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地区结肠镜检查质量临床观察及干预对策分析

来源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f33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高原环境对结肠镜检查质量的影响。

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18年5月在青海省人民医院完成结肠镜检查且结果无异常的450例健康体检者资料。根据患者居住地区海拔高度,分为对照组(海拔>1 500~<2 500 m,120例)、高海拔组(海拔2 500~<3 500 m,170例)、超高海拔组(海拔3 500~<5 500 m,160例),分析进镜时间、退镜时间、结肠清洁率、盲肠达镜率、镜检过程中腹痛腹胀症状等指标与海拔的关系。

结果

对照组、高海拔组和超高海拔组平均进镜时间为9.23 min、17.69 min和24.51 min,多元回归分析发现,高海拔组比对照组平均延长8.20 min,超高海拔组比对照组平均延长15.11 min(P<0.001)。对照组、高海拔组和超高海拔组平均退镜时间为7.17 min、7.28 min和7.93 min,多元回归分析发现,高海拔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超高海拔组相比对照组延长了0.76 min(P<0.001)。对照组、高海拔组和超高海拔组的肠道清洁优良率分别为41.7%(50/120)、17.6%(30/170)和12.5%(20/160),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海拔组比对照组肠道清洁程度下降一个等级的可能性增加1.96倍,超高海拔组比对照组肠道清洁程度下降一个等级的可能性增加8.76倍(P<0.001)。对照组、高海拔组和超高海拔组盲肠达镜率分别为91.7%(110/120)、85.9%(146/170)和81.2%(130/160),高海拔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高海拔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38,95%CI:0.17~0.82,P=0.015)。随着患者居住地海拔升高,结肠镜检查中患者腹痛、腹胀等症状逐渐加重,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高原地区结肠镜检查质量低,检查前选择性干预可提高高原地区结肠镜检查质量。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下咽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9年5月在四川省肿瘤医院接受ESD的23例下咽早期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患者共30处病灶纳入研究,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60.3岁(47~72岁)。23例患者中,13例伴同时性食管癌,3例伴异时性食管癌,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生长活力的子宫内膜组织在子宫腔以外部位的异常生长。肠壁异位内膜组织受卵巢激素周期性刺激而发生增生、出血、脱落,临床可有不同程度的肠道刺激症状。本文报道了2例因腹部非特异性症状就诊,肠镜下不典型,后经内镜超声、病灶活检确诊的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诊治情况。
胰腺囊性病变同时包含良性和恶性,性质不同,预后截然不同。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活检术(endoscopic ultrasound-guided fine needle biopsy,EUS-FNB)因其能够直接获取目标病变的囊液、细胞或组织辅助诊断而倍受青睐。本文对EUS-FNB在胰腺囊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做一综述,大部分研究结果认为EUS-FNB获取病变组织标本进行诊断的能力优于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
目的评估第三代分节顺应性全腹膜可回收食管支架用于食管恶性狭窄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以2016年1月—2018年8月因食管癌并吞咽困难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拟行内镜下食管支架置入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单双月进行分组,单月置入第三代分节顺应性全腹膜可回收食管支架(分节食管支架组)、双月置入传统食管支架(传统食管支架组)。对比分析两组支架置入成功率,术后1周、3个月患者生存率、吞咽困难改善率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下胆道全覆膜金属支架及塑料支架置入治疗远端胆道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2年1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52例接受ERCP下全覆膜金属支架(WallFlex)置入和40例胆道塑料支架置入治疗不可切除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操作成功率
近年来内镜超声(endoscopic ultrasound,EUS)相关新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中晚期胰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本文就EUS相关新技术在胰腺癌诊断、治疗以及胰腺癌合并症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EUS相关新技术诊治中晚期胰腺癌的认识。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aterally spreading tumor,LST)手术时长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于2013年6月—2019年3月在北京市消化疾病中心行ESD治疗的结直肠LST患者。对ESD手术时间延长(≥60 min)的影响因素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对于其中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再纳
目的构建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自动发现胃溃疡病灶,鉴别胃良性溃疡与恶性溃疡。方法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2016年11月—2019年4月拍摄的胃镜图片1 885张,其中正常胃黏膜图片636张、良性胃溃疡图片630张、恶性胃溃疡图片619张。其中1 735张为训练集,150张为测试集,分别将图片输入基于fastai框架的Res-net50模型、基于Keras框架的Res-net50模型和基于
目的探讨胃增生性息肉(gastric hyperplastic polyps,GHP)伴癌变的临床、内镜和病理特点。方法对18例病理确诊为GHP伴癌变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特征、病理特点、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GHP伴癌变患者年龄(67.2±7.8)岁(45~79岁),男6例、女12例;临床症状表现为腹痛、腹胀或无明显症状。患者合并胃内多发息肉为主(13例),单发的癌变GHP好发部位在胃
分析、总结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2名食管憩室出血漏诊病例,以期使更多临床消化内镜医生了解、熟知该类疾病,从而减少漏诊及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