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时代校园管理模式的构建

来源 :商业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we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现阶段,随着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和谐校园的建设也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因此,本文将从教育学教育管理视角出发,旨在通过教育学相关理论对和谐校园的管理和建设荐言荐策,进而促进和谐校园的发展。
  关键词:教育管理;和谐校园;学生管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高校的招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学生的数量和质量也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因此,高校校园中也出现了一些不适应校园发展的现象,就此高校建设时期,高校应该顺应发展潮流,积极推进和谐校园建设,从而为学生学习发展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现阶段高校学生管理和校园建设的特点
  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当前的高校学生来说,他们普遍生活在一个物质生活较为丰富的环境里,基本没有受到过重大的挫折,且是大部分学生刚刚度过高压力的高中时期,对大学生活充满了好奇,他们喜欢接受新鲜事物和新的挑战,个性独立、强烈。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当代大学生还处于普遍不成熟的阶段,他们无论是生理和心理都需要其他人加强引导,特别是一些学生容易产生叛逆心理,对学校的管理制度不满意,不遵守,以破坏学校的规范为乐趣,这严重违背了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宗旨和要求,因此,我们更需要有一种全面的管理观念和理论,对所有的学生进行管理,从而积极引导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进而促进校园文明的发展。
  而对于学校的管理和建设来说,我国的高校发展历经数十年风雨洗礼,已经形成了一种规范的学校管理制度和管理理念,对于学校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但是,随着时代潮流的发展,人本主义和人权主义的思想潮流的发展也在要求高校要转变管理方式,积极促进学生的思想解放和发展。
  二、现阶段校园建设和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制度不规范,造成高校管理漏洞
  高校学生管理制度虽然是以国家法律规范为依据,具备了一定的法制性,但是归根结底,管理条例和制度属于行政部门的范畴,高校也不是法律仲裁部门,所以造成了高校在进行学生管理实施过程中的尴尬局面,学生制度管理在执行过程中也就失去了原本的效力,这种问题最主要出现在学生与高校的纠纷中,由于高校管理权限不清晰、管理程序不规范,高校在法律面前往往铩羽而归,造成高校的巨大损失。
  (二)管理人员管理技能不足,不能胜任校园管理
  在高校的管理层中,虽然有个别的管理专业的人才,但是大部分的管理者都是直接参与教学的教授和导师,他们在学业上或有重大成就,但是落实到高校管理工作中来,面对偌大学校的管理重担,就有可能力有未逮。况且,教师通过言传身教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而我国的教师普遍重言传而轻身教,学生难以找到学习的榜样,将不利于学生工作的开展。
  (三)监督激励机制的缺失
  高校的校园管理通过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实现管理的目的,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并且促进学生自豪感和荣誉感的产生,满足学生在成长中对自我利益的实现。目前,在高校的管理工作中,激励机制的缺失,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和长远目标的设立,对于学生参与高校工作的热情也造成了负面影响。
  三、教育管理视角下加强和谐校园建设的途径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的指导思想
  高校管理者要在深入了解和谐校园的思想的基础上积极转变校园管理观念,树立人本管理的指导思想,即要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出发点,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开发学生的潜能为目的,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在充分了解学生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案,在方案中要体现出尊重学生的人格,宽容学生的错误,理解学生的差异,注重学生的参与,给予学生信任、提醒、激励的内容,突出管理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增强学生的信心和成功的欲望,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评价、监督、检查、控制和调节,从而保证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激励“功能的有效发挥。
  (二)推进高校现代管理制度的构建
  由于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与时俱进,而制度的不规范、不合理则会对人们的发展造成束缚,因此,必须要根据发展形势对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就高校制度管理工作而言,高校制度改革首先应该对现行的各种制度进行有效梳理,对不符合学校发展规律、不满足学生发展要求,不利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的制度要坚决予以废除,保证高校管理制度的时代性、前沿性。同时,还需要对高校的各方面管理制度进行科学论证,大胆创新,主要从学生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班级管理制度以及学校基础管理各项制度入手,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从建立现代管理制度入手,保证各项制度管理工作能够简洁明了、切实有效的进行。
  (三)加大管理者管理技能培训
  由于高校管理工作的特殊性,高校教师在担负起教书育人的职责时,也肩负起学生管理的重任,因此,高校教师在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的同时应积极参加学生管理技能培训。学生管理技能注重强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具备管理知识和管理技能的重要性,帮助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活动中,有效使用管理手段,达到教书育人和管理育人的良好效果。
  (四)推行学生参与校园管理工作
  在学校体制下,我们要时刻清楚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也就确定了高校校园管理的基调,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管理中要坚持尊重学生的选择,解放学生的思想,发展学生的能力,健全和完善学生管理条例和管理制度,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开放、公平、公正的制度环境,帮助他们在制度的保障和支持下实现由他律向自律转化。同时,也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高校的制度管理中来,鼓励由学生管学生,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自由发展,实现了教书育人的根本目标和制度所诉求的价值。
  四、小结
  总之,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已经成为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主题,在教育管理视角下,我国高校校园建设还缺乏有效机制,需要不断从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者和学生参与等几个方面不断加强校园管理,从而为学生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同利,许盈.构建和谐校园视角下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7,(10).
  [2]党永军.教育管理视阈下和谐校园的构建[J].成功(教育版),2013,(23).
  [3]张译丹.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博弈分析[D].四川师范大学,2007.DOI:10.
其他文献
在韶山市永义乡白玉村一座偏僻的出租房内,有人违法生产“名牌”饮料。近日,韶山市工商局执法人员捣毁了这个制假窝点,查获假冒“红牛”、“加多宝”饮料5000多罐。
摘要:本文认为,中国企业外语人才培训应正确处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文化导入有利于了解东西方思维方式差异和企业文化特点;导入内容应包括基础背景文化,词语文化内涵,社会习俗和价值观;采用直接导入文化背景知识、文化比较、组织讨论和直观教学手段。  关键词:企业外语培训;文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F241.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3-0099-02      进入新世
【正】 《宋人轶事汇编》卷八载“范文正镇钱塘,兵官皆被荐,独巡检苏麟不与,乃献诗曰:‘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即荐之。”据此,这两句俗谚源出这么一个故事。“近
【正】 在唐代诗坛上,王维是以擅长描写自然景色驰名的,作诗绘画都是行家的苏轼,看出了王维诗歌成就的奥妙所在,下了一段精彩的评语:“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
摘 要:现阶段信息化建设已成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的一个主要趋势,而我国企业在新时期的发展中已进入了全面建设内部控制的新阶段,这便要求企业在新时期发展中要将信息化建设与内部控制建设融为一体,才能使我国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全球化经济市场中保持足够的市场竞争力。信息化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企业内部控制在新时期的发展,但信息化对企业内部控制中的各种要素在实际运用中也带来一些影响,同时企业的内部控制在建设过程
【正】 1984年9月12日至14日,省教育厅主持召开了湖北省高等院校学报工作座谈会。35所高等院校学报编辑部的5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省教育厅张叙之副厅长出席会议并作了报告。
【正】 蔡和森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一九二○年,他在留法勤工俭学期间《关于中国革命问题致毛泽东同志的两封信》,是党的创建时期系统论述建党思想的开篇之作。今
【正】 民国初年,从南京临时参议院成立到袁世凯解散国会,曾出现过党派林立的局面。一时间,党派社团林林总总,政纲宣言洋洋济济,党派关系盘根错节,成为政治舞台上令人瞩目的
【正】 《左传》是研究春秋时代社会历史的重要史籍,又是代表春秋战国历史散文最高成就的名著。从其词汇、语法、修辞和叙事、说理、描写各方面,可以窥见当时汉文学语言(书面
邵秉仁,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特邀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书法教授,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评委。他