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小说“穿越之旅”——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来源 :语文教学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选编的四篇课文分别节选自四部明清白话章回体小说。《智取生辰纲》节选自《水浒传》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闹捷报”;《三顾茅庐》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刘姥姥进大观园》节选自《红楼梦》第六回。这一单元作为初中学段第二个小说单元,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抓住长篇章回体小说的回目线索,梳理、概括小说的情节脉络,通过分析对人物言行举止的具体描写,把握经典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进而体会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特点,感受其魅
其他文献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选编了一组抒写四季美景的散文和四首写景抒情的古诗词,人文主题是“亲近自然,热爱生活”,单元提示要求学习本单元时要重视朗读课文,注意揣摩和品味语言,
期刊
袁江是清代的山水画家。袁江的山水画以绢本居多,纸本山水画数量较少。安徽博物院藏的《摹元人笔意山水图》为袁江罕见的纸本山水画。《摹元人笔意山水图》于甲寅秋九月作于金陵官署,题画诗出自钱绅题王叔明《灵石草堂图》的诗句,其艺术特征与元人山水联系紧密。这幅画是目前发现的袁江最早的传世作品,对于解读袁江的交游、生卒年月及其作品的临仿对象、笔墨特点等有重要意义。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古典文化孕育出了包括古诗词在内的丰富多彩的文学形式。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音乐作品及作曲技法大规模传入中国,音乐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萧友梅、赵元任、青主、黄自等从海外留学归来的音乐家,努力尝试借用西方艺术歌曲的体裁形式,将中国传统的单线性音乐与西方多声部音乐技法结合起来,应用到古诗词歌曲的创作中。作为西方作曲技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中国近现代古诗词歌曲在特定的历史进程中诞生与发展,在“中西结合”“一词多曲”和题材选择上呈现出鲜明的艺术特质。
《摘金奇缘》《回到中国》《别告诉她》等新近美国亚裔影片,开启了全新的转型式创作———镜头叙事跟随着主人公的足迹和视线,真实地移位亚洲、回到中国,以迂回的方式、多维的视角、更全方位的视野,抵达多元中国。影像中既有繁华发达的都市中国,又有新兴崛起的发展中国,还有生活气息浓郁的百姓中国。这些影片实现了亚裔题材影片创作的时空维度从历史中国延展到当下中国,故事讲述从遥想式的追忆拉近到亲临式的体悟,从套路化刻板素描到多元景观深层次透视的转变。影片里的中国,真实在场且积极互动,作为参照体的中国从想象的对象变成具象的符号
关于唐寅传世的数幅枯木寒林图,以往的相关研究对其意义的解读比较模糊,也未有深入探讨,最大的问题是没有结合图像文本与文字文本来综合分析。文章试图从其题画诗、画法与各种史料、著录入手,将画作的寓意与唐寅的经历勾连起来,揭示此类画作在唐寅书画创作生涯中的特殊意义,并将其与同时代画家的相关作品进行比较,把作品置于更宏观的背景下来全面评价其在画史上的特殊地位。
作为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体系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兴专业,艺术管理学科以其交叉性的学科定位、综合性的学术视域、敏锐性的时代意识,正在试图构建一种将艺术学、市场学和社会学辩证统一作为学科自身研究基点的中国特色艺术管理理论体系。这符合我们从艺术学视角出发的分析阐释路径。在对艺术管理理论体系构建的界域与外延问题的分析中,理论来源于实践,但又反哺于实践。针对艺术管理学科理论体系构建的界域与外延问题的探讨与延展性思考,主要是依据艺术学理论研究之中特有的哲学思辨的定位及特征,形成对艺术管理甚至艺术学理论“整体性”的逻辑思
智能技术强力驱动着媒介形态变革与传媒业态重构,传统面向大众传播的传媒教育体系很难适应智能时代人才发展的内在要求。从智能时代传媒产业变革中寻找传媒人才需求变化轨迹,“以合为减”是智能时代传媒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一种可行思路,可以从“产学协同”构建融合型本科教学新体系、“通专融合”形成自主学习新模式、“创意实战”探索人才培养新机制三个方面,探索解决智能时代传媒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中的合并、协同、整合问题。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人文主题为“山水之美”,此处本单元的学习只选编其中的四篇课文(《三峡》《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与朱元思书》), 而《唐诗五首》将归并入唐诗的大单元教学中。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是新诗单元,亦是“活动·探究”单元,教材设计了自主欣赏、自由朗诵、尝试创作三个学习任务.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也是以诗歌为核心内容组成单元,而且所选诗
期刊
苏南民间音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与苏南地区的社会文化发展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乐种丰富、人才辈出。苏南民间音乐的繁盛谱系主要包括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曲艺音乐、戏曲音乐、民间器乐等。苏南民间音乐在传承演变中形成了起承转合四句体结构、多用徵调式、多用同宫系统进行转调、音阶下行较多、旋律音阶无大跳、润腔精巧柔且富有表现力、歌词多用衬词等艺术特征。苏南民歌传承了苏南音乐文化,增进了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