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中不和谐现象及其对策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mMoce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师在每教一篇课文之前都要思考这样几个问题:课文写什么、怎么写,我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学什么、怎么学。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认真恰当地去解读文本。解读文本,是教学的前期工作。教师能想多远,学生就能走多远;教师把文本解读到什么程度,才有可能引导学生理解到什么程度。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教师在把握教材、解读文本的过程中还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现象,我们该用哪些策略来应对这些现象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现象一:解读肤浅
  
  读书,就是和文本对话、和作者对话。只有充分地阅读、思考了,深入地理解了文本,才可能有视角独特、观点新颖、思想深刻的解读。然而,在一些阅读课上,经常会出现一些不着边际、离题万里、理解肤浅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一是仅把课文的内容梳理一遍;二是仅抓住课后的问题解读文本。
  
  对策一:沉到文字中去
  叶圣陶先生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一文中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墩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墩站着作者。通过文字这一道桥梁,读者才与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可见,阅读是一种双向交流。这种交流的基础,就在于读者对文本的阅读、思考、理解。“蚕食桑而后吐丝,蜂采花而后酿蜜。”我们应以认真、虚心的态度沉到文字中去研读文本,站在与作者平等的地位去感受和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去体会作者是怎样诉诸语言文字的。
  比如《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词,如何解读?我们就以上阙为例: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在听课时,我们发现一些年轻的老师在解读时只是带着学生把它的意思梳理一下:月儿出来惊动了树枝上的鹊儿,轻轻吹拂的夜风中不时送来阵阵蝉鸣。稻花飘香沁人心脾,驻足聆听那一片蛙声,好似在为人们的丰收而欢唱着……很显然,这样的解读就比较肤浅。
  其实,这里值得解读的地方很多,其中的“明月”和“清风”、“惊鹊”与“鸣蝉”就很值得关注和研究。因“明月”、“清风”而引起鹊惊、蝉鸣;又因鹊惊、蝉鸣的“动”,更显“夜行黄沙道中”的清幽、宁静。在这里,作者对“夜行黄沙道中”的清静并不是直述,而是先以“明月”和“清风”来置景,然后抓住此景之下,“惊鹊”、“鸣蝉”这两个细微的动态来反衬清幽、宁静,进而表达出作者恬淡、安谧的心态。
  另外,“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解读时也需要关注。首先应该看到,这两句采用的是拟人的手法:作者把原本令人生厌的蛙声涂上了一层愉悦、欢快的色彩,化成了夸赞丰年的话语,再加上“一片”的补充修饰,自然会让人联想到七嘴八舌说丰年的场景。由此可见,这里的‘蛙声”是作者心情、心境的描摹。
  如果我们能这样沉下去感知文本,那么在课堂上就能驾轻就熟地引导学生去理解文本。
  
  现象二:解读偏离学科性质
  在平时听课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感觉到教师为了追求课堂呈现形式的新颖,在解读文本时忽视了语文学科的性质。比如,《石榴》这篇课文,有的老师解读时把它定位为介绍有关石榴常识的文章。这样的解读文本就偏离了语文学科的性质,忘记了语文姓“语”。这是语文课,要求我们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其中的语文基础知识。感受语言表达的魅力,了解这样的文章的表达方式,而不仅仅是去了解石榴的常识。
  
  对策二:牢记语文姓“语”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使文本解读不偏离学科性质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阅读文本,从文本所折射出的大量信息中捕捉与语文学科有关的信息。我们不妨以一位教师揭示《石榴》这篇课文的课题为例,看他是如何围绕语文学科解读文本的:
  “石榴”的“榴”右边读——(liu),加上木字旁它还读——(liu)。这右边表示它的读音,而左边表示它的意思,因为石榴是石榴树结出来的,所以是木字旁。不过要注意,这个“榴”字,在“石榴”这个词中应该读轻声:liu。
  这样的解读就抓住了语文学科的本质,就是在上语文课。另外,我们在解读文本时要牢记了语文学科的本质,就不仅只局限于解读文本的内容,还要解读文本的表达方式、里现形式。即,既要解读写什么,又要解读怎么写的问题。
  
  现象三:解读模糊
  新课程倡导创新解读、多元解读,它的目的毋庸置疑。但是,我们时常会看到有些所谓的创新解读、多元解读模糊不清、定位不准,偏离了作者的本意,有悖于正确的价值取向,但教师依然是你对他对大家对。
  
  对策三:紧扣作者本意及价值取向
  
  有这样一个教例,老师教完《船长》一课后,问学生:课文学究了,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哈尔威船长,您真伟大,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
  师:好。
  生::哈尔威船长面对危险,沉着镇定;面对死亡,无所畏惧,真是一位令人敬佩的英雄!
  师:好。
  生3:老师,如果我是哈尔威船长,才不这样做呢,我要想办法逃生,因为我有父母和妻儿,我是家里的顶梁柱,如果我死了,谁来照顾他们、养活他们……
  师:(稍加犹豫)有道理。
  这位学生说的真的有道理吗?很显然,他偏离了作者弘扬“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精神的本意,有悖于这篇课文的价值取向。这时,老师没有给予恰当的评价和点拨,说明这位老师自己对教材的解读模糊不清,没有准确定位。
  
  现象四:解读时得鱼忘筌
  在平时的听课中,我们发现,一些老师的课堂只重视课文内容(即写什么),而轻视表达形式(怎么写)。比如,教学一些故事性的文章,整个教学无非是:了解课文大意、品读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感悟人文内涵等等,对文章的表达形式却只字不提。这就说明这些老师在解读文本时只解读了课文“写什么”,没有意识从“怎么写”的角度去解读。
  
  对策四:解读要言意并重
  语文课程是为了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的听说读写活动必须指向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只有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怎么说、怎么写的形式,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水平。所以,语文课上不能只重视内容,而轻视甚至忽视形式,应当由关注课文“写什么”,变为同时关注课文“怎么写”。所以,在解读文本时,既要解读文章写什么,又要解读文章怎么写。
  如果教師注意到了以上四点,这样的文本解读就不仅有高度有深度,而且有尺度有温度了。
其他文献
副猪嗜血杆菌可引起猪的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目前在我国该病日趋流行。为了解和掌握湖北省养猪的主要板块荆州地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发病和流行情况,笔者于2010年3—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已逐渐深入人心,并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注重情感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提出的重要要求。我们可喜地发现在现在的阅读教学中,语言训练中已越来越多地融合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得到充分利用,体验学习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然而,用心观察便能发现某些课堂上,学生的情感体验给人简单、肤浅、虚伪和做作之感,让情感体验应有的真实、自然、深刻
盛扬半导体(Hotek)日前发布串行EEPROM新产品HT24LC64,它使用两线式串行接口,共有64K位内存容量,内存架构为8192×8位。HT24LC64的最高工作频率为400KHz,工作电压为2.4V~5.5V。
贵州境内某养殖户饲养的猪曾发生一种以高热稽留、黄疸、血红蛋白尿、水肿等为特征的疾病,死亡较多,曾被误诊为猪焦虫病,用血虫净治疗不理想,多数转为僵猪或以死亡告终。后经
北大出了许多企业家,这让我非常自豪。以北大的32楼为例,当年我和俞敏洪作为北大青年教师住在该楼的第二层。后来俞敏洪创办了新东方,成了伟大的企业家。第三层楼,当年住着一个来
诗歌最开始是用来吟唱的,其节奏和韵律都十分优美,读起来也朗朗上口。诗歌教学能激发学生的情感,提升学生对美的价值判断,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进而去感受美、创造美。小学作为诗歌教学的启蒙阶段,出彩的诗歌教学方式越发显得重要。如今,许多诗歌教学方式还不够完善,方法显得陈旧而落入俗套,无意中扼杀了学生的诗意天赋,压制了学生的语言创造力和想象能力。笔者以苏教版的相关诗歌为例,提出如何让诗歌教学出彩的几点
我校药学专业是教育部、财政部资金支持的"产业支撑"型重点专业,本地有"葛店·中国药谷"和武汉生物医药产业园,药学人才需求旺盛,为了适应当地经济发展,从2008年开始进行了人
“期待视界”是接受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语文课程标准》首次提出的“阅读期待”,就是源自接受美学中的“期待视界”,它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激发和调动自己的已有知识、能力,对新的阅读内容进行心理建构的预想。因此,“期待视界”同样可以应用于作文教学,与“阅读期待”一样,学生的作文“期待视界”也因学生的素养、体验、生活、心理的不同而千差万别。它是学生对作文的心理需要,也是教师对作文教学的心理预想。那么如何发
飞兆半导体公司(Fairchild Semiconductor)推出基于网络的MOS管(FETBench)和功率因子校正(PFC)电路设计工具套件,显著缩短设计周期并加速产品上市。这些在线工具可提供拓扑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