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应该是德才兼备,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全面发展。科学教育专业的新发展,离不开探索学校文化建设的内在追求,必须遵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原则和标准。
一文化是师范类高校的根基
学校特色基于学校文化,学校文化促进学校特色,学校特色创建又促进学校的文化建设。早在8———11世纪,阿拉伯人的抄书和翻译活动为近代欧洲文明奠定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以培养伊斯兰教僧侣为目的的高等学府,伊斯兰大学学者及教师的身份孕育了后来大学“教师—科学家”的社会角色。法国巴黎大学、英国牛津大学与剑桥大学最初都是由神职人员建立起来的,都是使用私人的房舍或附近的教堂为教室,由此可见,大学的出现与兴建教堂有直接密切的联系。这就意味着,“文化”、“历史”、“传承”注定是大学所担负的历史使命。
校园文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更多表现为高校全体人员共同创造并经过长期积淀形成的精神文明,是学校的历史传统、精神风貌、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目标和理想、共同的信念与追求。师范类高校文化建设又有着特殊性,体现在学术科研文化、制度管理文化、环境建设文化、观念创新文化等方面。“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关系国家的前途命运和长治久安,是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要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
可以看出来,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升师范类高校教育理念、加强和改进师生服务社会的思想、全面提高师生自身综合能力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中国科学教育的文化反思
美国促进科学协会(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简称AAAS)给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提法,认为高校的主要责任是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养”。认为科学素养“包括数学、技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许多方面。这些方面包括:熟悉自然界,尊重自然的统一性;懂得科学、数学和技术相互依赖的一些重要方法;理解科学的一些基础概念和原理;有科学思维的能力;认识到科学、数学和技术是人类共同的事业。”[2]从中可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最终转化为人类自身综合能力,才是西方高校最关心的。
在国务院的大力支持和鼓励下,中国科协会同教育部、科技部等10多个部委和科研部门共同制定并正式启动了《2049行动计划》,主要目的就是确保到2049年,实现全国成年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即“公民掌握必要的科学知识,了解基本的科学方法、崇尚科学精神,尊重客观规律,具备基本的应用科学技术成果的能力。”[3]我国科学教育专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简单、静止、机械的科学知识观;重视科学结论的成功模式而轻视知识的发生过程;重视“死记硬背学科学”的能力培养而忽视“拓展思维做科学”的思想认识;重视专业的理论表达而忽视实践的社会反馈。
第一,重个体轻社会。认为科学是个别科学家相对独立的认识活动,是知识的机械堆砌。无论是学校正规科学教材,还是科普读物,都是不断宣扬科学家个人发现或者个人活动的社会意义,这就必然导致唯科学主义的科学教育观,把科学等同于个人行为,认为科学的历史发展过程是一个一个科学家创造出来的知识简单堆砌而成,是个人行为的延续,而不是人类思想的传承。所以对科学和科学家的过分推崇就会滋生唯科学主义文化观,也就必然渗透到科学教育中,各科知识内容比较分散,造成学科之间的隔离,系统性不强;过分强调学科固有的结构,缺乏质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很难适应现代文化大融合背景下各学科相互融合、交叉和渗透的发展趋势。
第二,重成功轻失败。科学教育作为一种科学认识活动,也作为教学活动,往往关注的是科学家成功模式,强调的是科学研究活动中观察、实验、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等逻辑思维方法。表现在科学教育的教材编写方面,只会选取与教科书中提到的科学成就紧密相关的一部分,而忽略了科学家所走的弯路和所犯的错误,特别是那些因为运用直觉、顿悟、机遇等非理性思维方法取得的成就。也就是说,教科书在反映科学成就时缺少客观性,人为地抛弃了科学发现与进步的文化背景。
第三,重能力轻思想。自然科学作为一种已经被证实、无可争辩的知识,其公式、定理、公理和规律获得了普遍认可,自然科学视野之外的文化被忽略。所以科学教育更关心的是学生自然科学知识素养,更关心学生运用公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对各种文化宣传活动和精神教育活动采取消极观望态度,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路线上困惑迷茫不知所措,没有深刻认识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思想认识比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不能真正理解领会“文化是教育之‘根’,文化是教育之‘魂’,文化是教育之‘格’,文化是教育之‘力’,文化是学校凝聚力、竞争力和创造力之源泉”[4]的教育精髓。对科学教育的内在价值缺乏应有的理解,忽视科学的内在价值和文化推动,可能是导致我国科学事业急功近利、原创性不足、少有重大科学发现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四,重结构轻功能。一些研究者把科学教育专业建设看成是一个系统工程,总是关注社会推动、后勤保障、教学过程、管理活动和制度约束的稳定结构。看不到整个大学文化体系建设是由思想文化、物质文化、科研文化、管理文化和制度文化构成的动态开放系统,有不少瓶颈有待于突破。如科学教育专业建设的现状如何改变?科学教育专业建设的目标如何定位?实现定位的标准如何衡量?其实这些都属于师范高校文化建设的方法性问题。也就是说,科学教育专业建设的发展瓶颈就在方法上,这些方法性问题的解决对专业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文化建设至关重要。
三解决科学教育专业问题的对策
今天,没有任何文化特征的科学理念与科学素质实际上是不存在的。科学教育专业作为新兴的学科,随着社会需要的提高逐渐承担着更多历史责任。师范类高校的职能也从单一的“知识传播”,向“综合素质培养”、“学术人才梯队”、“社会群体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方向演进,从而实现对学生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
第一,正确认识文化建设在科学教育专业建设的地位和作用。从宏观上看,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作为实现经济振兴和国家现代化的根本大计。科学教育通过传递、传播和完善科学知识,以自然科学为内容,以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为媒介,实现科学内容与现代教育理念的完美结合,可以保证科教兴国战略的顺利实施。
从微观上看,要扭转任课教师的科学教育观念,不断精简科学教育专业教学活动中理科课程教学内容比重,加大对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成果的关注。综合素质培养不仅仅是理科知识与文科知识的简单拼凑,更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理性的内在融合;让科学理性和科学精神充实社会生活,让人文精神渗透于科学研究活动之中,人的文化底蕴才是支撑教育体系的主流。
第二,正确实施文化建设,缔造科学教育学术人才梯队。科学教育必须走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道路,加大力度推行文化建设,才能走出其现代发展困境。要培养本科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正确对待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对文化产生浓厚兴趣;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求实精神,尊重科学,尊重事实,增强与非科学和伪科学斗争的能力;培养导师善于分析、敢于批判的怀疑精神,使其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同时,挖掘人文素养,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
第三,建立完善的科学教育社会服务体系。“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人类文化的最高层次和最为突出的成就。”[5]科学教育专业建设必须依靠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以实现教育与科学技术在实践活动中的完美结合,并为国家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服务。因此在宏观的科学教育体制改革理念影响下,完善“产—学—研”一体化的微观师范高校文化建设,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促进社会服务意识尤为重要。
第四,文化传承中的创新方法培养。科学教育专业的文化建设不但要从优秀的历史文化中汲取营养,更要发扬传承文化的基本功能。改变以往科学教育专业中以传授、讲解、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在科学教育中应该侧重开发学生分析问题的批判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创新方法是科学精神和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它洋溢着科学的实证精神、理性精神和审美精神,充盈着科学的怀疑和批判意识,是培育公民理性思维能力,训练公民的科学心智框架的有效手段。”[6]高等师范院校的科学教育专业应该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传承文化内涵,在学科专业教学之中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知识、道德和真理背后的民族文化思想,特别是科学创造活动过程中方法创新的文化理解和文化挖掘。
总之,在社会生存压力下,应试教育体制仍然在影响和摧残着科学教育专业建设,急功近利往往导致对科学教育活动本身、对师生主体双方的伤害。科学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是直接指向人的,面对专业知识与现实需要之间的差距,科学教育专业的教育活动应体现人才培养的过程,立足于人才成长的过程,在高校文化建设旗帜下找到自己新的生长点。
参考文献
[1]周济.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切实促进教育公平[J].求是,2006 (23): 15.
[2] [3]石中英,梁卿.20世纪中国科学教育的文化批评[J].教育学报,2005:52.
[4]刘福.论学校文化建设对学校发展的作用[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1(5):77.
[5]袁运开,蔡铁权.科学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6.
[6]顾胜.重视科学教育提高科学素养.常熟高专学报[J],2001(6):14.
一文化是师范类高校的根基
学校特色基于学校文化,学校文化促进学校特色,学校特色创建又促进学校的文化建设。早在8———11世纪,阿拉伯人的抄书和翻译活动为近代欧洲文明奠定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以培养伊斯兰教僧侣为目的的高等学府,伊斯兰大学学者及教师的身份孕育了后来大学“教师—科学家”的社会角色。法国巴黎大学、英国牛津大学与剑桥大学最初都是由神职人员建立起来的,都是使用私人的房舍或附近的教堂为教室,由此可见,大学的出现与兴建教堂有直接密切的联系。这就意味着,“文化”、“历史”、“传承”注定是大学所担负的历史使命。
校园文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更多表现为高校全体人员共同创造并经过长期积淀形成的精神文明,是学校的历史传统、精神风貌、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目标和理想、共同的信念与追求。师范类高校文化建设又有着特殊性,体现在学术科研文化、制度管理文化、环境建设文化、观念创新文化等方面。“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关系国家的前途命运和长治久安,是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要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
可以看出来,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升师范类高校教育理念、加强和改进师生服务社会的思想、全面提高师生自身综合能力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中国科学教育的文化反思
美国促进科学协会(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简称AAAS)给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提法,认为高校的主要责任是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养”。认为科学素养“包括数学、技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许多方面。这些方面包括:熟悉自然界,尊重自然的统一性;懂得科学、数学和技术相互依赖的一些重要方法;理解科学的一些基础概念和原理;有科学思维的能力;认识到科学、数学和技术是人类共同的事业。”[2]从中可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最终转化为人类自身综合能力,才是西方高校最关心的。
在国务院的大力支持和鼓励下,中国科协会同教育部、科技部等10多个部委和科研部门共同制定并正式启动了《2049行动计划》,主要目的就是确保到2049年,实现全国成年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即“公民掌握必要的科学知识,了解基本的科学方法、崇尚科学精神,尊重客观规律,具备基本的应用科学技术成果的能力。”[3]我国科学教育专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简单、静止、机械的科学知识观;重视科学结论的成功模式而轻视知识的发生过程;重视“死记硬背学科学”的能力培养而忽视“拓展思维做科学”的思想认识;重视专业的理论表达而忽视实践的社会反馈。
第一,重个体轻社会。认为科学是个别科学家相对独立的认识活动,是知识的机械堆砌。无论是学校正规科学教材,还是科普读物,都是不断宣扬科学家个人发现或者个人活动的社会意义,这就必然导致唯科学主义的科学教育观,把科学等同于个人行为,认为科学的历史发展过程是一个一个科学家创造出来的知识简单堆砌而成,是个人行为的延续,而不是人类思想的传承。所以对科学和科学家的过分推崇就会滋生唯科学主义文化观,也就必然渗透到科学教育中,各科知识内容比较分散,造成学科之间的隔离,系统性不强;过分强调学科固有的结构,缺乏质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很难适应现代文化大融合背景下各学科相互融合、交叉和渗透的发展趋势。
第二,重成功轻失败。科学教育作为一种科学认识活动,也作为教学活动,往往关注的是科学家成功模式,强调的是科学研究活动中观察、实验、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等逻辑思维方法。表现在科学教育的教材编写方面,只会选取与教科书中提到的科学成就紧密相关的一部分,而忽略了科学家所走的弯路和所犯的错误,特别是那些因为运用直觉、顿悟、机遇等非理性思维方法取得的成就。也就是说,教科书在反映科学成就时缺少客观性,人为地抛弃了科学发现与进步的文化背景。
第三,重能力轻思想。自然科学作为一种已经被证实、无可争辩的知识,其公式、定理、公理和规律获得了普遍认可,自然科学视野之外的文化被忽略。所以科学教育更关心的是学生自然科学知识素养,更关心学生运用公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对各种文化宣传活动和精神教育活动采取消极观望态度,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路线上困惑迷茫不知所措,没有深刻认识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思想认识比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不能真正理解领会“文化是教育之‘根’,文化是教育之‘魂’,文化是教育之‘格’,文化是教育之‘力’,文化是学校凝聚力、竞争力和创造力之源泉”[4]的教育精髓。对科学教育的内在价值缺乏应有的理解,忽视科学的内在价值和文化推动,可能是导致我国科学事业急功近利、原创性不足、少有重大科学发现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四,重结构轻功能。一些研究者把科学教育专业建设看成是一个系统工程,总是关注社会推动、后勤保障、教学过程、管理活动和制度约束的稳定结构。看不到整个大学文化体系建设是由思想文化、物质文化、科研文化、管理文化和制度文化构成的动态开放系统,有不少瓶颈有待于突破。如科学教育专业建设的现状如何改变?科学教育专业建设的目标如何定位?实现定位的标准如何衡量?其实这些都属于师范高校文化建设的方法性问题。也就是说,科学教育专业建设的发展瓶颈就在方法上,这些方法性问题的解决对专业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文化建设至关重要。
三解决科学教育专业问题的对策
今天,没有任何文化特征的科学理念与科学素质实际上是不存在的。科学教育专业作为新兴的学科,随着社会需要的提高逐渐承担着更多历史责任。师范类高校的职能也从单一的“知识传播”,向“综合素质培养”、“学术人才梯队”、“社会群体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方向演进,从而实现对学生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
第一,正确认识文化建设在科学教育专业建设的地位和作用。从宏观上看,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作为实现经济振兴和国家现代化的根本大计。科学教育通过传递、传播和完善科学知识,以自然科学为内容,以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为媒介,实现科学内容与现代教育理念的完美结合,可以保证科教兴国战略的顺利实施。
从微观上看,要扭转任课教师的科学教育观念,不断精简科学教育专业教学活动中理科课程教学内容比重,加大对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成果的关注。综合素质培养不仅仅是理科知识与文科知识的简单拼凑,更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理性的内在融合;让科学理性和科学精神充实社会生活,让人文精神渗透于科学研究活动之中,人的文化底蕴才是支撑教育体系的主流。
第二,正确实施文化建设,缔造科学教育学术人才梯队。科学教育必须走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道路,加大力度推行文化建设,才能走出其现代发展困境。要培养本科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正确对待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对文化产生浓厚兴趣;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求实精神,尊重科学,尊重事实,增强与非科学和伪科学斗争的能力;培养导师善于分析、敢于批判的怀疑精神,使其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同时,挖掘人文素养,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
第三,建立完善的科学教育社会服务体系。“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人类文化的最高层次和最为突出的成就。”[5]科学教育专业建设必须依靠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以实现教育与科学技术在实践活动中的完美结合,并为国家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服务。因此在宏观的科学教育体制改革理念影响下,完善“产—学—研”一体化的微观师范高校文化建设,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促进社会服务意识尤为重要。
第四,文化传承中的创新方法培养。科学教育专业的文化建设不但要从优秀的历史文化中汲取营养,更要发扬传承文化的基本功能。改变以往科学教育专业中以传授、讲解、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在科学教育中应该侧重开发学生分析问题的批判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创新方法是科学精神和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它洋溢着科学的实证精神、理性精神和审美精神,充盈着科学的怀疑和批判意识,是培育公民理性思维能力,训练公民的科学心智框架的有效手段。”[6]高等师范院校的科学教育专业应该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传承文化内涵,在学科专业教学之中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知识、道德和真理背后的民族文化思想,特别是科学创造活动过程中方法创新的文化理解和文化挖掘。
总之,在社会生存压力下,应试教育体制仍然在影响和摧残着科学教育专业建设,急功近利往往导致对科学教育活动本身、对师生主体双方的伤害。科学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是直接指向人的,面对专业知识与现实需要之间的差距,科学教育专业的教育活动应体现人才培养的过程,立足于人才成长的过程,在高校文化建设旗帜下找到自己新的生长点。
参考文献
[1]周济.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切实促进教育公平[J].求是,2006 (23): 15.
[2] [3]石中英,梁卿.20世纪中国科学教育的文化批评[J].教育学报,2005:52.
[4]刘福.论学校文化建设对学校发展的作用[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1(5):77.
[5]袁运开,蔡铁权.科学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6.
[6]顾胜.重视科学教育提高科学素养.常熟高专学报[J],200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