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对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学习方式影响的实证研究

来源 :高教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00638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采用自编问卷对65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了解慕课对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结果表明,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对慕课的知晓度偏低,慕课对他们学习方式的影响较少。地方本科院校需加大慕课时代的学习指导,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关键词:慕课;地方本科院校;学习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20-0069-04
  Abstract: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s of MOOC on the learning style of undergraduates in local universities, we compiled a questionnaire. Six hundred and fifty undergraduates completed the questionnair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knowledge of MOOC was low, the influences of MOOC on learning style was low. 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on the learning guide of undergraduates in local universities in the era of MOOC.
  Keywords: MOOC; local universities; learning style
  慕课(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自2012年问世以来,至今才5年时间,但却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被认为具有颠覆高校教学传统、引发教学方法变革的潜力[1],是我国高校教师和学生必须面对的时代挑战和发展机遇[2],是“学习领域难得一见的重大技术进步”[3]。教育部也把加强慕课的建设、使用和管理写入了2015年工作要点。“面向大学生开展网络课程学习的意愿与行为现状的实证研究,这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改革传统课堂教学弊端、促进大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4]。地方本科高校是指1999年新设的600多所本科院校。这些本科院校因升格时间不长,普遍面臨师资数量短缺等问题,它们的人才培养质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慕课的出现与快速发展为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那么,慕课在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中的认知度以及对学习方式的影响如何呢?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自编问卷进行实证研究。
  一、对象与方法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5],本研究从慕课的认知、慕课的使用、慕课对传统课程的替代、慕课的价值等四个方面实证研究慕课对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根据研究需求,本研究共编制了12个项目,分别是:你对慕课了解吗;你知道几门慕课课程;大学学习过程中,你有几门课是通过慕课形式来进行的;你一般在什么时候学习慕课课程;你一般采用什么方式学习慕课课程;你去年学习慕课课程的时间有多少;在学习慕课课程的过程中,你认真吗;你完整地学完了几门慕课课程;你通过慕课主要学习哪些课程;你觉得慕课对你的学习影响如何;你觉得慕课的价值如何;如果没有课堂考勤,你会选择慕课课程还是学校传统课程。项目编制完后,作者请两名教育心理学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对项目的代表性进行了分析。他们认为,项目较好地反映了需要研究的问题。研究者把这12个项目以及参与者的人口学变量录入到问卷星,然后把链接发给辅导员,请辅导员发动学生进行填写。整个数据收集时间持续三天。本研究总共收到有效问卷650份。其中男生351人(54%),女生299人(46%);一年级298人(45.85%),二年级199人(30.62%),三年级138人(21.23%),四年级15人(2.31%);文科类151人(23.23%),理科类204人(31.38%),工科类277(42.62%),其它18人(2.77%);家庭经济状况良好及以上46人(7.08%),一般405人(62.31%),贫困199人(30.62%)。
  二、结果与讨论
  (一)慕课的认知
  在对慕课的了解上,总共650名参与者,熟悉的仅有55人(8.46%),知道一点的404人(62.15%),一点不了解的190人(29.23%),还有1人未填(0.15%)。具体见图1。因有190人对慕课一点不了解,1人未填,所以在接下来的分析中把这些参与者的数据剔除,共剩459人。其中男生250人(54.47%),女生209人(45.53%);一年级203人(44.23%),二年级140人(30.20%),三年级107人(23.31%),四年级9人(1.96%);文科类105人(22.88%),理科类147人(32.03%),工科类194(42.27%),其它13人(2.83%);家庭经济状况良好及以上35人(7.63%),一般303人(66.01%),贫困121人(26.36%)。
  在对具体慕课课程的知晓上,总共459名参与者,了解1门及以下的99人(21.57%),1-3门的259人(56.43%),4-6门的47人(10.24%),6门以上的54人(11.76%)。具体见图2。
  这些数据表明,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对慕课的知晓度偏低,没有达到媒体宣传的广度与深度。当然,这个结果也可能与本研究的样本特点有关,因为本研究的参与者大一大二学生占到了76%多。
  (二)慕课的使用
  慕课在教学上的应用,总共459名参与者,回答没有1门课程通过慕课进行的107人(23.31%),1门144人(31.37%),2门115人(25.05%),3门及以上93人(20.26)。具体见图3。   在慕课学习的认真程度上,总共459名参与者,打开认真听的162人(35.29%),打开偶尔听的269人(58.61%),打开并未听的28人(6.10%)。具体见图4。
  在慕课课程学习的数量上,总共459名参与者,完整学完1门及以下的199人(43.36%),2-3门186人(40.52%),3-5门66人(14.38%),5门以上8人(1.74%)。具体见图5。
  在慕课课程学习的时间选择上,总共459名参与者,在寒暑假学习的48人(10.46%),平时课余时间学习的403人(87.80%),上课期间逃课学习的8人(1.74%)。具体见图6。
  在慕课学习的方式上,总共459名参与者,下载到手机的124人(27.02%),下载到电脑的38人(8.28%),在线的297人(64.70%)。具体见图7。
  这些数据表明,地方本科院校对慕课的使用不多,且慕课并没有对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的学习产生多大的积极影响。这可能与地方本科院校师生对慕课带来的变革反应较为滞后有关。
  (三)慕课对传统课程的替代
  在1年内学习慕课的时间上,总共459名参与者,小于1小时的95人(20.70%),1-5小时100人(21.79%),5-20小时131人(28.54%),20小时以上133人(28.98%)。具体见图8。
  在学习慕课课程的内容上,总共459名参与者,专业主干课88人(19.17%),数学英语等基础课28人(6.10%),通识课程111人(24.18%),其它感兴趣的课程232人(50.54%)。具体见图9。
  在对慕课与传统课程的选择上,总共459名参与者,选择传统课程的197人(42.92%),慕课课程262人(57.08%)。具体见图10。
  这些数据表明,慕课对地方本科院校传统课程的冲击还没有充分显现。这可能与师生对慕课的知晓度不高,参与度低有关。随着慕课的深入发展,地方本科院校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四)慕课的价值
  对你觉得慕课的价值如何这个项目,总共459名参与者,认为很有用的126人(27.45%),一般307人(66.88%),没什么用26人(5.66%)。具体见图11。
  对你觉得慕课对你的学习影响如何这个项目,总共459名参与者,认为很大的61人(13.29%),一般334人(72.77%),没什么影响64人(13.94%)。具体见图12。
  综合以上四个方面的结果,我们可以发现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对慕课的知晓度不高,对慕课促进自身学习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充分,慕课在他们学习中发挥的影响力较为有限,深度和广度并没有达到媒体宣传的程度。
  三、对策与建议
  (一)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对慕课的知晓度偏低,需加大慕课的宣传力度,提高学生参与慕课学习的热情
  在本次参与调查的650名学生中,表示对慕课一点不了解的学生有199人(29.23%),对慕课熟悉的学生仅55人(8.46%)。已有研究对大学生对网络课程的了解程度进行了调查[5],结果表明,一点不了解的占10%左右。对比发现,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对慕课的知晓度偏低,没有达到媒体宣传的程度。慕课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这个平台试图将传统高等学校的课堂教学活动转移到互联网平台,让更多的学习者在这个虚拟的教室里自由的学习[6]。目前,世界许多知名大学加入了慕课。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慕课汇集了世界上最优秀的教师,能够提供高质量的课程资源,对大学生的学习具有很大帮助。地方本科院校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师资数量不足、学术水平较低,如果能够充分利用慕课快速发展这个有利条件,对提升教学质量有极大帮助。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深入发展,慕课以及相关的微课、翻转课堂必将对大学生的学习产生深远影响,是当代大学生不可回避的一个大趋势。基于此,地方本科院校有必要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宣传,提高大学生对慕课、微课以及翻转课堂的知晓度,进而提高他们参与慕课以及其它网络课程学习的热情。
  (二)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对慕课的使用不够,需加大教研教改力度,提升教师参与慕课的热情
  本次调查中,我们对教师使用慕课进行教学的情况进行了间接调查,具体问题是“大学学习过程中,你有几门课是通过慕课形式来进行的”。结果表明,回答没有的有109人(23.31%),1门144人(31.37%),2门115人(25.05%),3门及以上93人(20.26)。这些数据表明,地方本科院校教师使用慕课进行教学的比例偏低。慕课以及相关的微课、翻转课堂是当前教学改革的趋势之一。研究者认为,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既面临着从“学术型”向“应用型”的转型,又面临着从“传统教育”向“互联网+教育”的转型,以及从“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的转型。推进这些转型的牛鼻子是课程,通过课程改革达到“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并存,“传统课程”、“网络课程”与“混合式课程”相结合的目标[7]。研究者也认为,对于传统高校而言,积极探索在线学习、混合学习及翻转课堂等创新性教学模式,做好学分制与微证书的结合,整合当前证书授予的学籍管理架构才是有效应对之策[8]。地方本科院校需要加大信息化时代的教研教改力度,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升教师参与慕课教学改革的热情。
  (三)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对慕课背景下的学习适应不够,需加强学习指导,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研究者对慕课及其相关的微课和翻转课堂进行了反思,认为慕课和微课只能是课堂教学的补充而不是主流[9]。理想状态下,大学生对慕课的学习应该根据学校的课程安排进行。但本次调查的结果表明,大学生在慕课上学习专业主干课的88人(19.17%),数学英语等基础课的28人(6.10%),通识课程的111人(24.18%),其它感兴趣课程的232人(50.54%)。这些数据表明,大学生在慕课上的学习并没有紧密结合本身的课程安排。另外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是,大学生在慕课学习时,大部分同学并没有认真听,具体数据是打开认真听的162人(35.29%),打开偶尔听的269人(58.61%),打开并未听的28人(6.10%)。出现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大学生还没有适应慕课时代的学习,地方本科院校需要加大对学生的学习指导。慕课时代的大学学习本质上是自主学习。自主学习需要学生有学习的动机、有学习的方法策略、有学习的毅力,也就是“想学”、“会学”和“坚持学”。因此,在对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进行学习指导时,可从帮助学生激发维持学习动机、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策略以及引导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等三个方面入手加强指导。
  参考文献:
  [1]宋专茂.慕课何以致高校教学方法革新[J].复旦教育论坛,2014(4):55-58.
  [2]耿学华,桑新民.学习者、教师、研究者三重身份的MOOCs体验——对美国圣塔菲研究所网络课程的学习与反思[J].中国高教研究,2014(7):14-19.
  [3]蘇 ,罗燕.技术神话还是教育革命?——MOOCs对高等教育的冲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34(4):6-12.
  [4]叶伟剑.大学生网络课程学习行为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4(6):101-105.
  [5]缪子梅.网络课程对我国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基于对某高校在校学生的调查[J].中国高教研究,2014(11):94-98.
  [6]李斐,黄明东.“慕课”带给高校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高等教育,2014(7):22-26.
  [7]刘俊学,罗元云.论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课程重构[J].中国高教研究,2017(2):99-101.
  [8]李志民.推进慕课生态养成,加快慕课本土化进程[J].上海教育,2013(31):8-8.
  [9]王秋月.“慕课”“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实质及其应用[J].上海教育科研,2014(8):15-18.
其他文献
吴基传部长─—提高邮政网的效率在于提高生产力提高邮政网的效率,主要环节在于提高生产力,减少邮政处理过程中的无效劳动。现在邮政增加了很多现代化设备,生产力增加了技术含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网络发展迅速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随着微博、微信、H5等众多自媒体平台在年轻人群中铺开并盛行,自媒体俨然成为时代社会发展的关键词。文
本文报道6种青霉素药物和9种头孢菌素类药物对13种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及体外抗菌活性。实验用头孢噻啶作参比底物,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β-内酰胺酶的活性,以及它们对15种β
本文用无穷级数导出了非均质材料接合面裂缝缝端应力场、位移场及应力强度因子表达式,推出了平面问题非均质材料接合面裂缝缝端塑性区的边界曲线方程。
摘 要:文章通过对建立辅导员助理队伍的现实意义、辅导员助理工作内容,以及如何建立一支辅导员助理队伍进行分析总结,提出了建立规章制度,规范工作内容;加强培训指导,提升工作能力;建立激励机制,保持工作动力等措施,发挥辅导员助理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辅导员助理;学生工作;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
摘 要: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知识点多,理论性强,与实践结合紧密,传统教学方法无法充分满足学生学习的要求。论文利用智能手机功能强大的特点,建立网络交流平台,利用手机直播,辅助课堂讲授,实现课堂讲解与课外讲解,理论讲解与工程实际讲解,学生与教师联动,学生提问与教师实时解答的线上线下四结合教学体系,研究成果应用在《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线上线下四结合;手机辅助教学法;应
摘 要:本文通过对我校近5年来土建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进行调研和系统分析,得出毕业生近5年就业去向总体趋势,从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从适应社会需求的角度,提出了进一步调整專业结构,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与转化,积极采取措施解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问题的基本思路,为独立学院土建类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独立学院;就业去向;应用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智库是国家决策的重要智力支撑。分析国内外知名智库的组织体系与运行机制,总结其经验,对于推进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智库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官方智库、独立智库和大学智库
21世纪以来,全球及俄罗斯的社会环境、网络环境、用户环境的变化,对俄罗斯图书馆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契合国际发展趋势,俄罗斯图书馆进行了包括数字化、国际化、绿色发展
摘 要:教學能力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必备的重要能力,必须以理论准备为基础、课堂训练为关键、教学实践为核心、教学反馈为保障,切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能力。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学能力;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10-0163-02  Abstract: Teaching ability, as the essent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