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纪录片如何实现国际表达

来源 :对外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tinh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跨文化传播大背景下,如何实现“中国故事、国际表达”是摆在文化工作者面前的难题。大型纪录片《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在2015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期间播出,引起极大反响。该片引导国家与全球社会共同探寻战争暴行的责任,反思“战争”与“和平”这一跨越文化、种族、国家的人类共同主题,体现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普世价值观。首创以外国亲历者的视角讲述“南京大屠杀”,辅以大量一手珍贵史料,无疑是当前跨文化传播背景下实现“中国故事,国际表达”的较为成功的一次尝试。本文对该片跨文化传播机制的分析研究,希望为更多的跨文化节目制作与传播活动提供镜鉴。
  价值观国际化
  “战争”与“和平”是全人类永恒的主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生的“中国南京大屠杀”、“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惨案”与“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被并称为二战史上“三大惨案”。其中“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和“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为国际社会所熟知和了解,而“南京大屠杀”一直不为国际社会普遍认知,甚至遭到抹杀、忽视与诋毁。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制作的关于南京大屠杀历史事件的纪录片不在少数,然而却很少引起国际社会强烈共鸣与回应,整体的传播效果仅仅局限在国内受众群体范围。随着当今我国更多地融入世界,有效地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是新世纪国家对外传播的基本诉求。检视以往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纪录片,总体的缺憾是缺乏国际信源与跨文化修辞手段,因而无法穿透跨文化障碍获得国际观众的有效认知与认同。《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正是这样一部革新以往同类纪录片叙事与说服范式的具有新修辞、新视角、新逻辑的历史纪录片。
  纪录片《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是我国第一部采用“国际表达模式”的见证、亲历以及探寻“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惨剧的纪录片。该片共分十集,每集聚焦一个历史人物,前七集的内容是惨案发生时候传教士与国际人道主义者对南京大屠杀的记录和救助,后三集内容是亲历“南京大屠杀”的日本士兵等的还原和忏悔。该片全部采用“外国人”与“亲历者”的双重引证标准进行叙事。根据美国传播学者卡尔·霍夫兰主持的经典说服研究发现,权威信源对说服效果的作用非常强大,呈现正相关的关系。对于南京大屠杀这样仍然具有争议的敏感历史问题而言,《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剧组采用“外国人”作为引证信源确立了“中立”的标准,采用“亲历者”确立了“客观”的标准,由此产生了令人信服的修辞力量。该片十集,标题分别是《约翰·马吉:屠城影像记录者》、《明妮·魏特琳:生命孤岛中的守护神》、《乔治·费奇:暴行真相的揭示者》、《约翰·拉贝:南京浩劫的见证者》、《罗伯特·威尔逊:为南京缝合创伤》、《贝德士:为历史作证》、《辛德贝格:在南京的106天》、《东史郎:一个人的忏悔》、《松冈环:与受难者同行》和《笠原十九司:还原历史的人》。《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中的十位主人公具有极强的亲近感、客观性、公信力。该片尽量淡化中国历史研究专家元素,强化外国亲历者的历史证据。这种处理方法拓展了对“南京大屠杀”反思的深度和宽度,用开阔而全面的国际视角、深刻而慎重的思考,引导全球社会共同探寻战争暴行的责任,反思“战争”与“和平”这一跨越文化、种族、国家的人类共同主题。
  长期以来,我国媒体在跨文化传播中传播观念相对滞后,传媒产品宣传色彩浓厚,导致传播效果不佳,甚至引起受众主体的抵触心理。因此,应尽量淡化意识形态的鸿沟,将我国媒体要传播的核心价值观与整个人类社会的价值观相结合,尽可能地使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受众达到相同理解。在跨文化传播和国际传播中,只有以跨文化视野提炼中国故事中的人类共同精神价值,才能把“中国故事”转化为“世界故事”,实现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有效传播。


  叙事视角国际化
  纪录片《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在人物选择与叙事结构上,克服了以往同类主题具有浓厚宣传色彩的中国人自说自话的弊端,而是全面客观地引述来自不同国家和背景的人物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的亲历所见。该片通过国际红十字会南京委员会主席、美国牧师约翰·马吉,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美国籍代理院长明妮·魏特琳,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总干事乔治·费奇,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约翰·拉贝,南京金陵大学鼓楼医院美国籍医生罗伯特·威尔逊,金陵大学教授、美国籍历史学家贝德士,在江南水泥厂保护难民的丹麦人辛德贝格,原侵华日军老兵东史郎,《南京战·寻找被封闭的记忆》作者松冈环,日本都留文科大学教授、历史学家笠原十九司等外国人的视角切入,让十位历史见证者、参与者来讲述“南京大屠杀”,以国际视野、多重信源,相互印证,使真相得到最大化的呈现,更容易让外国观众和国际社会理解和认可,更具可信度与说服力。
  在创作中,《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创作团队分成七个摄制组奔赴美国、日本、德国、丹麦等国家进行拍摄,采访对象包括当年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约翰·拉贝之孙、委员会总干事乔治·费奇之子、在江南水泥厂保护难民的辛德贝格的弟弟和外甥女、德国人卡尔·京特夫人、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代理院长明妮·魏特琳的侄孙、美国牧师约翰·马吉的儿子、金陵大学教授贝德士之子以及金陵大学鼓楼医院医生罗伯特·威尔逊的子女等西方亲历者后人。创作团队注重除了对西方“南京大屠杀”亲历者家人的访谈,同时重视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的支撑,采访了耶鲁大学神学院图书馆研究员玛莎·史莫莉,耶鲁大学社会学教授杰弗里·亚历山大,美国历史学家、普利策奖获得者理查德·罗德斯,德国外交部档案馆管理员马丁·克勒格尔,丹麦奥胡斯档案馆前馆长汉悦仁以及日本一桥大学近代史教授吉田裕等①。
  史料证据国际化
  为了确立牢固的历史证据,增强纪录片叙事的客观性,创作团队遍访海外收藏机构,找到大量一手珍贵史料,部分系首度披露。②为了真实反映历史,《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摄制组走遍了美国、日本、德国、丹麦等国家,采访拍摄了大量保存在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以及各国大学档案馆中的历史资料。在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耶鲁大学神学院图书馆、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美国国家档案馆、美国国会图书馆、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美国得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哈利·瑞森中心、德国外交部档案馆、日本横滨报纸博物馆和丹麦奥胡斯市州立图书馆查询拍摄了大量珍贵档案和歷史文献资料,不少内容系首度披露。③在美国,摄制组找到了保存在得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辛德贝格相册、在伊利诺伊州立博物馆保存的当年国民政府授予魏特琳的采玉勋章;在德国,摄制组拍摄了拉贝日记原件;在日本,摄制组找到了跟拍原侵华老兵东史郎十年间各地寻找证据、追求历史真相的95盘录像带。④日记、信件、照片、遗物增强了史料的可信度。该片不仅有历史意义,更有现实意义和史料价值。西方亲历者的视角既是南京大屠杀题材纪录片创作的首创,更突显了其客观性,反证了历史真实。
  制作与传播国际化
  美国著名纪录片《南京梦魇》的导演约瑟夫(Rhawn Joseph)曾经拿犹太民族与中国进行比较说:“这两个民族受到的迫害与虐待几乎不相上下,但犹太人受纳粹压迫的历史被全世界所知晓,相关题材的电影就有上百部,而南京大屠杀却‘像是不曾发生过’。”约瑟夫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犹太人善于利用全球尤其是美国的媒体,而中国与全球媒体的合作相当少。”⑤在国际传播中,吸纳不同文化背景的制作者,进行国际联合生产有助于扩大媒介内容的普适性和降低“文化折扣”的影响。
  《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拍摄也采取了国际合作的方式。该片的创作团队成员有美方制片人和摄制人员,有知名日本摄影师,音乐创作上聘请德国音乐家海纳·格兰钦(Rainer Granzin)为纪录片作曲。这些极具知名度和号召力的跨文化人员的加盟,不仅提高了节目的质量,也利于节目的国际化视角的达成。⑥另外,该片在国际传播中加强与国外电视媒体的合作,共享国外的传播渠道和市场资源,加强国际市场开发。该片制作方积极与国外电视同行进行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共同进行内容制作、共同发表相关评论、出售电视转播权等,提升了该片的文化传播力、辐射力、公信力和影响力。
  「注释」
  ①邢虹:《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南京日报》2012年12月13日。
  ②《纪录片<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开播,海外视角见证浩劫》,新华网2015年12月7日。
  ③董晨:《用影像记录历史 用实证镜鉴未来——<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在宁首映记》,《新华日报》2015年12月7日。
  ④曹海滨:《南屠纪录片总编导曹海滨:让事实说话,换一个视角看历史》,荔枝网2015年12月18日。
  ⑤《南京大屠杀原始影像资料保存在美日两国》,新浪网2015年6月16日。
  ⑥邢虹:《珍贵资料真实再现,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南京日报》2015年12月7日。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地位在国际上的快速提升,以及在创新驱动方面所做的努力,中国在科技领域所取得的成绩频繁吸引外媒的眼球。从“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到“玉兔”号月球车,再到“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中国自主创新技术不断打造“中国制造”的升级版。因而,科技报道也被提升至对外报道领域中前所未有的高度。  仅今年上半年就有多家西方主流媒体聚焦中国的科技创新。英国广播公司5月底播发一组特别报道称中国正在成为全球科研领跑
期刊
新疆形象作为中国一个地区的区域形象①,其在对外传播当中的呈现,往往是由新疆的历史传统、文化价值观念、政治社会形态,以及经济发展成就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按照李普曼(Lippmann)所说,在国际社会当中的万千受众不能亲身经历在新疆发生的万象世界的情况下,不同的媒介采用不同的新闻话语为受众提供关于新疆的图像、象征性的符号及精心挑选的“事实”再付诸于媒介自身的观点。  由此看来,受众经由不同媒介提
期刊
“战略传播”发端于美国,“议题设置”来源于美国,无论从概念的界定、理论的探讨,还是实践中的应用,美国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以美国为例探讨“战略传播视角下的议题设置”,可以使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美国涉外舆论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进而为我国的对外传播提供借鉴与参考。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对其传播战略产生重要影响  美国是一个战略大国。从形式上看,它在不同领域中推出了多个战略,诸如安全战略、创新战略、
期刊
5月21日,由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主办的2016中国战略传播论坛在北京召开。中信集团原董事长、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孔丹,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赵启正,新华社副社长周树春,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常务副主席齐鸣秋等出席会议并讲话。数十名来自国家相关部委、中央大型企业、中央新闻单位,以及两岸四地高等院校、社会团体等各界代表人士与会。  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于201
期刊
众所周知,2013年的秋天,习近平主席先后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这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也是推进国际社会互利共赢的重要平台。  一、“一带一路”倡议取得积极成果  一是从政治层面看,“一带一路”的国际共识日益增多,中国与沿线国家高层互访频繁,政府、议会、党派、地方友好往来持续升温。截至目前,已有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
期刊
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agenda setting)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以及先后顺序①。三峡集团在2016年的中华鲟放流活动中创新中央企业新闻宣传和品牌建设的路径,运用议程设置理论,有针对性地进行了一些创新和探索。  中华鲟是长江特有物种,具有“到海巡游、回江产卵”的独特习性。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修建葛洲坝,中华鲟在长江上游金沙江的产卵场被
期刊
作者福克·奥贝马(Fokke Obbema)是荷兰资深记者、作家。1996年开始在荷兰最大的全国性左翼报纸《人民报》(de Volkskrant)供职至今,担任首席驻华记者。相较于仅关注国内和欧洲事务的绝大部分荷兰人,奥贝马则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知华派”,其对中国的兴趣源于北京奥运会之前的首次中国之行。时任《人民报》商业版主编的他着迷于中国大都市的活力与奇妙的中荷文化差异,在对上百名社会各界人士进行
期刊
当前,我国正经历巨大的社会转型,媒介革命与社会变迁相互激荡,发展传播理论不仅能够关照、阐释甚至推动国内的传播活动与社会转型,而且有助于审视我国国际传播的观念、策略和行动。本文从该理论视角出发,结合我国的具体实践,探讨一种当前国际传播观念的可能选择路径。  一、当前我国国际传播的策略、逻辑和挑战  近20年来我国大力推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从提出文化“走出去”战略、在海外建立孔子学院,到开启系统的国际
期刊
近些年,境外媒体对于中国新疆的负面报道呈逐年上升趋势。在各种错综复杂的历史与现实因素影响下,国内外对于当代中国新疆发展道路表现出不同的话语倾向。西方媒体对于新疆的报道存在不同层面的“理解误区”。在构建新疆话语权的过程中,中国应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传播手段,逐步塑造一个更加真实的新疆国际形象。  一、西方媒体对新疆的十种误读  自2009年新疆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以后,涉疆议题成为西方媒体
期刊
跨文化传播是信息全球化时代重要的传播方式,其核心内容是“跨”,即在不同领域、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类型之间展开的对话和交流,消弭文化隔阂和文化“窄”视野。中国跨文化传播的核心要义是讲好中国故事,强调的是文化传播的艺术和过程,注重传受双方的关系和联系,强调双方之间的契合点、共同点。  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其形象直接影响着新丝路的整体形象。让世界了解新疆,在当下更具有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新疆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