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1944年,链霉素的问世开创了抗结核药物治疗新时代,1946年对氨基水杨酸开发成功,1950年乙胺丁醇的研制,到了1951年异烟肼顺利应用于临床,宣告了结核病从此进入了化学治疗(化疗)时代.链霉素、异烟肼和对氨基水杨酸组合被称为结核病的“老三化”,一个又一个的结核患者获得治愈.1952年吡嗪酰胺、1955年环丝氨酸以及1956年乙硫异烟胺和卡那霉素的先后问世为结核病的治疗添砖加瓦.1965年利福平
【机 构】
:
200433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结核病诊疗中心上海市结核(肺)重点实验室,200433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结核病诊疗中心上海市结核(肺)重点实验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4年,链霉素的问世开创了抗结核药物治疗新时代,1946年对氨基水杨酸开发成功,1950年乙胺丁醇的研制,到了1951年异烟肼顺利应用于临床,宣告了结核病从此进入了化学治疗(化疗)时代.链霉素、异烟肼和对氨基水杨酸组合被称为结核病的“老三化”,一个又一个的结核患者获得治愈.1952年吡嗪酰胺、1955年环丝氨酸以及1956年乙硫异烟胺和卡那霉素的先后问世为结核病的治疗添砖加瓦.1965年利福平问世被认为是结核病化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1].随后结核病的治疗进入了“短程化疗时代”,结核病也因此迎来了“防有办法,治有措施”的好时机,那时人们普遍相信消灭结核病指日可待了.然而,由于全球结核病防治被严重忽视,对结核病的投人大为削弱等原因,20世纪90年代后期全球结核病全面回潮,死亡人数达300万。
其他文献
回顾性分析42例临床确诊急性肺动脉栓塞(APE)患者的CT肺血管成像(CTPA)图像和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右心功能参数,探讨MSCT对急性肺动脉栓塞右心功能的临床评价价值。
颈部疼痛通常指非特异性颈痛或单纯颈痛(nonspecific or simple neck pain)[1],是骨科临床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颈痛的发生往往没有外伤史,而是因为姿势原因或机械应力劳损所致,但具体的原因并不明确,更多地认为颈痛的发生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颈痛的发生率仅次于非特异性腰痛(non specific back pain).在西方发达国家,随着现代社会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尤
手足口病多由柯萨奇A16及肠道病毒71型引起,重症病例多由后者引起,可伴发脑膜炎、脑炎,遗留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合并脑炎导致呼吸中枢损害、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者少见.现就我院2010年4例重症小儿手足口病合并中枢性呼吸衰竭进行回顾性分析.关键词:手足口病
运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分析肥厚型心肌病患者16例、运动员18例、健康对照组20例三组左心室心肌应变,心尖四腔观切面获取整体长轴应变(GLS)和局部心肌峰值收缩应变(PSS).结果显示,与运动员组和对照组比较,肥厚型心肌病组GLS减低[-(8.0±3.6)%,P<0.01];运动员组与正常对照组GL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正常对照组间隔基底段、中间段、侧壁中间段长
患者女,74岁,绝经20余年,阴道流血4 d于2008年6月29日收入本院.妇科检查:子宫左后方可及一约10 cm×6 cm×5 cm的包块,囊性感,右侧末及异常.阴道B超示子宫左后方畸胎瘤可能.术前诊断为左侧盆腔肿块待查,行子宫双侧附件及左侧盆腔肿块切除术。
患者女,21岁,因头痛2个月,右眼睑下垂2周,于2010年8月19日入本院神经内科.患者2个月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伴间断恶心、呕吐,呈非喷射状,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每天呕吐1-2次,晨起为著.在外院就诊,诊断为神经性头痛,给予口服米格来宁、神衰果素片(豆腐果苷片)、氟桂利嗪,症状未见好转.近2周出现右侧眼睑下垂,视物成双.无发热,无言语不利及肢体活动障碍.既往:6岁时诊断结核性脑膜炎,治愈.体检:
上海静安寺社区内现共有商务楼宇33幢,职工17 653名,商务楼宇员工已经逐渐成为一个新的群体.为进一步做好健康楼字工作,促进楼宇人群健康水平的提高,我们对上海静安区商务楼员工进行了健康问卷调查和健康体检,旨在发现楼宇员工的健康隐患,有针对性地提出健康促进方案和具体措施。
为研究加巴喷丁治疗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并睡眠障碍的临床效果,选择在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有严重的皮肤瘙痒伴失眠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0例,均在接受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治疗组给予加巴喷丁0.1 g每晚一次,4周后睡眠状况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皮肤瘙痒有效率为85%(34/40).对照组给予氯苯吡胺8mg每日一次,4周后PSQI评分无明显改变,治疗皮肤瘙痒有
编辑部:近期阅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2010《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现提出与指南中心肌梗死合并快速心房颤动(房颤)治疗相关的几个问题,盼能得到专家答疑。
患者,女,47岁,因"双下肢水肿7年,间断腹泻2年余"于2010年4月18日入住本院消化科.患者自2003年起出现双足踝处可凹性水肿,逐渐累及双侧小腿,伴颜面及眼睑轻度水肿,休息后减轻;体力较前下降,无发热、气短、血压升高、腹胀、纳差、尿色及尿量改变,未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