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国家越来越重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户们对资金的需求的增多以及政府投入资金以及融资的不足之间的矛盾也是现阶段的一个矛盾。本文从农村融资发展窘境的经济学理论解释以及农村融资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角度出发,深入剖析农村融资方式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找出农村融资目前存在的问题,为健全农村融资方式提出自己的微薄建议。
【关键词】 农村融资 农村经济发展 经济学理论解释
问题及建议
(一)农村融资发展窘境的经济学理论解释
1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又称交易费用,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科斯提出的。他在《企业性质》一文中认为交易成本是“通过价格机制组织生产的,最明显的成本,就是所有发现相对价格的成本”,交易成本也指达成一笔交易所要花费的交易对象成本之外的成本,也指买卖过程中所花费的全部时间和货币成本。由于农村地区的农户对资金的需求规模较小并且较为分散,这无形中增加了资金借贷的交易成本,再加上融通资金的程序繁琐,农户对相关流程的不熟悉,使得交易成本的上升,这也是农村融资面临窘境的一个因素。
2逆向选择
美国经济学家阿克洛夫1970年提出了著名的旧车市场模型,开创了逆向选择理论的先河。逆向选择是由于事前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往往会造成不太好的结果。农户对农业项目的信息掌握是超过农村金融等融资机构的,对于银行给定的贷款利率,那些具有高风险农业项目的农户则表现得尤为积极,容易产生逆向选择。对于那些风险较低的农业项目盈利一般比较稳定,但收益较低,当相关的贷款机构的贷款利率高于拥有风险较低的农业项目的农户预期利率时,他们会选择不会贷款融资,而那些在高收益利润驱动下的拥有高风险农业项目的农户预期贷款利率会高于相关机构的贷款利率,则市场上只剩下高风险的贷款农户,这会给相关贷款机构带来极大的损失和危害,所以金融机构并不愿意向他们提供贷款,使得农村融资市场萎缩减小。
3道德风险
较早提出“道德风险”理论的是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麦金农,即“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的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作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或者说是当签约一方不完全承担风险后果时所采取的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自私行为。道德风险亦称道德危机。由于农业项目的周期较长,不确定性和风险较大,农户到期还款的不确定性较大,对于那些经济实力较低的农户很可能还不了融资贷款,相关贷款机构则可能会面临次级债和坏账的准备。道德风险的存在,也是目前农村融资窘境的重要因素。
4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缺乏的人员,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金融等贷款机构相对于需要融资的农户来说所掌握的信息是相对较少的,他们对农业项目的信息不太了解,对于农业项目的风险也不甚了解,而对于农户来说对自己所要投资的农业项目则了解较多,这种信息不对称会使得相关贷款机构有一种“不安全的感觉”。还有一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就是农户融资资金去向问题,究竟是用于农业项目融资还是用作他用,都是相关贷款机构所不能完全确定的。
(二)农村融资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1有利于提高农户素质,增加农户收入
农户通过融资,投身于农业项目中去,通过对自己农业项目的了解和学习,一边干一边学,即所谓的“干中学“,不断积累学习经验和农业项目的相关知识,提高自己的学习素养和知识素养,转化为人力资本,而不再是以前那种单纯靠出卖劳动力而获得农业收入的情形,通过农村融资,有利于提高农户素质,增加农户收入。
2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化产业结构升级
农户获得融资支持,可以依托当地自然环境优势,发展自己的特色农业,同时可以创新当地的农业种植方式,最大限度的利用土地资源,通过对传统农业经营方式的突破,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3有利于减轻农村空心化现象,减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社会问题
由于农户获得资金支持,从事农业项目投资活动,农业收入的提高再加上外地就业难的问题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返乡从事增值农业项目,在”家门口”就能实现收入增长,增加了农民工留在家乡的动力,他们与家庭老人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变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社会问题
(三)农村融资目前存在的问题
1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网点不足
从目前来看,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网点较少,随着金融市场化的深化,越来越多的大的正规的金融机构从农村地区消失,他们倾向于利润较高发达的地区,使得金融机构的网点越来越少,蒋超良认为农村金融应该重点发展三类机构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三类农村小型金融机构。杨家才认为农村地区首先要解决“能设点”的问题,降低准入门槛,鼓励国内资本参与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立兴办。农村金融机构网点较少,成为农户向正规金融机构融资难的一大问题
2贷款程序手续复杂,抵押物较多
由于农户缺乏对贷款程序的了解,也缺乏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学习,认为贷款程序繁杂,所以一般农户对于融资需求主要来自于亲情借贷,选择向自己的亲朋好友为首要借贷对象,避免贷款程序的复杂性,广大农户能够抵押的资产十分有限,但是农户的信用又缺乏有效保障,农户需求抵押物较少,或没有抵押的贷款程序,較多的抵押物要求会大大打击农户借贷融资的积极性。较多的贷款程序和手续会使农户和相关贷款机构交易成本增大。
3风险分担补偿有待进一步增强
贫困地区环境恶劣,生产方式与组织较为落后,金融体系的高度脆弱性,导致普惠金融扶贫风险大。普惠金融风险产品体系依然处于空白,保险产品更新慢,供给主体单一,农户投保意识较为薄弱。并且,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和再保险的有力保障,加大经营农业保险机构的风险我国仍缺乏政策性农业保险,贫困地区担保制度滞后,贷款利率僵化,政府财力支持不足,导致风险与收益处于不对称状态。 4农村非法融资活动破坏了农村融资的秩序
近些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农村非法金融活动不断隐蔽创新,在农村存在以民间金融为幌子进行非法集资和高利贷非法金融活动,严重影响农村金融融资市场的秩序,这又使农户融资的风险增大,对那些正规的民间金融信任度降低,不利于引导民间金融更好的发挥在农村融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5农村融资结构不完善,融资手段单一
农村融资方式除了亲情借贷以外,还有政府投资,正规金融机构,民间融资,政府财政投资远低于农户对资金的需求量,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户融资的门槛较高,程序较多,要求较高,作为追逐利润的商业机构,一般融资给利润较高的产业,农业融资较少。所以民间融资是农户的主要的融资方式,但民间融资由于缺乏监管,存在着很大的风险。融资方式较為单一,融资结构还有待完善。
(四)解决对策
1 增设金融网点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现阶段农村金融机构网点较少,农户办理相关业务要去县城,并且县城金融机构较少且较为分散,对农户来说很不方便,所以对金融贷款业务了解较少,这也降低了他们贷款积极性。增设农村金融网点,发育小型金融机构,不仅方便农户相关融资业务的办理,有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增加融资需求。
2强化风险管理,稳定民间金融秩序
在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阶段,金融市场的开放性不断增大,风险的隐蔽性和复杂性也有所加强,要加强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政府要加大监管,金融机构内部也要审慎监管,强化风险管理,加强对民间金融的审核力度,强化风险管理,稳定民间金融秩序,积极引导民间融资对农户融资正能量的作用。
3完善融资结构,积极引导民间融资
现阶段农村融资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政府财政投资支持,正规金融机构,民间融资。但融资结构较为不完善,政府财政支持融资应该扩大当今社会的投资总量,缓解投资结构矛盾完善具有内在约束力的投资机制。建立风险预防担保机制,积极引导正规金融机构对农业项目的投资,民间融资是目前农户融资的主要方式,加强民间融资的审核和监督,完善融资机构。
4加强宣传,建立农业项目融资咨询点
由于农户受传统生产观念的影响较大,他们一般很少创新农业项目,这就需要相关人员的宣传,把他们的思想带动起来,创新农业投资方式,考虑到农户缺乏对农业项目融资知识的了解,不能明确相关农业项目的市场前景以及融资方式,加强宣传,建立农业项目融资咨询点有利于创新农业生产方式,调动融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胡玥. 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融资问题研究——基于法经济学视角的分析[D]. 山西财经大学, 2013.
[2] 黄卫红. 中国农村融资问题与金融抑制、金融深化关系研究[J]. 农村经济, 2006(5):71-73.
[3] 曹汝华. 中国农村融资问题的研究[D]. 东北农业大学, 2004.
[4] 朱佶. 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6.
作者简介:朱艳阁(1995—),女,汉族,河南省商丘市人,本科学生单位:河南大学,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关键词】 农村融资 农村经济发展 经济学理论解释
问题及建议
(一)农村融资发展窘境的经济学理论解释
1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又称交易费用,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科斯提出的。他在《企业性质》一文中认为交易成本是“通过价格机制组织生产的,最明显的成本,就是所有发现相对价格的成本”,交易成本也指达成一笔交易所要花费的交易对象成本之外的成本,也指买卖过程中所花费的全部时间和货币成本。由于农村地区的农户对资金的需求规模较小并且较为分散,这无形中增加了资金借贷的交易成本,再加上融通资金的程序繁琐,农户对相关流程的不熟悉,使得交易成本的上升,这也是农村融资面临窘境的一个因素。
2逆向选择
美国经济学家阿克洛夫1970年提出了著名的旧车市场模型,开创了逆向选择理论的先河。逆向选择是由于事前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往往会造成不太好的结果。农户对农业项目的信息掌握是超过农村金融等融资机构的,对于银行给定的贷款利率,那些具有高风险农业项目的农户则表现得尤为积极,容易产生逆向选择。对于那些风险较低的农业项目盈利一般比较稳定,但收益较低,当相关的贷款机构的贷款利率高于拥有风险较低的农业项目的农户预期利率时,他们会选择不会贷款融资,而那些在高收益利润驱动下的拥有高风险农业项目的农户预期贷款利率会高于相关机构的贷款利率,则市场上只剩下高风险的贷款农户,这会给相关贷款机构带来极大的损失和危害,所以金融机构并不愿意向他们提供贷款,使得农村融资市场萎缩减小。
3道德风险
较早提出“道德风险”理论的是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麦金农,即“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的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作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或者说是当签约一方不完全承担风险后果时所采取的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自私行为。道德风险亦称道德危机。由于农业项目的周期较长,不确定性和风险较大,农户到期还款的不确定性较大,对于那些经济实力较低的农户很可能还不了融资贷款,相关贷款机构则可能会面临次级债和坏账的准备。道德风险的存在,也是目前农村融资窘境的重要因素。
4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缺乏的人员,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金融等贷款机构相对于需要融资的农户来说所掌握的信息是相对较少的,他们对农业项目的信息不太了解,对于农业项目的风险也不甚了解,而对于农户来说对自己所要投资的农业项目则了解较多,这种信息不对称会使得相关贷款机构有一种“不安全的感觉”。还有一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就是农户融资资金去向问题,究竟是用于农业项目融资还是用作他用,都是相关贷款机构所不能完全确定的。
(二)农村融资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1有利于提高农户素质,增加农户收入
农户通过融资,投身于农业项目中去,通过对自己农业项目的了解和学习,一边干一边学,即所谓的“干中学“,不断积累学习经验和农业项目的相关知识,提高自己的学习素养和知识素养,转化为人力资本,而不再是以前那种单纯靠出卖劳动力而获得农业收入的情形,通过农村融资,有利于提高农户素质,增加农户收入。
2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化产业结构升级
农户获得融资支持,可以依托当地自然环境优势,发展自己的特色农业,同时可以创新当地的农业种植方式,最大限度的利用土地资源,通过对传统农业经营方式的突破,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3有利于减轻农村空心化现象,减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社会问题
由于农户获得资金支持,从事农业项目投资活动,农业收入的提高再加上外地就业难的问题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返乡从事增值农业项目,在”家门口”就能实现收入增长,增加了农民工留在家乡的动力,他们与家庭老人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变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社会问题
(三)农村融资目前存在的问题
1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网点不足
从目前来看,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网点较少,随着金融市场化的深化,越来越多的大的正规的金融机构从农村地区消失,他们倾向于利润较高发达的地区,使得金融机构的网点越来越少,蒋超良认为农村金融应该重点发展三类机构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三类农村小型金融机构。杨家才认为农村地区首先要解决“能设点”的问题,降低准入门槛,鼓励国内资本参与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立兴办。农村金融机构网点较少,成为农户向正规金融机构融资难的一大问题
2贷款程序手续复杂,抵押物较多
由于农户缺乏对贷款程序的了解,也缺乏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学习,认为贷款程序繁杂,所以一般农户对于融资需求主要来自于亲情借贷,选择向自己的亲朋好友为首要借贷对象,避免贷款程序的复杂性,广大农户能够抵押的资产十分有限,但是农户的信用又缺乏有效保障,农户需求抵押物较少,或没有抵押的贷款程序,較多的抵押物要求会大大打击农户借贷融资的积极性。较多的贷款程序和手续会使农户和相关贷款机构交易成本增大。
3风险分担补偿有待进一步增强
贫困地区环境恶劣,生产方式与组织较为落后,金融体系的高度脆弱性,导致普惠金融扶贫风险大。普惠金融风险产品体系依然处于空白,保险产品更新慢,供给主体单一,农户投保意识较为薄弱。并且,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和再保险的有力保障,加大经营农业保险机构的风险我国仍缺乏政策性农业保险,贫困地区担保制度滞后,贷款利率僵化,政府财力支持不足,导致风险与收益处于不对称状态。 4农村非法融资活动破坏了农村融资的秩序
近些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农村非法金融活动不断隐蔽创新,在农村存在以民间金融为幌子进行非法集资和高利贷非法金融活动,严重影响农村金融融资市场的秩序,这又使农户融资的风险增大,对那些正规的民间金融信任度降低,不利于引导民间金融更好的发挥在农村融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5农村融资结构不完善,融资手段单一
农村融资方式除了亲情借贷以外,还有政府投资,正规金融机构,民间融资,政府财政投资远低于农户对资金的需求量,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户融资的门槛较高,程序较多,要求较高,作为追逐利润的商业机构,一般融资给利润较高的产业,农业融资较少。所以民间融资是农户的主要的融资方式,但民间融资由于缺乏监管,存在着很大的风险。融资方式较為单一,融资结构还有待完善。
(四)解决对策
1 增设金融网点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现阶段农村金融机构网点较少,农户办理相关业务要去县城,并且县城金融机构较少且较为分散,对农户来说很不方便,所以对金融贷款业务了解较少,这也降低了他们贷款积极性。增设农村金融网点,发育小型金融机构,不仅方便农户相关融资业务的办理,有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增加融资需求。
2强化风险管理,稳定民间金融秩序
在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阶段,金融市场的开放性不断增大,风险的隐蔽性和复杂性也有所加强,要加强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政府要加大监管,金融机构内部也要审慎监管,强化风险管理,加强对民间金融的审核力度,强化风险管理,稳定民间金融秩序,积极引导民间融资对农户融资正能量的作用。
3完善融资结构,积极引导民间融资
现阶段农村融资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政府财政投资支持,正规金融机构,民间融资。但融资结构较为不完善,政府财政支持融资应该扩大当今社会的投资总量,缓解投资结构矛盾完善具有内在约束力的投资机制。建立风险预防担保机制,积极引导正规金融机构对农业项目的投资,民间融资是目前农户融资的主要方式,加强民间融资的审核和监督,完善融资机构。
4加强宣传,建立农业项目融资咨询点
由于农户受传统生产观念的影响较大,他们一般很少创新农业项目,这就需要相关人员的宣传,把他们的思想带动起来,创新农业投资方式,考虑到农户缺乏对农业项目融资知识的了解,不能明确相关农业项目的市场前景以及融资方式,加强宣传,建立农业项目融资咨询点有利于创新农业生产方式,调动融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胡玥. 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融资问题研究——基于法经济学视角的分析[D]. 山西财经大学, 2013.
[2] 黄卫红. 中国农村融资问题与金融抑制、金融深化关系研究[J]. 农村经济, 2006(5):71-73.
[3] 曹汝华. 中国农村融资问题的研究[D]. 东北农业大学, 2004.
[4] 朱佶. 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6.
作者简介:朱艳阁(1995—),女,汉族,河南省商丘市人,本科学生单位:河南大学,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