中提到,它们中间有一个排水井,就算真的下雨,那点水也可以排掉。
生5:我们小组解决的是问题2。我们利用的资料是书本中关于窑洞图片和黄土高原地貌这两幅图片,从图片中可以看出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所以居民住得比较分散,一般不会有这么多人住在一起。而且,它可以在陆地上围一圈围栏啊,这样就不会掉下去了。 生6:我们小组解决的是问题3。我们认为不会塌,大家看书本中关于黄土的介绍,这段文字中告诉我们黄土的直立性强,所以不会塌下来的。
师:下面老师有两个问题,想请同学们帮我解决一下:
(出示问题)地窨院居民老王说:1.小李就住我家对面,喊一声我就能听见。可是,从小李家走到我家要走四个小时。2.黄河水从我们那儿绕一绕,水就变黄了。
生:第二个问题答案是黄土土质疏松,所以容易被河水带走。
生:第一个问题答案不明确,是不是跟那里沟壑多有关?沟壑多了,走起来就要下沟再上沟,就慢了。
师:你的猜测非常合理。那么可以看出黄土高原存在哪些问题?
(小组合作探究)黄土高原存在的问题是什么?造成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生:黄土高原存在的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造成问题的原因是人类不合理的开发以及黄土本身的特性。解决方法是多种树,树种多了,泥土就不容易冲走。启示是要保护环境。
师:所以,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会造成环境的破坏,不利于人类的发展。
师(总结):同学们的回答,提到自然环境中最主要的要素气候、水文、土壤、地形特征等。而且,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属于人文环境,人文环境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那人文环境包括哪些要素呢?
生:衣食住行、娱乐、风俗、宗教、生产……
【设计意图】通过一系列问题的生成與解决,让学生了解通过资料分析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引导学生归纳出自然环境所存在的要素,从而让学生进一步分析出人文环境存在的要素。并通过设问让学生了解黄土高原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的成因,初步了解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会破坏自然环境,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
3.合作探究,探讨“关系”
环节三:
师:(出示住在地窨院的人们生活相关的照片组)请同学们观察照片组,分析黄土高原的人文特色。
生:我们小组分析人文特色有:食:面食,住:窑洞,娱乐:腰鼓,音乐:信天游,农业:梯田种植。
(生小组合作,分析影响这些人文特色形成的因素)
生:比如说食,因为黄土高原属于北方地区,降水较少,所以主要种植小麦,以面食为主。
生:住窑洞,其实刚才地窨院就是下沉式窑洞,是受土壤和气候的影响。
生:信天游比较高亢,受地形特点的影响,沟壑纵横,走不到一块,都拿来大声唱的。
生:梯田,主要受地形的影响,沟壑纵横也会和阶梯一样刚好拿来发展梯田种植。
师:从刚才大家的回答中,我们会发现,这些人文环境主要是受气候、地形等这些自然环境的影响。(板书:自然环境影响人文环境)
师:通过本课的学习,你了解了哪些知识点?
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要素,要保护环境,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是相互影响的。
【设计意图】通过对人文环境图片的解读,让学生再次了解要素包括的内容,并且从分析中了解到自然环境影响人文环境。
三、对课例的反思
1.优点
本节课题材新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新课程背景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中必须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而情境教学正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之一。它有利于学生培养综合能力,把地理知识通过质疑、讨论、展示等方式,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交流传递,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积极思维的主观能动性,发展自己多元的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2.不足之处
在解读关键问题进行教学时,对于“关系”这一次的解读,还是不够全面。如“人文环境各要素之间如何相互影响、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如何相互影响”没有提到,“人地关系如何处理”点得不是特别到位,轻微带过,没有深入让学生了解感受。
3.改进建议
(1)关于“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如何影响”的教学,教师在提到黄河的泥沙含量大这一知识点时,在讲解黄土土质疏松这一块可点出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会相互影响,如土壤会影响水文。
(2)关于“人地关系如何处理”的教学,教师在提到黄土高原存在的问题时,在讲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会破坏环境时,应该进一步追问“如何处理人地关系”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与思考。
(3)关于“人文环境各要素之间如何影响”的教学,笔者才疏学浅,在本课中暂时没有找到更好的呈现方式。
总的来说,对关键问题的解读,能让我们更好地学习、理解历史与社会这堂课的关键知识,在对这一系列关键问题进行一番深入解读后相应实施教学,能让我们事半功倍,获得巨大的进步,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刘巧梅.认知构建 活动体验——初中历史与社会一次学科活动的课例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4):104-105.
[2]安桂清.课例研究的意蕴和价值[J].全球教育展望,2008(7):15-19.
[3]谌启标.基于教师专业成长的课例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162-165,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