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优秀科技专著的策划与实施——以《粤港澳大湾区人地关系协调研究》为例

来源 :新闻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qb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科技实力在不断增强,中国科技工作者勇攀科技高峰,取得了长足进步,迎来一次又一次激动人心的高光时刻。科技专著的策划与出版也要有突破与创新,本文以《粤港澳大湾区人地关系协调研究》为例,从选择权威作者、准确定位读者、科学撰写内容、注重实效性和提高实用性等方面对科技专著选题的策划进行简单阐述,旨在为新时代的科技专著出版提供一些思考。
其他文献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我们迎来了第二十九届“世界水日”暨第三十四届“中国水周”。今年“世界水日”宣传主题为“珍惜水、爱护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是“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这篇重要讲话为我们继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思想指引和理论武装,值此全党全国同庆之际,汇聚长春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长外)党史学习教育阶段性经验,为在新的百年征程之始更深入更有效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积蓄精神动力和智慧源泉。
二、“十三五”时期发展成就和“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快推进重要生态屏障建设,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森林覆盖率达到24.1%。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和城市黑臭水体。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3.5%、18%。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近年来,我国高血压患病率逐年攀升,脑卒中是我国高血压人群最主要的并发症,虽然我国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近年来有明显改善,但缺血性脑卒中仍以每年8.7%的速度增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事件的发病亦有明显上升[1-2]。
高质量睡眠是保持良好日间机体功能和健康的保证。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工作时间延长和生活节奏加快,失眠对现代人群的困扰日趋明显[1]。失眠与心血管病关系越来越受重视。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病之一,高血压患者在就诊时伴随失眠主诉的人数逐年递增,而合并失眠的高血压患者常常表现为降压治疗效果欠佳及血压昼夜节律改变[2]。
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两机关键零部件生产研发是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高地,针对该领域技术技能升级带来的技术人员的专业综合素质、技术技能培训升级需求,我院构建了“2+4”社会服务平台运行模式,全面提升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能力,凸显职教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责任担当。
目的探索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细胞色素P4503A4*1G基因(CYP3A4*1G)不同表型对非洛地平疗效的影响。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20年1月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62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进行CYP3A4*1G基因多态性检测,根据结果分为AA组(n=211)、GA组(n=171)、GG组(n=270),给予患者口服非洛地平治疗。在用药1个和6个月进行血压监测。对比各组患者血压水平,采用二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CYP3A4*1G基因型、体质量指数(BM
为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引导广大受众为实施\"十四五\"规划和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凝聚力量、鼓舞斗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总经理室在国家发改委规划司的指导支持下,精心创作推出两支\"十四五\"公益广告《\"十四五\",新征程》《擘画新蓝图》。其中,《\"十四五\",新征程》围绕国家新发展格局和民生福祉,用精巧新颖的创意和精美别致的画面,通过规划纲要里的关键数据、关键词,“解码”中国的创新发展之路,让“十四五”规划接地气、入人心。
高血压是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众所周知,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极高危因素。目前,我国高血压患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快速增长,其发展趋势令人十分担忧。《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指出,我国年龄≥18岁的人口高血压患病率高达25.2%。
你能随口说出50个圆形的东西吗?看看你能说出多少,在说到第几个时卡住,或者速度明显降下来。很多人说出十几个,速度就降下来了,因为他们没有头绪,随机地在脑海中搜索,就像是在一个杂乱无章的仓库里胡乱翻找。这个游戏是我十二三岁时在一个日本人写如何产出创意性想法的书中看到的,印象非常深刻,那是我第一次意识到创意工具或思考方法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