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垂体腺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shuiged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大型垂体腺瘤的显微外科治疗结果,探讨其治疗方法和策略.方法 回顾2006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垂体腺瘤病例,对56例直径超过3cm的垂体腺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手术入路及显微操作技术、辅助放疗和药物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经鼻蝶窦入路40例,经颅入路16例.肿瘤全切27例,次全切25例,部分切除4例.随访获得全切患者仅2例,2年后复发.未能全切除的29例患者中,动态观察无明显生长者9例,余20例行普通放疗者7例,伽玛刀治疗者13例,影像学复查肿瘤渐缩小或不增大.结论 多数大型垂体腺瘤可首选经鼻蝶窦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能否全切取决于肿瘤的质地和是否侵袭海绵窦.广泛侵袭海绵窦的巨大、分叶、多方向生长的垂体腺瘤,分期手术或结合放射治疗、药物治疗为较佳选择。

其他文献
十年来,全国神经外科医师共同推进颅脑创伤事业不断发展,颅脑创伤的基础临床研究体系日臻完善,成果迭出,在临床规范化诊治体系建设、循证医学探索和转化医学研究领域均呈现出与时代医学特征相契合的生机与活力,为探寻具有中国特点的颅脑创伤救治方案,造福广大颅脑创伤患者作出了不懈努力.一、临床规范化诊治体系逐渐健全受颅脑创伤发病率的激增推动,许多县级医院均于上世纪90年代后建立单独运行的神经外科,十年来,颅脑创
期刊
目的 分析颈内动脉(ICA)动脉瘤在3D-DSA中的三维构型特点,探讨其指导临床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总结77例ICA动脉瘤患者3D-DSA的影像资料,对77例107个动脉瘤应用Syngo Inspace软件任务卡进行重建成像,显示其三维容积及三维形态结构,研究动脉瘤形态与ICA及其分支动脉开口的结构关系.结果 按ICA Bouthillier分段,动脉瘤在C4~C5段4个,C6~C7段(床突上段)
室管膜囊肿又称神经上皮囊肿,多发生在脑室系统,以第三脑室居多,发生在脑室外如脑实质内及蛛网膜下腔者少见,国内有少量报道[1],但一般为单发.我们曾经诊治1例颅内多发脑室外室管膜囊肿患者,且病情反复发作,治疗困难,现报告如下,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讨论。
期刊
目的 研究个体化3D打印模型辅助后路内固定治疗颅颈交界区畸形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贵州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MRI及CT确诊的31例颅颈交界区畸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3D打印技术建立颅颈交界区个体化3D打印模型,在模型上进行模拟置钉及内固定手术,获得个体化置钉数据,再进一步术中辅助真实手术,采取一期后路减压及内固定治疗.结果 25例建立了个体化3D打印模型辅助术中置钉进行内固定手术,全部置钉成功.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由于疼痛剧烈且顽固,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是临床上常见的医学顽症,较多学者认为该病发生与三叉神经后根进桥脑段(rootentryzone,REZ)受血管搏动性压迫有关。
期刊
颅内蛛网膜囊肿(intracranial arachnoid cyst,IAC)是一种常见的颅内良性病变,多为蛛网膜胚胎期发育异常导致蛛网膜内类脑脊液的囊性包裹,少数与后天因素如颅脑创伤和炎性反应有关[1].戊二酸血症Ⅰ型(glutaric acidemia type Ⅰ,GA-Ⅰ)是一种因戊二酰辅酶A脱氢酶(glutaryl-CoA dehydrogenase,GCDH)缺乏导致的有机酸代谢性疾
期刊
鞍区位于颅底的中央,结构复杂,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好发部位.该部位的解剖结构复杂,手术难度较大,且周围有许多复杂重要结构,如果误伤颈内动脉、视神经、下丘脑或脑干等,均会引起不良后果.本实验在成人尸头标本上,利用手术显微镜通过不同视角对鞍区的血管、神经及其他重要结构进行显微解剖学观察和测量,旨在为鞍区显微手术提供详尽的解剖学依据。
期刊
国内外文献均有报道垂体腺瘤合并动脉瘤的病例,有研究认为其动脉瘤发病率较正常人群高,也有研究认为这仅仅是偶然现象[1-2].随着影像学等诊断技术的进步,该疾病越来越得到重视,但对其流行病学、发病机制、治疗策略等尚不清楚.本文报道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例垂体腺瘤合并前交通动脉动脉瘤,并复习文献探讨该病的流行病学、病因学、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策略。
期刊
神经外科术后感染可由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革兰氏阴性菌和酵母菌等多种微生物引起;可表现为脑膜炎甚至脑室炎、脑炎,病情变化迅速,严重者可引起死亡[1].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是非常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原体.本文报道1例开颅术后感染VRE导致脑室炎,经利奈唑胺(LZD)治疗后痊愈。
期刊
患者女,56岁.因"突发剧烈头痛伴恶心呕吐6h",于2011年4月11日入院.查体:血压170/110 mm Hg,神经系统检查除脑膜刺激征阳性外无其他阳性体征.头颅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鞍上池、前纵裂池、侧裂池、环池、四叠体池见条索状高密度影,第四脑室亦见少量点状高密度影,双侧基本对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