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理念提出,初中化学课程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经历,完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而科学探究正好符合所提的要求,它既是重要的学习方式和实践过程,又是主要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初中化学;问题情景;教学环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2-0286-01
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将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元化学习方式作为课堂改革的突破口。所谓“科学探究”教学就是要学生积极主动获取知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进行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并进行交流的实践性教学活动。针对多年来形成的初中化学“听、记、背、练”的学习现状,《化学课程标准》提出将科学探究作为化学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并强调科学探究是重要的学习活动和实践过程,是一种使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和探究乐趣的学习经历,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一、创设问题情景,实施探究式学习
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再去认识更高层次问题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努力创设恰当的问题情景,通过问题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以问题为主线来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创设问题情景的实质在于揭示事物的矛盾引起主体内心的冲突,从而求得问题的解决和思维的优化。教师在创设情景时应该既要切合教学目标,切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又要把问题陈述的清楚明白,问题与问题之间有一定的联系,有一种逐渐把问题引向深入探讨的梯度。如果问题情景设计的好,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合作与探究精神,推动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会起到一种提纲挈领的作用,可以把学生的创造潜能发挥到极致。初中化学教学活动中,创设问题情景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1.以化学实验为载体,实施实验探究。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实验最本质的特点是探究性。通过学生主动设计有明确探究目的的实验活动,能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能力和学习方法。例如在学习物质的溶解性的时候,让学生亲自由实验认识物质的溶解性,通过比较不同物质溶解性的不同,引導学生得出溶解性的定量描述―溶解度概念,并进一步分析实验条件,得出影响溶解度的外因条件。
2.通过学生有争议的问题,创设探究情景。
教师在化学课堂上应该有意创设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来进行探究式教学。争议是学生的认知思维发生冲突的结果,冲突作为一种教学现象,是指冲突双方由于价值观、认知水平、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不同而对同一问题产生不同的认识和看法。教师在课堂上就要建设性地利用冲突,通过思想的碰撞达到对学习内容的一种更深刻的认识和体验。例如我们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的时候,问12克碳和36克氧气充分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多少克?学生的答案有48克和44克两种,他们就会产生冲突和争议,各自陈述自己的理由,从而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3.通过日常生活实例,创设探究情景。
化学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应该精于设计,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去解释日常生活中现象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化学的实用意义,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思维的实践性。例如:(1)冬天生火炉时,一定要注意安全,防止中毒。怎么会有中毒现象发生呢?使人中毒的物质是什么?它是如何产生的呢?我们如何预防中毒?(2)铁有很多优良的性质,用途广泛,但铁生锈造成的损失很大,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在干燥的空气中铁不易生锈;经风吹雨淋的铁制品,大多锈迹斑斑;铁制品在水面附近比在远离水处和水中更易生锈。铁生锈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止铁生锈?这种问题情景是由知识的实际应用创设的,由于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所以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自主合作,相互探究
学生对事物有天然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教师要利用好这种自然的倾向性,为学生营造宽松、民主、自由的课堂学习环境,让学生乐于思考、乐于动手、乐于讨论。允许学生对教师发难、质疑,形成师生间的多向交流,进而缩短师生间的距离,消除课堂沉闷拘谨的气氛。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敢于发言,大胆质疑,乐于公开自己的成果和困惑,积极主动参与各种形式的活动,探究热情也会不断高涨,创新意识得到了有效的培养和充分的发挥。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求知,在趣味中探究。实施探究式教学能最大限度地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在主动中发展,在探究中创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初中化学;问题情景;教学环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2-0286-01
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将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元化学习方式作为课堂改革的突破口。所谓“科学探究”教学就是要学生积极主动获取知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进行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并进行交流的实践性教学活动。针对多年来形成的初中化学“听、记、背、练”的学习现状,《化学课程标准》提出将科学探究作为化学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并强调科学探究是重要的学习活动和实践过程,是一种使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和探究乐趣的学习经历,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一、创设问题情景,实施探究式学习
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再去认识更高层次问题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努力创设恰当的问题情景,通过问题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以问题为主线来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创设问题情景的实质在于揭示事物的矛盾引起主体内心的冲突,从而求得问题的解决和思维的优化。教师在创设情景时应该既要切合教学目标,切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又要把问题陈述的清楚明白,问题与问题之间有一定的联系,有一种逐渐把问题引向深入探讨的梯度。如果问题情景设计的好,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合作与探究精神,推动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会起到一种提纲挈领的作用,可以把学生的创造潜能发挥到极致。初中化学教学活动中,创设问题情景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1.以化学实验为载体,实施实验探究。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实验最本质的特点是探究性。通过学生主动设计有明确探究目的的实验活动,能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能力和学习方法。例如在学习物质的溶解性的时候,让学生亲自由实验认识物质的溶解性,通过比较不同物质溶解性的不同,引導学生得出溶解性的定量描述―溶解度概念,并进一步分析实验条件,得出影响溶解度的外因条件。
2.通过学生有争议的问题,创设探究情景。
教师在化学课堂上应该有意创设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来进行探究式教学。争议是学生的认知思维发生冲突的结果,冲突作为一种教学现象,是指冲突双方由于价值观、认知水平、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不同而对同一问题产生不同的认识和看法。教师在课堂上就要建设性地利用冲突,通过思想的碰撞达到对学习内容的一种更深刻的认识和体验。例如我们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的时候,问12克碳和36克氧气充分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多少克?学生的答案有48克和44克两种,他们就会产生冲突和争议,各自陈述自己的理由,从而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3.通过日常生活实例,创设探究情景。
化学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应该精于设计,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去解释日常生活中现象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化学的实用意义,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思维的实践性。例如:(1)冬天生火炉时,一定要注意安全,防止中毒。怎么会有中毒现象发生呢?使人中毒的物质是什么?它是如何产生的呢?我们如何预防中毒?(2)铁有很多优良的性质,用途广泛,但铁生锈造成的损失很大,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在干燥的空气中铁不易生锈;经风吹雨淋的铁制品,大多锈迹斑斑;铁制品在水面附近比在远离水处和水中更易生锈。铁生锈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止铁生锈?这种问题情景是由知识的实际应用创设的,由于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所以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自主合作,相互探究
学生对事物有天然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教师要利用好这种自然的倾向性,为学生营造宽松、民主、自由的课堂学习环境,让学生乐于思考、乐于动手、乐于讨论。允许学生对教师发难、质疑,形成师生间的多向交流,进而缩短师生间的距离,消除课堂沉闷拘谨的气氛。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敢于发言,大胆质疑,乐于公开自己的成果和困惑,积极主动参与各种形式的活动,探究热情也会不断高涨,创新意识得到了有效的培养和充分的发挥。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求知,在趣味中探究。实施探究式教学能最大限度地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在主动中发展,在探究中创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