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一段多么天真无邪的时光,一段多么烂漫美好的童年,如此的美丽、如此的绚彩、如此的丰富……你在这张白纸上面雕琢什么,它就会留下什么样的印记,但是,在这样一个心理素质正处于发育向成熟过渡的阶段,如若不注重良好思想品德的教育和培养,这张成长的白纸上也会出现隐约的“黑点”,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
一、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小学阶段是儿童接受启蒙教育的主要阶段,是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形成的初级阶段和最关键时期。这一阶段,他们的思想还很不稳定、很不成熟,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社会上弥漫着形形色色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潮,各种腐败现象屡禁不止,无疑,这一切都给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易集中,理解能力和是非辨别力不强,易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尤其是不少孩子们容易变得自我,缺乏爱心,动不动就出口成“脏”,不尊重教师,没有好的行为规范……许许多多的不良习惯已经在不少学生身上表现出来。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优秀的学习习惯。正如孔子在《论语》中所讲:“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强调的就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就是说要把思想道德教育放在文化知识教育之先。早在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因此,每一名教师都要把让小学生用先进高尚的思想道德武装自己,使其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当成我们素质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二、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学校是对小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而作为一名有着多年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我认为:情感、热爱和严格要求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三种最为有效的途径,而且,三者相辅相成、互为作用、辩证统一。
(一)以情入理
在德育教育中首先要对学生“晓之以理”,也就是说理教育法,即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入手,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向学生灌输正确的思想观点,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这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也是学生德育教育的主要任务和工作方法。
如果说“理”是做好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保证,那么,情感则是做好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也就是说,不只要“晓之以理”,我们更要“动之以情”,老师动真情,学生才能用真心、使足劲儿,因此,“理”离不开“情”,故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
学生们的感情丰富而又多变,一个和蔼的笑容、一束信任的目光、一声温暖的问候或一个轻抚的手势,都会深深地打动学生,引起他们情感的共鸣。因此,在情感教育中,我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以行育情,以情入理,情在行中,对学生树立平等的观念,在情感上接近学生,缩短师生双方心理上的距离。教师的一举一动都是无声的命令,在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时,少点儿“裁判员”的态度,多一些“好参谋”的心肠,这样更容易加深师生的情感。教育要满怀深情地注意观察学生,留心每一个学生的喜怒哀乐,注意每一个学生的情绪变化,适时适度地因势利导,才能做好思想工作。
(二)以爱促变
卢梭说:“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也曾说:“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的确,爱是一种伟大的情感,“爱”就是要爱护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不同的学生会有个性差异,有美、丑、善、恶,有的处事灵活,有的比较迟钝等等。他们很容易感受外界给其的评语,特别是教师,化雨无形、润物无声,这才是思想道德教育的艺术。所以,我在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加强思想重视,不带歧视,心系学生,以爱促变。特别重视以人格教育人格、以性情培养性情、以心灵感动心灵,从维护和培养学生们的自尊心出发,不嘲弄学生,重视与学生相处的礼貌,那些命令、责怪式的语言不用,与学生保持应有的礼貌交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减少学生的难堪情绪,不在他人面前诉说学生的缺陷、错误,多表扬他们的优点和成绩,允许他们失败,让他们真正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爱、理解和信任,做学生的领路者和知心人。
(三)以严驱行
世界上再没有任何人受着像教师这样的严格监督,也没有有任何人对学生的心灵产生如教师一样的深远影响。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情”和“爱”固然重要,但洒满爱,注满情,并不等于放纵,更不等于护短和迁就,不严格要求,让学生各行其是,那么,作为一个班级,必然没有生命力,也就不能达到培养和教育学生的根本目的。从总体上说,严格要求是老师尊重和爱护学生的一种特殊表现,是教师高度事业心的具体体现,这种严格要求,应当以“爱”字当头,从内心深处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用深情的爱去浇灌,使之健康成長。
同时,学生每时每刻也都在注视着教师的言行举止。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我必须身体力行,处处是学生的模范,事事是学生的榜样,把模范和榜样的激励努力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而如若在他们面前不可一世,板起面孔,冷若冰霜,没有感情,不但达不到目的,甚至形成对立。
三、结束语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小学生思想道德的提升,既是教育的出发点又是最终归宿,是整个中华民族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实践证明,思想道德教育必须在情感和热爱的基础上,严格要求,注满师情,讲求方法,这才是提高学生素质、搞好德育工作最有效的途径,也是通向成功教育的桥梁。
【作者单位:磐石市牛心中心学校 吉林】
一、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小学阶段是儿童接受启蒙教育的主要阶段,是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形成的初级阶段和最关键时期。这一阶段,他们的思想还很不稳定、很不成熟,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社会上弥漫着形形色色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潮,各种腐败现象屡禁不止,无疑,这一切都给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易集中,理解能力和是非辨别力不强,易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尤其是不少孩子们容易变得自我,缺乏爱心,动不动就出口成“脏”,不尊重教师,没有好的行为规范……许许多多的不良习惯已经在不少学生身上表现出来。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优秀的学习习惯。正如孔子在《论语》中所讲:“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强调的就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就是说要把思想道德教育放在文化知识教育之先。早在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因此,每一名教师都要把让小学生用先进高尚的思想道德武装自己,使其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当成我们素质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二、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学校是对小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而作为一名有着多年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我认为:情感、热爱和严格要求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三种最为有效的途径,而且,三者相辅相成、互为作用、辩证统一。
(一)以情入理
在德育教育中首先要对学生“晓之以理”,也就是说理教育法,即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入手,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向学生灌输正确的思想观点,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这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也是学生德育教育的主要任务和工作方法。
如果说“理”是做好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保证,那么,情感则是做好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也就是说,不只要“晓之以理”,我们更要“动之以情”,老师动真情,学生才能用真心、使足劲儿,因此,“理”离不开“情”,故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
学生们的感情丰富而又多变,一个和蔼的笑容、一束信任的目光、一声温暖的问候或一个轻抚的手势,都会深深地打动学生,引起他们情感的共鸣。因此,在情感教育中,我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以行育情,以情入理,情在行中,对学生树立平等的观念,在情感上接近学生,缩短师生双方心理上的距离。教师的一举一动都是无声的命令,在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时,少点儿“裁判员”的态度,多一些“好参谋”的心肠,这样更容易加深师生的情感。教育要满怀深情地注意观察学生,留心每一个学生的喜怒哀乐,注意每一个学生的情绪变化,适时适度地因势利导,才能做好思想工作。
(二)以爱促变
卢梭说:“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也曾说:“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的确,爱是一种伟大的情感,“爱”就是要爱护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不同的学生会有个性差异,有美、丑、善、恶,有的处事灵活,有的比较迟钝等等。他们很容易感受外界给其的评语,特别是教师,化雨无形、润物无声,这才是思想道德教育的艺术。所以,我在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加强思想重视,不带歧视,心系学生,以爱促变。特别重视以人格教育人格、以性情培养性情、以心灵感动心灵,从维护和培养学生们的自尊心出发,不嘲弄学生,重视与学生相处的礼貌,那些命令、责怪式的语言不用,与学生保持应有的礼貌交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减少学生的难堪情绪,不在他人面前诉说学生的缺陷、错误,多表扬他们的优点和成绩,允许他们失败,让他们真正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爱、理解和信任,做学生的领路者和知心人。
(三)以严驱行
世界上再没有任何人受着像教师这样的严格监督,也没有有任何人对学生的心灵产生如教师一样的深远影响。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情”和“爱”固然重要,但洒满爱,注满情,并不等于放纵,更不等于护短和迁就,不严格要求,让学生各行其是,那么,作为一个班级,必然没有生命力,也就不能达到培养和教育学生的根本目的。从总体上说,严格要求是老师尊重和爱护学生的一种特殊表现,是教师高度事业心的具体体现,这种严格要求,应当以“爱”字当头,从内心深处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用深情的爱去浇灌,使之健康成長。
同时,学生每时每刻也都在注视着教师的言行举止。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我必须身体力行,处处是学生的模范,事事是学生的榜样,把模范和榜样的激励努力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而如若在他们面前不可一世,板起面孔,冷若冰霜,没有感情,不但达不到目的,甚至形成对立。
三、结束语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小学生思想道德的提升,既是教育的出发点又是最终归宿,是整个中华民族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实践证明,思想道德教育必须在情感和热爱的基础上,严格要求,注满师情,讲求方法,这才是提高学生素质、搞好德育工作最有效的途径,也是通向成功教育的桥梁。
【作者单位:磐石市牛心中心学校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